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活在物质世界之中》[1](英语: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是英国歌手乔治·哈里森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于1973年由苹果唱片发行。专辑作为哈里森广受好评的《万物必将消逝》及先锋慈善项目《孟加拉国演唱会》的后续活动,因而成为当年最受期待的发行之一。《活在物质世界之中》在发行的2日后获得美国唱片业协会的金认证;并成为哈里森第2张在美国获得第1名的专辑;以及制作国际大热歌曲《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专辑在加拿大和澳洲也取得第1名,而在英国则排行第2。
活在物质世界之中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 | ||||
---|---|---|---|---|
乔治·哈里森的录音室专辑 | ||||
发行日期 | 1973年5月30日 | |||
录制时间 | 1971年2月;1972年10月-1973年3月 | |||
录音室 | 伦敦苹果录音室及阿比路录音室、泰晤士河畔亨利修士公园自家录音室 | |||
类型 | 摇滚乐 | |||
时长 | 43:55 | |||
唱片公司 | 苹果唱片 | |||
制作人 | 乔治·哈里逊、菲尔·斯佩克特在《Try Some, Buy Some》协助 | |||
乔治·哈里森专辑年表 | ||||
| ||||
收录于《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的单曲 | ||||
|
《活在物质世界之中》以不妥协的抒情性歌曲著称,这反映哈里森为争取精神启蒙以对抗他作为超级巨星的地位,以及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是他生涯上最出色的吉他和声乐表演。对比《万物必将消逝》,哈里森缩小这专辑的制作规模,并使用加里·赖特、尼克·霍普金斯、克劳斯·沃曼和吉姆·凯特纳等音乐人作为制作的核心,而林戈·斯塔尔、约翰·巴勒姆和印度传统音乐家乌斯塔德·侯赛因也为专辑作出贡献。
专辑发行后,《滚石杂志》将其描述为“流行经典”,形容为“单独存在的一份信仰,并光彩照人的专辑”。[2]大多数当代评论家都认为,即使它不可避免地不符合哈里森的宏伟作品的特征,《活在物质世界之中》仍被视为《万物必将消逝》的成功的后续作品。作者西蒙·冷(Simon Leng)将专辑称为“被遗忘的大制作”,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是披头士乐团的伦敦时代的最后献祭。”[3]EMI唱片在2006年重新制作专辑并发行,除了附赠额外曲目,专辑也发行豪华版CD/DVD套装,其中包含四首歌曲的影片剪辑。
哈里森于1971-72年为新孟加拉国而进行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孟加拉国演唱会》成功令他成为国际英雄,[5][6][7]但他亦为了确保筹集的钱能够用于需要帮助的人而感到疲惫和沮丧。[8][9]1971年8月,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举行的两次音乐会之后,哈里森并没有进行下一张专辑的录制,而是将个人事业搁置近一年。[10]同年12月,钢琴家尼基·霍普金斯(Nicky Hopkins)在《Disc and Music Echo》杂志的采访中,谈到在参加约翰·列侬的单曲《Happy Xmas (War Is Over)》在纽约进行的制作时,哈里森曾在其中演奏过“大约两三个小时”的新歌,并补充说:“它们的确令人难以置信。”[11]霍普金斯认为哈里森的下一张个人专辑会在一月或二月于修士公园的自家录音室开始制作,[11]但是任何此类计划都因哈里森对孟加拉国的救济项目的承诺而被撤销。[12][nb 1]虽然他在1971年的最后几个月里为林戈·斯塔尔和苹果唱片旗下的Lon&Derrek Van Eaton制作单曲,并帮助拉维·香卡宣传纪录片《Raga》,[17][18]但哈里森作为音乐制作人,其下一个工作则在1972年8月协助录制西拉·布莱克(Cilla Black)的作品《When Every Song Is Sung》。[19]
在此期间,哈里森对印度教灵性的奉献精神,尤其是通过与圣恩巴克提韦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的友谊以及对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的奉献达到新高度。[20][21][22]正如哈里森承认的那样,他对精神道路的坚持并非一致。[23][24]他的妻子贝蒂·伯伊德和朋友克里斯·奥德尔(Chris O'Dell)开玩笑说,很难说他是浸入在永远存在的加珀瑜伽祈祷袋中还是“可卡因袋(the coke bag)”[25]作家西蒙·冷和艾伦·克莱森(Alan Clayson)注意到了这种二重性:一方面,哈里森在长期的虔诚奉献为自己赢得“他的演讲(His Lectureship)”的绰号[26];另一方面,他于1972年上半年参加位于伦敦,猥亵作乐的制作,包括鲍比·凯斯(Bobby Keys)同名的个人专辑以及哈利·尼尔森的“彻底令人讨厌的”单曲《You're Breakin' My Heart》。[18][27]同年2月28日,哈里森夫妻发生一场车祸,因哈里森对高性能汽车的热情使他在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将梅赛德斯-奔驰撞向回旋处,这场车祸令他再次失去驾驶执照。[28][29][nb 2]
1972年8月,随着《孟加拉国演唱会》纪录片终于在全球发行,哈里森独自出发前往欧洲开车度假。[14]后来哈里森声称,在此期间他不停地诵读奎师那曼特罗。[31][32]作为奎师那的信徒的宗教学者约书亚·格林(Joshua Greene),将这次旅行描述为哈里森为录制专辑的“准备工作”。[32]
与其重新审视制作《万物必将消逝》期间剩下的作品,除了《Try Some, Buy Some》是在1970年创作并在1971年2月与罗尼特组合前成员罗妮·斯柏克特进行录音外,[33]专辑的其他作品均于1971-72年期间创作。[34]专辑包括《The Lord Loves the One (That Loves the Lord)》、同名歌曲《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和《Try Some, Buy Some》等反映哈里森的精神奉献的歌曲,[35][36][37]以及如《Miss O'Dell》和《The Day the World Gets 'Round》等显示他在《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进行前后的感受的歌曲。[38]
当中《The Lord Loves One》和《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都直接受到帕布帕德的影响;[39][40]格林在书中写哈里森将薄伽梵歌的一段话改编并作为同名歌曲的歌词,并补充说:“有些歌曲将精神概念提炼成如此高雅的短语,类似契经:简短的代码包含大量含义。”[41]在《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中,哈里森将印度教的拜赞歌风格与西方福音音乐融合,重复他在1970-71年间获得国际好评的《My Sweet Lord》的风格,[42]哈里森在1980年发行的自传《I Me Mine》中将这首歌描述为“我、主与任何喜欢它的人之间的祈祷和个人陈述。”[b][43]
哈里森用自己的奎师那灵修在《万物必将消逝》一直在进行提升信仰的庆祝活动,而他的最新作曲却因孟加拉国演唱会的经历而表现出更朴实的品质。[44][45][46]负责音乐编曲的巴汉姆后来暗示:除了与伯伊德的婚姻失败外,精神上的“危机”可能是原因。[45][13][47][nb 3]冷写着:“当乔治·哈里森充满音乐上的信心时,你会在《活在物质世界之中》发现他的位置与当时创作歌曲《Help!》的约翰·列侬大致相同–震惊于压倒性的成功,急切地想知道它离开了哪里。”[49]
其他歌曲主题涉及披头士的遗产,[50]如歌曲《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和《Sue Me, Sue You Blues》直接引用乐队的历史[51][52] -或如《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Who Can See It》和《Be Here Now》等,表达哈里森想摆脱现在的身份并活在当下。[53]《Who Can See It》的歌词反映哈里森对以前的列侬与保罗·麦卡特尼的迷恋,[54]而《Sue Me, Sue You Blues》是他对麦卡特尼于1971年高等法院解散作为企业实体的乐队的评论。[55]与帕布帕德的教义一致,所有这种名望、财富或地位的追求在当时的哈里森的世界观已没意义。[56]作者加里·蒂勒里在专辑的内容写道:“这张专辑表达了他对平凡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印象,以及忽略日常世界的诱惑并始终专注于永恒真实的重要性。[57]即使在如《That Is All》和《Don't Let Me Wait To Long》等看似传统的爱情歌曲中,[58]哈里森似乎也像对待任何人类伴侣一样在谈论他的神灵。[59]”从音乐上讲,后者反映1960年代初期布里尔大厦歌曲作者的影响力,而哈里森唱出的则像“从天而降”的爱。
哈里森将《活在物质世界之中》的十一首歌曲中的九首以及非专辑B面的《Miss O'Dell》[60]的版税捐赠给他的慈善机构物质世界慈善基金会。[61][nb 4]后一项倡议是针对阻碍他为孟加拉难民的救济工作的税收问题而设立,[62][64]并通过持续的出版特许权使用费确保永续年金会流向他所选择的慈善机构。[65]
在音乐制作公式Wall of Sound完成盛大的《万物必将消逝》的制作之后,[67]正如哈里森后来所说的那样,他想要一个更加低调的声音“解放”歌曲。[68][69]尽管斯佩克特的行为举止和酒精消耗令在1972年10月制作开始后,哈里森成为唯一制作人,[70]但他曾打算像以前一样与斯佩克特共同制作。[71][72]由于哈里森和斯佩克特一同制作上一张专辑,并与莱昂·罗素、吉姆·戈登、皮特·汉姆和巴赫姆等音乐家,[73]制作罗尼·史克托已遗弃的歌曲《Try Some, Buy Some》 ,[74]因此在制作人方面,斯佩克特被注明为该曲目的制作人。[75]
专辑曾计划于1973年1月或月以《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之名发行,[71]在一个月内,该专辑的名称被宣布为《The Magic Is Here Again》,[76][77]并在《滚石杂志》上发表错误的报导:声称埃里克·克莱普顿是联合制作人,以及专辑定于1972年12月20日发行。[70]
与上一张专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里森聘请了一群核心音乐人来支持《活在物质世界之中》的制作:[78][79]加里·赖特(Gary Wright)分享哈里森的精神专注;[80]而沃曼则参与键盘和贝斯的部分;巴勒姆再次提供弦乐器的安排。[70]在1971年孟加拉国演唱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凯特纳[81]和霍普金斯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70]后者与哈里森的音乐联系可以追溯到1968年的杰基·洛马克斯的单曲《Sour Milk Sea》;[79] 演唱会乐队的另一位音乐家吉姆·霍恩也参与号角和长笛的部分;[70]斯塔尔在他的电影事业蒸蒸日上时,也参与这张专辑的制作;[82] 菲尔·麦克唐纳则是继《万物必将消逝》后继续担任唱片工程师。[83]
所有节奏吉他和主音吉他部分都是由哈里森独自演奏,[84]西蒙指出,这是这位前披头士成员首次从克莱普顿的“隐约阴影”中走出。[85]大多数基本音轨都是由哈里森用原声吉他录制的;只有《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Who Can See It》和《That Is All》中带有电子节奏部分,后两首歌曲采用了与披头士的专辑《艾比路》相同的莱斯利色调的声音。[54][86]尽管汉姆和他的坏手指乐队同伴汤姆·埃文斯(Tom Evans)的演奏未能进入发行的专辑,但他们于10月4日至11日的加入曾扩大制作阵容。[34][87]
据沃曼讲,部分制作在伦敦的苹果录音室举行,但更多的是在哈里森的修士公园自家录音室进行。[70][88][nb 5]苹果录音室及其在伦敦的萨佛街的地址后来因这张专辑而获得显著的荣誉,这进一步说明哈里森拥护披头士拥有的录音设施的标志。[88][92]在秋季月份的周末,霍普金斯在苹果公司录制自己于1973年发的个人专辑《The Tin Man Was a Dreamer》,[79]而哈里森、沃曼和霍恩有参与制作。[93][94]沃曼将修士公园的气氛描述为“亲密、安静、友好”。与他、哈里森和霍恩于1971年在列侬的家参加专辑《想像》制作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90]凯特纳回忆起哈里森在整个录音过程中一直专注于并“处于巅峰状态”,[95]他戒烟并开始使用印度教念珠。[96]
专辑制作在霍普金斯前往牙买加,为滚石乐队创作新专辑《Goats Head Soup》前的11月底结束。[70][97]在此期间,哈里森为香卡和Ali Akbar Khan的备受推崇的《In Concert 1972》制作新的现场专辑,并于1月在苹果唱片上发行。[98][99]哈里森也在圣诞节前制作他和斯塔尔共同创作的歌曲《Photograph》的早期版本。 [100]
在巴布·狄伦和他的妻子莎拉在修士公园作客后,[101]哈里森于1973年1月在苹果录音室恢复专辑的制作工作,[102]他最初为于1971年交给杰西·埃德·戴维斯(Jesse Ed Davis)录制的歌曲《Sue Me, Sue You Blues》录音。[34][103]歌词的法庭主题后在1973年初[104]因为他、列侬和斯塔尔希望与经理艾伦·克莱因(Allen Klein)断绝一切法律联系而出现新意义,克莱因更是麦卡特尼在早期进行诉讼的主因。[105][nb 6]
在1月下旬至2月,专辑的基本音轨正在进行包括人声、打击乐、法国号和哈里森的滑音管吉他的声音等广泛的配乐。[71]在制作《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的最后阶段,因锡塔琴、长笛和扎基尔·侯赛因的塔布拉鼓被添加到歌曲的两个“精神天空”部分,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70][nb 7]专辑主要以西方的摇滚乐部分和印度风的过渡音乐之间形成对比,以强调哈里森在物质世界的诱惑与精神目标之间的斗争。[110][111]印度乐器在该曲目进行配乐以及《Be Here Now》更标志哈里森难得的回归印度风格,[112],并令人回想起1966-68年他在披头士的作品以及在1968年发行,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Wonderwall Music》。[113]
巴勒姆的管弦乐队和合唱团在3月初于《The Day the World Gets 'Round》、《Who Can See It》和《That Is All》的部分成为录制的最后部分。[70][114]在专辑制作完成后,哈里森飞往洛杉矶参加与披头士有关的商务会议,[115]并分别参与香卡的《Shankar Family & Friends》和斯塔尔的《Ringo》的制作。[116]
在哈里森完成《万物必将消逝》及《孟加拉国演唱会》后,他委托汤姆·威尔克斯(Tom Wilkes)及后者的新商业伙伴克雷格·鲍恩(Craig Baun)负责专辑的艺术作品。[117][118][119]专辑发行时,其折页和歌词页得到不少评论:滚石杂志的史蒂芬·霍尔顿(Stephen Holden)将唱片描述为“带有象征性的手印封面和奉献精神的精美包装,‘一切荣耀归于奎师那’”[2];而作家尼古拉斯·沙夫纳(Nicholas Schaffner)同样钦佩“以帕布帕德发行的《博伽梵歌》的绘画呈现印度教经文的颜色”[76][68][120]这幅画被绘制在歌词页上,而背面是一个带黄色边框的红色ॐ符号,这幅画的特色是迷人的七头马乌蔡什罗婆拉着奎师那和传奇的弓箭手兼战士阿周那的战车。[117]随着专辑达到华丽摇滚潮流的高度,[121]克莱森写道:“一个英国少年可能仍在挖着奎师那在战车上的装备……雌雄同体的串珠长袍、镶有宝石的菲斯和孔雀羽毛,而且非常漂亮,其神圣的至高性格与一些戏剧性的英国新畅销品不相同。”[122]
威尔克斯使用以基尔里安摄影术拍摄,哈里森手握印度教奖章的照片作为专辑封面。[123]这张照片与封底用照片是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超心理学部门拍摄;而封底的照片中,哈里森则持有2枚25美分硬币和1枚1美元硬币,共三枚美元硬币。[117]
在唱片的说明制作人员内页的左面,显示哈里森和他的音乐家朋友:斯塔尔、霍恩、沃曼、霍普金斯、凯特纳和赖特在一张满载着食物和葡萄酒的长桌子。[117][124]这张模仿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照片,是由好莱坞摄影师肯·马库斯在娱乐律师安倍·萨默(Abe Somer)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都铎王朝复兴建筑风格的住宅中拍摄的。[117][nb 8]与封底使用的美国硬币一样,照片中的各种细节代表哈里森所说的物质世界中生活中“令人讨厌”的部分。[125][117]克莱森推测照片中的各种象征意义及隐藏的信息:如摆在桌子左侧的婴儿车与护士被推断博伊德是无法生育;以及在遥远地方且空无一人的轮椅,是用作纪念哈里森的已故母亲。[124]神学家戴尔·艾莉森(Dale Allison)在这张内页照片和在1970年的歌曲《Awaiting on You All》的歌词观察到哈里森的反天主教情绪。[126]艾里森写道:身着黑色神父装扮,玩弄着美国旧西部转轮手枪的哈里森“是对罗马教会的唯物主义和暴力的猛烈抨击。”[126]
在封底的第二个手印的下方,提供虚构的吉姆·凯特纳粉丝俱乐部的详细信息:[127]显示信息可通过向洛杉矶邮政发送用于自寻址信封的“盖有邮票,赤裸的大象”获得地址。这个细节是哈里森对这位鼓手的深情感谢(斯塔尔也在同年在他的专辑重复这手段)并轻松嘲讽最近为羽翼乐队成立歌迷俱乐部的麦卡特尼对翅膀符号,以及新乐队的徽标的使用。[117][127]
由于录音时间的延长,《活在物质世界之中》是在苹果公司于1973年4月至5月分别发行披头士精选集《1962–1966》、《1967–1970》以及羽翼乐队的第二张专辑《Red Rose Speedway》后发售。[127][128]沙夫纳在《The Beatles Forever》写道:“有一阵子……专辑榜让人想起披头士狂热的黄金时期。”[129]单曲《Give Me Love(Give Me Peace on Earth)》是在期待已久的哈里森的新专辑前发行,这是他在美国的第2张获得第1名的单曲。[130]随之而来的是广告牌和印刷广告活动,包括一张由三张海报组成的专辑封面和封底的海报,[131][132]以及一张由苹果公司发行,展示哈里森摆脱《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及《All Things Must Pass》所熟悉的浓密胡须形象的宣传照片。[133]照片中的他伸出左手,以呼应威尔克斯的专辑封面图片。[129][134]
《活在物质世界之中》分别于1973年5月30日在美国以苹果编号SMAS3410和6月22日在英国以苹果编号PAS10006发行。[135]专辑立即获得商业上的成功,[136]在6月23日进入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的第11位,并在翌周达到了第1位,过程中更令《Red Rose Speedway》排名下跌。[137]专辑在美国花了五周时间,获得美国唱片业协会的金认证,并在发行后的两天内售出500,000张。[138][139]在英国,这张专辑的最高排名是第2位,而排行榜的第1名则是斯塔尔出演的电影《That'll Be the Day》的配乐录音带。[140]尽管最初销量很高,但其后因为取消发行在美国的第二张单曲《Don't Let Me Wait Too Long》这“异常”决定而限制专辑的成功。[141]
哈里森凭借《活在物质世界之中》在专辑榜获得第一名,以及《Give Me Love(Give Me Peace on Earth)》达到单曲榜第一名,令他再度获得公告牌的双重首位[68][nb 9]—而麦卡特尼凭最近的《Red Rose Speedway》以及单曲《My Love》获得1次双重首位。[139][144]哈里森对专辑甚少进行任何支持性推广;则只有向BBC广播一台送上一段预先录制的录音带,并在节目《Radio One Club》中反复播放,但他在英国的唯一公开露面是在7月8日陪伴帕布帕德于伦敦市中心进行宗教游行。[145]根据作者比尔·哈里(Bill Harry)的数据,专辑在全球范围内销量超过300万张。[146]
西蒙将《活在物质世界之中》描述为“十年来最受期待的唱片之一”,并将其发行形容为“重大事件”。[147]在备受期待的音乐评论家中,斯蒂芬·霍尔顿给予高度好评,[110][148]并在滚石杂志写着唱片“终于出现”,然后将新专辑称为“流行经典”和“深刻诱人的唱片”。[2]他写道:“很高兴,这张专辑不仅是商业活动,而且是自约翰·列侬/塑胶小野乐团之后,前披头士成员最简洁,有整体构思的作品。”[2]公告牌杂志记录他们在整张专辑中发现的两个主题:“披头士及其混搭”与“精神的底层”,并将哈里森的歌声描述为“一流”。[149][150]
在专辑于英国发行前两周,旋律制造者杂志发表其驻纽约记者迈克尔·沃茨(Michael Watts)对专辑的整版“独家预览”。[151]后者写道:“专辑留下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印象与它的歌词有关,尽管有时感觉庄重虔诚,但主题方面比上一张专辑上更为有趣,因此《活在物质世界之中》是(哈里森)像列侬一样,以自己的方式做任何事情。”[152]沃茨将简化的作品描述为“歌词的本质具有良好的艺术判断力”,他总结道:“哈里森以前只是以非常优雅的流行歌曲创作人的身份打动我;现在他的地位已超过了艺人。现在他很诚实。”[152]
霍尔顿认为在四位披头士成员中,哈里森继承乐队自《白色专辑》开始积累的一个“最宝贵的”遗产—他们的精神光环。[2]但其他评论家,特别是来自英国的,则在1973年夏天在反对他在专辑公开其宗教信仰。[153][154][95][124]作者鲍勃·沃芬登后来写道:“披头士的泡沫无疑已经破裂,对于每个前成员来说,他的个人基座现在是暴露的,并非舒适的地点。”[155]
《新音乐快递》的托尼·泰勒表示,他以自己长期将哈里森视为“自冷冻披萨以来最好的包装物品”开始评论,但近年来他的观点因可怕的《万物必将消逝》而发生巨大变化,并继续说道:“我的异端思想被孟加拉国演唱会期间卑鄙并无聊地传开。”[157]泰勒后以“令人愉悦、称职、含糊呆板且无礼;它也是令人惊叹的非原创,至少在歌词上是-愚蠢、重复和其如此可恶的圣洁足以令我尖叫。”结束对专辑的描述。[157]最终并总结道:“我毫不怀疑它会像热风浪般出售,而且乔治会把所有利润捐给饥饿的孟加拉人,这无疑让我感到自己像个疯子。”[156][157]后来泰勒和罗伊·卡尔在1975年出版的《The Beatles: An Illustrated Record》一书中,哀叹哈里森“有意地将《Holy Memoirs》这本书强加给无辜的唱片收藏家”,并宣布该专辑的精神主题“几乎像列侬和小野洋子在1972年《Some Time in New York City》中提及政治激进主义般冒犯我们。”[158]《Creem》的罗伯特·克里斯托(Robert Christgau)也没对此留下深刻印象,他给这张唱片打“C”等级,并写道:“哈里森唱歌时好像在制造西塔琴的效果。”[159]
根据新西兰先驱报评论家格雷厄姆·里德,澳大利亚当代评论对该专辑的宗教性进行评论:“通常音乐比歌词本身更能真实地表达歌词的含义,但他是个一流的音乐家:万物流动并交织,其旋律非常出色到可以照顾一切……”[160]像霍尔顿一样,尼古拉斯·沙夫纳也认可这位歌手将自己的出版版税捐赠给物质世界慈善基金会的姿态,并称赞专辑的精湛音乐基础。[76]尽管“超凡的教条”并不总是合乎沙夫纳的口味,但他认识到,哈里森在专辑“设计一种华丽的岩石奉献品,旨在将其歌迷的立体声设备转变成神殿。”[161]
沙夫纳指出,除了专辑的抒情主题外,其制作和声乐水平也受到广泛好评,更指出“菲尔·斯佩克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专注的学生”。[162]卡尔和泰勒称赞哈里森的“出色而成功的滑音管吉他演奏”,以及将《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The Lord Loves the One (That Loves the Lord)》、《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和《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的独奏称为榜样,以及哈里森职业生涯中最好的独奏。[84][85][163][164]沃芬登在他在1981年推出的《The Beatles Apart》一书中写道:“那些喜欢歌词或哈里森本人的人错过很多音乐,其中很多都非常出色。”[75]沃芬登形容这张专辑为非常好,但指出哈里森的“唯一错误”是他等待很长时间才能追随他在1970-71年间的成功。[165]
在发行后的几十年中,《活在物质世界之中》获得“被遗忘的大制作”这个引用西蒙·冷使用的术语的美誉,[21]并受到罗伯特·罗德里格斯(Robert Rodriguez)和AllMusic的布鲁斯·埃德(Bruce Eder)等评论员的回响。[174][84]后者将哈里森的这张专辑描述为“代表了他在某个高峰时期的个人演奏和歌曲创作”的“被低估的次要杰作”。[84]The Music Box的约翰·梅茨格(John Metzger)将专辑称为“哈里森的事业中最被低估和忽视的专辑”,并补充:“(专辑)围绕其歌曲进行合并……以及从哈里森的赞美诗中散发出来的禅宗般的美。势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微妙的影响。”[169]
格雷格·科特于2002年在滚石杂志写道:“《活在物质世界之中》与前作相比下显得非常单调。”[175]对PopMatters的泽斯·伦迪(Zeth Lundy)而言,它受《All Things Must Pass》的“大教堂般等级的意义”旁边的“更匿名的影响”之苦。[172]戴夫·汤普森于2002年在《Goldmine》杂志回顾哈里森的独奏生涯,认为专辑与《万物必将消逝》相等,并解释:“尽管历史坚称《活在物质世界之中》被它庞大的前作显得黯然失色,但一但使用CD播放器的随机播放功能将两张专辑的歌曲混在一起,根本很难播放喜爱的歌曲。”[176]
汤姆·道尔(Tom Doyle)在《Q》杂志对2006年重新发行版本的评论中,赞扬如《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和《Be Here Now》等民谣歌曲,并建议“时间的距离有助于揭示其多样的魅力”[177]《Mojo》的马特·雪诺表示这个“长期逾期的复刻”是“值得四首美妙的歌曲”,包括《Don't Let Me Wait Too Long》和《The Day the World Gets 'Round》,并得出结论:“其余就是哈里·乔治森(Hari Georgeson)在他最崇高的讲道上,但这绝不亚于音乐剧,而且他的步伐经常显得轻盈。”[168]
在2006年的另一则评论中,肖恩·佩里(Shawn Perry)在古著摇滚(Vintage Rock)网站上写道:“《活在物质世界之中》在没有其前作的粉饰下更加克制和直接,但其流动性和优雅是无可挑剔的”。佩里赞赏哈里森的滑音管吉他演奏,并将这张专辑评为“被低估的经典唱片”[178]大卫·卡瓦纳(David Cavanagh)在2008年为《Uncut》写信时,将专辑描述为“在宗教方面有点全面”,但是“如果您想获得最好的音乐才播放专辑”。[179]
《Blogcritics》的查兹·利普(Chaz Lipp)就2014年的重新发行版进行回顾:“就产量而言,这榜首的经典专辑可以说比其上一张专辑更受欢迎”,并补充道:“令人讨厌的《Sue Me, Sue You Blues》、疾驰的同名歌曲、以及与哈里森的最佳作品并列的是《Don't Let Me Wait Too Long》”[180]《PopMatters》的亚历克斯·弗朗奎利(Alex Franquelli)称它为《All Things Must Pass》的“富有值得的后续作品”,以及为一张“这只在以前的版本才稍加提及的‘提高人们对社会意识的认识’这讯息”的专辑,弗朗奎利总结:“这项工作具有更加精细的动态发展,哈里森在调音台后面的巧妙工作将各层保持在一起。”[181]在同年另一则评论,保罗·特伦卡在《Classic Rock》写道:“这些年来,这是他最公开的精神专辑……在今天,著名的歌曲,例如专为贪婪的克莱因创作的《Sue Me, Sue You Blues》,听起来很好,但最受限制的曲目是《Don't Let Me Wait Too Long》、《Who Can See It》,这些华丽的流行歌曲,对他们的束缚更加有力。”特伦卡继续将《Be Here Now》描述为专辑的“高耸成就”和“杰作”。[182][183]
在披头士传记的作者中,艾伦·克莱森(Alan Clayson)在同意《万物必将消逝》的“未束缚的丰富”后,认可《活在物质世界之中》的制作“更接近乔治·马丁风格的自我生产标准。”[184]克莱森补充说,在更加禁忌的环境中,哈里森可被称号为“摇滚滑音管吉他之王”,以及还可以在《Who Can See It》听到他的“有史以来最华丽的演奏”。[163]罗德里格斯还认同有一种生产美学使乐器可以为自己的旋律“闪闪发光”和“拥有呼吸空间”,并且将哈里森的吉他演奏总体评价为“恒星般的演奏”。[185]彼得·拉韦佐利(Peter Lavezzoli)将这张专辑描述为“充满精神的歌曲集,其中包含哈里森最出色的演唱,尤其是罗伊·奥比森风格的华丽民谣《Who Can See It》。”[154]
西蒙将《活在物质世界之中》称为他最喜爱的哈里森个人专辑。[186]西蒙表示,结合《The Day the World Gets 'Round》带有挑衅的抗议的歌曲、《The Lord Loves the One》的反明星音乐和《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及《Don't Let Me Wait Too Long》的“完美流行乐甜点”歌曲,令《活在物质世界之中》是最后一张捕捉到1960年代特征鲜明的乌托邦精神的专辑。[187]埃德(Eder)同样欢迎专辑其大胆的理想主义:“即使是在1973年夏天,经过多年的战争、纷争和幻灭之后,我们中的某些人还是在寻找-想借用列侬–麦卡特尼的一首歌-或者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像话语之类的东西并使我们自由。而乔治,上帝爱他,他有真正的义务……”[84]
列侬、麦卡特尼和斯塔尔的个人作品在1990年代和21世纪初作为重新包装活动而被重制,而哈里森的《活在物质世界之中》却“被忽视多年”,作者布鲁斯·斯皮策(Bruce Spizer)在2005年写道:“考虑到其歌曲的质量,这是一个不幸的情况。”[70]2006年9月25日,EMI在英国以CD和豪华CD/DVD包装重新发行专辑,Capitol唱片则在翌天于美国发行。[188][189]重制版的专辑包括2首以前都没收录于专辑的额外收录曲目[190]:作为单曲《Bangla Desh》B面曲的《Deep Blue》,以及单曲《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B面曲的《Miss O'Dell》。[172]CD/DVD版包含40页的全彩小册子,包括由马尔·埃文斯(Mal Evans)和巴里·芬斯坦(Barry Feinstein)拍摄,内页的额外照片、由凯文·霍利特(Kevin Howlett)撰写的内页说明、以及摘录自哈里森自传《I Me Mine》的手写歌词和歌曲评论。[191]
DVD收录1991年哈里森与艾瑞克·克莱普顿的日本巡回演唱会版本的《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189]以及用于存档电影的幻灯片放映,《Miss O'Dell》和《Sue Me, Sue You Blues》的从未发行的版本。[188]最终的影片则播放一段1973年LP录像片段,为包括音频测试和包装等,专辑在发行前的生产过程。[188][169]尽管伦迪认为豪华版“将大量注意力放到了可能不应该得到的唱片上”,而DVD则“带来不必要的额外部分”,佩里认为补充用DVD可能是这重制版的“主菜(piècede ressistance)”,并得出结论:“该DVD包括向已故而出色的吉他手致敬,任何披头士乐队和哈里森的歌迷都会珍藏。”[178]
2014年9月,《活在物质世界之中》以哈里森歌曲合集《The Apple Years 1968–75》的一部分而再次被重制,[192]重制版除仍提供CD外,还保留霍利特于2006年撰写的说明,并在《Deep Blue》和《Miss O'Dell》之后添加《Bangla Desh》为第三首额外曲目。[193]滚石杂志的大卫·弗里克(David Fricke)将《活在物质世界之中》与《万物必将消逝》形容为“歌曲合集的核心部分”。[194]《The Apple Years 1968–75》的第八张唱片则收录2006年专辑豪华版DVD上的四条影片。[193]
所有歌曲均由哈里森创作。
《活在物质世界之中》 | ||
---|---|---|
曲序 | 曲目 | 时长 |
1. | 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 | 3:36 |
2. | Sue Me, Sue You Blues | 4:48 |
3. | 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 | 3:31 |
4. | Don't Let Me Wait Too Long | 2:57 |
5. | Who Can See It | 3:52 |
6. |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 | 5:31 |
7. | The Lord Loves the One (That Loves the Lord) | 4:34 |
8. | Be Here Now | 4:09 |
9. | Try Some, Buy Some | 4:08 |
10. | The Day the World Gets 'Round | 2:53 |
11. | That Is All | 3:43 |
《活在物质世界之中》 – 2006年及2014年重制版额外收录曲目 | ||
---|---|---|
曲序 | 曲目 | 时长 |
12. | Deep Blue | 3:47 |
13. | Miss O'Dell | 2:33 |
《活在物质世界之中》 – 2014年重制版额外收录曲目 | ||
---|---|---|
曲序 | 曲目 | 时长 |
14. | Bangla Desh | 3:57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