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勃海郡[1],或为迎河郡勃海国沧水郡,中国古代的郡、国

建置沿革

西汉

汉文帝十五年(前165年),除河间国,分其浮阳、东光、阜城、章武、中邑、东平舒、束州等县置勃海郡,治浮阳(今河北省沧县东南)。

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河间国推恩置成平、广、参户三侯国,别属勃海郡。元朔四年(前125年),齐国推恩置定、山原、柳、高乐等侯国,别属勃海郡。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勃海郡属幽州刺史部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清河国推恩置蒲领侯国,别属勃海郡。汉宣帝本始四年(前70年),清河国推恩置条市侯国,别属勃海郡。地节二年(前68年),河间国推恩置景成侯国,别属勃海郡。[2]

西汉晚期,勃海郡领有二十六县(侯国):浮阳、阳信、东光、阜城、千童、重合、南皮、定、章武、中邑、高成、高乐、参户、成平、柳、临乐、东平舒、重平、安次、条市(或作“脩市”)、文安、景成、束州、建成、章乡、蒲领。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河北省廊坊市以南,文安县泊头市阜城县以东,山东省乐陵市、河北景县安平县吴桥县以北地区。[3]

新朝改勃海郡为迎河郡[3]

东汉

东汉时,勃海郡改属冀州刺史部,移治南皮城(今河北省南皮县北)。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省并阳信、阜城、千童、定、中邑、高乐、参户、柳、临乐、重平、条市、景成、建成、章乡、蒲领十五县。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东光、成平二县改属乐成国。后乐成国推恩置条侯国,别属勃海郡。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分乐成国涿郡、勃海郡置河间国,东平舒、文安、束州三县改属河间国。永元七年(95年),削乐成国东光县,别属勃海郡。永元八年(96年),复置广阳郡,安次县改属广阳郡。汉安帝延光元年(122年),复置阳信县。至此,勃海郡领八县(侯国):南皮、高城、重合、浮阳、东光、章武、阳信、(或作“脩”)。[4]

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徙封乐安王刘鸿为勃海王,改勃海郡为勃海国[5]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降勃海王刘悝为廮陶王,改勃海国为勃海郡永康元年(167年),复勃海国[6]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勃海王被诬谋反,国除为勃海郡[7]。后析置饶安县。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分平原郡乐安郡、勃海郡置乐陵郡,阳信县改属乐陵郡。后又分勃海郡、河间国章武郡,章武县改属章武郡。至此,勃海郡领七县(侯国):南皮、高城、重合、浮阳、东光、条(或作“脩”)、饶安。[4]

Remove ads

魏晋北朝

曹魏时,分脩县置东安陵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封宗室司马辅为勃海王,改勃海郡为勃海国,领十县:南皮、东光、浮阳、饶安、高城、重合、条、东安陵、广川、阜城[8]咸宁三年(277年),徙封勃海王为太原王,复为勃海郡[9]晋惠帝时,分清河国、勃海郡、长乐国广川国,广川县改属广川国[10]

十六国时期,勃海郡先后为(314年-319年)、后赵(319年-350年)、冉魏(350年-351年)、前燕(351年-370年)、前秦(370年-385年)、后燕(385年-396年)所有。约此前后,东安陵县改为安陵县,阜城县改属武邑郡。后赵勃海郡有赵安县。[11]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取后燕勃海郡。北魏太武帝初,改勃海郡为沧水郡正平元年(451年),重合县并入安陵县。北魏文成帝太安四年(458年),沧水郡移治东光城(今河北省东光县东)。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分沧水郡、章武郡浮阳郡,浮阳、饶安、高城三县改属浮阳郡。太和十八年(494年),复置重合县。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沧水郡为勃海郡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重合县改属乐陵郡。至此,勃海郡领四县:东光、南皮、条(又作“脩”、“蓧”、“蓨”)、安陵[10]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勃海郡移治东光县陶氏城(今河北省东光县东南);省并安陵县;省并武邑郡,其所领阜城县改属勃海郡。至此,勃海郡领东光、南皮、条、阜城四县。[11]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勃海郡,领县直属冀州

Remove ads

人口

长官

勃海太守(前148年-9年)

勃海太守(23年-146年)

  • 邓邯,南阳新野人。[15]
  • 周睹,字文通,下邳徐人,汉章帝建初中在任。[16]

勃海相(146年-165年)

勃海太守(165年-167年)

勃海相(167年-172年)

勃海太守(172年-265年)

勃海相(265年-277年)

勃海太守(277年-289年)

  • 邹湛,字润甫,南阳新野人,晋武帝太康中在任。[23]

勃海内史(289年-310年代)

  • 邹湛,字润甫,南阳新野人,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年)离任。

勃海太守(310年代-318年)

勃海内史(319年-330年)

勃海太守(330年-420年代)

沧水太守(420年代-497年)

勃海太守(497年-500年)

勃海相(500年-520年代)

勃海太守(520年代-577年)

勃海郡守(577年-583年)

国主

  • 勃海孝王刘鸿,146年-147年在位。
    • 勃海王刘悝,148年-165年、167年-172年在位。
  • 勃海王刘协,189年在位。
  • 勃海王司马辅,265年-277年在位。
  • 清河康王司马遐,277年-300年在位,289年增封勃海郡。
    • 清河王司马覃,301年-302年、304年-308年在位。
    • 清河王司马籥,308年-311年在位。
  • 赵公石勒,318年-319年在位,勃海郡为赵国封内十三郡之一。
  • 赵王石勒,319年-330年在位,勃海郡为赵国封内二十四郡之一。[25]
  • 勃海郡开国敬公高飏,500年追封。
    • 勃海郡开国静公高琨,500年追封。

注释及征引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