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福(朝鲜语:왕수복/王壽福,1917年4月23日-2003年6月1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功勋演员,活跃于20世纪中叶的朝鲜乐坛。她自1953年成为朝鲜中央广播委员会的官方专属歌手,并于1959年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功勋演员”称号。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隐退,并于2003年6月1日逝世[1][2]。
生平
王寿福出生于大韩帝国时期的平安南道江东郡,成长于单亲家庭,与母亲相依为命[2]。王寿福曾在名伦女子公立普通学校就读三年,但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随后转入位于平壤的妓生学校以谋求生计[1]。在妓生学校学习了舞蹈、歌唱等多种技艺后,王寿福正式地成为了一名妓生卖艺求生[1]。
王寿福在歌唱方面天赋异禀。1933年,她年仅16岁时,便被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用并录制了《不要哭泣》和《感叹》两首歌曲[2]。凭借出色的演唱,她迅速走红,成为当时朝鲜总督府治下第一位妓生出身的大众流行歌手。1935年,朝鲜地区发行的《三千里》杂志举办了一场人气投票活动,王寿福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同为乐坛红人的李兰影、全玉等人,斩获榜首,被广泛称为“流行歌女王”[2]。
1936年,事业处于巅峰的王寿福前往日本,在私人课程的辅导下进修意大利美声唱法[3]。随后,她转型为专攻中音的美声歌手,创新地使用西洋声乐技巧演唱朝鲜民谣[3]。1939年4月9日,王寿福在接受大阪朝日新闻的专题采访时,王寿福表示:“就像崔承喜女士振兴了朝鲜舞蹈一样,我也希望通过歌唱振兴朝鲜民谣。”[1][3]
1942年,随着日本在战线上的吃紧,为镇压朝鲜半岛的民族独立运动,日本宣布开禁止朝鲜语的使用,任何除了歌颂日本在朝鲜半岛统治以外的歌曲皆被限制,加之丈夫李孝石重病缠身,王寿福只能被迫暂时放弃了自己的音乐生涯[3]。同年5月25日,小说家李孝石因结核性脑膜炎病逝,王寿福全程陪伴在侧[4][5]。李孝石去世后,她与经济学家金光镇结婚[2][5]。二战结束后,金光镇选择北上朝鲜,王寿福也随丈夫一同定居平壤,并最终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落脚[5][4]。
1953年,王寿福在朝鲜中央广播委员会的邀请下,成为朝鲜官方专属歌手,重启中断多年的歌唱生涯[6]。1955年,她加入朝鲜国立交响乐团担任声乐歌手。在此期间,王寿福演唱了《新阿里郎》(신아리랑)和《柳树垂》(능수버들)等歌曲,并获得了朝鲜民众的广泛的欢迎和喜爱,在1959年王寿福因其优异的成绩被授予“功勋演员”称号[2]。
1965年,有韩国媒体报道称,在板门店拍摄的一张照片中,捕捉到她与金光镇一起旅游的身影[1]。王寿福在1960年至1980年间担任朝鲜音乐家联盟中央委员,并多次受到朝鲜时任最高领袖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青睐[3]。此后,她逐渐隐退,安享晚年,并继续得到朝鲜政府的高度尊重和礼遇[1]。 2003年6月1日,王寿福在平壤去世,享年86岁。她被安葬于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爱国烈士陵[2]。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