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仁之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应仁之乱

应仁之乱(1467年─1477年,应仁元年—文明9年)发生于日本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任时的一次内乱。以幕府管领家细川胜元为首的东军与守护大名山名持丰(山名宗全)为首的西军的争斗。合战地原多位于京都,而后波及至地方。此役使室町幕府威信大幅衰退,为致使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的主要原因。

事实速览 应仁之乱, 日期 ...
应仁之乱
Thumb
日期应仁元年(1467年)-文明9年(1477年)
地点
结果 双方讲和,名义上是东军胜利
参战方
东军 西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细川胜元
畠山政长日语畠山政長
斯波义敏日语斯波義敏(及其他)
山名宗全
畠山义就日语畠山義就
斯波义廉
大内政弘(及其他)
兵力
16万(《应仁记》) 11万(《应仁记》)
伤亡与损失
不详 不详
关闭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応仁の乱
假名おうにんの らん
平文式罗马字Ōnin no Ran
日语旧字体應仁の亂
关闭

背景

足利将军家的继承问题

室町幕府历经3代将军・足利义满、4代将军・足利义持、6代将军・足利义教,对内,成立拥护将军统治的宿老政治,对外,镇压住地方的守护大名关东公方。然,嘉吉元年6月(1441年)足利义教遭刺杀(嘉吉之乱),7代将军・足利义胜更是上任不久后病逝,故由其年仅8岁的五弟・足利义政继任。文安6年(1449年),14岁的足利义政元服,正式任将军一职。

足利义政无男嗣,宽正5年(1464年)12月,在京都净土寺日语浄土院 (京都市左京区)出家的异母弟・义寻还俗,为足利义视,足利义政欲拥立其为自身的继承人。足利义政为确保足利义视安心,让有力大名・细川胜元成为其监护人。宽正6年(1465年)11月,足利义视元服,然同月,足利义政御台所日野富子诞下男婴,即足利义尚,有力大名・山名宗全作其监护人。足利义尚的出生使足利义视的地位变得相对不稳定。

足利义政主张应以足利义视、足利义尚此一继承顺序来解决矛盾,然诸大名对将军继任一事皆有盘算,容不得足利义政单独决定。颇有声势的日野富子的态度较为暧昧,并无表态,其虽为足利义尚的生母,不过足利义视的妻子・日野良子日语日野良子亦为日野富子之妹。

斯波武卫家的内部纷争

管领,辅佐足利将军家处理幕政,由足利氏庶流・斯波氏畠山氏细川氏三家担任,称三管领。斯波氏嫡流・斯波武卫家为三管领笔头,地位可见一斑。长禄2年(1458年)7月,身为越前守护的斯波武卫家10代当主・斯波义敏日语斯波義敏与家臣兼越前守护代甲斐常治日语甲斐常治因权力分配问题不和,后兵戎相见,史称长禄合战日语長禄合戦长禄2年(1459年)5月,斯波义敏败北,投奔西国大名大内政弘,当主之位也遭足利义政剥夺。宽正2年(1461年)8月,足利义政让斯波义敏之子・斯波义寛日语斯波義寛出家,足利氏庶流・涩川氏日语渋川氏出生的斯波义廉在斯波武卫家家臣如甲斐氏日语甲斐氏朝仓氏的支持下继任武卫家当主。

宽正4年(1463年)8月,足利义政生母・日野重子日语日野重子去世,足利义政借此大赦天下,斯波义敏在身为政所日语政所执事兼将军・足利义政的乳父的姻亲・伊势贞亲日语伊勢貞親的帮助下也被赦免。此举使斯波义廉的当主之位变得不稳,故其接近当时势力颇大的守护大名・山名宗全,并与其联姻,成为其女婿。

畠山金吾家的内部纷争

三管领之一的畠山氏,其嫡流称畠山金吾家日语畠山氏#畠山金吾家。8代当主・畠山持国日语畠山持国原收其弟・畠山持富日语畠山持富为养子,然而后却将生母身份较为低微的儿子・畠山义就日语畠山義就立为继承人。宝德2年(1450年),畠山义就继任家督,并获幕府认可,畠山持富则于宝德4年(1452年)去世。享德3年(1454年)4月,畠山金吾家家臣・神保氏日语神保氏意图拥立畠山持富长男・畠山弥三郎日语畠山政久,畠山持国进攻神保氏的宅邸,然畠山弥三郎投奔时任管领・细川胜元,支持畠山弥三郎的武士也受到山名宗全的庇护。

因细川与山名皆支持畠山弥三郎,使弥三郎阵营声势大涨。享德3年(1454年)8月,弥三郎方的武士袭击畠山持国宅邸,畠山持国而后出家,就此隐退,畠山义就则逃出京都。将军・足利义政于两畠山中支持畠山义就,甚至还发布追讨畠山弥三郎的命令;然前述的冲突中足利义政并无派兵支援,在与畠山弥三郎会面后,撤销追讨其的命令,并承认其家督之位。

足利义政面对其人事安排上的失利,欲拿山名宗全开刀以挽回颜面。11月,足利义政召集诸大名追讨山名宗全,最终在细川胜元的调停下终止行动,山名宗全隐居但马,将家督之位让予嫡子・山名教丰日语山名教豊。趁山名宗全离京,足利义政召回畠山义就,畠山弥三郎失势,逃至大和国,身后有大和国人成身院光宣日语成身院光宣筒井顺永日语筒井順永箸尾宗信日语箸尾宗信的支持。享德年(1455年)7月,畠山义就入侵大和,畠山弥三郎大败;而后,畠山义就在大和、南山城一带闯荡,扩张势力。

长禄3年(1459年)正月,支持畠山义就的足利义政乳母・今参局遭流放,而后自尽。5月及7月,在细川胜元的斡旋下,畠山弥三郎、成身院光宣、筒井顺永、箸尾宗信被赦免。不久后畠山弥三郎去世,成身院光宣等人拥立其弟・畠山政长日语畠山政長

长禄4年/宽正元年(1460年)9月,足利义政命畠山义就隐居,其犹子畠山政国(总州家)日语畠山政国 (総州家)继任家督;对此,畠山义就烧毁其家臣位于京都的宅邸后前往河内,以表达其不满。此举使足利义政放弃畠山义就,畠山政长成为家督。闰9月,以细川胜元为首,畿内的武士应足利义政之命追讨畠山义就,大军包围河内,但无进一步的行动;同月月中,支持畠山政长的武士入侵大和・宇智郡,驱逐当地支持畠山义就的国人。后,畠山政长欲出兵河内,在大和・龙田城(今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集结兵力,然畠山政长旗下的大和、纪伊武士对进攻河内一事相当消极,畠山政长兵力单薄。10月10日,畠山义就方的大和国人・越智家荣日语越智家栄袭击龙田城,遭击退,多人战死。此役后,大和的畠山义就势力大幅衰退。

畠山义就据守河内・岳山城日语嶽山城,面对幕府大军支撑许久。宽正4年(1463年)4月15日,成身院光宣使计攻陷岳山城,畠山义就先是逃往高野山,而后逃至大和・吉野,此役史称岳山城之战日语嶽山城の戦い。宽正4年(1463年)8月,如前所述,足利义政借此大赦天下,畠山义就也得以赦免。

文正元年(1466年)9月,畠山义就攻陷畠山政长方的位于河内的乌帽子形城日语烏帽子形城及岳山城;10月,攻陷大和・布施城。12月24日,畠山义就在未取得足利义政同意的情况下,应山名宗全之邀上洛。

文正政变

宽正7年/文正元年(1466年)7月,应伊势贞亲及僧侣・季琼真蘂日语季瓊真蘂的谏言,足利义政废除斯波义廉的家督之位,斯波义敏任家督,还赦免了与细川胜元不睦的大内政弘;8月,足利义政命山名宗全解除其女与斯波义廉的婚姻关系。对此,山名宗全从领地召集大军,并与细川胜元结盟。9月5日,足利义政听信伊势贞亲的谗言,以为足利义视谋反,足利义视遂向山名宗全、细川胜元请求协助。9月6日,足利义政不敌山名宗全、细川胜元等大名的压力,伊势贞亲、季琼真蘂、斯波义敏、赤松政则遭追放,史称文正政变。9月11日,足利义政发誓绝无伤害足利义视之意,足利义视在细川胜元的护卫下返回其宅邸,诸大名也向足利义政宣誓效忠。

细川胜元和山名宗全

Thumb
写着“応仁の乱勃発地”(应仁之乱的爆发地)的石碑(京都市上京区御霊前通乌丸东入、上御霊神社鸟居前)

细川胜元出生于细川氏嫡流・京兆家日语細川氏#細川家各家系,于足利义政任将军期间长期担任管领职,在当世颇有声望;另一方面,山名宗全所属的山名氏虽于明德之乱遭3代将军・足利义满削弱势力,之后凭借应永之乱及嘉吉之乱讨伐大内氏赤松氏的战功,重回声势。斯波氏及畠山氏皆因内部动荡而势力衰退之际,细川胜元和山名宗全可谓是当时台面上最重要的大名。细川胜元为山名宗全的女婿,两人有近20年的交情,前述山名宗全遭足利义政命隐退,经细川胜元协调使其得以赦免;文正政变也是因二人在同一阵线才使伊势贞亲失势。

然两者也因赤松氏的复兴问题而有所矛盾。嘉吉之乱后,山名氏领有播磨美作备前等旧赤松氏领国,赤松氏9代当主・赤松政则接近细川胜元,意图重夺故土。彼时,山名宗全公开支持畠山义就,使之又与支持畠山政长的细川胜元对立。外加山名宗全欲拥立斯波义廉任管领,多少打击到细川胜元。

就将军的继承问题,山名宗全支持足利义视继任将军,足利义政隐退;相较之下,细川氏就较为保守,支持足利义政的提议,足利义视作为足利义尚前的过渡将军。

文正元年(1466年)12月,细川胜元妻子,即山名宗全养女,诞下男婴,即为细川政元

将军・足利义政

足利义政年幼继位,早年由幕府宿老把持幕政,而后足利义政宠信如摄津国有马郡领主・有马持家日语有馬持家公卿乌丸资任日语烏丸資任等亲信,试图制衡诸大名;足利义政更使乳母・今参局干政,当世将三位称为“三魔日语三魔”,可见当时对三者的风评。三魔失势后,伊势贞亲、季琼真蘂、日野胜光日语日野勝光等人抬头。足利义政幼年时由伊势贞亲养育,足利义政敬其为御父,可谓有莫大的权势;禅僧・季琼真蘂为足利义政的政治顾问;日野胜光则为御台所・日野富子之兄。足利义政十时宠信日野富子,其相当敛财,曾因乱设关口收税而大受社会批判,《应仁记》更记载日野富子擅玩弄权谋,时常干政。外加足利义政本身优柔寡断,政策时常朝令夕改,诸大名家的安排也如前述时常变动,使幕政相当不稳。

大名间的合纵连横

畠山义就流亡吉野期间,斯波义廉就与之联系,两者交好。而据军记物语应仁记》表示,山名宗全被岳山城之战时畠山义就的奋战而感动,故表示欲以之合作;然实务面来说,两者会接触是因同为反细川胜元。而就斯波武卫家的内讧,一色义直日语一色義直土岐成赖日语土岐成頼皆支持斯波义廉,然两者关系与山名宗全较不密切。另一方面,山名宗全因领地纷争与其他大名交恶,前述的赤松政则为一例,武田信贤日语武田信賢也因安艺国的领地而与身为安艺守护的山名宗全有嫌隙;而一色义直则因若狭守护一职及杀父的深仇大恨与武田信贤交恶。而畠山氏庶流・能登家日语畠山氏#能登畠山家(匠作家)为畠山持国、畠山义就父子的有力支持者,该家3代当主・畠山义统日语畠山義統之弟・畠山政国亦为畠山义就的犹子。

畠山政长背后有细川胜元支援,在其的支持下任管领职,与斯波义廉对立的斯波义敏也与细川胜元亲近。侍所所司・京极持清日语京極持清为细川胜元有力的盟友,亦为其叔父,然因近江国所属问题而与系出同源的六角高赖日语六角高頼对立。在四国、东濑户内海势力庞大的细川氏也因明日贸易与西国的大内氏常有纷争。北陆方面,赤松政则被任命为加贺北半国守护日语半国守護后,也冲击到原守护・富㭴政亲日语富樫政親的既得利益。

相较于畠山氏及斯波氏的内部斗争,细川氏彼时纷争较少。以京兆家・细川胜元为中心,辅以典厩家日语細川氏#典厩家细川政国日语細川政国阿波守护家日语細川氏#阿波守護家(讃州家)细川成之日语細川成之淡路守护家日语細川氏#淡路守護家细川成春日语細川成春备中守护家日语細川氏#備中守護家细川胜久日语細川勝久和泉上守护家日语細川氏#和泉上守護家(細川刑部家)・细川常有、和泉下守护家日语細川氏#和泉下守護家・细川持久,细川一门大体而言较为团结。

经过

御灵合战

文正元年(1466年)12月26日,上洛的畠山义就布阵于京都北部的千本释迦堂,见此,畠山政长在宅邸周围构筑防御工事。文正2年(1467年)正月初一,身为管领的畠山政长前往将军御所,向将军・足利义政进献垸饭日语椀飯。初二,足利义政没有依照惯例造访管领,即畠山政长,反而去与畠山义就会面。初五,足利义政没有依照惯例拜访畠山金吾家当主,即畠山政长,反而前往山名宗全处,与当时借用该宅邸的畠山义就会面。6日,足利义政罢免畠山政长的管领职,并命畠山政长将宅邸让予畠山义就。8日,斯波义廉任管领。

15日,细川胜元欲联合畠山政长、京极持清、赤松政则发动“御所卷日语御所巻”,逼迫足利义政追讨畠山义就。此一阴谋被细川胜元的妻子发觉,通报予其养父・山名宗全,山名宗全、畠山义就、斯波义廉率大批兵力占据御所,把持足利义政。16日,足利义视也被山名一方转移至御所。17日半夜,畠山政长烧毁其宅邸,而后北上至京都东北处的上御灵神社日语上御霊神社布阵。细川胜元及京极持清则分别布阵于御所西边与南边。足利义政见此,命细川、山名等大名不得介入两畠山的战事。

18日傍晚,畠山义就发兵讨伐畠山政长。细川一方遵从足利义政之命,并无援助畠山政长;然山名宗全、斯波义廉却出兵支援畠山义就。畠山政长战败,躲入细川胜元宅邸。此役史称御灵合战日语御霊合戦。合战后,山名一方把持政权,细川胜元也因背弃盟友一事而风评大减。

东西军的冲突

御灵和战后,京都可谓恢复平静,朝廷、幕府皆照惯例行事。然自应仁元年(1467年)5月开始,细川一方开始反击,赤松政则入侵播磨,斯波义敏入侵越前,武田信贤驱逐若狭的一色义直势力,土岐政康日语土岐政康入侵一色义直领国・伊势,山名氏领国・伊贺也爆发战事。5月26日上午,武田信贤及细川成之日语細川成之攻陷一色义直位于京都的宅邸(将军御所旁),一色义直逃往山名宗全处;26日整天,京都到处皆有战事,京北一带许多武家公家的宅邸及寺院遭烧毁;同日,足利义政向畠山义就发出御内书,劝其离京。28日,足利义政命双方停战。足利义政也关闭御所大门,命奉公众日语奉公衆守卫御所,并禁止大名带兵进入。

细川一方布阵于将军御所周遭,山名一方则在堀川以西布阵,故以相对位置而言,前者称为东军,后者为西军。据《应仁记》,东军集结16万骑,而西军也动员了11万骑。然彼时,东军动员速度较快,使西军陷入劣势。

6月1日,细川胜元向足利义政请求锦之御旗及惩治山名宗全的纶旨,并要求任命足利义视为追讨总大将;日野胜光反对,不过6月3日,足利义政还是将御旗给予细川胜元。东军原预定于6月8日以足利义视为主将对西军发动总攻,然最终中止;足利义政向西军发出御内书,劝其投降。6月8日,赤松政则于一条大宫一带击败山名教之日语山名教之。9日,富㭴政亲投奔东军,六角高赖、土岐成赖也欲投降,然因有诈降之嫌,遭否准;斯波义廉也有投降之意,足利义政开出的条件为诛杀其家臣・朝仓孝景,此使斯波义廉断了该念头。同月,山名持豊次男・山名是丰日语山名是豊倒戈。此际,足利义视掌控将军御所,驱逐与西军有关联的女房日语女房及近仕,并诛杀暗通西军的幕臣・饭尾为数日语飯尾為数;然足利义视的行动招致包括日野富子在内的众人的反感,最终其返回自宅邸。

西军的反击

应仁元年(1467年)6月28日,西军旗下的安艺、石见、备前、但马备后、播磨数万名兵力奔赴京都,隶属东军的山城・西冈众日语西岡企图阻止,无果。西国方面,5月10日,大内政弘率周防长门丰前筑前筑后、安艺、石见、伊予数万兵力及军船500艘,分走陆路与海陆上洛,7月20日,大内政弘抵达摄津・兵库。东军欲在大内政弘进京前取得决定性的战果,故连日攻击斯波义廉宅邸,未攻克。8月3日,大内政弘上京,因隶属东军的摄津池田氏遭策反,故大内政弘上洛之路并无太大阻碍。8月23日,大内政弘抵京,布阵于京都南部的东寺。见此,东军解除对斯波义廉宅邸的包围,并将后花园上皇后土御门天皇转移至将军御所。

因大内政弘的上洛,许多幕臣暗通西军,细川胜元大怒,包围将军御所,足利义政遂驱逐20几位幕臣;8月23日半夜,足利义视逃往伊势国;西军对武田军发动攻击,并烧毁其据守的三宝院;大内政弘也将阵营转移至京北的船冈山。9月8日,足利义政再度向畠山义就发出御内书,劝西军诸大名返回各自领国,畠山义就单独与畠山政长议和。然西军无视该方案,对东军猛攻,南禅寺青莲院相国寺遭烧毁,将军御所也遭到波及。10月3日,足利义政向后花园上皇请求惩处山名宗全的院宣,见此,西军诸大名联署弹劾细川胜元。

西军虽攻势猛烈,然自10月初的相国寺之战日语相国寺の戦い后,战况陷入胶着。为打破僵局,京极持清家臣・多贺高忠日语多賀高忠及赤松政则家臣・浦上则宗日语浦上則宗雇用许多牢人、百姓,透过游击战袭击西军,此类兵种称足轻。应仁2年(1468年)3月中旬,东军动员以骨皮道贤日语骨皮道賢为首300名足轻,袭击西军位于京都南部的粮仓;21日,西军包围骨皮道贤作为据点的伏见稻荷大社,骨皮道贤遭斩杀,神社也遭烧毁。6月8日,东军足轻袭击山名宗全宅邸。东西军皆雇用足轻在京都打游击,而大名间主要的战事,从京都转移至京都周边的东山山科鸟羽日语鳥羽 (洛外)等地。

应仁2年(1468年)8月,足利义政命潜藏在伊势的足利义视回京,9月22日,足利义视抵达京都。足利义视向足利义政提出谏言,应驱逐佞臣,其中包括日野胜光;足利义政对此感到非常不悦,表示否准,更让失势的伊势贞亲回京。10月13日,足利义视逃往比叡山,23日,回京,却进入西军阵营。24日,西军诸大名前来参见足利义视,奉其为将军,西军建立自己的幕府。12月5日,应足利义政上奏,朝廷褫夺足利义视及与其关系良好的公卿的官位,并下达追讨其的院宣,足利义视成为朝敌

战况的延迟及持久战

文明元年(1469年)4月,畠山义就镇压西冈众,大内政弘进犯摄津,然东西两军在畿内可谓是势均力敌,战争仿佛看不到尽头。足利义政为尽早结束战事,拉拢朝仓孝景,企图弱化斯波义廉,足利义政承诺命其为越前守护;6月10日,朝仓孝景嫡子・朝仓氏景会见足利义政,朝仓氏正式倒戈。11月,南朝后裔兄弟党分别在吉野及纪伊・熊野起兵,西军遂与之合作,以增强自身大义名分,史称西阵南帝日语西陣南帝;一人进入畠山义就的领地・纪伊・海草郡,另一人进入与越智家荣有关系的大和・壶阪寺日语南法華寺

文明2年(1470年)7月19日,大内军进攻京都郊区的劝修寺,武田信贤家臣・逸见繁经日语逸見繁経战败自尽;而后,大内军侵入京都周边的醍醐及山科,许多从属于细川胜元的南山城国人众向其投降。

文明3年(1471年)4月,伊势贞亲隐退。7月,京都爆发天花。7月21日,后土御门天皇罹患天花。8月,足利义尚罹患天花;此际,足利义政与日野富子吵架,因此分居,足利义政搬至细川胜元宅邸,日野富子则搬至北小路殿,两人听闻足利义尚病重,返回将军御所,而后各自罹患天花。8月,南朝后裔进京,入西军阵营附近的寺院;闰8月,入二条家的宅邸,西军试图将南朝后裔送入内里;然足利义视对拥立南朝后裔一事有所反对,据《大乘院寺社杂事记日语大乗院寺社雑事記》记载,西军众人在面见南朝后裔时,足利义视没有行礼。

文明4年(1472年)正月,细川与山名交涉和谈。同月,一色义直的家臣与畠山义就的家臣因运动竞赛而起纷争,有数十人死伤。2月,山名宗全向西军诸大名提议与东军议和,然畠山义就及大内政弘对此表示反对;东军方面,赤松政则也不赞同议和。3月,细川胜元剃髪,表示隐居,并废除其野州家日语細川氏#野州家出生的犹子・细川胜之日语細川勝之的继承人地位,正式确立山名宗全养女所生的细川政元为下任家督。4月,据太田垣氏日语太田垣氏的山名家臣所称,山名宗全精神错乱;5月,传言山名宗全企图切腹自尽;8月,山名宗全将家督之位让予嫡孙・山名政丰日语山名政豊

文明4年(1472年),东军在地方上有所斩获,朝仓孝景平定越前,赤松政则占据天王山,多贺高忠控制近江通往京都的要地。上述之地皆为交通要道,东军破坏西军的补给线。东军握有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政及天皇・后土御门天皇,又控制多处战略要冲,在正统性及军事力量上皆胜过西军,情势逐渐对西军不利。

和谈与停战

文明5年(1473年)正月,伊势贞亲去世。3月18日,山名宗全去世,享寿70岁。5月11日,细川胜元去世,享年44岁。8月20日,年仅7岁的细川政元出仕幕府,正式继任细川京兆家当主,由分家・典厩家时任当主・细川政国日语細川政国作监护人。12月19日,足利义政传位予年仅9岁的足利义尚,足利义政作为大御所在背后掌控幕府。

文明6年(1474年)2月,东西军再度尝试议和。4月3日,细川政元与山名政丰和谈;然西军的畠山义就、大内政弘、土岐成赖、一色义直及东军的畠山政长、赤松政则仍反对,并不解散军队;最终,细川与山名两家单独议和。4月15日,山名政丰次男・山名俊丰面见足利义尚,表示山名氏归降。4月23日,山名军与畠山义就军在京都展开巷战。5月,一色义直嫡子・一色义春日语一色義春投降,足利义政认可其在丹后国的所领。京都的战事已陷入僵局,而在近江、尾张、伊势一带,土岐成赖的家臣・斋藤妙椿日语斎藤妙椿虽有活跃的表现,然对京都主战场影响不大。

文明7年(1475年)2月,斯波义廉家臣・甲斐敏光日语甲斐敏光投降,被任命为远江守护代。11月,斯波义廉返回其领国・尾张。文明8年(1476年)6月,日野胜光去世。9月,足利义政与大内政弘交涉,寄望其协助停战作业。12月,足利义视向足利义政请求赦免,足利义政表示接受。文明9年(1477年)闰正月,足利义视托日野富子调停与足利义政的纷争,并赠予日野富子30贯文钱;足利义视的钱是向大内政弘所借。7月,足利义视女儿・祝溪圣寿日语祝渓聖寿成为足利义政的犹子。9月21日,畠山义就从京都撤军,前往河内。11月3日,大内政弘投降,周防、长门、丰前、筑前的守护职得以安堵,更获得从四位下左京大夫的官位,11日,大内政弘撤军;大内政弘先前透过日野富子中介,赠予其50贯文钱。11月,西幕府可谓是正式解散,诸大名返回各自领国,足利义视则随土岐成赖前往美浓

后续

畠山金吾家的内部纷争可谓是应仁之乱的导火线,畠山义就虽撤军,但没有投降幕府。文明9年(1477年)9月及10月,畠山义就大闹河内、摄津一带,畠山政长旗下的客坊城、誉田城、岳山城、若江城日语若江城相继陷落,畠山政长家臣・游佐长直日语遊佐長直遭驱逐,史称若江城之战,河内仿佛成为畠山义就领国。应仁之乱后畠山政长任山城守护,然山城南部逐渐成为畠山义就的势力范围。文明14年(1482年)3月,畠山政长联合细川政元讨伐畠山义就,然7月,细川政元单独与畠山义就议和。文明16年(1484年)9月,畠山政长的山城守护遭解除,山城国直属于幕府,为一御料国。文明17年(1485年)7月,畠山义就的南山城家臣・斋藤彦次郎倒戈,畠山政长顺势出击,两畠山在南山城・久世郡缀喜郡一带对峙;面对此一情况,南山城国人众组成国一揆,对两畠山施压,迫使两者撤军,史称山城国一揆。文明18年(1486年)2月,足利义政、义尚赦免畠山义就,至此,畿内暂时回复稳定。

地方上的战事

越前

西军的粮草供给主要是从遍布山名氏、大内氏领地的中国地区,经日本海运送至越前,再经由琵琶湖淀川水系河运至畿内,此点可见越前的重要性。应仁元年(1467年)5月,趁朝仓孝景上京之际,斯波义敏入侵越前。应仁2年(1468年)闰10月,朝仓孝景返回越前,嫡子・朝仓氏景则留在京都战场。文明3年(1471年)6月,朝仓孝景倒戈;对此,甲斐敏光出征越前,7月21日,朝仓孝景战败。朝仓孝景转而拥立斯波义敏之子・斯波义寛日语斯波義寛,取得大义名分,于8月24日击败甲斐敏光。文明4年(1472年)8月,朝仓孝景攻陷甲斐敏光据守的越前・府中(今福井县越前市),甲斐敏光逃往加贺。文明6年(1474年)闰5月,甲斐敏光再度出征越前,遭击破。

大和

大和国自镰仓时代起就不设守护,兴福寺在该国有强大的势力,国人众如古市氏日语古市氏#大和古市氏越智氏日语越智氏 (大和国)筒井氏日语筒井氏、箸尾氏、十市氏日语十市氏各支持兴福寺不同的派系,相互征战;大和国隔壁的河内国,守护职长期由畠山氏把持,7代当主・畠山满家日语畠山満家、8代当主・畠山持国先后涉入大和的战事,故畠山氏对大和武士日语衆徒#大和武士有很大的引响力。大和国人众而后也涉入畠山义就与畠山弥三郎、畠山政长之间的斗争,越智氏支持前者,而筒井氏、箸尾氏支持后者,其中又以筒井氏出生的成身院光宣最为积极。应仁之乱时期,虽有小规模的冲突,然大和国本身虽并无沦为战场,不过大和武士有响应两畠山号召奔赴京都战线。

镇西

北九州豪族・少贰氏在室町时代长期受大内氏打压,14代当主・少贰教赖日语少弐教頼甚至必须寄居在对马国宗氏门下。应仁之乱时期,细川胜元假借足利义政名义,以恢复少贰氏旧领・筑前国为条件,命其起兵反抗大内氏。彼时北九州由大内政弘家臣・仁保盛安及陶弘房日语陶弘房为代官来管理,然两者不和,仁保盛安遂与少贰教赖相呼应,与大内军在博多展开合战,少贰教赖及宗盛直战败而亡。文明3年(1469年)5月,少贰教赖之子・少贰政资日语少弐政資再度举兵,少贰氏旧部如马场氏横岳氏日语横岳氏筑紫氏日语筑紫氏纷纷响应,在筑前、肥前、丰前等地造成不小的波澜,少贰一方甚至重夺大宰府。应仁之乱后,大内政弘返回西国,成功平定北九州。

中国地区、伊予国

文明2年(1470年)2月,大内政弘伯父・大内教幸日语大内教幸倒戈,在备后、安艺一带作乱。然不敌大内军,败走丰前,据守马岳城日语馬ヶ岳城,再度遭大内军攻击,最终兵败自尽。

出云国,由京极氏庶流・尼子氏任守护代。应仁之乱时,时任守护代・尼子清定成功镇压松田氏日语松田氏三泽氏日语三沢氏等反京极氏的国人众,也夺取美保关日语美保関町此交通枢纽。

山名是丰日语山名是豊联合沼田小早川氏日语小早川氏#沼田小早川氏等国人众在西中国地区挑战大内氏的霸权,不敌,山名是丰遭逐出备后。

四国的伊予,守护职长期由河野氏日语河野氏把持,其在北伊予有强大的势力。应仁之乱时,河野氏原支持大内氏,随其上京;然宗家・河野教通日语河野教通倒戈,返回伊予,袭击庶流・予州家日语予州家的领地。最终河野教通成功巩固宗家的地位,予州家渐渐陷入衰弱。

两军构成

东军

西军

战乱的影响

庄园公领制的崩毁

15世纪中期,日本气温骤降,降水量增加,再加上蝗灾、台风来袭,导致粮食收成惨淡,数以万计的人饿死,史称长禄・寛正饥馑日语長禄・寛正の飢饉;因京都为财富及物资的聚集地,大量地方人民涌入京都。于此期间,6代将军・足利义教遭刺杀,之后的7代将军・足利义胜及8代将军・足利义政皆未满10岁就接班,导致将军本身的权威被削弱;此使守护大名的势力抬头,无视幕府的命令强占庄园之事时有所闻。

应仁之乱,使身为庄园公领制日语荘園公領制的核心兼物资集散地的京都遭到严重的打击。

守护在京制的瓦解及守护代的抬头

京都文化的外溢

参考

  • 吴座勇一‘応仁の乱 戦国时代を生んだ大乱|応仁の乱 ― 戦国时代を生んだ大乱 ―’中央公论新社中公新书日语中公新書 2401〉、2016年10月、ISBN2|978-4121024015

相关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