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代贝里克公爵詹姆斯·菲茨詹姆斯,GE,KOGF(英语:James FitzJames, 1st Duke of Berwick[a];1670年8月21日—1734年6月12日)是一位军事领袖,曾先后为英国与法国效力。他是詹姆斯二世和阿拉贝拉·丘吉尔[b]的私生子,同时也是路易十四时代杰出的将领。
最优秀的 蒙受恩典的阁下 贝里克公爵 Duke of Berwick |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法兰西王国奥弗涅穆兰 | 1670年8月21日
逝世 | 1734年6月12日 神圣罗马帝国巴登藩侯国菲利普斯堡 | (63岁)
配偶 | 昂诺拉·伯克 安妮·巴克利 (Anne Bulkeley) |
父母 | 詹姆斯二世 (父) 阿拉贝拉·丘吉尔 (母) |
宗教信仰 | 罗马天主教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斯图亚特王朝 法兰西王国 |
军衔 | 法国元帅 |
参战 | 大土耳其战争
爱尔兰的威廉派战争
|
菲茨詹姆斯生于法国的穆兰,早于他父亲继承王位,并于法国长大成为一名天主教徒。他是詹姆斯二世和其情妇阿拉贝拉·丘吉尔的私生子,[1]后者是英国军事家兼政治家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的姐姐。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经费支援下,菲茨詹姆斯先后在朱利学院、普莱西学院及拉弗莱什耶稣会学院接受教育。[2] 他曾效力于洛林公爵查理五世的麾下,并于1684年参与了布达的围城战。1687年,菲茨詹姆斯被他父亲封为贝里克公爵(Duke of Berwick)、廷茅斯伯爵(Earl of Tinmouth)以及博斯沃思男爵(Baron Bosworth)。[3]之后他便回到了匈牙利,并参与同年的摩哈赤战役。[4]
战后,菲茨詹姆斯回到英格兰并担任朴茨茅斯总督。国王詹姆斯二世授予他嘉德勋章,并指派他为蓝军团长以取代新教徒牛津伯爵。[5]菲茨詹姆斯的舅舅马尔博罗伯爵相当垂涎他将就任的这个职位,但由于詹姆斯二世为了让天主教徒取代英国国教徒,指定菲茨詹姆斯就任指挥官。[6]但由于奥兰治亲王的入侵加上随后的光荣革命,菲茨詹姆斯从未就任该职位。[7]他在良心上不能留在他自1682年以来服役的蓝军,也无法就任团长,因为他拒绝背叛他原来的“女房东 (patronne)”。[8]随后该团的军官们被要求回答新国王所设计之“三个问题”,以确保他们的忠诚度。
当主要部队向奥兰治亲王叛离时,菲茨詹姆斯和他父亲正在索尔兹伯里。随后詹姆斯二世在1688年12月被推翻,而菲茨詹姆斯也跟随他的父亲一起流亡,并参与爱尔兰战事。在博因河战役中,他率领一次冲锋,但却跌下马来差点死于混战之中。[9]当他父亲在博因河战败出逃法国之后,菲茨詹姆斯留下来与詹姆斯党的爱尔兰军团一起撤往利默里克。
8月2日,身为将领之一的菲茨詹姆斯,和派翠克·萨斯菲尔德及波伊塞瑙一同在利默里克建立防线,以待威廉派的袭击;击退敌人之后,他们带着部队向北越过香农河。[10]但菲茨詹姆斯却未能及时救援在科克被包围的4,000名法军,只能撤退;与此同时马尔博罗公爵也向西进攻位于金塞尔的一万八千名法军。[11]1691年7月22日,当辛格尔将军带着18,000名威廉派军队出现在山上时,贝里克与法军指挥官圣露斯将军一起选择在奥格里姆布防。在这场战役中,守军两侧分别被泥炭沼泽及基尔康摩东山(Kilcommodon Hill)所环绕。当菲茨詹姆斯所在的萨斯菲尔德军团位于爱尔兰军团右翼,以做为独立的预备队时,蓝军攻破爱尔兰军团的左翼防线,摧毁爱尔兰龙骑兵团,造成詹姆斯党的广泛恐慌。圣露斯将军被流浪炮弹斩首,但萨斯菲尔德来不及挽救局势。后者只能与菲茨詹姆斯一同撤往相对安全的利默里克,但随后辛格尔又于8月25日包围该地。之后根据10月3日签署的利默里克条约内容规定,所有爱尔兰军团都将被永远驱逐到欧洲大陆。这些士兵后来成为野天鹅队(Wild Geese),变成被禁足英伦三岛的佣兵。詹姆斯二世创建以菲茨詹姆斯为团长的第一支部队“野天鹅(Wild Geese)”。正是此时,他开始代表詹姆斯党多次密访英格兰。[12]
在他父亲最终流亡后,贝里克公爵开始效力于法军卢森堡元帅的麾下,并参与斯滕凯尔克战役。战役中,卢森堡元帅落入威廉三世的陷阱,遭受优势兵力的重围。但法国援军成功击败英军,并将法国皇帝军事近卫队救下山。贝里克公爵所部被投入于突破英军防线,因为遭受严重的伤亡而被迫离开战场。[13] 后来他成为卢森堡元帅的主要军官之一,并于1694年开始指挥法军一个大军团的中央军。在数次强行军以诱捕威廉三世后,他们再次渡过马士河,然后在内尔温登附近停下。双方在此爆发内尔温登战役,菲茨詹姆斯与英国步兵卫队(Foot Guards)缠斗,最终仍然因为被对方击退而撤退。后来他被他的舅舅查尔斯·丘吉尔俘虏,并以三万弗罗林赎回;[14]后又被用以交换受伤的奥蒙德公爵。[15]贝里克公爵的爱尔兰盟友被指控让他自己落入敌人手中,这项丑闻席卷白厅,并在议会引起许多愤怒的问题。
与此同时,约有400艘开往士麦那护卫舰队被法军俘虏。1695年,由于贝里克公爵对他父亲的支援以及为法军服役效力对抗英军,他被议会立法剥夺英国贵族的身份。
做为一名军人,贝里克公爵因为其勇气、能力和正直而备受推崇。但当马尔博罗公爵在列日挑战法军时,他当时还是跟着布夫莱公爵撤走。[16]1704年6月,贝里克公爵指挥一支法西联军,但除夺取一些壁垒要塞外,并未向敌军做太多认真叫战。[17]到1706年7月,身为波旁派首席将军的菲茨詹姆斯,已经在北西班牙地区提升他们的优势地位。8月,游击队强迫加尔韦伯爵撤离马德里,这让贝里克公爵能够率部进入该城过冬。由于贝里克公爵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杰出的表现,他成为法军主力,并在1706年成功远征尼斯后被封为法国元帅。
路易十四习惯性向他的元帅们发出冗长的命令。1707年,在他写给旺多姆公爵的信中写道:“...贝里克公爵绝对有必要分出一个类似的比例,并向巴伐利亚选帝侯派遣足够数量的部队...”[18]法军在莱茵河前线集结75个营及140个分队,给予贝里克公爵极舒适的数量优势。[19]1707年4月25日,贝里克公爵在阿尔曼萨打赢一场伟大且决定性的胜利,身为英国人的他担任法西联军的指挥,击败领军英葡荷联军的法国人吕维尼侯爵[c]。[20]五个英军团、六个荷军团及三个葡军团和他们所有的大炮及军团旗均被法西联军所俘获。这场战役终结英军欲将哈布斯堡候选人查理大公送上西班牙王位的企图。贝里克公爵“作为英勇的英国将军击败法军”这点,让托利党人相当困惑。[21] 在阿尔曼萨取胜后,贝里克公爵于1707年被腓力五世封为历利亚及赫里卡公爵(Duque de Liria y Xérica)及阿拉贡中尉,后于1710年被路易十四封为法国贵族菲茨詹姆斯公爵(Duc de Fitz-James)。1707年7月,贝里克公爵发现联军已经离开马斯特里赫特,向北派遣34个营和75个中队,以会合欧根亲王的军队。但马尔博罗和英军却对敌人踪迹的掌握不足。1708年春,荷军突袭贝里克公爵在森科的营地(Cenco),屠杀营地内的所有人,这让贝里克闻讯后对于英国人“竟能如此野蛮”感到不可置信。[22]同年七月,贝里克公爵在奥德纳尔德赶上旺多姆公爵的军队,但因为已经太迟抵达,只能期待旺多姆公爵能撤往六英里外的勒加夫尔会师。[23]然而在旺多姆公爵大败消息传来之时,贝里克公爵仍然在马士河畔的吉韦。他率部收容9,000名落单的部队,并将他们投入杜埃的守卫,后来是里尔,贝里克公爵准备在那里固守。但不幸的是,英军比他早一步到那条防线,并摧毁防御围墙。尽管如此,贝里克公爵在8月3日仍然认为围攻即将到来,从而将20个营及7个龙骑兵中队用来加强驻防军。里尔是一个布防严密且要塞化的城镇,同时对路易大帝来说也相当重要。尽管来自凡尔赛的命令不断发出,要他立即进攻,但精明的贝里克公爵还是意识到马尔博罗公爵试图将他受到重创军队拉入战斗中企图。[24]10月22日布夫莱元帅终于放弃并前往杜埃,但重要的是,贝里克公爵所部仍然完好无损。[25]
贝里克公爵是马尔博罗公爵的外甥,早在前者成为法国元帅以前,流亡在外的他曾经与他舅舅的家族保持联系,当时正适逢里尔的围城战。[26]贝里克公爵还曾经派出他的侍从去购买联军马匹。[27]而且他守寡的母亲后来还改嫁给英军戈弗雷(Godfrey)团长。1710年,托利党在大选中获胜,扫除新教徒对于与法国恢复和平的反对。在路易十四的鼓舞下,贝里克公爵开始规划一个入侵英国的军团。[28]随着马尔博罗公爵的失势,法国得以免于失败的耻辱。但贝里克警告老王位觊觎者不要相信他的舅舅,因为他在宫廷内的间谍知道:马尔博罗公爵夫人莎拉是辉格党人。[29]
贝里克公爵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最后一场伟大战役,是他在经过相当长的围城战后,于1714年9月11日攻占巴塞罗那。同年,他被封为金羊毛骑士团的一员。
后来因为试图解释1715年起义的溃败,老王位觊觎者“永远不会原谅他的同父异母兄弟──蓝军前团长──贝里克公爵,现在是一位经验丰富且能干的指挥官,并拒绝让他领导他的部队”。[30]不久之后,贝里克公爵被任命为吉耶讷省的军事总督,并在那里与孟德斯鸠成为好友。1718年12月,他在四国同盟战争中率队进军西班牙[d],炮轰圣塞巴斯提安,并占领吉普斯夸及比斯开大区。在隔年三月结束这场战事后,和平维持很多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于1720年1月求和,贝里克公爵之后多年也未再上战场,直至1733年的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在当年的战争中,他被指派率领莱茵军团,并成功于该年包围基尔。隔年(1734年)6月12日,他在菲利普斯堡围城战中因为被加农炮击中而阵亡。
贝里克公爵的两段婚姻都有子嗣,他的后代分别继承法国贵族头衔菲茨詹姆斯公爵、西班牙贵族头衔历利亚公爵,以及后来才封的阿尔瓦公爵。
贝里克公爵早年曾经和派翠克·萨斯菲尔德19岁怀孕的遗孀卢坎伯爵夫人昂诺拉[e]陷入热恋,后者是盎格鲁爱尔兰贵族第九代克兰里卡德伯爵的女儿[31]。在萨斯菲尔德死[f]后两年,他们于1695年3月26日在伊夫林省圣日耳曼昂莱结婚[32]。贝里克公爵扶养萨斯菲尔德的儿子:詹姆斯·萨斯菲尔德,后者在膝下无子的情形于1718年逝世[33]。贝里克公爵和伯爵夫人则有一子:[32]
昂诺拉·柏克不幸于结婚三年后的1698年逝世后,贝里克公爵于1700年4月18日在巴黎迎娶安妮·巴克利 (Anne Bulkeley,卒于1751年6月12日),她是亨利·巴克利[i]的女儿[32]。他们两人拥有八个儿子与五个女儿,以下列举有纪载者:[32]
第一代贝里克公爵詹姆斯·菲茨詹姆斯的先祖[34] |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