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在使用核武器方面的威慑理论作为一种军事战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段期间里,它具有独特的意义,因为一个相对弱的(拥核)力量可以凭借其极端的破坏力量阻止另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只要其能够在第一波突发袭击中幸存下来。威慑是一种策略,旨在吓阻其对手采取尚未开始的行动,或阻止他们做出其他国家期望的事情。伯纳德·布罗迪英语Bernard Brodie (military strategist)在1959年写到,可靠的核威慑力量必须始终处于准备使用的状态,但不能已经被使用。[1]

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于1966年的经典威慑著作中,提出了军事战略不再被定义为军事胜利学的概念。相反,有人认为,军事战略现在同样强调威胁和威慑,即使不是全部,也占其大部分。[2]谢林阐释,伤害另一个国家的能力现在被用作防止其作出某种行为的一种因素。为了达到威慑另一个国家的效果,其本国军事力量必须非常强大。因此,可以总结出,以武力为基础的讨价还价的能力是威慑理论的基础,而且在对其予以保留使用的时候是最有效的。[2]

2004年,弗兰克·C·扎加雷提出威慑理论在逻辑上不一致,在经验上不可靠,而且作为理论而言有明显不足。理性选择学者主张以完美威慑取代传统威慑,即假设各国的内部特性可能有所不同,特别是威胁报复的可信度。[3]

在2007年1月《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中,资深冷战决策者亨利·基辛格比尔·佩里英语William Perry乔治·舒尔茨山姆·纳恩英语Sam Nunn扭转了他们以前的立场,并声称这远不能让世界更安全,核武器已成为极端风险的因素。[4]他们的理论基础和结论并不是建立在只有少数国家拥有核武器的旧世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许多国家拥有这些技术的不稳定因素上,而且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妥善维护和升级:

据《经济学人》报导,“欧洲高级政治家和妇女”组织呼吁在2010年采取进一步行动解决核扩散问题。他们说:“核威慑对潜在的区域核军备竞赛和核恐怖主义的世界的战略反应远没有冷战时那么有说服力”。[5]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