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来自维基词典,自由的词典
|
汉字
- 四
说文解字 | |
---|---|
陰數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屬皆从四。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 |
---|---|
《丑集上》《囗部》 四 〔古文〕𦉭《唐韻》《集韻》𠀤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又《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𥨥易,非四之本義也。 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康熙字典》 |
“四”本作“亖”,数字4的指事字,以四横代指数词。因为“亖”横多、不易和“三”区分等原因,春秋文字始见假借同音的“四”为数词4的例子,“四”为“呬”初文,鼻息的象形,和“息”字相关。秦系文字中“亖”彻底消失,仅有“四”,所以书同文后除“四”外其他异体皆被废除。
《说文》古文“𠃢”来自楚文字最常见的“四”形,但形态稍讹,“𠃢”中的横断开了。
“四”的Unihan数据 | |
---|---|
|
汉语
- 四
|
|
|
|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尔系统,2011年) | ||||||||||
---|---|---|---|---|---|---|---|---|---|---|
查阅自网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阅日期 2012-12-04。
|
翻译
|
日语
四
(一年级汉字)
< 3 | 4 | 5 > |
---|---|---|
朝鲜语
- 四
越南语
- 四
异体字
- (注: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扩展字形档。)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