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日本天文物理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河田末吉(日语:河田 末吉/かわた すえきち Kawata Suekichi ?,1901年1月28日—?[1][3]),日本大阪府人[4],为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部物理学博士[2]:77,119。河田末吉曾任第二任台北帝国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与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其专长为宇宙射线物理、结晶物理学以及热力学[2]:122。
1936年11月,河田末吉成为第二任台北帝国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领导太田赖常与内藤实、伊藤贡二位助手在台湾的玉山与阿里山等高山地区的高山营林所,利用探空气球收集中子数据以进行宇宙射线研究,并持续接受以仁科芳雄为首的日本学术振兴会原子核小组以及帝国学士院等单位的补助。二战结束后,河田末吉等日籍学者被台大物理系首任系主任戴运轨留任续聘,并协助重组荒胜文策等人制作、曾完成世界第二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的考克饶夫-瓦耳顿型加速器,完成了中华民国暨战后全亚洲首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1947年,河田末吉受二二八事件影响而被国民政府遣返日本,并于其后任职于京都大学工学部应用物理学教室,在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的监督之下与东京大学合作进行核物理与宇宙射线物理的研究。
河田末吉于1901年生于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北区[1][3][4],并在就读京都帝国大学物理学系时期,与尔后在多变数解析函数论研究有重大贡献的数学家冈洁结交为好友[5]。毕业后,河田末吉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物理科第四讲座[注 1]的“石野研究室”,跟随石野又吉从事X射线实验,并一路从讲师升迁为助理教授[2]:120。在石野又吉于1935年8月退休后,身为助理教授的河田末吉与玉成嘉十郎一同暂代其职位,直到次年由荒胜文策教授接任之[2]:107。
1936年(昭和11年)11月,由于荒胜文策转任京都帝国大学[7],河田末吉接手第二任台北帝国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2]:119[8]。在这段时期,河田末吉主要带领内藤实与伊藤贡二位助手[注 2]以及太田赖常助理教授,在台湾的玉山与阿里山等高山地区的高山营林所利用探空气球收集中子数据,借用医学部竹中繁雄的设备分析,进行宇宙射线研究[2]:123,并持续接受以仁科芳雄为首的日本学术振兴会原子核小组以及帝国学士院等单位的补助[2]:122,123。河田末吉也曾带领内藤和伊藤二人利用X光以单晶衍射法分析北投石结晶[2]:123。当时,太田赖常曾向河田末吉提议重建荒胜文策团队的加速器,但该建议并未被采用[2]:122。
在河田末吉任职台北帝大期间,曾遭遇理农学部内部对立而分裂为理学部与农学部之事件[2]:124。但由于其与荒胜文策领导之物理学讲座属于京都帝大系统,而非当时台大主要的二大派系:东京帝大系统与东北帝大-北海道帝大系统,因此并未卷入当时二派的激烈斗争之中[2]:125。
而由于宇宙射线研究在台湾总督府看来对战争并无帮助,因此当时河田末吉未被卷入战时学术动员的浪潮,再加上经费来源充足,河田末吉得以继续专心进行其纯学术研究[2]:126,127。然而,助理教授太田赖常于昭和16年3月转任台北高校教授物理,继而与助手伊藤贡一同被总督府工业部天然瓦斯研究所聘任,协助解决战争期间的能源问题,接任助理教授的内藤实也在被授予勋八等白色桐叶章后遭军方强制征兵,台北帝国大学物理学讲座于是仅存河田末吉一人独力研究[2]:127。
二战结束后,河田末吉教授与太田赖常副教授等日籍学者被台大物理系首任系主任戴运轨留任续聘[2]:77,并协同二人与许云基、许玉钏、周木村、林松云等人,重组荒胜文策等人制作、曾完成世界第二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的考克饶夫-瓦尔顿加速器[注 3][7][9]:21[10]。然而起初在1946年9月[8]:8,戴运轨咨询河田末吉相关事宜时,河田末吉曾对重组加速器一事表示消极态度[8]:13。戴运轨事后写道:
“ | 卅五年九月初,鄙人考查原有仪器,即拟定计划,为欲建立柯克劳夫式之直流高压电源,以供原子核物理学之研究。乃商请留用之日籍教授河田末吉氏,共同搜集高压电所需一切仪器。惟河田教授以为仪器太少,恐难以成功,表示消极,鄙人认为电压虽不能到达预期之高,即略低亦可,故排除一切困难,勉力进行,当时有林嘉仁助教、洪金和技工二人同任搬运试装之劳。[8]:13 | ” |
尔后在戴运轨与太田赖常等人的坚持与努力之下,重组加速器之计划得以在该年10月开始进行[8]:8,并于1948年5月13日下午8时35分[注 4]完成了中华民国暨战后全亚洲首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2]:161,162[9]:4[11]。该加速器目前被国立台湾大学校方展示于台大物理文物厅,即原物理学讲座原子核实验室[11]。
当时,河田末吉与戴运轨一同进行计数器之组合与X射线晶体分析研究[2]:154,内藤实也在此时自中国战场返日,继续跟随河田末吉进行研究[2]:128。另外,河田末吉亦与内藤实和林家仁助教共同规划大一普物实验课程之内容[2]:155。 然而,由于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发生,在台日籍学者遭当时的台湾省政府全数遣返,河田末吉等人亦在遣返名单之中[2]:77,150。该年4月,河田末吉等大批日籍教授被集中于基隆的集中营等待船只接驳,并于10日后在台湾大学数十名师生的送别之下,搭乘海王丸经青岛、上海等地返回日本[2]:150。
河田末吉受二二八事件影响,于1947年5月3日返日,并于其后任职于京都大学工学部应用物理学教室[2]:124,担任热力学教授[2]:127。河田末吉在台湾所做的宇宙射线研究,也提供了仁科芳雄等物理学者许多宝贵的数据,并在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的监督之下与东京大学的研究社群合作进行核物理与宇宙射线物理的研究[2]:128。尔后,河田末吉转任荒胜文策创设的私立甲南大学理学部,并于1959年成为通过日本原子能委员会认证的辐射防护主任[12]。
下列为部分河田末吉曾发表之相关学术著作与论文: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