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种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斑尾塍鹬(学名:Limosa lapponica)又名斑尾鹬,为鹬科塍鹬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2]
斑尾塍鹬是一种大型且迁徙性强的涉禽,主要在沿海泥滩和河口觅食多毛虫和贝类。它具有鲜红色的繁殖羽,长腿和向上翘的长喙。斑尾塍鹬在北极海岸和苔原繁殖,范围从斯堪的纳维亚到阿拉斯加,冬季则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温带和热带地区的海岸过冬。亚种Limosa lapponica baueri从阿拉斯加横跨太平洋到新西兰的迁徙是已知鸟类中最长的不间断飞行,也是所有动物中不进食的最长旅程。该亚种的往返迁徙距离超过 29,000 km(18,020 mi) [3]
斑尾塍鹬由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于1758年在他的自然系统中正式描述,并使用双名法命名为Scolopax limosa。[4] 现今与其他三种塍鹬一起被归于法国动物学家马蒂兰·雅克·布里松于1760年引入的塍鹬属(Limosa)。[5][6] 属名Limosa来自拉丁语,意思是“泥泞的”,源自limus,指的是它偏好的栖地。种小名 lapponica则指的是拉普兰。[7][8]
“godwit”这个英文词大约在1416-17年首次记录,可能是模仿这种鸟的叫声,或者源自古英语的“god whit”,意为“好生物”,或许是指它的食用价值。[9][8] 它的英文名字来源于该物种黑白相间的条纹尾巴和上尾覆羽。[8] 在法语中,它被称为barge rousse,俄语中为maliy veretennik,因纽特语中为chiuchiuchiak,尤皮克语中为tevatevaaq,毛利语中为kūaka。[8][10]
斑尾塍鹬是一种相对腿短的塍鹬。喙到尾的长度为 37—41 cm(15—16英寸),翼展为 70—80 cm(28—31英寸)。雄性平均比雌性小,但两者之间有很大重叠;雄性重 190—400 g(6.7—14.1 oz),而雌性重 260—630 g(9.2—22.2 oz),不同亚种之间的体型也有一定的区域性变异(见下文的亚种)。成鸟具有蓝灰色的腿和长长的渐尖、略微向上弯曲的双色喙:基部为粉红色,尖端为黑色。繁殖羽时,颈部、胸部和腹部为砖红色,且上部呈深棕色。[12]雌性繁殖羽颜色较暗淡,腹部呈栗色至肉桂色。[8]繁殖羽到第三年才会完全显现,并且可以区分三个年龄阶段;在第一次北迁时,未成熟的雄性颜色明显比成熟雄性更为苍白。[13]在南半球观察到的非繁殖期鸟类为单调的灰褐色,羽毛中心较暗,使其看起来有条纹,且腹部为白色。幼鸟与非繁殖期成鸟相似,但整体呈黄褐色,两侧和胸部有条纹羽毛。[8]
在阿拉斯加繁殖的斑尾塍鹬显示出体型从北到南逐渐增大的趋势,但这一趋势在新西兰的非繁殖地并不明显;不同大小的鸟类自由混合。[14]
Limosa lapponica与黑尾鹬(Limosa limosa)的区别在于其黑白相间的横条尾羽(而非全黑),且没有白色翼带。与之最相似的物种是半蹼鹬(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所有斑尾塍鹬在北半球夏季都待在北极地区繁殖,并在冬季迁徙至较温暖的地区。L. l. lapponica 是迁徙距离最短的,有些只迁徙到北海,而另一些则迁徙至印度那么远的地方。[8] 在阿拉斯加筑巢的斑尾塍鹬 (L. l. baueri) 则会迁徙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它们进行了所有鸟类中最长的不间断迁徙,为了提供能量,它们携带了迄今为止研究过的所有迁徙鸟类中最大的脂肪量,并且会减少消化器官的大小以做到这一点。[8][3]
L. l. bauri 在阿拉斯加繁殖,并在非繁殖季节待在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L. l. menzbieri 在西伯利亚繁殖,并迁徙至澳大利亚北部和西部。[15] 在西伯利亚繁殖的鸟类沿着亚洲海岸向北和向南迁徙,而在阿拉斯加繁殖的鸟类则直接横跨太平洋迁徙至11,000 km(6,835 mi)远的澳大拉西亚。[15] 为了追踪返回旅程,新西兰的七只鸟被手术植入发射器并通过卫星追踪至中国的黄海,距离为9,575 km(5,950 mi),其中一只鸟实际飞行的轨迹为11,026 km(6,851 mi),耗时九天。至少另外三只斑尾塍鹬似乎在从新西兰不间断飞行后也抵达了黄海。
其中一只雌鸟,被昵称为“E7”,从中国继续飞往阿拉斯加并在那里度过了繁殖季节。然后在2007年8月,她从阿拉斯加西部出发,进行了为期八天的不间断飞行,最终抵达新西兰泰晤士附近的皮阿科河,创下了11,680 km(7,258 mi)的已知飞行纪录。这只L. l. bauri雌鸟完成了一次为期174天、飞行距离为29,280 km(18,194 mi)的往返旅程,其中20天是在飞行中度过的。[16] 2021年,一只雄性斑尾塍鹬,编号4BBRW,创下了新的不间断迁徙飞行纪录,从美国阿拉斯加飞行了8100英里(约13035公里)到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这只鸟在2020年也曾创下纪录。[17] 2022年,一只编号234684的斑尾塍鹬于10月13日从阿拉斯加出发,并不间断飞行至塔斯马尼亚,这是首次有标记的鸟类飞行这条路线。它在11天1小时内飞行了至少13,560 km(8,430 mi):创下了不间断飞行距离的新纪录。[18]
为了支持如此长途的飞行,L. l. baueri在新西兰的鸟群比其他亚种储存更多的脂肪,这让它们能够飞行6,000 km(3,728 mi)至8,600 km(5,344 mi)。[19] 两个澳大拉西亚亚种沿着亚洲海岸向北迁徙至北黄海的鸭绿江沿海湿地,这是塍鹬和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北迁的重要中途停留地。[20] L. l. baueri亚种在这里休息了约41天,然后继续飞行约7,000 km(4,350 mi)到达阿拉斯加。L. l. menzbieri 在黄海地区平均停留了38天,然后再飞行4,100 km(2,548 mi)到达北极高地的俄罗斯。[16]
此种经常会在新西兰有顺风的情况下提前出发;它们似乎能够预测有利于整个迁徙路线的天气模式。[21] 在阿拉斯加南部筑巢的鸟体型较大,并且最早从新西兰出发;六个月后这一模式再次重复,鸟群按照抵达的顺序从阿拉斯加出发,并在相同的天数范围内出发。[22] 新西兰南部的鸟群平均比更北部地区的鸟群早9-11天出发。[23] 斑尾塍鹬在阿拉斯加的育空-柯斯科克温三角洲分为两波到达;本地繁殖者在五月初到达,而在五月第三周,大鸟群途经此地前往更北的繁殖地。[24]
斑尾塍鹬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非繁殖候鸟。鸟群首次迁徙至北半球繁殖地的年龄为2-4岁。[23] 繁殖地每年在斯堪的纳维亚、北亚和阿拉斯加。鸟巢是一个浅杯形的苔藓,有时铺有植物。每次产卵数量为2到5颗,平均四颗。[8] 双亲共同孵蛋20到21天,白天由雄鸟孵蛋,晚上由雌鸟孵蛋。[8] 幼鸟约28天后长出羽毛。它们在2岁时首次繁殖。[12]
这些鸟类在湿地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多毛虫(高达70%),辅以小型双壳类和甲壳动物。在湿草地,斑尾塍鹬会吃无脊椎动物。[25] 在北方黄海的一个主要停留地,它们继续猎食多毛类,但它们的大部分食物摄取来自双壳软体动物光滑河蓝蛤,通常整个吞下。[26]
雄性斑尾塍鹬比雌性体型较小,喙较短。根据在马纳瓦图河口的研究,喙较短的鸟(雄性)主要以小型表面猎物如新西兰泥蜗为食,约有一半为蜗牛专家,而雌性则食用更多深藏的猎物如蠕虫;鸟类也显示出一些个人的食物偏好。[27]
斑尾塍鹬的状况接近濒危,并且数量正在下降。[28] 自1979年以来,使用东非河口的鸟类数量减少了,自1930年以来,西伯利亚的科拉半岛周围的数量也在稳步下降。[8] 全球数量估计为1,099,000至1,149,000只。[28]
2005年至2012年间,L. l. bauri 和 L. l. menzbieri成鸟的生存率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黄海潮间带停留区域的流失。[29] 海堤的建设和泥滩的填海导致迁徙鸟类,尤其是像L. l. menzbieri这样依赖鸭绿江河口进行南北迁徙的亚种,食物供应出现了严重减少。[30] 自1980年代末以来,新西兰的L. l. baueri数量从超过100,000只减少到2018年的67,500只。[31] 2024年,L. l. baueri 和 menzbieri被列入澳大利亚EPBC法下的濒危物种。[32][33]
斑尾塍鹬是非欧亚迁移性水鸟协定(AEWA)涵盖的物种之一。[34] 在新西兰,该物种受1953年野生动物法保护。[25][3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