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
2017年电子游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日语:バンドリ!ガールズバンドパーティ!,英语: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香港和台湾译作“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中国大陆又译作“梦想协奏曲!少女乐团派对!”),简称Garupa(ガルパ),是由武士道开发并发行的音乐游戏,属《BanG Dream!》跨媒体制作企划。在游戏中,玩家可以单人或多人演奏歌曲,亦可阅读乐队和角色故事。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 | |
---|---|
| |
![]() 日版游戏标志 | |
类型 | 角色扮演、 |
平台 | iOS、 |
开发商 |
|
发行商 | |
设计师 | 千葉百枝、 |
编剧 | 西野裕子 |
美术 | 信泽収 |
音乐 | Elements Garden |
引擎 | Unity |
模式 | 单人、 |
发行日 | 2017年3月16日
iOS
|
停运日 | iOS、Android
|
武士道启动《BanG Dream!》企划后,Craft Egg对其颇有兴趣,决定为之制作游戏。游戏于2016年初开发,2017年3月在日本推出。作品的界面力求简洁,采用Live2D技术展现角色,还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出对角色的重视;玩法上难度适中,以求扩大受众面。制作过程中,官方开展多次线上与线下宣传活动。
该作口碑良好,游戏的剧情和玩法等方面受到好评,音乐质量亦受到称赞,但有玩家和评论员批评游戏难度与虚拟抽卡等游戏机制。作品在“Google Play 2017年最佳游戏”中获奖。本作曾多次与其他作品展开联动活动,还派生出迷你动画等作品。
剧情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基于《BanG Dream!》企划的角色与世界设定[1][2]。游戏剧情分为主线故事、乐队故事、活动故事[3][4]:24–25,并按“季”划分;每一季对应作品中的一年[5]。
主线故事围绕着女子乐队Poppin'Party展开[6]。第一季中,玩家作为live house“CiRCLE”的员工[2][7],受同事月岛麻里奈的委托,负责为“少女乐团派对”活动招揽乐队[7];后遇见愿意主动加入活动的Poppin'Party乐队,在其帮助之下[2][8],Roselia、Afterglow、Pastel*Palettes、Hello, Happy World!等乐队纷纷加入活动[9]:14[10]。第二季主要讲述了CiRCLE举办第二次少女乐团派对的过程,新乐队Morfonica亦加入活动[9]:14[11]。
乐队故事聚焦于各支乐队本身,包括乐队建立过程等[2]。各支乐队的故事如下:
- Poppin'Party有四章故事:第0章《Poppin'Party结成!》改编自动画第一季,记叙户山香澄组建乐队的过程[9]:15[12][13];第1章《Colorful☆Poppin'Candy》围绕着乐队如何拯救商店街的祭典[9]:15[14];第2章《双重彩虹》中,键盘手市谷有咲因学业与乐队活动的压力,而与其他成员产生争执并疏远,最终重归于好[9]:15[15];第3章《Live Beyond!!》讲述了她们参加“Rocking Star Festival”的经历[9]:15[16]。
- Afterglow有三章故事:第1章《“和平常一样”的Afterglow》聚焦于主唱美竹兰面对父亲反对时所做的反抗[9]:16[17];第2章《让我们与天色相连》涉及美竹兰与乐队伙伴之间的情谊与成长[9]:16[18];第3章《ONE OF US》描写了乐队被各个音乐活动所拒,而不断奔走的过程[9]:16[19][20]。
- Pastel*Palettes有三章故事:第1章《Pastel*Palettes、最初的故事》讲述了她们糟糕的出道演唱会,以及为扭转形象所做的努力[9]:16[21];第2章《让我们再次绽放光芒》关系到成员们对梦想与目标的思考[9]:16[22];第3章《TITLE IDOL》中,同事务所的姊妹组合“ViVidCanvas”出场,Pastel*Palettes因被利用而感到苦恼[9]:16[23][24]。
- Roselia有三章故事:第1章《蓝色蔷薇 逐渐萌芽》聚焦于该乐队的成立过程,她们为追求“音乐的顶点”而不断练习[9]:17[25];第2章《Neo-Aspect》中,乐队成员间发生冲突,后为找回自我而努力[9]:17[26];第3章《Sprechchor》探讨了乐队未来的发展走向[9]:17[27]。
- Hello, Happy World!有三章故事:第1章《让世界充满笑容!Hello Happy结成!》讲述了乐队如何鼓励一位受伤的朋友[9]:17[28];第2章《少了你可不行呢!》描述了她们拯救因客流不足而陷入困境的游乐园[9]:17[29];第3章《笑眯眯心连心!》则是她们前往异国旅行的冒险故事[9]:17[30]。
- Morfonica有两章故事:第1章《Morfonica、前往光辉世界》为仓田真白在Poppin'Party影响下,成立乐队的过程[9]:18[31][32];第2章《fly with the night》侧重于小提琴手八潮瑠唯是否要继续待在乐队[9]:18[33]。
- RAISE A SUILEN有两章故事:第1章《RAISE A SUILEN~揭开帷幕吧~》改编自动画第三季,讲述其组队过程[9]:18[31][34];第2章《CORUSCATE -DNA-》围绕队长珠手知由与其家人的故事展开[9]:18[35]。
- MyGO!!!!!有一章故事:第1章《It's MyGO!!!!!》讲述了乐队的建立过程[36]。
游戏活动通常也会附带相应剧情[4]:25。例如在《SAKURA*BLOOMING PARTY!》中,各个乐队的一年级学生聚到一起赏樱;在《连结思绪的未竟之歌》中,Roselia的主唱凑友希那为演出父亲所写的歌曲而苦恼[37]。
玩法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的主要游戏循环为“节奏游戏部分”与“青春乐队故事”,旨在让玩家“亲身感受乐队生活”[4]:24[38]。游戏核心玩法在于演出歌曲[6][39],该模式采用了传统的垂直音符下落判定方式[3]。演奏歌曲时,屏幕上共有七条轨道[2];当音符沿轨道下落至判定线时,玩家需根据音乐节奏音符做出对应操作[2][6]。这些音符包括需点击的蓝色音符、需长按的绿色长条音符、需滑动的粉色音符、需往左右方向滑动的音符;同时也有特殊的黄色点击音符,会激活乐队成员的技能和台词[2][6][39][40]。在任天堂Switch的掌机模式下,玩家可使用触屏或按下按钮来操作节奏音符;若连接电视,则可用Joy-Con手柄游玩[41][42]:18–19。玩家可以设置音符大小及其下落速度,或是调整判定时机[2],亦可更改演奏时的画面[43]。游玩时,背景会出现2D的Q版出场角色的形象[39];部分歌曲配有音乐视频,可作为背景播放[44];还有的歌曲提供了3D动画视频,出场成员会以3D形式显示在其中[45]。每次演出开始时,玩家均有1000点生命值[39]。若演奏过程中出现失误,则会扣除一定的生命值[44];生命值耗尽后,除非玩家消耗游戏内货币,否则演出失败[38]。完成演出后,玩家会获得经验值与游戏内道具,也能提高出场成员所处乐队的等级[6]。该作中无体力限制,但设有加成道具“LIVE BOOST”,消耗后会随时间恢复。玩家若在演出前使用该物品,则能在演出完成后获得数倍奖励[6]。
玩家可自由选择出场角色,包括混组不同乐队的成员[2]。角色以卡片形式存在,其稀有度以星级表示,越稀有的卡片能够在演奏时获得越高分数[46]。稀有度较高的卡片带有专属的角色故事[2][4]:24。角色通过“特训”后,外观会发生变化[4]:24。在移动端,玩家参与部分活动能够获得卡片,花费游戏内货币“星石”也能抽取卡片;星石可通过游戏中免费渠道获取,还可在微交易中获得[4]:24[46]。在任天堂Switch上,玩家通过完成任务和阅读故事即可得到卡片[47]。
演出包含单人模式“自由演出”以及多人模式“协力演出”[6]。“协力演出”支持至多五名玩家同时演奏,最终会统计总成绩[6]。该模式下分为不同房间,有些房间需要玩家达到一定水平后才可进入;游戏过程中,玩家若在“FEVER CHANCE”阶段积攒足够的连击次数,则可触发“FEVER”模式获得额外分数[6]。游戏还设有单人模式“舞台挑战”,其对乐队编组成员和最终得分均有要求[48];亦有“排练模式”,此时玩家即使耗尽了生命值,也能继续游玩[38][49]。活动期间,可能会推出特殊的游戏模式:如“团队演出FES活动”为两支五人团队间的对抗玩法[40]。
游戏中歌曲有多种难度[6],音乐风格多样[2]。曲目多为1分30秒左右的剪辑版,也有部分完整版[44]。游戏曲库包含乐队的原创曲和翻唱曲,后者如动画歌曲、日本流行音乐等[2][3][4]:25;同时还有乐队与原曲演唱者共同演出的翻唱,被归类为“EXTRA曲”[50]。游戏会举办“总选举”活动,让玩家票选相应乐队或特定组合,胜出者会推出相应歌曲,并收录到游戏中[51]。某些地区会收录限定歌曲:如韩服与女子偶像团体GFRIEND合作,加入了《今天开始我们》与《Time For The Moon Night》两首单曲[52];英文版曾限时收录了碰碰狐版的《鲨鱼宝宝》[53]、daniwellP的《彩虹猫》[54]等歌曲。
除音乐游戏玩法外,玩家还可查看各类故事,包括主线故事、乐队故事、活动故事等[3][4]:24–25。故事以视觉小说的形式呈现[55],玩家可以执行跳过、快进、自动播放、查看记录等操作[2];其中角色采用Live2D技术,以2.5D形式展现[2][56],能做出多种表情与动作[2][6],且配有语音[3][6]。主线故事对玩家等级有所要求,乐队故事则需提升对应乐队的等级后才可解锁[6];活动期间,玩家可在限定时间内挑战歌曲,累积分数参与排名,并阅读对应的活动故事[4]:25[5]。游戏地图分为多处场景,各角色散布在不同场所。玩家点击角色后,能赚取经验并触发对话:既有同一乐队成员间的闲聊,又有不同乐队成员间的互动[2];这些对话是对游戏剧情的补充[55]。随着剧情推进,地图上会解锁更多场景,商店中也开始售卖与乐队相关的道具(如乐器),其能在演出时提供分数加成等效果[6]。
开发

武士道公司先前因音乐游戏《Love Live! 学园偶像祭》大获成功,同时旗下声优爱美在演唱会上亲自演奏吉他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创始人木谷高明因此意识到音乐题材的潜力,提出“声优亲自演奏乐器”的想法,于2014年启动了《BanG Dream!》跨媒体制作企划[57][58]。企划启动之初,木谷高明即希望同时开发动画与游戏。他称,如果等企划火热后再制作游戏,就为时已晚[58]。他还认为动画作品的制作周期太长,而手机游戏可以与用户每天保持联系[58]。在与CyberAgent旗下的Craft Egg接洽时,对方对该企划相当感兴趣;Craft Egg首席执行官森川修一最初对企划持怀疑态度,但在观看了首支乐队Poppin'Party的现场演出后,遂同意为《BanG Dream!》开发游戏[4]:46–47[59]。开发团队最初曾考虑模拟经营和益智游戏等方案,但考虑到企划特点在于演唱会及乐曲本身,最终还是选择了音乐游戏[56][59]。本作于2014年底开始构想[4]:46,2016年1月起开发[60]。其使用Unity引擎[38],计划于2017年3月上线,与第一季动画结束时间同步[38]。游戏刚上线时,Craft Egg约有25名成员;上线五个月后,成员规模扩充至60人左右,其中约50人直接参与游戏的运营[56]。
2021年2月28日,武士道宣布本作将移植至任天堂Switch平台[61],由Rocket Studio协助开发[47]。据武士道执行官广濑和彦的说法,这是为了将本作推向不常接触手机游戏的潜在玩家群体[47]。与手机版不同,Switch版本为买断制[42]:18[62]。对于其他平台,武士道表示暂时没有计划[47]。
2023年12月18日,由于Craft Egg运营困难,其宣布将于2024年1月4日起停止联合开发,后续开发工作将完全由武士道接手[63][64]。
作品的游戏界面力求简洁,将界面元素与内容分离开来[65];其以白色、灰色为主色调,以粉色作为强调色,几乎不使用图标动画,以突出角色立绘与插图[38]。项目早期仅有两名设计师,后增至三人[38]。游戏上线前,界面开发从2016年8月持续到同年11月,由于时间紧张,团队将主要精力放在关键界面;对于“重要度较低的界面”,则直接套用现有模板和素材。为提高效率,低优先级页面往往先由程序员放置基础元素,再由设计师微调位置和尺寸[38]。同时,团队尽可能将画面切换控制在每0.25秒一次,确保操作节奏均匀[66]。
功能设计方面,团队认为,实现真正的通用设计并不容易,因此不会将其视为节省人力的主要手段[38]。为确保玩家游戏体验,他们避免游戏频繁网络通信,例如在玩家常用的主界面就不调用应用程序接口[66]。开发团队会制定下一年的总体功能计划,以及半年内的详细计划,然后根据需求优先级以及实际工作量,确定某一功能具体会在哪一版本中上线[67]。每个功能的耗费时间,会依规模大小而定:小规模功能花费数月,而大规模功能则需半年至一年时间[4]:41。设计师竹内千佳透露,后续的运维开发分为添加新功能与改进既有功能两大部分,流程分为16个环节[38]。

游戏中带有翻唱曲,该灵感来自Poppin'Party在初期现场演出中因原创曲不足而翻唱其他动画歌曲[59][68];为与《太鼓之达人》和《中二节奏》等收费游玩知名歌曲的音乐游戏区别开来,本作采用能够免费游玩翻唱曲的方式[59]。森川修一提到,这是游戏的一大亮点,能够在音乐游戏中争夺市场,吸引玩家游玩[69]:29。木谷高明将这一做法与自家的卡片游戏《黑白双翼》相提并论,认为只要在游戏中不断加入人气作品,就能持续高热度[57]。游戏计划每月追加三至四首歌曲[70]。木谷高明透露,由于无法确定能否获得歌曲的使用权,他们很难事前精准地安排歌曲的实装时间。因此,团队会尝试同时申请大量音乐的使用权,但有时会因获得大量许可而烦恼实装音乐的顺序[4]:48。在选取翻唱曲时,他们会尝试不同风格的翻唱曲,且会考虑到乐队特色,避免破坏乐队的形象;同时也参考玩家反馈以及游戏群体对歌曲的熟悉程度[4]:40[56]。不过,近藤裕一郎指出,游戏不能仅靠翻唱曲,而是需要保持原创歌曲与翻唱歌曲的平衡[56]。
原创曲的创作与翻唱曲的改编均由Elements Garden操刀[71][72]。两者在早前即有合作[72]。游戏团队创作原创曲时,希望能够带动听众的情绪共鸣,并强化玩家与角色间的纽带,且与游戏剧情相匹配,因此会将游戏剧本分享给中村航和Elements Garden。他们会根据角色情感,分别作词与作曲[4]:40,49[59]。上松范康是Elements Garden的主要成员[72]。他自称在创作乐曲时会脱掉衣服,以追求“轻柔飘逸”的质感,且多借助钢琴与哼唱以创作旋律[72]。除了听取声优们的意见,他还会特别重视对角色特质的表达[72]。而歌曲的标题主要由Elements Garden的作词家织田明日香负责,上松范康称她起的名称醒目且霸气,能够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72]。乐曲的封面方面,设计时会强调乐队自身的特色。对于原创曲,会设法将故事剧情融入到封面中;而对于翻唱曲,则会采用易于理解且能让玩家愉悦的设计[73]:33。

总体玩法上,团队刻意让游戏轻量化且富有深度,旨在让玩家长期享受游戏,避免投入过多时间而感到负担[4]:41。演奏歌曲的玩法设计上,游戏希望让所有玩家都能享受其中[4]:41。近藤裕一郎表示,本作的一大亮点是多人游戏模式,团队在此花费了不少时间[70]。他还称,为了扩大玩家受众面,游戏并未故意设置高难度,同时还提供了不同难度[70]。同时,不同难度间的得分差异也不会太大[4]:41。团队在难度设计上并未有十分严格的标准,但对音符的密度有着一定要求[73]:33。森川修一也指出,为确保玩家的游戏体验,避免其产生操作压力与心理负担,游戏采用“直线轨道”的设计,且尤其在意“手感”和“敲击时的爽快度”[59]。公司有专门负责谱面的团队,以打磨演奏难度[56];他们刻意避免需同时按下三处及以上音符的场景,保证玩家手持或放平设备时均可畅玩[59]。针对Switch版本,团队为之添加了单独的难度设计,还加入了使用按键和Joy-Con操作的方式[42]:18[74]。在Switch平台上,游戏并未设置“LIVE BOOST”机制,同时游戏不能联机,没有多人合作模式[42]:19。
本作希望玩家能够体验演出氛围[38],设有多种演出效果。游戏早期并未在演出音乐时引入2D模型,因为这会导致游戏卡顿,后因设备性能提高而得以集成[75]。本作最初也没有音乐视频,但团队后来希望玩家能够观看角色演出的场景,因此委托三次元制作视频并加入游戏[69]:29。同时,游戏最早也无“完整演出”(FULL Live),但线下乐队表演时会采用此种形式,因此后在玩家的反馈下加入[69]:30[73]:33。为了让无法亲自前往现场观看真实Live的玩家,能够对真实乐队演唱会感同身受,游戏后来添加了3D Live模式[9]:32。在Android平台上,由于设备配置与性能不一,团队遇到了音画不同步的问题,且很难改善,因此推出了“轻量模式”[69]:30;该模式下背景仅以插画形式呈现[76]。

团队自称,在开发游戏时秉持着“珍视角色”的公司文化[38]。森川修一认为,角色是游戏的主要卖点[59]。剧本团队负责人兼Craft Egg内容制作人沢村英祐称,他们会将登场人物当作“真实的人”[66]。设计师千葉百枝称,游戏在许多地方都刻意融入角色元素,包括活动标志以及节奏游戏的成员对话,以便玩家更多地接触到角色形象,并将这份好感延伸到企划的其他领域[38]。同时,团队也会反复使用乐队的标志性元素,加深玩家对乐队及其角色的印象[38]。对于玩家熟知的角色,团队会暗示其有隐藏设定[65]。Craft Egg的创作者高桥佑介认为,角色的表情应该毫不掩饰地展现出来,“让玩家仿佛通过镜头亲临其境”[75]。游戏注重乐器方面的合理性与协调性,武士道和ESP公司会根据乐器外观和实际手感,选择角色所使用的乐器;插画师会考虑到色彩,协调乐器与角色服装、发色的搭配[78]。角色与声优的关系方面,游戏希望让虚构角色与真实成员产生融合感并保持一致性[38]。开发总监近藤裕一郎和艺术总监信泽収表示,Poppin'Party和RAISE A SUILEN源自于真实乐队,其虚拟成员设定参照了声优的特点;而包括Roselia和Morfonica在内的乐队则是先设计角色形象,再据此挑选声优,让声优融入角色之中[70][78]。木谷高明透露,作品中的人物设计,是“一边确定声优阵容,一边再根据这些声优的形象去回馈到角色设计上”[58]。森川修一称,声优们在演唱会上说的话、现场氛围等等,会逐渐一点点渗透进游戏,像是角色和乐队在“自然生长”[59]。设计师白崎みき提到,现场演出中声优们所做的标志性姿势等,都会反映到插画中[38]。声优在录制对话时,通常按特定组合或乐队分组,以确保氛围自然[79]。当远藤祐里香(饰今井莉莎)和明坂聪美(饰白金燐子)离开企划后,替代声优中岛由贵与志崎桦音重新录制了这些角色的全部台词[80];前岛亚美(饰丸山彩)曾因身体原因暂时退出企划,后其重新复出,逐渐补充了游戏中的角色台词[81]。
世界观设定上,由于游戏与整体企划共同推进,角色的具体个性设定、说话风格等在开发初期尚不清楚,游戏团队不能擅作主张,因此还向电视动画的制作团队请教[4]:47[59]。森川修一直言,这虽给他们许多发挥的空间,但他们因对剧情的走向与描绘把握不足而犯难,是制作过程中最辛苦的部分[59]。剧情方面,西野裕子担任剧本作者[82],久保田英树担任剧情总监[9]:30;企划的小说、漫画等作品的故事创作者中村航虽未直接参与本作游戏剧情的撰写,但其提供的原案为团队提供了参考[59][77]。每段主线剧情的更新周期约为半年[4]:41,活动剧情每月约更新三次[67]。在设计剧情时,设计者会先确定主题和大致方向,然后再考虑插画和乐曲的创作等[4]:41。为充实剧情,游戏中展现了角色的成长过程[59]。信泽収透露,游戏会通过插画的细节体现出这一点[78]。西野裕子谈到,团队会列出每位角色的年表,为描写角色的成长轨迹时提供参考,防止剧情产生冲突或是角色形象被破坏[82]。开发团队自称,他们坚持角色的自然性与个性,让剧情符合角色本身[73]:33。沢村英祐也提及,在设计台词时,他们在意角色间关系所带来的必然性,“正因为是这两个人对话,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82]。
游戏采用Live2D Cubism技术展现角色:该技术将2D角色拆分为多个部分,通过设定各部分的动作,达到让角色运动的效果[60]。高桥佑介称赞此技术能够降低成本并更好地展现角色[75]。Craft Egg董事兼制作人近藤裕一郎认为,2D作画更能展现角色的面部细节,不过也期待之后能够结合3D技术,包括Live2D Euclid以及FaceRig[60]。人物主要采用了赛璐珞动画的风格,并辅以柔和的渐变效果[60][83];其色彩多样,体现出华丽感与视觉冲击效果[83]。每幅人物插画通常由约十人合作[78]。绘制插画时,团队尤其注意肌肤的水润光泽感,以及头发的空间感[4]:40[60]。信泽収提及,由于插画团队人员较为固定,为避免角色呈现效果单一,插画师常常需要打破思维定势[78]。角色说话时的口型,会与语音自动同步[60]。人物基础模型先由合作公司制作,再由动画师西根奈都实监督质量[60]。西根奈都实称,角色的身高模型最初比较粗糙,后来为了迎合Poppin'Party的专辑封面,而又特意做出调整[60]。制作动画时,团队先将角色分成不同风格类型,再针对每个角色做出差异化调整,使之能够突显角色个性且适配角色配音[60];同时也会调整动作节奏和表情变化,力求传达出角色此时的情感[73]:33;团队亦注重头发的晃动效果,追求“带有少女的柔软感”[60]。服装设计以“符合活动剧情”为基础,同时还调整发型设计,以求体现角色魅力[4]:40。

随游戏更新,团队会引入新乐队与角色。开发之初,除Poppin'Party这一企划原有的乐队外,游戏中还加入了Afterglow、Pastel*Palettes、Roselia、Hello, Happy World!这四支新乐队[2]。日本的移动端上,2020年3月,Morfonica在游戏中出现[49];同年6月,RAISE A SUILEN乐队登场[85];2023年9月,MyGO!!!!!被添加至游戏[86]。而对于Switch版,其上线初期仅开放主线第一季剧情及对应的大多数角色,但不包括活动剧情与角色[87][88];2022年1月,游戏通过可下载内容,增加了Morfonica和RAISE A SUILEN等第二季的乐队相关内容[47][89]。
宣传与发行
外部视频链接 | |
---|---|
![]() | |
![]() |
木谷高明自称,游戏开发初期并未做过多宣传[4]:47。不过,由于第一季动画口碑不佳,木谷高明决定大力宣传游戏,呼吁大家预注册[57]。2017年夏季,游戏在日本当地推出了电视广告。森川修一称,这一广告极大提高了游戏知名度,是“重要的转折点”[69]:28。同时,武士道还通过社交媒体等方式宣传游戏[69]:29。
游戏开发过程中,官方依序公开了新角色相关情报:2016年9月15日,官方首次公开Roselia成员[84];同年12月7日,佐仓绫音、前岛亚美、伊藤美来确认出演[90];Afterglow的声优阵容则在当月于Twitter上依次披露[91];其余角色配音人员则于翌年2月24日的游戏宣传活动中揭晓[92]。
2016年9月15日,官方于东京电玩展上公布游戏制作的消息[84]。2017年1月1日,游戏开放先行注册[93]。同年2月17日,游戏开始封闭测试[2]。2017年8月,Craft Egg官方出席漫画博览会,确认本作将于台湾发行,这是游戏首次进军海外市场[70]。
移动端方面,2017年3月16日,游戏在日本推出[93];同年9月,由移动怪兽发行的繁体中文版于台港澳地区开放事前登录[94],后于10月19日上线[95];韩国服由Kakao Games运营[52],于2018年2月6日开服[96];英文版最早于2018年3月29日在新加坡上线[97],后于4月4日面向全球发行[98];中国大陆由bilibili代理,于2017年11月开启预约[71],但由于2018年中国大陆游戏版号冻结,直至2019年3月才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出的游戏版号,满足商业发行要求[99],同年5月9日开启删档测试[100],5月30日上线iOS版,6月5日在全平台上公开测试[101]。中国大陆的公测版本选用了日服的早期版本,旨在让玩家体验先前活动[102];同时,其在保留游戏核心玩法的基础上,做了部分本地化调整,例如在多人模式下添加了“断线重连”机制,在缩短活动周期的同时降低了活动难度[102]。2023年10月11日,韩服宣布于2024年1月31日停运[96]。任天堂Switch平台上,游戏于2021年8月5日推出试玩版,并在9月16日于日本发售[87]。
线下宣传方面,2018年1月13、14日,企划下的五支乐队于东京国际展示场举办了“ガルパライブ&ガルパーティ!in 東京”活动,包括舞台活动与现场展览[103];同时Craft Egg为该活动推出了名为《バンドリ!ガルパAR!》的增强现实应用,用户可借此查看角色间对话[104]。
官方亦通过线上宣传:2018年6月,武士道与电影《青夏:恋上你的30日》的相关人员达成合作,联合拍摄游戏的电视广告,Poppin'Party成员爱美客串亮相[105][106]。2019年12月4日至2020年2月29日期间,Craft Egg与SCRAP联合举办了“探し出せ! ランダムスター!”解谜活动,参与者需在日本的东京、名古屋市、大阪市等地,寻找户山香澄丢失的吉他线索[107]。矢柴俊博、饭丰万理江等演员,HIKAKIN、鱼团等YouTuber,以及肯尼·欧米伽等摔角手,均出演了游戏广告[108][109][110]。为宣传Switch版本,喜剧演员兼健美达人なかやまきんに君参与了一系列线上广告[111]。
联动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会与其他企划及作品展开联动。木谷高明与森川修一称,这是为了将游戏推向不熟悉游戏和动画的群体[4]:48。沢村英祐称,在跨品牌合作时,他们坚持不破坏品牌的世界观[69]:29。
联动时,本作中会推出对应的翻唱曲以及角色服饰等,包括VOCALOID[112]、hololive[113]等企业及策划,“女神异闻录”系列[114]等电子游戏,《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115]、《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116]、《某科学的超电磁炮T》[117]、《小魔女DoReMi》[118]、《佐贺偶像是传奇》[50]、《东京复仇者》[119]、《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120]、《电锯人》[121]、《【我推的孩子】》[122]等日本动画。在与《佐贺偶像是传奇》联动时,该作角色巽幸太郎于游戏中登场,其声优宫野真守为游戏献声,使之成为游戏内首位拥有配音的男性角色[50]。
2018年5月,本作与世嘉的街机音游《音击》展开联动,后者加入了《BanG Dream!》各主唱角色,还收录了部分《BanG Dream!》曲目[123]。2020年8月,该作与手游《Lost Decade》开展合作,Roselia声优在其游戏内电台节目中亮相,Roselia的角色亦可供玩家获取[124]。2022年4月,本作与《橘色荣耀!》合作,Poppin'Party成员参与联动活动,玩家可在后者的游戏中虚拟抽卡,获得她们的限时角色卡[125]。
现实生活中,企划与乐器厂商ESP开展合作,后者会推出角色所使用的吉他与贝斯款式[71]。同时游戏也与多家组织或公司展开合作,包括罗森便利店[4]:48、太平洋联盟[4]:48、WEGO[126]等。2024年11月,为纪念游戏在中国大陆上线5.5周年,该作与上海公共交通卡展开联动,推出了限定款卡面[127]。
反响与评价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口碑良好。游戏于日本刚推出时,在iOS的App Store上的平均评分为五星,下载量一度超过《Love Live! 学园偶像祭》和“偶像大师”系列游戏[129];上线两年内,其一直位于iOS游戏畅销榜前列,推出游戏内容更新时排名会上升甚至登顶[3][102]。在中国大陆上线时,游戏在iOS上的游戏免费榜位居第五,音乐类游戏畅销榜拿到第二的成绩[102]。2019年5月,该作在bilibili上的评分为8.7分[3]。对于任天堂Switch版,《Fami通》综合四位评论员的评价,对其打出7.7/10的评分[128]。
本作的游戏机制与难度受到了一定批评。ComicsVerse评论员海登·莫斯利(Hayden Moseley)在测评中提到,游戏给玩家“过多的自由度”,对熟悉音乐游戏的人来说是好事,但对新手却反而不便[46]。游戏基地认为游戏中可供玩家设置的选项很多,显得十分专业[43]。2017年漫画博览会上,对于玩家认为“音乐游戏部分的判定较为严格”,近藤裕一郎回应道,此类游戏在日本发展了较长时间,当地玩家有着一定基础,因此并未大量收到难度相关的反馈[70]。Sentai Filmworks称游戏富有挑战,但也适合不同层次的玩家[39]。XDA Developers的记者伊丽莎白·亨吉斯(Elizabeth Henges)抱怨抽卡机制“有时会让人烦”,但她也称“不用课金也能玩得很好”[130]。

角色互动与剧情方面受到好评。莫斯利认为本作的主要魅力在于角色互动,并将其比作“能玩的动画”。他认为“其中的音乐和女孩们都值得体验”[46]。游戏基地称赞角色个性鲜明,表情和动作细腻[43]。Gamer的TOKEN在参与封闭β测试后,评价角色的设计理念特点鲜明且个性丰富,Live2D让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生动而丰富[2]。同样参加测试的飛鳥来自4Gamer.net,其也赞扬Live2D技术让角色显得生动活泼[6]。游戏葡萄的依光流认为游戏剧情丰富,Live2D让游戏的差异化非常明显[3]。Sentai Filmworks称该游戏让人“欲罢不能”,认为本作的一大特色是角色在节奏游戏的背景中互动[39]。《Fami通》的卵を守る雨宮赞扬剧情充实,玩家能够自行组建理想中的乐队;不过ジゴロ☆芦田和戸塚伎一认为Switch版与手游相差不大,没有太多新内容[128]。
游戏的音乐与玩法获正面评价。依光流赞扬游戏收录曲目的质量很高,翻唱曲目经改编后,能够反映出乐队自身特点[3]。卵を守る雨宮赞扬曲库很充实,而同样来自《Fami通》的くしだナム子认为游戏曲目种类丰富,但曲库稍显贫乏[128]。依光流称赞了游戏的演奏模式,称谱面富于变化,能为他带来“爽快感”,并且多人模式的机制也很有趣;他也认为作品的玩法设计“相对偏硬核”[3]。亨吉斯将之列为2020年最佳Android游戏之一,称其是“超级甜美的节奏游戏”,“在线与朋友共玩相当欢乐”[130]。《Fami通》的评论员一致称赞了Switch版的操作方式,尤其是Joy-Con体感操作能够降低门槛并增加沉浸感[128]。莫斯利称该作的玩法“虽然复杂,但回报丰厚且非常有趣”[46]。游戏大观称赞此作融合了角色扮演玩法和强社交元素,开创了音乐游戏的新时代[129]。依光流也称,该游戏强调了乐队元素,并贴近日本流行音乐文化,这弥补了相关市场的空缺,让大众能够享受游戏内容[3]。
作品人气方面,日本地区,游戏上线时即有超56万玩家完成预注册[93]。该作推出后六个月即突破四百万次下载[131];截至2019年11月,日服玩家超过一千一百万[132]。2021年,日本LINE公司的调查显示,在日本女高中生最沉迷的游戏中,该作排名第四[133][134]。游戏于2017年创收91亿日元[135][136],2018年达221亿日元[137]。2018年,该作在日本手游营收榜中排第15名,在节奏游戏类别中仅次于《偶像大师 灰姑娘女孩 星光舞台》[137]。海外地区,其全球英文服上线两个月后便突破一百万下载[138],至2018年8月累计达一千万[139]。ComicsVerse的杰茜卡·良(Jessica Liong)评价,该游戏或许是企划的线上部分中最受欢迎的[140]。2018年,木谷高明在接受Real Sound访谈时,谈及游戏上线后“所有东西都极速飙升”,并指出游戏的“完成度”是让此企划人气大涨的因素之一[57]。森川修一也称,游戏上线后的人气远超预期[56]。
本作在“Google Play 2017年最佳游戏”中,于“用户投票”与“吸引力”两个类别中获奖[141]。
派生作品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派生的迷你动画剧集《BanG Dream! Garupa☆Pico》于2018年7月5日开播,由三次元制作,剧情与主系列动画不同[142];后在2020、2021年分别追加了两部续作[143][144]。2022年,为庆祝游戏五周年,官方推出纪念动画《-CiRCLE THANKS PARTY!-》[145]。2019年3月14日,武士道与角川联合发行了《BanG Dream! ガルパ☆ピコ》漫画选集,收录了17位漫画家创作的作品[146]。2021年3月16日,武士道还推出了改编自游戏活动剧情的漫画《バンドリ! ガールズバンドパーティ!The first page》[40]。2024年3月8日,武士道发行了《バンドリ!ガールズバンドパーティ!コミックアンソロジー おんぱれーど!!》漫画选集,各短篇都采用迷你角色风格[147]。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