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级方程式锦标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0年国际汽车联合会二级方程式锦标赛是国际汽车联合会二级方程式锦标赛的第四个赛季,是一项由国际汽车联合会(FIA)批准的二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它是一种开轮式赛车,作为方程式赛车比赛的第二级别。该赛事作为2020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垫场赛举行。由于赛事使用统一规格赛车,因此所有参赛车手及车队必须使用相同的达拉拉F2 2018底盘、梅卡克罗姆研发的V6涡轮发动机和倍耐力轮胎。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0年7月5日) |
2020年国际汽联二级方程式锦标赛 | |
车手冠军:米克·舒马赫 车队冠军:普雷马车队 安托万·于贝尔奖:角田裕毅 | |
上届:2019 | 下届:2021 |



尼克·德弗里斯是2019赛季的车手冠军,提早在俄罗斯分站取得车手冠军,但由于赛事规则不允许卫冕车手冠军继续参加锦标赛,所以他现时参加电动方程式比赛。DAMS车队是卫冕车队冠军,在阿布扎比取得了他们的首个二级方程式冠军。
车队及车手
所有参赛者都使用相同的达拉拉F2 2018底盘、梅卡克罗姆研发的V6涡轮发动机和倍耐力轮胎。
车队 | 车号 | 车手 | 场次 |
---|---|---|---|
![]() |
1 | ![]() |
1–6,11–12 |
![]() |
7–10 | ||
2 | ![]() |
全部 | |
![]() |
3 | ![]() |
全部 |
4 | ![]() |
全部 | |
![]() |
5 | ![]() |
全部 |
6 | ![]() |
全部 | |
![]() |
7 | ![]() |
全部 |
8 | ![]() |
全部 | |
![]() |
9 | ![]() |
1–11 |
![]() |
12 | ||
10 | ![]() |
全部 | |
![]() |
11 | ![]() |
全部 |
12 | ![]() |
全部 | |
![]() |
14 | ![]() |
1–9 |
![]() |
10–12 | ||
15 | ![]() |
全部 | |
![]() |
16 | ![]() |
全部 |
17 | ![]() |
1–9 | |
![]() |
10 | ||
![]() |
11–12 | ||
![]() |
20 | ![]() |
全部 |
21 | ![]() |
全部 | |
![]() |
22 | ![]() |
全部 |
23 | ![]() |
全部 | |
![]() |
24 | ![]() |
全部 |
25 | ![]() |
全部 | |
来源:[2] |
赛程
场次 | 赛道 | 常规赛 | 冲刺赛 |
---|---|---|---|
1 | ![]() |
7月4日 | 7月5日 |
2 | 7月11日 | 7月12日 | |
3 | ![]() |
7月18日 | 7月19日 |
4 | ![]() |
8月1日 | 8月2日 |
5 | 8月8日 | 8月9日 | |
6 | ![]() |
8月15日 | 8月16日 |
7 | ![]() |
8月29日 | 8月30日 |
8 | ![]() |
9月5日 | 9月6日 |
9 | ![]() |
9月12日 | 9月13日 |
10 | ![]() |
9月26日 | 9月27日 |
11 | ![]() |
11月28日 | 11月29日 |
12 | ![]() |
12月5日 | 12月6日 |
– | ![]() |
取消[4] | |
– | ![]() |
取消[5] | |
– | ![]() |
取消[6] | |
– | ![]() |
取消 | |
来源:[7] |
规则变更
从本赛季开始所有赛车将配备18英寸的轮毂及配套轮胎出赛,以让轮胎供应商倍耐力获得充足的数据来研发2022年一级方程式所将会采用的18寸轮毂所需的轮胎。赛事自2011年起使用的13英寸轮毂将被取消使用。
分站成绩及积分榜
场次 | 赛道 | 杆位 | 最快圈速[8] | 冠军车手 | 冠军车队 | 报告 | |
---|---|---|---|---|---|---|---|
1 | F | ![]() |
![]() |
![]() |
![]() |
![]() |
报告 |
S | ![]() |
![]() |
![]() | ||||
2 | F | ![]() |
![]() |
![]() |
![]() |
![]() |
报告 |
S | ![]() |
![]() |
![]() | ||||
3 | F | ![]() |
![]() |
![]() |
![]() |
![]() |
报告 |
S | ![]() |
![]() |
![]() | ||||
4 | F | ![]() |
![]() |
![]() |
![]() |
![]() |
报告 |
S | ![]() |
![]() |
![]() | ||||
5 | F | ![]() |
![]() |
![]() |
![]() |
![]() |
报告 |
S | ![]() |
![]() |
![]() | ||||
6 | F | ![]() |
![]() |
![]() |
![]() |
![]() |
报告 |
S | ![]() |
![]() |
![]() | ||||
7 | F | ![]() |
![]() |
![]() |
![]() |
![]() |
报告 |
S | ![]() |
![]() |
![]() | ||||
8 | F | ![]() |
![]() |
![]() |
![]() |
![]() |
报告 |
S | ![]() |
![]() |
![]() | ||||
9 | F | ![]() |
![]() |
![]() |
![]() |
![]() |
报告 |
S | ![]() |
![]() |
![]() | ||||
10 | F | ![]() |
![]() |
![]() |
![]() |
![]() |
报告 |
S | ![]() |
![]() |
![]() | ||||
11 | F | ![]() |
![]() |
![]() |
![]() |
![]() |
报告 |
S | ![]() |
![]() |
![]() | ||||
12 | F | ![]() |
![]() |
![]() |
![]() |
![]() |
报告 |
S | ![]() |
![]() |
![]() |
常规赛的前10名和冲刺赛的前8名能够获取积分。常规赛的杆位也会获得4分,在常规赛和冲刺赛中做出最快圈速并在前十名完赛的车手会获得2分。冲刺赛的杆位不会获得额外积分,因为其发车顺位由常规赛的成绩决定。
- 常规赛积分
- 冲刺赛积分
名次 | 第1名 | 第2名 | 第3名 | 第4名 | 第5名 | 第6名 | 第7名 | 第8名 | 最快圈速 |
---|---|---|---|---|---|---|---|---|---|
积分 | 15 | 12 | 10 | 8 | 6 | 4 | 2 | 1 | 2 |
|
粗体 – 杆位 |
注记:
- † – 车手未完成赛事,但完成原定里程90%,因而有排名。
- ‡ – 由于未完成预定距离的75%,因此第二场比赛只能获得一半积分。
|
粗体 – 杆位 |
注记:
- † – 车手未完成赛事,但完成原定里程90%,因而有排名。
- ‡ – 由于未完成预定距离的75%,因此第二场比赛只能获得一半积分。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