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
2017年电子游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日语:バンドリ!ガールズバンドパーティ!),简称《Garupa》(ガルパ),是由武士道开发并发行的音乐游戏及视觉小说,属《BanG Dream!》跨媒体制作企划。在游戏中,玩家可以单人或多人演奏歌曲,亦可阅读乐队和角色故事。游戏支持iOS与Android平台,于2017年在日本发行;2021年,在Rocket Studio协助下,游戏移植到任天堂Switch端。
Remove ads
武士道启动《BanG Dream!》企划后,游戏公司Craft Egg对其颇有兴趣,决定为之制作手机游戏。游戏于2016年1月起开始开发。作品的界面力求简洁,采用Live2D技术展现角色,还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出对角色的重视;玩法上难度适中,以求扩大受众面。
该作口碑良好,在日本地区的“Google Play 2017年最佳游戏”中获奖。游戏的剧情和玩法等方面受到好评,音乐品质亦受到称赞,但有评论员批评游戏过难、虚拟抽奖令人烦躁。本作曾多次与其他作品展开联动活动,还衍生出迷你动画、广播节目、漫画等作品。
Remove ads
剧情
《BanG Dream!》企划围绕女子高中生的五人乐队展开,本作沿用其角色与设定[4][5]。游戏剧情分为主线故事、乐队故事、活动故事[6][7]:24–25,并按“季”划分;每季与作品设定的年份对应[8]。
主线故事以女子乐队Poppin'Party为核心[9]。第一季中,玩家作为live house“CiRCLE”的员工[5][10],受同事月岛麻里奈的委托,为“少女乐团派对”活动招揽乐队[10]。后Poppin'Party乐队主动参加活动[5][11],并帮助玩家招揽了Roselia、Afterglow、Pastel*Palettes、Hello, Happy World!等乐队[12]:14[13]。第二季围绕CiRCLE第二次举办少女乐团派对而展开,新乐队Morfonica亦加入活动[12]:14[14]。
乐队故事描绘各支组合的历程,展现其组建过程与成员间的关系变化[5]。故事为章节制,部分章节改编自动画[15]。各支乐队的故事如下:
- Poppin'Party:户山香澄进入高中后,为了寻找“闪闪发光、心动不已”的东西而组建乐队。乐队组成后,五人参加学校的文化祭,还通过了live house“SPACE”的试镜,如愿以偿登上演出舞台[12]:15[15][16]。随后,乐队听闻商店街的祭典因故取消,为了让之复活,五人创作主题曲,借助音乐感化当初的反对者[12]:15[17]。因学业压力增加,键盘手市谷有咲与乐队其他成员产生争执并疏远;在户山香澄等人的努力下,乐队重归于好[12]:15[18]。后来,她们代表“CiRCLE”参加演出,希望能够在网络上直播表演,但老板认为她们的能力不足,无法用音乐拨动人们的心弦;因此她们不断练习,最终得到老板认可[12]:15[19]。
- Afterglow:几位儿时玩伴组成乐队,后受邀参与“女子乐队演奏会”。练习过程中,键盘手羽泽鸫病倒,主唱美竹兰因花道继承之事而与父亲产生冲突。之后美竹兰用音乐上的成绩打动了父亲,得以追随音乐梦想[12]:16[20]。美竹兰已然成长,但她所作的新歌词并未取得其他成员共鸣。其他成员意识到自己水平不足,为追上其成长步伐而做出改变[12]:16[21]。她们参加了一次演出活动,但制作人更看重乐队履历而非能力,故美竹兰对其大发雷霆。她的言论流传到社交平台后迅速发酵,因此乐队遭到各个音乐活动拒绝。再度受邀参加“女子乐队演奏会”后,乐队形象得以扭转[12]:16[22][23]。
- Pastel*Palettes:一家事务所成立了Pastel*Palettes,打算作为偶像乐队而不实际演奏。但首次现场演出时设备故障,乐队不会演奏的事实公之于众。为扭转形象,成长为真正的乐队,她们开始练习乐器[12]:16[24]。随后,事务所希望成员通过个人活动提升人气,事实上宣告该组合停止活动。各成员在思考自己的梦想与目标后,决定仍然以乐队整体为重,共同参加演唱会锻炼能力[12]:16[25]。后来,姐妹团“ViVidCanvas”出场,事务所为推广该团,希望让其演唱Pastel*Palettes的新曲,但后者不愿成为垫脚石,故而反对。之后,ViVidCanvas将歌曲演绎出自己的特色,得到Pastel*Palettes认可,两者共同登上演唱会舞台[12]:16[26][27]。
- Roselia:凑友希那为实现音乐人父亲的愿望,希望登上音乐节,故组成乐队,并为达到“音乐的顶点”而练习;其他成员发现凑友希那毫不在乎乐队本身后,Roselia分崩离析。五人诚挚交流后,再度共同登台参赛[12]:17[28]。乐队受邀参加某场音乐活动时,观众反响不佳,凑友希那责怪队友,乐队二度产生裂痕。她们为找回自我而努力,敞开心扉相互交流后重登舞台[12]:17[29]。Roselia在乐队活动中表现出色,吸引了音乐经纪公司,但该公司提出的出道条件是演奏凑友希那父亲的歌曲。凑友希那因是否要坚持自我而陷入两难,最终拒绝要求,但乐队仍因高超的音乐水平而受邀参加演出[12]:17[30]。
- Hello, Happy World!:弦卷心在寻找让人快乐的事物时,邀请松原花音与自己同台表演,以此为契机决定组成乐队,希望“让世界充满笑容”。为了鼓励因受伤而失去笑容的少女,她们多次举办演唱会,终究让她重新绽放笑容[12]:17[31]。她们走进因客流稀少而困顿的游乐场,通过布置场地和举办演出,为那里注入欢笑与活力[12]:17[32]。乐队受邀前往异国参加庆典,乐队在活动中登上舞台,将欢乐带给该国公主与当地居民[12]:17[33]。
- Morfonica:仓田真白在二叶筑紫的邀请下前往live house,听到Poppin'Party的歌曲后决定成立乐队。她们演出水平欠佳,仓田真白一度萌生了放弃乐队梦想的念头。其他成员及户山香澄齐心协力,将仓田真白重新引入音乐世界[12]:18[34][35]。乐队演出水平提高后,成员们希望参加面向高中生的演出活动,但小提琴手八潮瑠唯突然提出要退出乐队,认为加入乐队仅是“自恋”与“自我满足”。后来,其他四人纷纷向八潮瑠唯吐露心声,成员重归于好后参与演出[12]:18[36]。
- RAISE A SUILEN:乐队招募吉他手后,随即参加挑战赛。预选赛的观众投票环节中,其票数曾一度遥遥领先,但最终遭Roselia反超。珠手知由迁怒于队员,令乐队四分五裂。朝日六花和佐藤增姬四处奔走,帮助珠手知由解开心结,乐队在决赛中摘得桂冠[12]:18[34][37]。后来,乐队参加了一场大型室内音乐节。珠手知由的母亲亦前往观看,演出结束后给予高度赞赏。然而,这种赞赏一如既往地只肯定她的努力而非音乐本身,令她感到不满,长期以来的心理阴影也随之浮现。为化解这一问题,其他成员劝导珠手知由,助其找回状态[12]:18[38]。
- MyGO!!!!!:高松灯曾与其他成员组建CRYCHIC乐队,但最终解散。千早爱音从英国转学到日本后,邀请高松灯组建新乐队,并吸引到原CRYCHIC成员长崎爽世、椎名立希,以及新成员要乐奈。但长崎爽世一心希望重建CRYCHIC,与其他成员产生摩擦,致使新乐队解散。高松灯鼓起勇气,逐个挽回乐队成员,并借助日复一日的诗歌朗诵传递心声。最终众人受到感召回归舞台,共同完成即兴表演,重组成为“MyGO!!!!!”乐队[39]。
游戏活动通常也会附带相应剧情[7]:25。例如在《SAKURA*BLOOMING PARTY!》中,各个乐队的一年级学生聚到一起赏樱;在《连结思绪的未竟之歌》中,Roselia的主唱凑友希那为演出父亲所写的歌曲而苦恼[40]。
Remove ads
玩法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旨在让玩家“亲身感受乐队生活”,通过“节奏游戏玩法”与“青春乐队故事”两部分交替呈现[7]:24[1]。游戏核心玩法在于演出歌曲[9][41],该模式采用了传统音乐游戏中的音符下落判定方式[6]。屏幕上共有七条轨道[5]。玩家需根据音乐节奏,击打下落至判定线的音符[5][9]。音符分多种类别,包括需点击的蓝色音符、需长按的绿色长条音符、需滑动的粉色音符、需侧滑的橙色及紫色音符[5][8][42];某些地方设有特殊的黄色音符,点击后会施展乐队成员的技能(如减少失误判定等[43]),并播放相应台词[5][41]。玩家可调整多项游戏设置[5],还可更改演奏效果及皮肤[44]。
演出前,玩家需选出5名角色组成出场队伍,可跨乐队混合搭配成员[5]。游玩时,背景会出现2D的Q版出场角色的形象[41],角色间还会相互交流互动[45][46]。部分歌曲亦有特殊背景画面,如音乐视频(MV)和3D动画[47][48]。每次演出开始时,玩家有一定生命值,演奏失误则会有所损失[41][47]。完成演出后,玩家会获得经验值和游戏道具,也能提高出场成员及其所处乐队的等级,可用于推进情节[9][49]:17。该作中无体力限制,玩家可无限次游玩歌曲;但有类似的加成道具“LIVE BOOST”,消耗后会随时间恢复。玩家若在演出前使用该物品,则能在演出完成后获得数倍奖励[6][9]。此外,游戏还内置战斗通行证机制[50]。
演出包含单人模式“自由演出”以及多人模式“协力演出”[9]。“自由演出”模式下,生命值耗尽时演出失败,但玩家可消耗游戏内货币回复生命[1]。“协力演出”支持至多五名玩家同时演奏,最终会统计总成绩[9]。该模式下分为不同房间,部分房间对乐队实力有所要求[9]。游戏过程中,玩家若在固定的“FEVER CHANCE”阶段积攒足够的连击次数,则可触发“FEVER”模式获得额外分数[9];若生命值归零,演出仍会继续,但得分会减少[1]。游戏还设有单人模式“舞台挑战”,需要以指定乐队成员游玩,并达到得分要求[51];亦有“排练模式”,此时玩家即使耗尽生命值,也能继续游玩[1][52];同时也有“自动演出”功能[50]。活动期间,可能会推出特殊的游戏模式:如“团队演出FES活动”为两支五人团队间的对抗玩法[42]。
每首歌曲提供多种难度等级[9]。其一般为约1分30秒左右的剪辑版,也有部分为完整音源[47]。游戏曲目类型多样,既包含乐队原创作品,又涵盖翻编自动画歌曲与日本流行音乐等的流行曲目[5][6][7]:25,同时还有与原唱艺人合作演绎的“EXTRA曲”[53]。游戏会举办“总选举”活动,让玩家票选相应乐队或特定组合,胜出者会推出相应歌曲,并收录到游戏中[54]。某些地区会收录限定歌曲:如韩服与女子偶像团体GFRIEND合作,加入了《今天开始我们》与《Time For The Moon Night》两首单曲[55];英文版曾限时收录了碰碰狐版的《鲨鱼宝宝》[56]、daniwellP的《彩虹猫》[57]等歌曲。
除音乐游戏玩法外,玩家还可体验各类故事,包括主线故事、乐队故事、活动故事等[6][7]:24–25。故事以视觉小说的形式呈现[58],玩家可以执行跳过、快进、自动播放、查看记录等操作[5];其中角色采用Live2D技术,以2.5D形式展现[5][59],能做出多种表情与动作[5][9],且配有语音[6][9]。主线故事对玩家等级有所要求,乐队故事则需提升对应乐队的等级后才可解锁[9];活动期间,玩家可挑战歌曲,累积分数参与排名,并阅读对应的活动故事[7]:25[8]。游戏地图分为多处场景,随着剧情推进而逐步解锁。玩家点击散布各地的角色后,可以赚取经验并触发角色语音,包括成员独白与互动,补充了游戏剧情[5][58]。玩家还可在商店中购买乐器等道具,使用道具演出时,可获得分数加成等效果[9]。
游戏另设置有角色养成系统[6]。角色以卡牌形式存在,同一角色有多种不同星级的卡片,高星卡得分更高且技能更强[43][60],还带有角色专属故事[5][7]:24。角色达到指定等级后,可消耗特定道具完成进阶,获得新外观[7]:24[49]:17。玩家参与部分活动能够获得卡片,花费虚拟货币也能抽取卡片;该货币可通过游戏中免费渠道获取,还可在微交易中获得[7]:24[60]。
Remove ads
开发与发行

武士道公司因音乐游戏《Love Live! 学园偶像祭》大获成功,故意识到音乐题材的潜力,后于2014年启动了《BanG Dream!》跨媒体制作企划[61][62]。企划启动之初,创始人木谷高明即希望将游戏作品纳入其中[62]。与CyberAgent旗下的游戏公司Craft Egg接洽时,对方对该企划相当感兴趣;在观看了首支乐队Poppin'Party的现场演出后,遂同意为《BanG Dream!》开发手机游戏[7]:46–47[63]。开发团队考虑到企划特点,最终选择音乐这一游戏类型[59][63]。本作使用Unity引擎开发[1]。其于2014年底开始构想[7]:46,2016年1月起开发[64],原计划于2017年3月上线,与第一季动画结束时间同步[1]。
作品的游戏界面力求简洁,采用白灰为主、粉色为辅的色调,几乎不使用图标动画,将界面元素与内容加以分离,以突出角色立绘与插图[1][65]。项目早期仅有两名设计师,后增至三人[1]。游戏采用Live2D技术展现剧情玩法中的角色:该技术将2D人物拆分为多个部分,开发者再分别设定各部分的动作,即可实现角色的运动效果[64]。人物主要采用了赛璐珞动画的风格,并辅以柔和的渐变效果[64][66];其色彩多样,追求华丽与视觉冲击力[66]。
游戏收录企划原创曲与翻唱曲,团队希望保持两者数量平衡[59]。游戏之所以收录翻唱曲,是因为Poppin'Party在初期现场演出中,因原创曲不足而翻唱其他动画歌曲,取得良好反响[63][68]。为体现差异化,游戏采用能够免费游玩翻唱曲的方式[63]。歌曲的创作与改编主要由Elements Garden操刀[69][70],也有部分由SUPA LOVE等其他团队负责[71]。创作原创曲时,团队在游戏剧情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带动听众的情绪共鸣,并强化玩家与角色间的纽带[7]:40,49[63]。
整体玩法上,为促进玩家长期参与,同时“丰富用户生活”,团队在控制游戏强度、降低时间负担的同时,也构建了具有深度的内容体系[7]:41。为扩大玩家受众,并让所有玩家都能享受演奏过程,开发商在音乐游戏部分的设计上采取整体难度适中、提供多重难度选项的策略[7]:41[72][73]。公司有专门负责谱面的团队,以打磨演奏难度[59];他们刻意避免需同时按下三处及以上音符的场景,保证玩家手持或放平设备时均可畅玩[63]。多人游戏模式为该作亮点,团队在此花费了不少时间[72][73]。
角色是游戏的主要卖点[63]。团队提及,他们秉持着“珍视角色”的公司文化开发游戏[1]。设计师希望玩家更多地接触角色、了解角色,进而接触企划其他作品[1]。为保证角色演奏符合实际,武士道还邀请ESP吉他公司共同设计乐器[3]。世界观设定上,由于游戏随整体企划共同推进,角色的具体个性设定、说话风格等在开发初期尚未明确,游戏团队没有自作主张,而是向电视动画的制作团队请教[7]:47[63]。为推动剧情发展,游戏展现了角色与乐队的成长过程[63]。角色与声优的关系方面,游戏希望虚构角色能与现实声优相互融合[1]。例如,演唱会中声优发言与现场气氛等等,会逐渐渗透进游戏,像是角色和乐队在“自然生长”[63]。声优在录制对话时,通常按特定组合或乐队分组,以确保氛围自然[74]。
宣传方面,木谷高明自称,游戏开发初期并未做过多宣传[7]:47。不过,由于第一季动画口碑不佳,木谷高明决定大力宣传游戏,呼吁大家预注册[61]。同时,为了将游戏推向不熟悉游戏和动画的群体,该作常与其他企划及作品展开联动[7]:48。2016年9月15日,官方于东京电玩展上公布游戏制作的消息[75]。2017年1月1日,游戏开放先行注册[76]。同年2月17日,游戏开始封闭测试[5]。2017年8月,Craft Egg官方出席漫画博览会,确认本作将于台湾发行,这是游戏首次进军海外市场[72]。
移动端方面,2017年3月16日,游戏在日本推出[76];同年9月,由移动怪兽发行的繁体中文版于台港澳地区开放预先注册[77],后于10月3日上线[78];韩国服由Kakao Games运营,于2018年1月16日开放预约[79],25日开启封闭测试[80],次月6日开服[81];英文版最早于2018年3月29日在新加坡上线[82],后于4月4日面向全球发行[83];中国大陆由哔哩哔哩代理,于2017年11月开启预约[69],但由于2018年中国大陆游戏版号冻结,直至2019年3月才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出的游戏版号,满足商业发行要求[84],同年5月9日开启删档测试[85],5月30日上线iOS版,6月5日在全平台上公开测试[86]。2023年10月11日,韩服宣布于2024年1月31日停运[81]。
2021年2月28日,武士道宣布本作将移植至任天堂Switch平台[87],由Rocket Studio协助开发[88]。其于2021年8月5日推出试玩版,同年9月16日在日本发售[89]。该版本适配了按键操作及Joy-Con手柄,还设有单独的难度设计[90]:18[91]。其取消了虚拟抽奖机制,玩家通过完成任务和阅读故事即可得到角色卡片[88]。同时该版并未设置“LIVE BOOST”机制,也没有多人合作模式[90]:19。上线初期,该版仅开放主线第一季剧情及对应的大多数角色,但不包括活动剧情与角色[89][92];2022年1月,游戏通过可下载内容,增加了Morfonica和RAISE A SUILEN等第二季的乐队相关内容[88][93]。
2023年12月18日,Craft Egg宣布其运营困难,将于2024年1月4日起停止联合开发,后续开发工作将完全由武士道接手[94][95][96]。
Remove ads
评价与影响
评价
本作口碑良好。Sentai Filmworks称游戏总体上让人欲罢不能[41]。评测媒体Appget的纳谷英嗣称其“纯粹作为音乐游戏也足够优秀”[46]。XDA Developers的记者伊丽莎白·亨吉斯(Elizabeth Henges)将之列为2020年最佳Android游戏之一,称其为“超级甜美的节奏游戏”[98]。流媒体服务公司HIDIVE认为该作饶有乐趣,如同名动画般引人入胜,堪称“梦幻游戏”[99]。
游戏模式与题材评价正面。游戏大观指出该作和《Love Live! 学园偶像祭》相同,融合了音乐游戏与剧情冒险两大玩法[100]。游戏东亚的评测员김남규 Gim Nam-gyu亦持有相同观点,称之好比《偶像大师 灰姑娘女孩 星光舞台》的“乐队版”,这种游戏模式在韩国较为新鲜[43]。游戏大观提到,此作在前述模式的基础上,还融入了角色扮演玩法和强社交元素,分别能够提高玩家的付费意愿和活跃程度,开创了音乐游戏的新时代[100]。不过iNews24的记者문영수 Mun Yeong-su提出,游戏设计者也力图满足“宅文化”用户的情感投入。他观察到,游戏需通过第三方平台登录,但不会同步社交关系,因此也适合喜欢悄悄游玩的玩家[101]。《Game Channel游戏频道》在试玩后评测道,该作的培养要素浓厚,等级培养与抽卡机制能吸引玩家持续游玩[49]:15。游戏葡萄的依光流分析称,该游戏既强调乐队元素,又贴近日本流行音乐文化,弥补了相关市场的空缺,从而扩大了游戏受众面[6]。김남규分析道,传统的节奏游戏依赖重复练习提升水平,从而带来成就感,但玩家容易对练习过程感到疲乏;但本作融入剧情,玩家会为乐队的成长故事所吸引,产生继续游玩的兴致[102]。他还提及,该作虽然较为小众,但目标玩家非常明确:喜爱日本动画、喜欢美少女角色养成、对节奏游戏感兴趣,因此称它为“直击喜爱美少女风格男性玩家的定制品”[43]。他赞扬角色收集机制能拓宽受众基础,每支乐队都有专属剧情线,玩家会收集并培养所青睐的乐队成员角色,即使不熟悉节奏游戏也能加入进来[102]。不过,他也承认抽卡机制是游戏一大痛点,但也称开发商并未强制让玩家花钱[43]。亨吉斯同样抱怨其“有时会让人烦”,但她也称“不用课金也能玩得很好”[98]。《Game Channel游戏频道》也持有类似观点,称游戏抽卡概率偏低,但也指出卡牌仅是影响节奏部分的分数评价,不影响游戏其他方面,且玩家可以多花时间达到相同效果[49]:15。游戏代理商在中国大陆与韩国的本地化受到好评[6][103][104]。
冒险模式中的角色与剧情受到好评。媒体ComicsVerse的海登·莫斯利(Hayden Moseley)认为本作的主要魅力在于角色互动,并称之像“能玩的动画”[60]。김남규认为游戏突出叙事这一要素,将美少女乐队的成长历程描绘得引人入胜,激发了玩家的情感共鸣[102]。同时,本作虽以节奏游戏与冒险探索为主体,但他认为后者是该游戏真正的特色。玩家通过地图探索和角色互动,能够体验到类似于恋爱养成游戏的亲密感氛围,其更接近“心跳回忆”系列的纯爱风格,而非《同级生》那般成人化[43]。《Game Channel游戏频道》也称,游戏地图遍布音乐少女的互动与对话,日常感十足,“就像随处可见的邻家少女一样”[49]:15。Siliconera的詹妮·拉达(Jenni Lada)认为其有别于《Love Live! 学园偶像祭》以及《歌之王子殿下:闪耀之星》,指出本作不再围绕单一组合展开,而是以多支女高中生乐队为主角,且团体风格多样,几乎可以覆盖不同玩家的审美取向,设计别具一格。她还评论道,角色间的对话真实,能让玩家产生共鸣,沉浸到游戏中[58]。依光流称游戏剧情丰富,用“画风欢快、人设活泼的多乐队群像”展现出游戏的内核及价值观[6]。《Fami通》的卵を守る雨宮 Tamago o Mamoru Amemiya赞扬剧情充实,玩家能够自行组建理想中的乐队;不过ジゴロ☆芦田 Jigoro☆Ashida和户冢伎一认为Switch版与手游相差不大,没有太多新内容[97]。本作的角色演出也受到广泛好评,尤其是Live2D技术的应用[44][9][43][100]。Gamer的TOKEN在参与封闭β测试后,赞赏角色的设计理念特点鲜明且个性丰富,Live2D让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生动而丰富[5]。纳谷英嗣指出,角色演出以Live2D及全语音的方式呈现,沉浸感强[46]。문영수还赞扬声优配音演技丰富,让人想起日本动画,给游戏带来不少乐趣[101]。依光流认为,该作是当时少有的全方位应用Live2D技术的游戏,于同类作品中独树一帜[6]。HIDIVE指出,角色的动画效果与其性格相匹配。例如,Roselia的凑友希那端庄冷静,动画中也极少流露笑容。游戏场景中存在一些次要角色,他们虽然不能与玩家交互,却让地图画面更加充实[99]。
游戏曲库阵容与节奏模式体验获正面评价。莫斯利评价道,游戏音乐如同角色般可圈可点[60]。依光流赞扬游戏收录曲目的品质很高,称音乐偏向于日本流行和软式摇滚的风格,节奏鲜明[6]。卵を守る雨宮赞扬曲库很充实,而同样来自《Fami通》的くしだナム子 Kushida Namuko认为游戏曲目种类丰富,但Switch版的曲库稍显贫乏[97]。纳谷英嗣与INSIDE的编辑茶っプリン Chappurin均赞扬其翻唱曲丰富,且都能免费解锁[46][45]。依光流认为改编的翻唱曲展现出了乐队特点。他还高度评价游戏的演奏模式,认为音乐节奏明快且谱面变化丰富,二者结合能为他带来“爽快感”[6]。纳谷英嗣称,该作的节奏模式部分完成度很高[46]。《Fami通》的评论员一致赞赏Switch版的操作方式,尤其是Joy-Con体感操作能够降低门槛并增加沉浸感[97]。多人模式得到普遍赞赏[43][46][60]。依光流指出,该模式下各玩家为合作关系,不会因个人分数的差别而有奖惩措施,适合好友间切磋或帮助[6]。亨吉斯提到,“在线与朋友共玩相当欢乐”[98]。茶っプリン还提及,多人模式中,用户以表情印章相互交流的方式很有趣[45]。Sentai Filmworks认为本作的一大特点是角色在节奏游戏的背景中互动[41]。4Gamer.net的Rin对3D演出模式给予好评,说“一边欣赏表演、一边打节奏游戏”虽富有挑战,但增加了玩家沉浸感与角色临场感。演出中,角色有时会演奏非本职乐器,例如键盘手市谷有咲可以弹奏吉他并担当主唱,让人耳目一新[105]。
游戏难度方面,评价因玩家经验不同而存在分歧。김남규评论道,该作节奏游戏部分类似于《音速出击》以及“DJMAX”系列游戏,挑战性十足,足以媲美纯正的音乐游戏。但他认为,本作以玩家技术为核心,虽对有节奏游戏经验的玩家来说容易上手,但对将其视作美少女游戏的玩家并不友好,多数玩家难免手忙脚乱[43]。莫斯利也有类似观点,提到游戏新手引导比较简短,给玩家“过多的自由度”,对熟悉音乐游戏的人来说是好事,但对新手却反而不便。不过他也称,此作的玩法“虽然复杂,但回报丰厚且非常有趣”[60]。纳谷英嗣在评测中写道,该作展现出类似“太鼓达人”系列以及《Pop'n music》等街机游戏的轻松体验特点。他还认为,多人模式虽有门槛,但普通玩家也能乐在其中[46]。HIDIVE称,该作不仅为新手准备了上手引导,而且还保留有进阶挑战内容供老玩家尝试[99]。Sentai Filmworks在评测中写道,游戏虽富有挑战,但也适合不同层次的玩家[41]。茶っプリン还指出,游戏中未设计体力系统,玩家可以畅玩游戏,体验非常友好[45]。依光流认为,该作节奏部分玩法与传统音乐游戏区别不大,但是玩家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判定机制,设计总体而言“相对偏硬核”[6]。游戏基地也认为本作如同竞技游戏般,可供设置的选项很多,显得十分专业[44]。2017年漫画博览会上,对于媒体事先提出的“音乐游戏部分的判定较为严格”这一意见,Craft Egg董事兼制作人近藤裕一郎回应道,节奏游戏在日本的发展时间较长,当地玩家有一定基础,因此制作组并未大量收到有关难度的反馈[72][73]。
用户评价上,游戏于日本刚推出时,在iOS的App Store上的平均评分为五星,下载量一度超过《Love Live! 学园偶像祭》和“偶像大师”系列游戏[100];上线两年内,其一直位于iOS游戏畅销榜前列,推出游戏内容更新时排名会上升甚至登顶[6][103]。在中国大陆上线当日,游戏登上iOS的游戏免费榜第五、音乐类游戏畅销榜第二[103]。2019年5月,该作在哔哩哔哩上的评分为8.7分(满分10分),依光流认为这“属于非常高的区间”[6]。台湾淡江大学的林沂庆分析用户评论后发现,不少玩家在更换游戏设备时,遇到丢失账号数据的情况[106]:54–55。
作品人气方面,日本地区,游戏上线时即有超56万玩家完成预注册[76]。该作推出后六个月即突破四百万次下载[107]。截至2022年11月,日服用户量突破1600万[95]。2021年,日本LINE公司的调查显示,该作位列“本女高中生最沉迷的游戏”榜单第四位[108][109]。根据IGAWorks的数据,游戏于2017年创收91亿日元[110][111]。海外地区,其全球英文服上线两个月后便突破一百万下载[112],至2018年8月累计达一千万[113]。韩国地区预注册时,人数超过50万[43]。2020年9月,官方宣布全球用户突破2000万人[114]。ComicsVerse的评论员杰茜卡·良(Jessica Liong)评价,该游戏或许是企划中最有人气的虚拟产品[115]。2018年,木谷高明在接受Real Sound访谈时,谈及游戏上线后企划人气大涨,“所有东西都极速飙升”,并指出游戏的“完成度”是原因之一[61]。Craft Egg首席执行官森川修一也表示,游戏上线后的人气远超预期[59]。
该作亦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Fadhila等人在2021年的论文中指出,《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可用作音乐学习的辅助媒介。研究表明,即便是非专业人士,若能长期坚持游玩,则其音乐感知能力可能与专业音乐人持平[116]。
本作在日本地区的“Google Play 2017年最佳游戏”中,于“用户投票”与“吸引力”两个类别中获奖[45][117]。
Remove ads
衍生作品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中的部分翻唱曲收录于专辑系列《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 Cover Collection》中,该系列首张专辑于2018年6月发行[118],截至2024年10月共发行9张[67]。该作衍生的迷你动画剧集《BanG Dream! Garupa☆Pico》于2018年7月5日开播,由三次元制作,角色采用Q版形象[119];后在2020、2021年分别追加了两部续作[120][121]。2022年3月,为庆祝游戏五周年,官方推出两集纪念动画《-CiRCLE THANKS PARTY!-》[122][123]。2020年3月24日起,广播节目《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 presents Morfonica Radio》开始播出[124];同年10月25日,官方开始播出广播《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 presents Afterglowの夕焼けSTUDIO》[125]。此外,武士道还发行了以本作为主题的《黑白双翼》卡牌[126][127]。
游戏亦有多部改编漫画。2017年4月25日与10月25日,官方分别发行了《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 Roselia Stage》的1、2卷,内容为Roselia乐队的故事[128][129]。2019年3月14日,武士道与角川联合发行了《BanG Dream! Garupa☆Pico》漫画选集,收录了17位漫画家创作的作品[130][131],后于次年4月22日发布第二卷[132]。2021年3月16日,武士道还推出了改编自游戏活动剧情的漫画《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 The first page》[42]。2022年2月28日,武士道开始发售《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 Event Diary》,讲述角色的日常生活[133]。2024年3月8日,武士道发行了迷你角色风格短篇漫画集《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 Comic Anthology on Parade!!》[134]。
Remove ads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