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神社

日治時期新竹州的神社,主祭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開拓三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竹神社map

24.792329°N 120.952504°E / 24.792329; 120.952504

Quick Facts 新竹神社, 基本信息 ...
新竹神社
新竹神社しんちくじんじゃ Shinchiku Jinja
Thumb
第一代新竹神社
基本信息
位置台湾新竹州新竹市客雅
宗教神道
主祭神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开拓三神
例祭10月28日
社格国币小社
建立时间1918年
地图
Thumb
Close
Quick Facts 新竹神社残迹及其附属建筑, 位置 ...
新竹神社残迹及其附属建筑
新竹神社
Thumb
神乐殿
位置台湾新竹市北区崧岭路122号
官方名称新竹神社残迹及其附属建筑
类型登录等级: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寺庙
评定时间2001年5月31日
详细登录资料
Close
Quick Facts 新竹神社石灯笼(黄鼎三奉献), 位置 ...
新竹神社石灯笼(黄鼎三奉献)
Thumb
石灯笼外观
位置新竹市立动物园
官方名称新竹神社石灯笼(黄鼎三奉献)
类型登录等级:古物
登录种类:生活及仪礼器物
评定时间2017年12月29日
详细登录资料
Close

新竹神社台湾日治时期位于新竹市神社,设立于1918年,社格国币小社,为新竹州社格最大之神社。神社现址在台湾新竹市北区,战后成为内政部移民署新竹收容所(俗称新竹靖庐)直到2018年迁出,其东侧的外苑则是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新竹荣誉国民之家以及卫生福利部少年之家,遗址邻近新竹市立成德高级中学。新竹神社许多建筑及构件仍存在,其于2001年被列为新竹市定古迹,目前计划修复中。

沿革

第一代神社(1918-40年)

牛埔山御露营地

新竹神社位于新竹市西南侧约2公里的牛埔山腰,此地之东南侧为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牛埔山御露营地”,及今日的新竹市立成德高中校地,为北白川宫于1895年8月8日自新竹启程前往今苗栗尖笔山途中的宿营地点。而为了纪念此地点,时任台北县新竹支厅长松村雄之进于1896年3月在此设了纪念碑,而此纪念碑亦为全台对于北白川宫御遗迹地设立纪念碑之嚆矢[1]。于1917年,新竹厅高山仰将纪念碑的台石基座改建,并在周遭扩设道路,将其改为御遗迹地[2]。此后,每年10月28日的台湾神社祭当日,新竹的官民亦会至此参拜并举行祭典[3]。另外,1942年于神社附近的今成德高中校园内设有“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记念诗碑”,其内容为“追击奏功休我兵、曲肱山阪待天明、日中炎暑全消尽,月下露营千感生。”,保存于成德高中的历史古迹保护区,一旁是北白川宫成久王于1903年所手植的黑松[4][5][6]

新竹神社设立

1915年,时任新竹厅长三村三平开始筹建镇守新竹全境的神社,而新竹神社系由新竹街的松本徒尔等47人于1915年7月25日向台湾总督府申请设立,此申请于时任总督安东贞美于1916年9月26日许可。新竹厅长于1916年11月由高山仰接任,其考量牛埔山与北白川宫的渊源,加上周围被树林所包围,又可俯瞰新竹市街及向西远望台湾海峡,故决定将御露营地纪念碑的下方处作为新竹神社的地点[3]。新竹神社前方道路之端点即为新竹厅厅舍(后来的新竹州厅),将地方神道宗教与政治行政中心安排在轴线(今中山路)两端,在城市规划亦有其特殊考量[7]。当局设立“新竹神社造营事务局”,并聘请森山松之助八坂志贺助手岛诚吾等人设计[8]。而后在大正六年(1917年)于牛埔山(松岭[注 1])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御露营纪念碑下方动工,社殿建材为阿里山桧木,并在该年12月23日举行“地镇祭”动工;次年(1918年)9月15日举行社殿的上栋祭;10月25举行镇座祭落成;12月24日举行“新殿祭”、“神内祭”[8]。新竹神社的本殿、中门、拜殿等建筑为普通神明造之样式,总工程费为65,000圆,并由有志之士捐献设置了50余对石灯笼[3]

爽吟阁

Thumb
位于新竹神社外苑之爽吟阁

因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于1895年7月31日至同年8月7日间,曾借宿于位于新竹西门的潜园休养,此地于后被称于“新竹御舍营所址”;后因潜园逐渐荒废且位在市区改正的计划道路上而预计被拆除,由林荣初于新竹神社兴建时,决定将潜园的建筑之一“爽吟阁”捐给新竹神社,于是此建筑于1919年2月被搬至新竹神社东侧的社域内,而新竹市役所于1935年在新竹御舍营所址放置木标告示[2]。1920年9月,竹南庄陈羹梅将北白川宫于“中港御舍营所”使用的床铺捐给新竹神社,并放置在爽吟阁内[2]

升格为县社

大正九年(1920年)2月17日,新竹神社被列为县社。同年4月27日举行列格奉告祭。大正十一年(1922年),因为日本皇太子裕仁(昭和天皇)预定在次年4月访台,台湾总督府曾拨款修整神社设施[8]

第二代神社(1940-45年)

Thumb
第二代新竹神社配置图(北方朝右)
Thumb
第二代新竹神社第二鸟居及常夜灯
Thumb
第二代新竹神社神门及回廊

扩建

依据新竹神社奉赞会会长兼新竹州知事赤堀铁吉的说法,由于神社建筑老旧且原有社域已不足容纳参拜人数等因素[8],加上为了皇纪2,600年(1940年)的纪念事业,当局于1936年5月开始计划扩大神社社域及兴建第二代新竹神社。扩建工程系由新竹州土木课建筑技师手岛诚吾负责,其为此前往日本参访了65座神社,以求能设计出配合当地气候及地形的神社建筑[10]。扩建工程于昭和十三年(1938年)7月10日动工,昭和十五年(1940年)10月24日完工,总预算为505,451圆[注 2],后来实际支出约60万圆[8]。第二代新竹神社的社有地为37,224坪,扩建工程社殿重建,主要将神明造改为流造的样式,神苑植栽重新规划,以及在北侧神社外苑规划棒球场、竞技场等运动设施。第二代新竹神社之设施有流造本殿、入母屋造祝词舍、入母屋造拜殿、破风造神馔所及祭具舍、破风造神门、破风造回廊、破风造透塀、入母屋造斋场、入母屋造神乐殿、入母屋造绘马殿、破风造手水舍、破风造社务所、钢筋混凝土造第一鸟居、桧木造第二鸟居、桧木造胁鸟居、社号标、揭示场、社库等设施[3]

新竹神社的参道始自横跨客雅溪的“宫前桥”,原参道系往南直通新竹神社,但因需跨越铁路及纵贯道路,于此次扩建中,建设了稍微弯曲的新参道(现今松岭路),并新建“松岭桥”以跨越铁路及道路,桥前设有高约10米的第一鸟居。因第一代新竹神社前无社至广场而有停车不便的问题,不利于团体参拜进行,于是于扩建中在社殿前社至可容纳约一万人的广场。广场东南侧有小路可前往北白川宫御遗迹地之爽吟阁及御露营地。自广场向南可见神社石阶,右手边为长约5米的社号标,阶梯两侧为高约6米的石灯笼。登上石阶后则会经过木造的第二鸟居,右手边为社务所及神乐殿,为举行神乐舞及神前结婚的场地,左手边为手水舍和休憩所。再经过一石阶梯后,则会通过回廊式的神门,此设计是为了因应台湾多雨及炎热的气候,且因神社座向朝向东北,可多少阻挡冬季之东北季风[11]

关于新竹神社神苑内的植栽,因北白川宫在牛埔山时曾在榕树下乘荫,而日本皇族参拜御遗迹地和新竹神社时多次献植松树,故神苑内植栽原以榕树、松树、樟树为主,新竹州于后亦倡导爱林植树活动,发起多次神社献木活动。至新竹神社扩建之时,考量榕树对神社的视线遮蔽,其根系可能对神社设施造成的影响,将部分树种改为松树[12]

升格为国币小社

新竹神社在昭和十七年(1942年)11月25日列格“国币小社”,为台湾第一座国币小社,其升格时间早于后续才升格之台中神社嘉义神社。另外,新竹州厅为了增加战时的动员能力,在1940年6月的市长郡守会议中,决定在新竹神社东侧的外苑兴建青年道场,并以台北的国民精神研修所为参考,设施包含大讲堂、小讲堂、贵宾室、来宾室、场长室、事务室、合宿室,且规划将位在南寮海水浴场的青年修炼所移转至此处。青年道场在1942年3月开始进行整地作业,动员了新竹州下的青年团及市民团体来此协助作为勤劳奉公的一环,在1943年12月5日举行竣工式,总工程费约21万,并命名为“松岭道场”[13][14][15]

战后发展

Thumb
今日新竹神社遗址外围YouBike微笑单车站点
Thumb
新竹神社遗址周围Youbike站点名称仍保有“新竹神社”字样

新竹神社在战后初期的使用情形不明,警备总部在1957年成立后,新竹神社由警北总部新竹分队接管,变成军事机关。警备总部于1987年解严后隔年裁撤,改由新竹市团管区接管。1992年,因应遣返大陆非法入境者之需要,此地由警备总部第一总队进驻,并于同年7月改由内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进驻,作为“大陆人民新竹处理中心”,其又被俗称“新竹靖庐”[8]。爽吟阁于战后1949年被陆姓人家占住,加上被台风的破坏,此建筑于2002年被拆除,部分构件放在原新竹神社原绘马殿保存[12]

神社外苑的松岭道场的房舍则由新竹市政府在1948年底永久拨用给“台湾省立习艺所”,作为应受保护管束、强制工作者技艺培训的场所[16]。1956年2月9日清晨,省立习艺所房舍遭大火全部烧毁[17]。省立习艺所在1981年1月改为“省立仁爱习艺中心”,原址目前为卫生福利部少年之家。

1998年的《新竹市日治时期建筑文化资产调查研究》中,将新竹神社内的建物列为未来历史性建物保护对象。后经新竹市文化局审议后,新竹神社残迹及其附属建筑于2001年5月31日由新竹市政府公告为市定古迹[18],现存社务所、斋馆、神乐殿、社库、绘马殿、手水钵、常夜灯、部分石灯笼、石狮、公共便所、部分神职宿舍、祭器库、仓库,为台湾现存继桃园神社后第二完整的神社。靖庐在2018年10月迁移高雄后,原址将移拨新竹市政府进行修缮[12]

社徽

Thumb
新竹神社社徽(十四菊阴八重桔梗)

新竹神社之社徽为“十四菊阴八重桔梗[1]

皇族参拜

御宝物

Thumb
新竹神社中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之藏品
  • 于1914年10月24日捐献,由北白川宫在台中使用过之物品:白棉缩御袴下、台湾制护谟枕、菖蒲皮制袋
  • 于1931年8月18日由神宫司厅捐献:金铜御太刀、御镜、梓御弓、御楯、锦御韧[3]

神职

社司

  • 吉野利喜马(1923年至1928年),曾任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翻译官
  • 佐佐木长藏(1928年至1934年)
  • 宫岛由多加(1934年至1942年)

宫司

  • 宫嶋由多加(1942年至1945年)[19]

现存设施

More information 设施, 现况 ...
新竹神社现存设施一览
设施 现况 说明 备注
建筑 Thumb 社务所、斋馆与绘马殿
Thumb 神乐殿, 主殿与拜殿基础
Thumb 手水舍(地面遗迹与地基) 手水钵( 第一代与第二代 )现存于灵隐寺
文物 Thumb 常夜灯、石灯笼、鸟居 现移置灵隐寺与新竹市动物园
Thumb

Thumb

石狮 原本是林恒茂家族宗祠的石狮,后来充作第一代新竹神社的狛犬,第二代新竹神社兴建后移到新竹公会堂,最后在1964年安置在市议会大门成为新竹市议会石狮[8]
Close

其他

  • 秋惠文库藏有《新竹神社祭典画卷》,为台湾地区仅存描绘日治时期神社祭典行列的全图画卷,总长648公分[20]
  • 新竹市于1935年实施町名改正时,新竹神社前方的地区改为宫前町

参见

注释

参考来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