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街爆炸案是香港六七暴动期间的1967年11月5日发生的一宗炸弹爆炸案,当日是香港政府举办香港周的最后一天,位于香港岛扫杆埔的香港大球场举行大型游艺会及花车巡游,晚上10时许花车巡游结束后,大批市民离开扫杆埔并经由铜锣湾乘坐巴士及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回家,但在铜锣湾的交通要道怡和街,有一个可疑的旅行袋被放置在电车路的中心,东西行的电车都不能通行,造成交通瘫痪。警务处交通部高级督察麦基云驾驶摩托车到达后,先使用一条长绳将旅行袋拉到马路旁的一个挖掘道路工程的工地,再蹲下检查,这个旅行袋却于此时发生猛烈爆炸,麦基云的手脚被炸飞,当场伏尸怡和街,炸弹爆炸亦导致22名市民受伤,部分伤者伤势严重[1]。当日左派暴徒在香港各区大举施袭,全日有147个怀疑爆炸品被放置或被投掷,并在不同地点炸伤多名警察及市民。在怡和街爆炸案中殉职的麦基云高级督察,遗体于11月8日举行荣誉丧礼后火化,并依照遗孀的意愿于11月16日在南丫岛和长洲之间的西博寮海峡将骨灰撒入海中海葬[2]。
案发背景
1967年年初,由于中共支持的澳门左派在一二·三事件成功夺取澳门政局的主导权[3],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受到鼓舞[4],要在香港也发起类似的骚乱[5]。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梁威林及副社长祈烽在内部会议总结澳门左派的斗争成果时[6],声言也要在香港“大干一场”[4],新华社香港分社和左派阵营便开始积极寻找挑起骚乱的机会[3]。香港左派于1967年2月起先后利用南丰纱厂两派工人发生殴斗,港九的士罢驶及青洲英泥工潮,企图将这三宗由劳资纠纷引起的事件扩大及政治化,借此发动骚乱,但都没有成功。直到同年5月新蒲岗大有街的香港人造花厂分厂发生罢工,终于成功利用劳资纠纷策动骚乱,并透过警民冲突扩大事件。同月,香港工会联合会理事长杨光成立简称“斗委会”的“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7],开始以“反英抗暴”为名[8],利用最初由劳资纠纷引起的警民冲突,转变成颠覆香港政府的连串骚乱[9]。
1967年6月初,斗委会开始讨论发动炸弹袭击。6月10日凌晨时分,有一名于多年前从广东省公安厅调派到香港在华润公司担任经理的干部[10],在北角电车站驶出英皇道的一段电车路轨上放置了一枚使用纸袋包装的土製炸弹[11],企图进行土製炸弹的实地试爆[12],时任《文汇报》总编辑金尧如在其回忆录《香江五十年忆往》表示[13],刚收到有干部未经指挥部同意便自行发动炸弹袭击的消息时[14],斗委会领导层一度感到震惊,并在内部会议引发激烈讨论,有会议列席者认为摆放炸弹阵既可阻碍警察行动,使军警疲于奔命,又可动摇市民对港府维持局势的信心,打击港府的统治威信,更可吓阻支持港府镇压左派暴动的国民党势力,还能鼓动民众进行颠覆港府的斗争[14],不过也有列席者担心发动城市炸弹战当伤及无辜时,可能会导致“反英抗暴”完全失去市民支持。至于被放置在北角电车路轨上进行测试的首枚土製炸弹,金尧如表示并未能成功引爆[14],随后有一名打扫街道的清洁女工将这枚用纸袋包装的炸弹当作垃圾清扫掉,所以除了放置这枚炸弹的参与者及斗委会领导层的部分成员外,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在6月10日香港已出现这场暴动的首枚土製炸弹[10][12]。香港电车自5月起起便成为左派暴徒袭击的目标,7月起电车站及电车路轨更屡次被放置或被投掷怀疑爆炸品[15],10月13日有一辆电车驶经湾仔庄士敦道时被投掷土制炸弹,在电车上的中学男生唐德明被炸弹碎片击破头颅身亡[16]。
1967年7月,虽然已经越来越少人响应左派发起的罢工罢课及街头骚乱,斗委会却决定要把“反英抗暴”的行动升级为炸弹袭击[17],于左派开办的中学[18],利用中学生在学校内的化学实验室制造土制炸弹及武器[19][13]。7月12日发生大埔乡事会会所爆炸案,是六七暴动首次由炸弹袭击造成的爆炸。随后斗委会发动街头炸弹袭击浪潮[20],当时在电车、巴士、渡轮码头及港九各区街头,都发现放有真炸弹或疑似爆炸品[21],斗委会意图造成社会更大恐慌,企图对香港政府加大压力[13],在真假炸弹袭击浪潮的半年间[22],香港各区街头被发现放置八千多件真假炸弹[23],当中有一千多枚是真炸弹[24],更甚者是左派团体唆摆左派学校的学生参与放置真假炸弹的恐怖活动[25],有左校学生因不慎被自己携带的炸弹炸伤或炸死[26],左派暴徒更在制作炸弹时放入大量铁钉和玻璃碎[26],增强爆炸的杀伤力,而且将大部分炸弹放在人烟稠密的社区,置香港市民性命于不顾。与此同时,香港的左派媒体刊登大量鼓吹仇恨的发文[27],并且扬言对金庸及林彬等反对暴动及抨击炸弹浪潮的政界或传媒人执行“民族纪律”的最高刑罚[28]。
香港政府在1967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举行为期七天的香港周,刺激本地消费,并推广香港产品,宣传香港人购买香港货,支持香港工商业,各大百货公司及零售商均举行减价促销活动,商业中心区的街道、百货公司及大型商店的橱窗,在10月底就摆放宛如庆祝圣诞节的辉煌装饰[29]。香港总督戴麟趾在香港周开幕礼致辞称香港周提示我们,香港是一座愉快及充满活力的城市,富有进取心及魄力,并且像已有的表现一样有能力克服这个世界上别的城市手足无措的困难,我们的市民能够对困难处之泰然和加以克服,这是我们的福气[30]。香港周引起市民采购香港货的热潮,单是在尖沙咀海运大厦及中环香港大会堂的香港货品及手工艺展览会,头三日就有12万人次入场[31],11月5日在香港大球场举行的香港周闭幕礼,更举行花车巡游及文艺表演,吸引大批市民到场观赏,感受香港周的热烈气氛[32]。不过有大量市民参加的香港周,也引来斗委会趁机发动大规模炸弹袭击,斗委会早已准备大批真假炸弹,并且发动左派学校的学生上街聚集及协助放置炸弹[33],在香港周开幕的10月30日便摆放炸弹阵企图扰乱香港岛中区的交通[34][35]。
斗委会在11月5日发动遍及香港各区的真假炸弹恐怖活动,企图阻止香港市民出席香港节闭幕日的多项文娱活动,11月5日由早上8时至深夜,全香港共发现147件怀疑爆炸品,香港岛76个、九龙53个,新界也有18个,不过具有杀伤力的真炸弹仅有29枚,香港岛发现20枚真炸弹,九龙则发现9枚,其余都是暴徒为制造恐慌及阻碍交通而放置的假炸弹。暴徒在香港岛放置真假炸弹的位置主要集中在西环、上环、中环、湾仔及铜锣湾,斗委会在当日为了布设大型炸弹阵,左派团体驱使左派学校的学生到西环至湾仔一带上街游行、叫口号及张贴大字报,分散警察的注意力,为放置真假炸弹左派暴徒提供掩护[36]。当晚下午7时30分,左派组织策动左派学生及暴徒200余人,先在湾仔庄士敦道向贝夫人健康院方向游行及唱歌[注 1],用白色油漆涂污马路,并沿途叫嚣,借此掩护左派暴徒沿路放置炸弹[2]。左派团体更故意先在街上摆放假炸弹,等待被召唤的警察到场,当警员及英军军火专家检视可疑物品时,再由埋伏在路旁楼宇的左派暴徒从高处投掷真炸弹,连在场采访的记者也遭到袭击[2]。其中湾仔庄士敦道与太原街交界、庄士敦道与柯布连道交界的贝夫人健康院前、庄士敦道新中国国货公司附近,以及庄士敦道与卢押道交界,各有一枚土制炸弹被掷下,导致5名警察及一位市民被炸伤[37]。皇后大道东香港大舞台门外,也有一枚炸弹爆炸,33岁警目陈忠诚被炸伤。由于单是在湾仔庄士敦道及卢押道发现的真假炸弹已有十余个,驻港英军军火专家逐一捡起,然后集中引爆[37]。因为斗委会针对香港周闭幕日策动大范围的炸弹袭击,并以饱和袭击的方式到处摆放爆炸品,单是香港岛便有发现多达76个真假炸弹,在六七暴动中专责移除炸弹的驻港英军军火专家由于人手有限,早已疲于奔命,面对一日内数以百计的真假炸弹,军火专家难以在短时间内到场在逐一检视及移除,因此当时发现怀疑爆炸品后,除了先由警察在场戒备,等候军火专家赶来移除,亦会先由受过训练的民安队队员从可疑物品的外观,初步辨别其危险性,再通报军火专家编排处理怀疑爆炸品的次序[38]。
殉职督察
麦基云(英语:Ronald John McEwen),中文名又译麦义云,遇害时37岁,隶属警务处港岛区交通部,职级是高级督察[2]。麦基云于1930年在香港出生,父亲是英国人及警务处前总督察,麦基云于1955年加入警队,之后一直在长洲工作,其后获晋升为长洲警署警长,成为长洲警务的主管。1960年6月,台风玛丽吹袭香港,麦基云有条不紊地协助岛上渔民做好防风工作,渡过这次风灾,因而深得长洲居民爱戴,港府亦向他颁发嘉许状。麦基云能操流利广东话,能够与居民直接沟通,具有亲和力。1962年,麦基云获升任为高级督察,当地居民为他庆祝[39]。1967年年中,麦基云被调任为香港岛交通部主任。麦基云工余热爱运动,是一名运动健将,他在1966年夺得警察高尔夫球赛冠军。麦基云已婚并育有一对儿女,他在怡和街殉职时,遗下妻子珍妮、7岁儿子罗拔和5岁女儿莎娜,他们当时均居于香港,而他的母亲则居于英格兰汉普郡[40]。
案发经过
1967年11月5日星期日,历时7天的香港周于当晚闭幕,在扫杆埔的香港大球场有游艺大会及压轴节目花车巡游,吸引大批市民到场观赏。傍晚6时30分左右,铜锣湾怡和街30号的金门茶餐厅前方(今恒生铜锣湾大厦,百德新街电车站),发现有一个蓝色的旅行袋被放置在马路中心,东西行电车路轨之间的位置,警察接报到场后展开戒备,指挥现场交通绕过可疑旅行袋,等候英军军火专家前来处理。晚上10时许,大批欣赏完香港周闭幕节目及花车巡游的市民,纷纷从扫杆埔步行往铜锣湾,再乘坐巴士、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回家,但因为有一个可疑的旅行袋被放置在怡和街的电车线,所以东西电车都不能通行,造成交通瘫痪[41]。现场除了警察,也有童军协助引导交通远离这个可疑的旅行袋。由于当晚香港周的欢庆活动,冲淡了左派组织在香港进行城市恐怖主义放置大量真假炸弹的可怕气氛,当晚由扫杆埔步行往铜锣湾乘车回家的市民,警觉性有所下降,以为人潮的行进速度缓慢,只是因为出席香港周游艺大会的市民太多,很多人仍未知悉左派暴徒在怡和街放置了怀疑爆炸品,导致铜锣湾一带的交通几近停顿。当晚在香港大球场出席完香港周活动的香港童军第80旅成员,得知怡和街被放置可疑旅行袋的消息后,便筑起人链,引导市民远离在怡和街的可疑旅行袋[2]。
晚上近11时,戴着白色交通警察帽的交通部高级督察麦基云驾驶摩托车到达现场。麦基云把摩托车停泊在路旁后,因为见到这个被放置在电车路上的旅行袋严重阻碍交通,于是先指示该段道路的车辆停驶,麦基云之后使用一根白色的长绳,先将绳索的一端捆绑着该蓝色的旅行袋,然后走到金门茶餐厅附近的一个障碍物的后方,再拉动绳索,将这个旅行袋拉到路旁的一个因道路挖掘工程而被挖开的土坑内。麦基云之后在旅行袋旁蹲下,似是在解开绳子或打开旅行袋,旅行袋却于此刻突然发生爆炸,黑烟冲天,麦基云的手脚被炸飞,当场伏尸怡和街[42],土制炸弹爆炸亦导致多人受伤。在旁边的金门茶餐厅,玻璃门被炸破,茶餐厅内有一名男侍应、一名女工及一位顾客受伤,其中男侍应的腹部被炸伤,伤势严重。有6位刚于香港大球场出席完香港周游艺大会的童军在怡和街被炸伤。在爆炸位置对面的香港大厦外,有4男1女市民在中巴2号线及11号线巴士站候车期间因炸弹爆炸受伤,其中一人是儿童。爆炸时有两辆的士在附近驶过,一名由大坑乘的士往中环的男乘客受伤。在爆炸发生后不久,便有三辆救护车接报抵达现场,将伤者送往玛丽医院救治。麦基云高级督察被送抵医院时证实已经死亡。当晚的消息指除了1名督察殉职,还有21人在爆炸案中受伤,包括12男、3女的成年人,以及6名男童,后来接获报告多1人在爆炸案中受伤,故此怡和街的土制炸弹爆炸共造成1死22伤[1]。爆炸案现场检获已毁烂的鞋袜及一顶白色的帽子,相信是麦基云遗下的物品,由麦基云驾驶的一辆交通警察摩托车(车牌AH44)仍然停泊在怡和街路旁。当晚邻近怡和街的百德新街也发现两枚土制炸弹,其中一枚于晚上11时45分自行爆毁,另一枚则由军火专家引爆,这两枚炸弹未有造成伤亡[1]。
媒体报导
怡和街造成1死22伤的土制炸弹爆炸案,麦基云高级督察被炸至尸身不全,童军也被炸弹碎片击中腹部倒卧于血泊之中,香港的大众媒体除了支持六七暴动的左派报纸,翌日都在社论及时评中对左派发动炸弹袭击的暴行予以严厉谴责,并对死伤者表达同情。左派报纸却在报导中讥讽麦基云等死伤者,更形容放置炸弹的暴徒是英勇战士。《大公报》以炸死炸伤警察为荣为乐[2],该左报在11月6日大篇幅报导昨天左派发动炸弹袭击的行为时,将湾仔空投土制炸弹炸伤警察和市民称为“再建抗暴战功”,又形容怡和街的炸弹袭击是“巧妙的炸弹把一名英籍警官炸死”[43] ,对于在香港周围放炸弹导致警察及无辜市民死伤的行为则称作“炸弹发威”[44] ,又将使用降落伞空投炸弹伤人毁物的手法赞誉为“西区抗暴战士发挥聪明才智” [45] ,因而引来香港社会主流舆论的非议,更有受访市民称“要将港共速定极刑”[46]。
荣誉丧礼及海葬
麦基云的太太珍妮得知丈夫在炸弹袭击中惨死后,深陷于悲恸之中,虽然丈夫生于香港,也热爱香港,却因为左派的暴行使香港成为她的伤心地,她决意离开香港回到苏格兰,可是丈夫已被炸弹炸至身体残缺、四肢不全,与其将遗体运往苏格兰落葬,还不如直接在香港火化,同时又想到当她带同儿女回到英国居住后,将会在香港单独留下丈夫的一个孤坟,还不如将丈夫的骨灰撒到他生前喜爱的地方,她于是要求警队为丈夫安排海葬,而海葬的位置就是麦基云于生前长期服务的长洲对开海面[2]。
麦基云的丧礼于11月8日于下午2时30分在坚尼地道基督教佑宁堂举行安息祈祷,仪式由佑灵堂主任牧师罗渣士主持[40]。下午2时,香港总督代表、英国驻港三军代表、政府文官代表、警方代表、街坊会代表及工商界代表,纷纷以沉痛的心情齐集在灵堂,向麦基云值致祭。警察苏格兰风笛队及银乐队吹奏的哀乐下,载有麦基云灵柩的灵车缓缓驶入教堂,跟在后面的是警察仪仗队,麦基云的遗孀、警务处处长伊达善、三军司令代表、消防处、民安队及各街坊代表的送殡专车。麦基云的灵柩在六位警务处高级督察的扛抬下移入教堂内,哀乐亦随即响起。麦基云的灵柩上盖有英国国旗,上面放有他生前的警帽,还有一个花圈。罗渣士牧师在教堂内为麦基云举行安息礼。下午3时45分,六位督察将麦基云的灵柩扛抬上灵车,警察仪仗队在两旁肃立敬礼,灵车之后缓缓地驶离教堂,麦基云的太太珍妮和一对子女,在亲友的护送下,尾随灵车前往歌连臣角火葬场。下午3时55分,运送麦基云灵柩的灵车在六辆警察摩托车的引路下开往歌连臣角火葬场,在灵车离开教堂时,出席丧礼的政府、警察及民间代表在马路两旁肃立致敬。灵车抵达火葬场后,灵柩被移送到火葬场的灵堂,先由罗渣士牧师进行火葬前祈祷,警察乐队之后吹奏苏格兰风笛及银管乐器,麦基云的灵柩在哀乐的伴随下,由祭坛的升降机缓缓下降到下层的火葬室火化。麦基云出殡当日,全香港的警署都下半旗向麦基云致哀,由于麦基云在生前隶属交通部,因此当日全香港的交通警察也在左臂缠上黑纱哀悼[47]。香港总督戴麟趾在11月10日发出讣文向麦基云致悼[48],而香港东区妇女福利会副主席龙凤生夫人等人则于11月15日探望麦基云的遗孀珍妮[49]。
11月16日早上,麦基云的骨灰由二号水警轮运载到南丫岛和长洲之间的西博寮海峡进行海葬,警务处各部门均派代表出席海葬仪式[50]。当日清晨,二号水警轮向着长洲的方向缓缓驶去,一直开到距离长洲以南一浬的西博寮海峡海面,之后船上的大部分人在船尾的甲板上集合,船员组成一小队仪仗队,列队站在上层甲板的末尾部分,并且面向着船尾。警察福利会的两名代表捧著黑色的骨灰袋站在主甲板近船尾处,之后解开骨灰袋。一切准备就绪,船上全体人员立正敬礼,警察乐队派来的两位号角手,在船尾的甲板吹起悲壮的号角声[2],水警高级警司范谟将麦基云的骨灰从布袋撒入海中,在水警轮上的各部门代表及船员均在船尾的甲板上肃立,向麦基云作最后致敬[51]。
死因研讯
1968年3月1日,死因裁判法庭在西区裁判署召开死因研讯,研判麦基云的死因,死因庭由林元芳法官主持,并由两男一女陪审员组成评审团,一同听取供词及裁决[42]。当日在现场协助指挥交通的童军梁炳均作供称,他于1967年11月5日晚上10时45分在铜锣湾红宝石酒楼附近指挥交通,因为当时怀疑被放置在电车路中心的一个蓝色旅行是土制炸弹,所以他协助指示驶经附近的车辆,避免车辆驶近这个可疑的旅行袋,之后有一个外籍警官驾驶摩托车抵达现场,警官在下车后指示现场车辆停驶,然后使用一根白色的长绳捆绑在电车路上的旅行袋,警官再走到金门餐厅门外的一个障碍物后,之后拉动绳索,将旅行袋拉到路旁,警官走到旅行袋旁边蹲下,但因为视线受阻,他未能看见警官当时在解开绳索,还是打开旅行袋,此时旅行袋突然爆炸,黑烟冲天,之后见到该名警官躺在地上不动,而自己则奔跑到对面马路扶起受伤的童军,不久便有三辆救护车抵达,将十余名伤者送往医院。警察总部高级法医王阳坤作供称,他于11月6日曾经为死者麦基云验尸,死者头面、胸部及四肢都伤痕累累,左手的五只手指全部被炸去,右手亦被炸至飞脱,双足爆裂,体内有金属碎片,背部则没有受伤,由于死者的伤势明显是由炸弹爆炸造成,故此无须进行尸体解剖,王阳坤推断死者的死因是由于炸弹爆炸,导致遍体鳞伤,并且因为爆炸震荡及内出血而身亡。法官之后引导陪审员进行裁决,陪审员一致裁定麦基云死于被人谋杀,法官宣布死因庭以此存案[52]。
注释
参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