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麻雀(学名:Passer cinnamomeus)是雀科麻雀属的一种鸟类,见于亚洲森林和村落,主要出现在山区。这种小型食种子鸟拥有粗壮的喙,体长14至15 cm(5.5—5.9英寸)。其羽毛主要为上部温暖的赤褐色,下部灰色。它展现两性异形,两性羽毛的图案与家麻雀的相对应性别相似。它的叫声为甜美且富有音乐感的啁啾声,连续发出时形成一首歌曲。
山麻雀 | |
---|---|
雄鸟(上)与雌鸟(下),摄于日本爱知县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雀科 Passeridae |
属: | 麻雀属 Passer |
种: | 山麻雀 P. cinnamomeus
|
二名法 | |
Passer cinnamomeus (Gould, 1836)
| |
黄 – 夏季分布范围 蓝 – 冬季分布范围 | |
异名 | |
Fringilla rutilans Temminck, 1836 |
有三个亚种被认可,它们主要在下腹部的黄色程度上有所不同。亚种rutilans和intensior在东亚部分地区繁殖,通常生活在轻林地,而亚种cinnamomeus则在喜马拉雅山脉繁殖,通常与梯田农业相关。山麻雀是人类居住区的典型麻雀,特别是在没有家麻雀和麻雀的城镇中。在其分布区的南部,山麻雀偏爱高海拔地区,但在北部则靠近海边繁殖。山麻雀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知名度较高,在某些语言中有特定的名称,并且出现在日本艺术中。
山麻雀为台湾稀有留鸟。山麻雀在台湾海拔分布200-2200米之间,集中于云林县、嘉义县、台南市、高雄市及屏东县等地山区,近几年面临急速消失危机,剩不到1000只,成为濒临绝种保育类动物。[2]
山麻雀主要以草本植物和谷物的种子为食,但在繁殖季节也会吃浆果和昆虫。这种饮食使它在农业区成为小害虫,但同时也是昆虫害虫的捕食者。繁殖期间它并不群居,它们的巢分布较为分散。当不在繁殖期时,它会形成群体,尽管不常与其他鸟类物种一起活动。在它的某些分布区,山麻雀会迁徙,至少会迁往低海拔地区。它们的巢通常位于树洞、悬崖或建筑物的洞中。雄性在找到伴侣前会选择巢址,并利用巢进行求偶展示。通常的巢卵数为五到六颗白色卵。双亲共同孵蛋并喂养幼鸟。
分类学
英国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于1835年12月在伦敦动物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描述了一个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的山麻雀标本,并将其命名为Pyrgita cinnamomea。他的描述被收录在该学会于1835年出版的会议记录中,该记录于1836年4月8日发表。[3][4][5] 它的学名来自新拉丁语cinnamomeus,意为“肉桂色”。[6] 荷兰动物学家康拉德·雅各·特明克则以在日本采集到的标本,将山麻雀描述为Fringilla rutilans。[7] 特明克的描述出现在他的《Nouveau recueil de planches coloriées d'oiseaux》中,该书于1820年至1839年间分102期出版。曾有人认为包含山麻雀描述的那期于1835年发行,但现在确定其实际发行时间为1836年,然而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的规定,因为具体日期不详,故视为1836年12月31日发表。[5][8] 大多数分类学家优先采用古尔德的发表,并使用Passer cinnamomeus作为山麻雀的学名。[9][10][11]
山麻雀通常被归入麻雀属(Passer),在此属中它被视为“古北界黑领麻雀”群的一部分,包括麻雀和家麻雀。它一般被视为家麻雀的近亲,甚至有学者理察·梅纳茨哈根认为它与家麻雀的近亲索马里麻雀属于同一物种。[12][13]
然而,对线粒体DNA的研究表明,山麻雀是古北界黑领麻雀中的早期分支或基群物种。[14][15] 虽然线粒体DNA显示麻雀属的物种形成发生在中新世和上新世,[14] 英国鸟类学家J·丹尼斯·萨默斯-史密斯估计,山麻雀约在距今25,000至15,000年前的末次冰期与其他古北界黑领麻雀分化。当时,麻雀可能被隔离在无冰的庇护所中,如长江下游地区,萨默斯-史密斯认为这是山麻雀最有可能的演化中心。[16][17]
虽然有十三个亚种被描述,但普遍认可的只有三个,这些亚种主要在下腹部颜色上有所不同。[18][19] 亚种Passer cinnamomea rutilans在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中国东南部和中部繁殖。亚种intensior由沃尔特·罗特希尔德于1922年在云南描述,它在中国西南部及印度、缅甸、老挝和越南的部分地区繁殖。[19][20][21] 在四川的大片地区,intensior与P. c. rutilans过渡区融合,并有多个亚种名被提出用于这些过渡群体。[19]指名亚种cinnamomeus由古尔德从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部描述,它在阿鲁纳恰尔邦北部至阿富汗的努里斯坦省繁殖。[3][19]
描述
山麻雀是一种小型而结实的鸟,整体羽毛呈温暖的赤褐色。它属于中型麻雀,体长14至15 cm(5.5—5.9英寸),体重18至22.5克(0.63—0.79盎司)。[12][18] 它拥有适合吃种子的厚实喙,繁殖期的雄性喙为黑色,非繁殖期的雄性喙为角色,雌性喙则为带黑色尖端的黄褐色。[16] 雄性翅膀展开的长度范围是6.8至8.2 cm(2.7—3.2英寸),雌性翅膀展开长度是6.7至7.7 cm(2.6—3.0英寸)。尾巴、喙和跗骨的长度分别是4.3至5.1 cm(1.7—2.0英寸)、1.1至1.3 cm(0.43—0.51英寸)和1.6至1.8 cm(0.63—0.71英寸)。[12][18]
雌雄异型,雄鸟头顶至背部为栗红色,喉央线黑色,但在非繁殖季时会出现白色眉线;雌鸟头至背部为褐色,具明显淡黄色眉线及褐色过眼线,无喉央线;亚成鸟似雌鸟,唯嘴喙为黄色。[2]
山麻雀的测量数据在地理位置上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存在于三个亚种之间,且在喜马拉雅山亚种cinnamomeus内部也有变化。亚种cinnamomeus通常比其他亚种体型大,且在此种型态中,生活在高海拔的鸟通常体型较大,并且呈现地域渐变的大小差异,范围西部的鸟较小,东部的鸟较大。[19]
山麻雀的虹膜为栗色。[22] 两性的腿部颜色为浅棕色至淡粉棕色。[16] 所有麻雀的飞行速度都很快,[23] 而山麻雀的飞行被描述为比麻雀更加迅速和直接。[24]
雄性和雌性的羽毛存在两性异形差异,并且其羽毛图案与家麻雀的对应性别相似。[12][18] 三个亚种之间有一些差异,尤其是下腹部的颜色。亚种rutilans的鸟脸颊和脖子两侧呈现灰白色,下腹部呈淡灰色。[18] 亚种intensior的鸟下腹部和脸颊带有淡黄色,而上半身则颜色较深;亚种cinnamomeus的鸟下腹部颜色较重,带有明显的黄色调。[18][25]
换羽的记录较少,仅在萨哈林和喜马偕尔邦有观察到。在萨哈林,换羽发生在8月和9月,介于繁殖季节与迁徙之间。[26] 在喜马偕尔邦,鸟类饲养家G.A. Perreau观察了圈养和野外的鸟类,并报告它们从12月到春天呈现黄色,其余时间则为白色,这种模式可能并非典型。[27][28][29]
繁殖期的雄性上半身从头顶到臀部呈鲜艳的赤褐色或肉桂红色,肩胛上有黑色条纹。它有一个小黑领,眼周围也有黑色,这与头顶的赤褐色由一条非常细的白色眉线隔开,这条线从喙延伸到头后。[18] 它的脖侧和脸颊呈灰白色,下腹部为淡灰色或带黄色,具地理差异。肩膀和较大的覆羽呈栗色,中覆羽基部为黑色,羽端为白色。其余的翅膀呈浅棕色,带有黑色调。[12][18][30] 尾巴呈黑褐色,边缘为灰棕色。[22] 非繁殖期的雄性与繁殖期的雄性差别不大,只是颜色较淡,上半身更偏橘色。[31][12][18] 雄性容易与欧亚树麻雀混淆,但后者脸颊有黑斑,背部呈棕色。[32]
雌性上半身大多为淡棕色,下半身则为淡灰色,因此看起来与家麻雀的雌性相似。它与家麻雀的不同之处在于羽毛稍微较暗,带有赤褐色调。它从眼上方至接近头部有一条显眼的奶油色眉线,并有一道粗重的深棕色眼线。翅膀大多为灰棕色,背部则有黑色与米色条纹。[12][18] 幼鸟与雌性相似,但颜色较淡,偏沙色。雄鸟在首次过冬后接近成鸟外观,但栗色不如成鸟鲜明,黑领也较黯淡。[12][18]
山麻雀的叫声被大多数来源描述为“所有麻雀中最甜美、最具音乐性”的叫声。[26] 其基本叫声是cheep或chilp,类似于其他麻雀的叫声。这种叫声是单音节的,与家麻雀的chirrup叫声不同,且比其他麻雀的叫声更柔和。[26] 这种叫声通常是飞行叫声,或者是雄性展示时发出的声音。录得的变体包括雄性在巢穴发出的chweep以及颤音的cheeep。[26] 有时,雄雀会将叫声串联在一起,用强硬的语气唱出一种短小的歌,转录为cheep chirrup cheeweep或chreet-chreet-chreet。这首歌中夹杂着类似于白鹡鸰的嘶嘶声chu-swik。[26][33] 曾报告过一种纤细的swee swee叫声,类似于印度鹊鸲的叫声,但这种叫声的背景未被记录。[26][33] 在领土争夺战中,雄性会发出快速的chit-chit-chit叫声。[26]
分布与栖地
山麻雀分布于东亚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部分地区。目前尚不清楚这两个地区之间的分布是否连续,因为位于中印边界附近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因政治敏感性而难以接近鸟类学家。[19] 在喜马拉雅山脉,山麻雀的繁殖范围从印度东北部经西藏东南部、不丹、锡金、尼泊尔、北阿坎德邦和喜马偕尔邦延伸至克什米尔和阿富汗的努里斯坦省。[19] 在许多地区,山麻雀在11月至4月之间会进行短距离的低海拔迁徙。[33]
在东亚,山麻雀分布于萨哈林、千岛群岛、俄罗斯大陆的一小部分、日本、韩国南部和中国北部,在这些地区它主要是迁徙性鸟类。它也分布于中国南部和台湾,以及缅甸、印度东北部南部、老挝和越南的山区,并在这些地区大多为留鸟。[19] 山麻雀也作为冬季候鸟出现在日本南部、中国南部[19]和泰国北部。[34] 在东亚,秋季迁徙发生在8月至11月之间。[19]
山麻雀在其大部分广泛的栖地中显得非常丰富,[35] 在某些地区甚至是最常见的鸟类之一。[36][37][38] 在东南亚,由于全球暖化,它的低海拔分布范围有所缩减,但在高海拔地区,它的分布范围有所扩展,并且仍然常见。[39] 虽然全球种群数量尚未被具体量化,但根据IUCN红色名录的评估,它被列为全球灭绝的无危物种。[35]
山麻雀在其大部分范围内的繁殖地为山地和高地。它对高海拔的偏好受纬度影响:在其分布范围的最南端,它从不在海拔低于2,500米(8,200英尺)平均海平面的地方繁殖,但在其分布范围的最北端,它常常在海边繁殖。[40] 在东亚,山麻雀偏爱轻林地,但有时也出现在城镇和农业区域。[40] 在萨哈林,它主要在河岸森林中繁殖。[32] 在北海道,山麻雀在较偏远的森林中找到更多的食物供应给幼鸟,繁殖成功率也更高。[41][42]
在喜马拉雅山脉,它与梯田农业密切相关,并且很可能在3000至4000年前这些农业活动传入时才扩展到喜马拉雅地区。[43] 在家麻雀或树麻雀也存在的城镇中,它常出现在花园和不太密集的建筑区域。[40] 在印度的一些山地度假站中,家麻雀和山麻雀共存,家麻雀通常在更建筑密集的区域和市集繁殖,而山麻雀则出现在“带有花园和空旷空间的大房子”中。[44] 在只有山麻雀存在的城镇中,它并不依赖树木,通常在房屋周围繁殖,并在街道上吃食物残渣。[40] 冬季,迁徙的鸟类会出现在开阔的耕地和河岸草地,但从不远离灌木或树木。[40]
行为
在许多行为方面,山麻雀与家麻雀和麻雀相似。它们一样在地面觅食,但大多时间停栖在树枝上。[45] 不同的是,山麻雀更喜欢开放、裸露的树枝作为停栖点。[18] 有些观察者形容山麻雀害羞且警觉,但J. Denis Summers-Smith在印度的山地度假站发现它们相对容易接近。[44] 聚集的山麻雀靠近地面觅食,后面的鸟移到前方,形成“滚动觅食”的模式。[45]
在繁殖季节之外,山麻雀是群居性的,会成群觅食,尽管很少与其他鸟类一起活动。[36][46] 冬季的群体通常远离人类居住区。山麻雀在冬季的夜间也具有社交性,它们会在树木和灌木中形成大型的集体栖地。繁殖季节时,雌鸟睡在巢中,雄鸟则睡在附近的树叶中。[45]
成年山麻雀主要食用草本植物和杂草的种子,以及稻米、大麦和其他谷物。当可获得时,它们也会食用浆果,例如来自某些Berberis植物的浆果。[26] 雏鸟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是毛毛虫和在树上捕获的甲虫幼虫,以及追逐飞行昆虫。[26][42] 在繁殖季节,成鸟也会食用昆虫。[26][41]
目前尚未研究山麻雀的死亡率,但已知许多幼鸟死于Isospora感染,这种寄生虫它们几乎没有抵抗力。[47] 山麻雀的其他已记录寄生虫包括Protocalliphora和Menacanthus咀嚼虱。[48]
山麻雀的繁殖季很短,约三个月。喜马拉雅亚种cinnamomeus的繁殖记录从4月到8月,指名亚种的繁殖期为5月到7月,亚种intensior被认为在3月繁殖。[49] 在繁殖季节,山麻雀不具群居性,其巢分布均匀而非集中。它们的巢多建于树洞中,通常是废弃的啄木鸟巢。[49][50] 有记录显示山麻雀与麻雀和白鹡鸰一起在黑鸢的巢中繁殖,利用鸢的领土防御来避免巢被捕食。[51] 其他巢址包括茅草屋顶的屋檐、石墙和堤岸,以及电线接合盒。[49] 在不丹,它们会在寺院外墙的洞穴中筑巢,通常与欧亚树麻雀并存。[33] 在萨哈林,它们有时会在灌木丛中筑独立的巢。山麻雀也会利用金腰燕的废弃巢穴,有记录显示一对山麻雀曾试图将一对黑冠山雀从巢中赶走。[49]
在台湾山麻雀常利用五色鸟或小啄木啄出的树洞,以枯叶干草和细枝筑巢。 而除了树洞外,山麻雀也会利用电杆孔洞、横担或是屋顶夹层等,甚至会利用水库泄洪道墙上的排水孔,相当多元。[2]
雄性选择巢址,并用其进行求偶展示,它会花费大量时间在附近鸣声。当雌鸟靠近时,雄鸟会开始展示,抬起头部、下垂翅膀、挺起胸部并降低尾巴。它会在雌鸟面前上下鞠躬,若雌鸟不接受,则会冲刺并飞走。[49] 双方共同建巢,巢由松散、凌乱的干草组成,填满巢穴,内衬毛皮和羽毛以保持温暖。[33][49][52]
卵为细长的椭圆形,质地细腻且略带光泽。卵的总体颜色为带灰色调的白色,并带有棕色斑点、条纹或斑块。[52][53] 卵的平均大小为19.2×14.2毫米(0.75×0.55英寸)。[24] 卵与欧亚树麻雀的相似,但颜色较暗,形状更狭长,[24] 虽然无法确定与其他麻雀卵的区别。[54] 每年产卵两次,每次产四颗,有时五或六颗卵。[49] 在北海道,产卵期为5月初至7月初,产卵高峰期为5月中旬和6月下旬。[42] 双方共同孵蛋并喂养幼鸟,雄鸟通常在喂养雏鸟方面更为活跃。[49] 在北海道,雏鸟孵化时体重约为2至5克(0.071至0.176盎司),并在孵化后十四或十五天离巢,体重约为15至55克(0.53至1.94盎司)。在台湾蛋孵化时间约12-14天,通常是雌鸟孵蛋;雏鸟孵化至离巢约12-14天,离巢后的幼鸟仍需要亲鸟喂食8-9天,然后再教导其生活技能。[2][42] 根据旧文献记载,大杜鹃曾被记录为山麻雀的巢寄生者。[55]
与人类的关系
在部分分布区,山麻雀居住在城镇中,而在大多数分布区,它出现在靠近农田的地方,并对农业构成轻微的威胁。虽然它会破坏农作物,但它也会以昆虫害虫喂养雏鸟。[44][45] 在中国,山麻雀曾被记录为笼养鸟,与欧亚树麻雀一起饲养。[46] 在日本,它曾在1870年代被食用,并在横滨的野味市场上出售。[56] 山麻雀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广为人知,在大多数语言中,它有别于欧亚树麻雀的不同俗名。例如,在印地语中称其为lal gouriya,而在藏语中则称为kang-che-go-ma。[57] 日本艺术家葛饰北斋曾描绘山麻雀,因此它出现在以日本艺术为主题的邮票上,这些邮票在日本、冈比亚和圭亚那发行。[58]
参考文献
图集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