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修主义(Asceticism)是一种生活型态,其特征通常是对若干俗世欢愉的禁绝(禁欲),以达至宗教上及灵性上的目标[1]。苦修主义可能会离群索居,也可能仍是社会的一部分,但会维持简朴的生活方式,例如放弃物质享受以及身体享乐,花时间禁食,专心在宗教灵性相关的实践或反思[2]。有些人在苦修时也会避免让自己接触会分心的事物,例如酒、香烟、药品、娱乐、性、食物等[3]

在许多的宗教以及哲学传统中都有苦修主义的实务,像是佛教耆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斯多葛主义伊比鸠鲁学派毕达哥拉斯主义[3]

基督宗教的苦修主义

许多古典时代晚期的基督宗教作家,例如俄利根耶柔米约翰一世奥古斯丁,都以高度苦修的宗教环境来诠释圣经文本[4]。圣经中苦修主义的例子包括施洗约翰耶稣十二使徒以及保罗[4]。在死海古卷中有记录犹太人中的艾赛尼派的苦修及禁欲。早期的基督教著作(例如慕善集英语Philokalia)以及实践(例如静修)都可以佐证对苦修宗教生活的重视。其他基督宗教苦修主义的实践者有底比斯的保罗英语Paul the Hermit登塔者西蒙圣达味大马士革的圣约翰亚西西的方济各[4]

神学家理查.芬恩英语Richard Finn认为,许多早期基督宗教的苦修主义可以追溯到犹太教,而不是希腊苦修主义的传统[2]。不过芬恩也承认,有些基督宗教苦修主义的想法是来自希腊道德思想[2]。当人怀着欲望和激情想要身体的享乐时,不可能会有道德的生活。在当时的神学中,道德不是在对和错之间的平衡,而是灵性的转变,生活简单、节俭,并且享有幸福[2]

中东的沙漠曾是许多基督教苦修者、隐士的住处[5],包括圣安东尼Mary of Egypt英语Mary of Egypt登塔者西蒙等人,这些人统称为Desert Fathers英语Desert FathersDesert Mothers英语Desert Mothers。根据东正教的传统所述,在963年时在阿索斯山建立了名为Lavra的修道院协会[6]。这也成为这个世纪东正教苦修群体最重要的信仰中心[6]。近代在阿索斯山及迈泰奥拉仍是相当重要的信仰中心[7]

佛教的禁欲

佛教认为,世界有五欲;杀,盗,淫,妄,酒。而淫欲是其首要,正如《楞严经》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如果要脱离六道轮回趋入涅槃,必须断掉淫欲[8]

故对于出家僧侣要求全断淫欲,称为“净行”,是一种善法,帮助从轮回中脱离而灭苦;不断五欲为“不净行”,是不善法,会让人深陷在轮回中。

为了遮止五欲贪,除了节制淫欲,出家僧侣还有非常多的相关戒律,比如新鞋必须由他人穿几遍才能自己使用,新得布料不能用整块必须切割连缀制成袈裟方能使用,以此破除对衣鞋的执着心。甚至一日一餐或两餐,按律过则不应食,化缘饮食不得挑剔,俱应接受,连对饮食的贪爱也要节制。在大乘佛教中,戒食肉荤同样很重要。沙弥十戒八关斋戒中还包括不欣赏情歌艳舞和不涂香抹粉等。可以说,佛教的修行就是始于对五欲的厌离、禁断。

而对在家居士而言,虽然不及出家人严格禁欲,但也需要恪守最基本的五条原则,即“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中的“不邪淫”即不欲邪行,即允许在家居士进行常规行房,但不得以不正常、过度追求取乐甚至违背人伦、与非夫妻之人行房,甚至佛诞、某些纪念日圣日也不允许行房。

伊斯兰教的苦修主义

Thumb
1860年在孟加拉的穆斯林苦修主义者(法基尔

阿拉伯文中的苦修是Zuhd(زهد)[9]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以及其跟随者都会进行苦修[10]。不过,当代的伊斯兰教主流没有苦修的传统,只有苏非主义保留了几个世纪的苦修传统[11][12][13]伊斯兰教文献以及穆斯林历史学家指出在穆斯林征服中东及北非时期(西元第七至第十世纪),部分护卫前线地带英语Al-Awasim的穆斯林战士也是苦修主义者[14][15]。许多文献也指出一些天主教修道士离开基督教英语Apostasy in Christianity改信伊斯兰教英语Conversion to Islam,加入吉哈德[15],同时也有许多的穆斯林战士离开伊斯兰教英语Apostasy in Islam改信基督教英语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成为修道士[15][16]伊斯兰教研究的学者认为Zuhd是第十世纪出现苏非主义的前身[11],透过Junayd of Baghdad英语Junayd of BaghdadAl-Qushayri英语Al-Qushayri、al-Sarrāj、Ali Hujwiri英语Ali Hujwiri等人的著作流传下来[17][18]

其他禁欲行为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主张禁欲,他说:“欲望越强烈,越贪求我欲之满足的人,他所感到的痛苦也就更多更深。因为欲望经常附在他身上不断地啃噬他,使他的心灵充满苦恼。如此积久成习之后,一旦欲望的对象全部消失,他几乎便以看别人的痛苦为乐了。反之,一个否定求生意志的人,从外表看起来,他的确是贫穷、一无所有、既无欢乐亦无生趣的人,则心灵则是一片清澄,充满宁静和喜悦。他们不会被不安的生存冲动或欢天喜地的事情所驱策,因为这些都是强烈痛苦的先导。他们不贪图生之快乐,因为喜悦过后往往是接续苦恼的状态。”[19]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