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洛塔尔·魏格纳(德语: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年11月1日—1930年11月2日)是一位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和天文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是大陆漂移说创立者,该学说认为远古时代的地球只有一块“泛古陆”或称盘古大陆的庞大陆地,被称为“泛大洋”的水域包围,该大陆后来开始破裂,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其他汉语译名主要有“艾尔弗雷德·魏格纳”、“阿尔弗里德·威格纳”、“阿鲁夫雷多·魏格纳”、“艾尔弗雷德·魏格纳”,简称“魏格纳”。

Quick Facts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 出生 ...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Alfred Wegener
1920年代中后期的魏格纳
出生(1880-11-01)1880年11月1日
 德意志帝国柏林
逝世1930年11月2日(50岁)
 格陵兰
母校柏林洪堡大学
知名于大陆漂移学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地质学气象学天文学
博士导师朱利叶斯·包辛格英语Julius Bauschinger
签名
Close

魏格纳起初研究天文学气象学,喜爱冒险,曾乘坐热气球参加耐空比赛,并曾经以52小时的成绩打破当时最长的耐空纪录(35小时)。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参军并两度负伤。魏格纳留意到非洲大陆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海岸线很相似,因此推测大陆原本是相连的,1912年1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地质研讨会首次提出大陆漂移的观点,1915年正式出版《大陆与大洋的起源》一书。他后在1920年、1922年和1929年改进并拓展了大陆漂移学说,但始终没有引起业界注意,因此颇为沮丧[1]。为寻找更多证据支持,他曾4次前往格陵兰进行极地上层大气冰河学的研究及探险活动,并曾在北纬77度的冰上连续渡过2个冬天。1930年11月,他在第4次前往格陵兰的探险中遇难,享年50岁[1]。科学家在找到巨大陆块移动的原因之后才接受了他的理论[1]。魏格纳的岳父是提出柯本气候分类法的气象学家弗拉迪米尔·彼得·柯本

生平

早期

Thumb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纪念牌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于柏林,他是牧师家庭的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的父亲理查德·魏格纳是一个神学家,在柏林文科中学教授语言。1886年,他的家人购买了赖因斯贝尔格附近的一间宅邸,他们将这里当作度假别墅。今天,当地校舍附近的建筑物设立有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纪念站和旅游资讯办公室[2]

他后来毕业于柏林洪堡大学,魏格纳在1905年成为林登堡航空气象台助理。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与他的兄弟库尔特(比他年长2岁)对于气象及极地研究有同样的兴趣。他们率先使用气象探测气球来追踪空气。魏格纳兄弟在从1906年4月5日至7日间创下气球连续飞行的新纪录,在空中停留长达52.5小时[3]

格陵兰岛探险

魏格纳在1906年首次参加格陵兰岛探险,这次经验象征着他生命中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丹麦人路德维希·米留斯-埃里克森英语Ludvig Mylius-Erichsen率领这次的探险队,目标是格陵兰岛最后一个人类未知的地区:东北海岸。魏格纳在远征期间于格陵兰岛附近的丹麦港建造了第一个气象观测站,他使用风筝气球进行观测北极气候。探险队队长和他的两个同事在远征期间于旷野丧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于1908年在马尔堡大学担任气象学,天文学和宇宙物理学应用讲师。他于这段时期留意到非洲大陆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海岸线很相似,因此推测大陆原本是相连的,并于1915年出版《陆与海的起源》一书[4]

魏格纳于1914年被征召入伍,担任步兵预备役军官。他在比利时前线,经历了激烈的战斗。他两次受伤,被认为不适合为继续服役,随后被分配到气象服务队。

Thumb
魏格纳与爱斯基摩人向导罗姆斯·威廉,摄于1930年

他于第2次前往格陵兰考察期间,曾在冰岛短暂停留,购买冰岛马来作为驮兽,探险队后来抵达丹麦港。即使在内陆冰之旅开始了探险队几乎全军覆没的产犊冰川。丹麦探险队队长约翰·科赫英语Johan Peter Koch后来在冰川的冰裂缝跌倒,因此摔断了腿,花了几个月来康复。魏格纳和科赫格陵兰岛东北部的内陆冰盖度过第一个冬天[5]。他在1913年回国后,魏格纳与前导师弗拉迪米尔·彼得·柯本的女儿结婚。

1919年,魏格纳在德国海军天文台任职,因此与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搬到了汉堡。1921年,他被任命为汉堡大学新的高级讲师。魏格纳在1924年担任奥地利卡尔·弗朗岑斯大学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教授。他的研究集中在物理、光学以及龙卷风。直到1920年代末为止,他持续研究第二次格陵兰岛探险的成果(观测、大气光学)。

1926年11月,魏格纳在纽约市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研讨会提出了大陆漂移理论,并招致其他科学家批评。魏格纳在1929年开始他第三次格陵兰考察,为以后的主力出征奠定基础。他做出一个创新的测试,使用螺旋桨来驱动雪地车。

遇难

1930年,魏格纳第4次到格陵兰探险[1]。11月1日,魏格纳在50岁生日当天回营地取物资,途中遇难身亡[1]。1931年5月12日发现遗体,并就地埋葬。

成就

Thumb
跨越五大洲的化石样式,是大陆漂移说的证据之一

他主要研究领域是大气热力学和古气象学。1912年提出关于地壳运动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说:“大陆漂移学说”。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南美洲海岸轮廓非常相似等资料,认为地壳硅铝层是漂浮于硅镁层之上的,并设想全世界的大陆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是一个统一的(盘古大陆),它的周围围绕辽阔的海洋。后来,特别是中生代末期,盘古大陆在天体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破裂成若干块,在硅镁层上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今日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但这一假说却难以解释某些大问题,如大陆移动的原动力、深源地震造山构造等。

1950年后,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板块构造论逐渐发展。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海洋和陆地的位置不断变化。根据该理论,地球内部构造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岩石圈软流圈,并导致大陆漂移[6][7]

批评

Thumb
1912年至1913年间的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魏格纳在他的文章里提出了大量且非常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大陆漂移,但是在那个年代,他提出的机制不能说服当时大部分的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虽然他的想法吸引了一些支持者,例如南非的地质学家亚历山大·杜托伊特英语Alexander du Toit和英国的阿瑟·霍尔姆斯英语Arthur Holmes,但是该假说普遍受到科学家怀疑。魏格纳作品的美国版于1925年出版,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举办的研讨会对其极为怀疑,特别反对大陆漂移假说。

1943年,乔治·辛普森写了一篇文章,强烈攻击这个理论(以及大陆桥沉没说),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8]。亚历山大·杜托伊特在隔年上写了一篇文章反驳辛普森[9],但是乔治·辛普森的影响力很大,导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设在美国仍然不被学界接受。

直到1950年代后,他所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才重新获得逐步肯定。

纪念

后人为纪念他,月球火星上有以他命名的陨石坑“魏格纳”(Wegener)。小行星29227也是以他为名的。他遇难的格陵兰岛地区,以他的名字被命名为魏格纳半岛(丹麦语Wegener Halvø[10]

1980年,魏格纳百年诞辰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英语Alfred Wegener Institute for Polar and Marine Research在德国不来梅港成立。魏格纳勋章也是以他名字命名[11]

个人著作

他人记述

生平传记

专题纪实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