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哲(1902年2月16日—1986年7月21日),男,福州闽侯人,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文学重要的奠基人。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前身)所长(1941-1950)。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1950—1984)。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1949-1985),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1956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任中央委员。1959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
委员。1964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连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组长、中国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和江苏省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天文学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编委会主任等职。
生平
张钰哲曾就读于福州明伦小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即清华大学)高等科。1923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建筑系,1925年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1929年毕业,获天文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等课程。1941年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1946年至1948年3月曾赴美研究交食双星光谱。1950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并由张钰哲继续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兼任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60年代曾参与人造卫星轨道、月球火箭轨道研究,期间亦有被提审。1984年退休成为紫台名誉会长。
1986年7月15日下午4时左右,张在紫台办公室工作中突然昏迷至21日上午11时05分病逝于南京。
身后
1986年7月31日早上在石子岗殡仪馆举行追悼会,骨灰埋在紫台内一处并不起眼的角落。
社会兼职
曾连续当选中国天文学会第一至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学术贡献
张钰哲的研究在小行星及彗星的观测及轨道计算,主要著作有《变化小行星的光电测光》、《造父变星仙后座CZ的研究》、《哈雷彗星轨道的演化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等。1928年11月22日,张利用叶凯士天文台的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小行星,编号1125,他将其命名为中华,以纪念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但后来这颗小行星失去踪迹,紫金山天文台于1957年发现一颗轨道近似的小行星,经张钰哲本人同意后,便用来取代当年的小行星1125。而那颗丢失的小行星,则刚好在张钰哲逝世后一个月后被寻回,并给以3789的编号及“中国”的名字,另外他亦在1965年11月1日和11日发现紫金山一号和二号彗星。
纪念
为纪念张钰哲在天文学上贡献,小行星2051被命名为“张”。2010年8月2日, 位于月球表面的69.1°S 137.8°W的撞击陨石坑被命名为张钰哲陨石坑[2]。
家庭
妻子陶强。两人于1933年2月结婚,生下一女张伟华,一子张群华。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