辟支佛(梵语:प्रत्येक बुद्ध,罗马化:Pratyeka-buddha,巴利语:Pacceka-buddha)是佛教中无师自证菩提,但离群索居独自修行不说法化众的圣者[1][2]。辟支佛又意译为独觉、缘觉、因缘觉、缘一觉、各佛。辟支佛出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虽已灭,而能独自修行证果。辟支佛性好寂静,乐行头陀,无力传扬自己证悟的佛法,没有声闻弟子众,所以佛教认为辟支佛无法像佛陀一样成为人、天导师。[3][4]
辟支(梵语:Pratyeka,巴利语:Pacceka),梵语音译“钵剌翳迦”[5]、“毕勒支底迦”[2]。又音译作“辟支迦”[6][7],意思是“各各独行”。
辟支佛是音译词,其意译通常作“独觉”、“缘觉”[8],其他的译语有“因缘觉”[9]、“缘一觉”[10]、“各佛”[8]。
根据《俱舍论》以及《大智度论》等,独觉(梵云毕勒支底迦、钵剌翳迦,此曰各各独行[2])分为二种[11]:
- 部行(Varga-cārin)独觉:前世本是声闻前三果人(一说:本是初果人。另有馀师说:本是修习顺决择分的声闻弟子),于投生无佛法之世时,证得第四胜果。因离教独证,转名独胜(pratyekajina)[12][13]。智慧与阿罗汉无异。又名小辟支迦佛[14]。
- 麟角喻/犀角喻(Khaḍgaviṣāṇa-kalpa)独觉:于一百大劫中,累世修习菩提资粮,于今世得辟支佛。智慧利胜阿罗汉,能久入禅定,常乐独处。又名大辟支迦佛[15]。
又按《大智度论》,别有一类辟支佛名为“因缘觉”(梵云钵罗底迦,此曰缘[2][16][17])。是由先世福德、愿行等果报,在今世见小小因缘(如见林树毁坏、飞花落叶)就能自行觉悟,以智慧断诸烦恼入辟支佛道[18]。
《增壹阿含·力品·七经》中,记载王舍城附近有座“仙人窟山”(梵语:Ṛṣigiri)。此山恒有神通菩萨、得道罗汉、婆罗门仙人居住,亦有辟支佛住其中[19][20]。据《中部·仙吞经》所说,有五百位辟支佛,入此山后不知所终。人们看见后,就说:‘这山吞了这些仙人。’,于是称其为仙吞山(巴利语:Isigili)[21]。
有些阿罗汉虽在声闻众数,如大迦叶、舍利弗等,皆是辟支佛根性人,其力同于辟支佛[22],即便不遇佛陀也会成就辟支佛。如《增一阿含经·壹入道品·六经》所说:
“
|
迦叶对曰:“我今不从如来教。所以然者,若当如来不成无上正真道者,我则成辟支佛[23]。然彼辟支佛,尽行阿练若,到时乞食,不择贫富,一处一坐,终不移易,树下露坐,或空闲处,著五纳衣,或持三衣,或在冢间,或时一食,或正中食,或行头陀,如今不敢舍本所习,更学馀行。”
|
”
|
南传上座部明昆西亚多在《南传菩萨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示:
“
|
当在两阿僧祗与十万大劫的期限里圆满了诸波罗蜜之后,辟支菩萨即能无师自通地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道智(maggañāṇa)。但是他却不能证得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ṇa)和十力智等。这类圣人被称为辟支佛。
|
”
|
“
|
辟支佛也是无师自通地觉悟了四圣谛,却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教导与使他人觉悟。在亲自觉悟了道、果与涅槃之后,他无法解说这些证悟的体验,因为他没有掌握对于这些出世间法的恰当文字。因此,辟支佛对四圣谛的智慧(dhammābhisamaya,法现观)被论师们譬喻为哑巴的梦或文盲农夫无法以文字来形容的生活体验。因此辟支佛已自渡,然而却不能渡他。
|
”
|
说一切有部《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记载:
“
|
独觉虽具“三慧”,而是“思所成慧”所显。所以者何?彼虽自然觉悟,而无力、无畏等诸修功德,由多思虑而入道故。
|
”
|
又《顺正理论》中说:
“
|
又诸独觉阙力、无畏,对于“我论坚执众”中,欲说无我心便怯劣,故不说教以调伏他。
|
”
|
大乘佛教中称辟支佛为“缘觉乘”,这是以辟支佛由宿世福德、利根,善观十二因缘而悟道[24]。引证如《大智度论》所明,该故事类同于巴利《本生经》中的“达利穆迦辟支佛本生”(Darīmukha-jātaka)[18]。智𫖮《四教义》中引述如下:
“
|
有一国王出园游戏,清旦见树林华果郁茂甚可爱乐。时王食已即便偃卧。王诸婇女皆竞采华,毁折林树。时王觉已,见林毁坏,内心觉悟一切世间无常变坏,皆亦如是。思惟是已,无漏道心朗然开发,断诸结使成辟支迦罗,具六神通。即飞到闲静处,山林清旷,入深禅定,受无为乐。
|
”
|
另外,按智𫖮《四教义》的解释,声闻、缘觉以修习四念处得道。由“总相观断结,智慧粗故,但除正使”名声闻乘,“别相观因缘,智慧细故,侵除习气”而名辟支佛。又由声闻根钝,故先观苦谛(说一切有部现观四谛先观苦谛)。缘觉根利,先观集谛[25]。
大乘佛教以声闻乘与缘觉乘为小乘,中乘,合称二乘,并且推崇成佛之道的菩萨乘视之为大乘(一佛乘),三者合为三乘。
慧琳《一切经音义》:“辟支佛地(辟支梵言具云卑勤支底迦(毕勒支底迦?),此曰各各独行。佛者觉也。旧翻为独觉正得其意。或翻为缘觉者译人谬失。以梵语云钵罗底迦此翻为缘故。智度论第十八中通上二类也)。”
《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辟支梵言具云毕勒支底迦此曰各各独行佛者觉也旧翻为独觉正得其意或翻为缘觉译人谬以梵语云钵啰底迦此翻为缘故智论第十八中通上二类也。”
明昆西亚多《南传菩萨道》:“辟支佛也是无师自通地觉悟了四圣谛,却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教导与使他人觉悟。在亲自觉悟了道、果与涅槃之后,他无法解说这些证悟的体验,因为他没有掌握对于这些出世间法的恰当文字。因此,辟支佛对四圣谛的智慧(dhammābhisamaya,法现观)被论师们譬喻为哑巴的梦或文盲农夫无法以文字来形容的生活体验。因此辟支佛已自渡,然而却不能渡他。辟支佛可以为那些出家为比丘的人剃度,他们也可以教人“等正行仪学”(ābhisamācārika),说道:“你应该如此平静地向前走、向后退、看、说等”。但是却不能教人如何分别名色(nāma-rūpa)以及观照它们的三相(三法印:即无常、苦和无我)等等,以使他人觉悟道与果。”。
《大智度论》:“如法施者,唯有佛世,乃当有耳,是故当知法施甚难。云何为难?乃至有相辟支佛不能说法,直行乞食,飞腾变化,而以度人。”
《俱舍论》:“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何缘独觉言不调他?非彼无能演说正法,以彼亦得无碍解故,又能忆念过去所闻诸佛所宣圣教理故。又不可说彼无慈悲,为摄有情现神通故。又不可说无受法机,尔时有情亦有能起世间离欲对治道故。虽有此理,由彼宿习少欣乐胜解,无说希望故。又知有情难受深法,以顺流既久难令逆流故。又避摄众故,不为他宣说正法,怖諠杂故。”
《顺正理论》:“虽有此理,而今测量。彼知尔时有情根欲,入见谛等不藉他教,故不说法以调伏他。除此所馀摄有情事,无劳设教现通即成。又诸独觉阙力、无畏,对于我论坚执众中,欲说无我心便怯劣,故不说教以调伏他。有馀释言:由彼独觉长时数习少欲胜解,又避摄众諠杂过失,故不说法以调伏他。若自有能、他有根欲,弃而不济度,岂名有慈悲?是故应如前释为善。”
《瑜伽师地论》卷34:“云何独觉种姓。谓由三相应正了知。一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薄尘种姓。由此因缘于愦闹处心不爱乐。于寂静处深心爱乐。二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薄悲种姓。由是因缘于说正法利有情事心不爱乐。于少思务寂静住中深心爱乐。三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中根种姓。是慢行类。由是因缘深心希愿无师无敌而证菩提。”
遁伦《瑜伽论记》:“初发心时亦值佛世。闻法思惟。后得道身出无佛世。性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永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待缘而悟圣果。亦名缘觉。”
遁伦《瑜伽论记》:“缘觉地。若依梵语。名钵剌翳迦佛陀。旧云辟支。讹也。此云独觉。”
慧琳《一切经音义》:“辟支佛(辟支迦此云独。佛陀云觉)。”
智𫖮《四教义》:“辟支迦罗。是天竺之言。此土翻为缘觉。此人宿世福德神根胜利。学十二因缘以悟道也。”
僧祐《出三藏记集》:“旧经:各佛(亦独觉)。新经:辟支佛(亦缘觉)。”
《翻梵语》:“辟支迦(论曰因缘亦云各也)。……辟支佛(译曰辟支者缘觉亦曰独觉)”
《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辟支,梵言具云毕勒支底迦,此曰各各独行。佛者觉也,旧翻为独觉正得其意。或翻为缘觉,译人谬以梵语云钵啰底迦,此翻为缘故。智论第十八中通上二类也。
慧远《大乘义章》:“辟支胡语,此方翻译名因缘觉。藉现事缘而得觉悟,不假他教名因缘觉。又于十二因缘法中而得觉悟亦名缘觉。”
玄应《一切经音义》:“缘一觉(缘觉),旧经云古佛(各佛?)又言辟支佛又言辟支迦或云贝支迦皆梵言转也,此云独觉是也。”
遁伦《瑜伽论记》:“翳迦(ekā)云一。”
《俱舍论》:“然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二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名独胜。有馀说彼先是异生,曾修声闻顺决择分,今自证道得独胜名。由本事中说:一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与独觉相近而住,见彼威仪,展转游行至外仙所,现先所见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须臾皆证独觉菩提。若先是圣人,不应修苦行,麟角喻者谓必独居。二独觉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资粮,然后方成麟角喻独觉。”
龙树《大智度论》:“独觉者。是人今世成道。自觉不从他闻。是名独觉辟支迦佛。独觉辟支迦佛有二种。一本是学人在人中生。是时无佛佛法灭。是须陀洹已满七生。不应第八生自得成道。是人不名佛。不名阿罗汉。名为小辟支迦佛。与阿罗汉无异。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阿罗汉者。大辟支佛亦于一百劫中。作功德增长智慧。得三十二相分。或有三十一相或三十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于九种阿罗汉中智慧利胜。于诸深法中总相别相。能入久修习定。常乐独处。如是相名为大辟支迦佛。”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云何独觉习。谓有一类依初独觉道。满足百劫修集资粮。过百劫已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法现观得独觉菩提果。永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复有一类或依第二或依第三独觉道。由彼因缘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证法现观乃至得阿罗汉果。或得沙门果。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证得最上阿罗汉果。当知此中由初习故成独觉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习故成独胜者名部行喻。”
达天通理《楞严经指掌疏》:“料拣有五。一前名麟角此名部行。二前不值佛此则值佛。三前但自悟此依教悟。四前观外境此观内缘。五前则根性明利此则根性暗钝。”
《俱舍论》:“tatra vargacāriṇaḥ śrāvakapūrviṇaḥ pratyekajinā ucyante”(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名独胜)
《俱舍论》:“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名独胜。有馀说彼先是异生,曾修声闻顺决择分,今自证道得独胜名。由本事中说:一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与独觉相近而住,见彼威仪,展转游行至外仙所,现先所见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须臾皆证独觉菩提。若先是圣人,不应修苦行,麟角喻者谓必独居”
普光《俱舍论疏》:“‘部行独觉至转名独胜’者,释部行独觉。由众部相随名为部行,离教自悟名为独觉。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前三果人。后得第四胜果之时。离教独证胜果转名独胜。又解先是声闻初果。后得后三胜果时。离教独悟胜果转名独胜。前解为胜。‘有馀说彼至不应修苦行’者,叙异说。若先是圣人不应起戒取。而修苦行。以此故知先是异生。馀文可知。”
法宝《俱舍论疏》:“部行独觉。先是预流果声闻。彼后无佛时进得胜果。故名独觉。此是一释。……第二释。先修声闻顺决择分。后无佛时入于见道名独觉也。”
龙树《大智度论》:“本是学人在人中生。是时无佛佛法灭。是须陀洹已满七生。不应第八生自得成道。是人不名佛。不名阿罗汉。名为小辟支迦佛。与阿罗汉无异。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阿罗汉者。”
《瑜伽师地论》:“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于先所未起顺决择分善根引发令起。谓暖顶忍而无力能即于此生证法现观得沙门果。复修蕴善巧修处善巧。修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故。于当来世能证法现观得沙门果。是名第二独觉道。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证法现观得沙门果。而无力能于一切种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复修蕴善巧修处善巧。修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故。依出世道于当来世。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是名第三独觉道。……若第二、第三所习部行喻独胜。不必一向乐处孤林乐独居住。亦乐部众共相杂住。所馀住相如麟角喻。”
《俱舍论》:“二、独觉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资粮,然后方成麟角喻独觉。”
龙树《大智度论》:“大辟支佛亦于一百劫中。作功德增长智慧。得三十二相分。或有三十一相或三十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于九种阿罗汉中智慧利胜。于诸深法中总相别相。能入久修习定。常乐独处。如是相名为大辟支迦佛。”
《瑜伽师地论》:“谓有一类安住独觉种姓。经于百劫值佛出世。亲近承事成熟相续。专心求证独觉菩提。于蕴善巧于处善巧。于界善巧于缘起善巧。于处非处善巧于谛善巧。勤修学故。于当来世速能证得独觉菩提。如是名为初独觉道。……云何独觉住。谓初所习麟角喻独觉。乐处孤林乐独居住。乐甚深胜解。乐观察甚深缘起道理。乐安住最极空无愿无相作意。”
- 梵语:pratyaya; 巴利语:paccaya (因缘 hetu-pratyaya; hetu-paccaya,无明缘行 avidyā-pratyayā-saṃskārā; avijjā-paccayā-sankhārā)
- 梵语:pratītya; 巴利语:paṭicca (缘起 pratītya-samutpāda; paṭicca-samuppāda)
龙树《大智度论》:“若诸佛不出佛法已灭。是人先世因缘故。独出智慧不从他闻。自以智慧得道。如一国王出在园中游戏。清朝见林树华菓蔚茂甚可爱乐。王食已而卧。王诸夫人婇女。皆共取华毁折林树。王觉已见林毁坏而自觉悟。一切世间无常变坏皆亦如是。思惟是已无漏道心生断诸结使得辟支佛道。具六神通即飞到闲静林间。如是等因缘。先世福德愿行果报。今世见少因缘。成辟支佛道如是为异。复次辟支佛有二种。一名独觉。二名因缘觉。因缘觉如上说。”
《中论》青目释:“若佛不出世,无有佛法时,辟支佛因远离生智。若佛度众生已入无馀涅槃,遗法灭尽。先世若有应得道者,少观厌离因缘,独入山林远离愦闹得道,名辟支佛。”
《辟支佛因缘论·王舍城大长者悟辟支佛缘》:“于迦叶佛所出家学道,乐修头陀六物具足,厌恶于欲,于彼命终得生天宫。从天寿尽,生王舍城大长者家……与一亲友至园苑中,适行游观到一林间,见有一人斫于大树,枝柯条叶繁美茂盛,使多象挽不能令出;斫一小树无诸枝柯,一人独挽都无滞碍,即挽出林。见斯事已,即自思惟而作是言:“我于今者得见因缘。”……即于彼处得辟支佛道。……凡诸智人善根成熟,以少因缘便得开悟。”
巴利小部《本生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尔时达利穆迦自思:“今宫苑之中无人居住。”彼往坐王之石床,尔时彼之面前忽有一枯叶落下,彼见落叶,悟诸行无常,觉得三法印,使大地震动,悟入辟支佛之境地。即此瞬间,彼灭居士之相,神通及不可思议之衣钵由虚空降来,著于彼之身体,而立即具足八要具,成就行住坐卧之威相,如百岁长老之状。依神通力飞翔于虚空,往难陀姆罗岩窟而去。”
巴利小部《譬喻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彼等贤者希厌离,虽无诸佛锐智慧,若有些少之所缘,彼等将达辟支位。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仙人论处。答若作是说。诸佛定于此处转法轮者。彼说佛是最胜仙人皆于此处初转法轮故名仙人论处。若作是说。诸佛非定于此转法轮者。彼说应言仙人住处。谓佛出世时有佛大仙及圣弟子仙众所住。佛不出世时有独觉仙所住。若无独觉时有世俗五通仙住。以此处恒有诸仙已住今住当住故名仙人住处。有说。应言仙人堕处。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至此遇退因缘一时堕落。”
Pali Proper Names - Palikanon. Isigili. [2020-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智𫖮《四教义》:“若生佛世闻生灭十二因缘三藏之教。即发四辨还名罗汉。在声闻众数。犹如迦叶舍利弗等。皆是辟支根性人也。亦名辟支佛。若不尔者。那得次为求辟支佛乘说十二因缘。此人设不值佛亦自得道故。”
《分别功德论》:迦叶所以用灭尽定力最胜者,以迦叶本是辟支佛故也。夫辟支佛法,不说法教化,专以神足感动,三昧变现,大迦叶虽复罗汉取证,本识犹存,向所录八万四千众德,能所感功齐迦,难曰:“迦叶以本是辟支佛故称其胜,此等罗汉复是辟支佛耶?”答曰:“虽非辟支佛,遍习灭尽定,其力是同,以是故言:‘迦叶众僧众生福田也’。”
《大智度论》:“为求辟支佛者,说十二因缘及独行法;为求声闻者,说众生空及四真谛法。声闻畏恶生死,闻众生空,及四真谛,无常、苦、空、无我,不戏论诸法。如围中有鹿,既被毒箭,一向求脱,更无他念。……辟支佛虽厌老、病、死,犹能少观甚深因缘,亦能少度众生。譬如犀在围中,虽被毒箭,犹能顾恋其子。”
智𫖮《四教义》:“二解释者。大智论云。缘觉有二种。一独觉。二因缘觉。一明独觉辟支佛迦罗者。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是人先世因缘。能独出智慧不从他闻。自以智慧得道故名独觉。如大智度论明。有一国王出园游戏。清旦见树林华果。郁茂甚可爱乐。时王食已即便偃卧。王诸婇女。皆竞采华毁折林树。时王觉已见林毁坏。内心觉悟。一切世间无常变坏。皆亦如是。思惟是已。无漏道心朗然开发。断诸结使。成辟支迦罗。具六神通即飞到闲静处。山林清旷入深禅定。受无为乐。二明因缘觉者。是人道根淳熟。藉小因缘而能觉悟。如见林坏。因此觉悟成辟支佛。大智度论意。似用此为因缘觉也。今明因缘觉者。因闻十二因缘。觉悟成辟支佛也。”
窥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此观谛理若思风动树悟十二缘起。不藉善友自得菩提。或麟角或众出名为独觉。”
慧远《大乘义章》:“缘觉名义解有两种。一约所观法门以释。缘者是其十二缘法。始从无明乃至老死观斯悟解。从缘得觉故号缘觉。二就得道因缘以释。如辟支佛得道因缘经中广说。如拂迦沙。思风动树而得悟道。如是等皆藉现事缘而得觉悟。故曰缘觉。”
《瑜伽师地论》:“云何独觉住。谓初所习麟角喻独觉。乐处孤林乐独居住。乐甚深胜解。乐观察甚深缘起道理。乐安住最极空无愿无相作意。”
智𫖮《四教义》:“今此大小二种独觉辟支迦罗。宿因植不同。或于前世。若偏修性念处。观十二因缘。善根淳熟出无佛世。因于远离自然独觉。成小辟支迦罗也。若于宿世修性、共二种念处。理事善根淳熟。独觉自悟。具足三明八解脱。及六神通。成大辟支迦罗也。……复次总相断结。智慧麁故但除正使。名声闻乘。别相观因缘。智慧细故侵除习气。名辟支佛。复次声闻钝。故先观苦谛。缘觉利故先观集谛也。”
智𫖮《法界次第初门》:“智慧有三种。一者声闻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佛智慧。一求声闻智慧有三种。学无学非学非无学。非学非无学智慧者。如干慧地。不净观。安那般那。欲界系四念处。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等。学智者。苦法忍慧。乃至阿罗汉。第九无间中。金刚三昧慧。无学智者。阿罗汉第九解脱智。从是已后。一切无学。如尽智无生智等。是为声闻智慧。求辟支佛道智慧亦如是。但以是人无漏善根纯熟。虽生无佛之世。不从他闻。自然觉悟得禅定。三界漏尽。所得三明六通等功德。小胜声闻。是为辟支佛智慧。又以观十二因缘。智慧深利。能侵除习气。胜于声闻。从四谛观门断结。此为异也。求佛道智慧者。菩萨从初发心已来。行六波罗蜜。破魔军众及诸烦恼。得一切智成佛道乃至入无馀涅槃。随本愿力。从是中间。所有智慧。总相别相。一切尽知。是为佛智。若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此三种智慧。故名为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