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鸟形龙(属名:Hesperornithoides,意为“西方的鸟类形态”,昵称“洛里”)是一属生存于晚侏罗世北美洲的伤齿龙科兽脚类恐龙。[1]
发现
2001年,在威廉·沃尔(William Wahl)的监督下,泰特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莫里逊组金博采石场(Jimbo Quarry)的岩石中意外发现这具化石,该采石场覆于怀俄明州道格拉斯附近的超龙挖掘现场之上。收藏家们仔细记录该遗址的地层位置,并在洛夫雷斯(2006年)的研究中进行详细说明。[2]古脊椎动物学会的2003年年会上宣布了该遗址的发现。2005年,一项包括该化石的系统发育分析发表在古脊椎动物学杂志上。标本在同年被捐献给大角盆地基金会(Big Horn Basin Foundation)并于2016年加入怀俄明恐龙中心的收藏中。[1]
2019年,模式种米氏西鸟形龙(Hesperornithoides miessleri)由斯科特·哈特曼(Scott Hartman)、米奇·莫蒂默(Mickey Mortimer)、威廉·沃尔(William Wahl)、迪恩·洛马克斯(Dean R. Lomax)、杰西卡·利平科特(Jessica Lippincott)和大卫·洛夫雷斯(David M. Lovelace)正式命名、叙述。属名取自希腊语Ἑσπερίς/Hesperis(“西方”)、ὄρνις/ornis(“鸟”)和~eides(“形式”);种名纪念米斯勒家族对该项目的支持。正模标本WYDICE-DML-001发现于中莫里逊组的一层,可追溯至提通阶,由部分骨骼组成,包括颅骨后部、下颌骨、舌骨、五节颈椎、第一节背椎、十二节尾椎、肋骨、人字骨、左肩胛骨、右肱骨、左臂、一截腿骨、左小腿和缺乏右趾的右小腿。骨骼部分连接,代表亚成年或成年个体。[1]
叙述
2019年,正模标本个体体长估计为89 cm(35英寸)。这种体形对伤齿龙科来说相当有限。由于缺乏与未成年个体相关的颅骨和身体比例,标本可能代表成体或亚成体。尽管如此,两种分配方式都不会有太大区别,例如之前估计的89 cm(35英寸)的体长会增加至1米(3.3英尺)。叙述作者建立了西鸟形龙的数个衍生特征,包括:①颧骨含有气腔;②泪骨后支较短,从内角向下测量,其长度小于降支长度的15%;③方骨是副方骨孔(foramen paraquadraticum)外缘的一部分;④下颌骨外侧开口很小,不到整个下颌长度的八分之一;⑤在肱骨上,朝内髁突出的嵴占骨骼远端总宽度的15%以上;⑥手部第三只爪几乎与第二只爪等大;⑦胫骨下内角向前突出。[1]
分类学
2005年的系统发育分析将该标本定为中国鸟脚龙的近亲。[3]SVP2017年会议未发表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西鸟形龙(当时被称为非正式称为“洛里”)是中国猎龙的近亲。[4]这种衍生手盗龙类及其它几个发现于侏罗纪沉积物的物种(如近鸟龙和始中国羽龙)的存在,有力地驳斥了那些反对鸟类从恐龙进化而来的普遍观点的人所使用的时间悖论论点。
西鸟形龙于2019年被置于伤齿龙科中一个由大连龙、西峡龙和曲鼻龙形成的演化支的基础位置,分支图如下所示:[1]
伤齿龙科 Troodontidae |
| |||||||||||||||||||||||||||||||||||||||
古生物学
19世纪在莫里逊组中发现了许多大型恐龙,而西鸟形龙的发现表明该地层仍有许多物种未被发现。西鸟形龙生活在一个相对开放且水源充足、具有生长量低但数量众多的树木或者湖泊湿地环境的自然景观中。[1][5]
除鸟翼类外,多数近鸟类分类群只有少数成员具有一定飞行能力,这些例外情况皆显示出对树栖生活的适应,表明当物种进化出有助于爬树的特征和行为时(例如翅膀辅助奔跑),飞行能力发展了很多次。[1]
参见
- 伤齿龙科研究历史
- 莫里逊组
- 2019年古生物学研究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