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台湾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3年台湾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台湾自2013年起调查发现食品产业诸多厂商各式违法事件,其中包含2013年台湾食用油油品事件、2013年台湾毒淀粉事件为最大宗,引起社会舆论对食品安全问题普遍关注。包括查出其他工业用有害原料流入食品加工等违法食品添加剂事件,以及查出“过期食品”等商品虚伪标示事件。
![]() |
概述
2013年在台湾发生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事件,主要为官方食品安全主管单位主动检验,或接获检举发现不肖食品业者可能涉嫌长期使用未经核准在案之食品添加剂或贩售过期食品牟利,甚至波及常见的许多民生必需品,致使民众健康可能隐然受损、进而影响全体民众(包括相关国外进出口商与消费者)对台湾食品安全的信赖度而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统计所有台湾厂商的详细事件分类如下:
事件历程
- 2013年5月15日,今周刊指出“双鹤酱油”之单氯丙二醇含量超标。[1]此为非纯酿造酱油的缺点,因为使用盐酸去快速分解原料,故此易生成单氯丙二醇。
- 2013年5月21日,义美食品爆出龙潭厂使用过期的大豆植物性蛋白生产义美小泡芙[2]。
- 2013年5月30日,爆发“毒淀粉事件”(中华民国行政院会议称此事件的正式名称为“违法食品添加剂事件”[3]),查获使用并未核准在案之工业级顺丁烯二酸制造化制淀粉,流入众多淀粉类食品。
- 立光农工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统一企业原料供应商之一。政府及司法机关于2013年5月30日晚间,调查并发现立光农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成分有添加工业原料(乙二胺四乙酸)之嫌[4]。
- 2013年5月31日,统一企业(1216-TW)宣布先行下架回收统一布丁、瑞穗蛋卷冰淇淋等多项点心及冰品。
- 光代冷藏食品公司生产团购界热销品牌“依蕾特布丁”下的奶酪也采用立光农工原料。
- 爱之味的寒天产品、统一的豆花和布丁等产品证明添加工业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成食品原料复方爱玉粉、洋菜粉等。
- 2013年6月5日,消基会调查,有机糙米被验出含杀虫剂市售6成虚报,伪装成高级米贩售。在20件样品中发现有6成业者品质标示不符、虚报糙米等级。富丽有机糙米还被验出含微量的加保利杀虫剂,花莲县富里乡农会对此表示抱歉。
- 2013年6月5日,高雄市检警于工厂发现2700多公斤毙死猪肉。屏东县万丹乡侯义勇和侄子侯裕明家族回收毙死猪,再加工成排骨酥、咕咾肉。产品流入传统市场、便当店、屏东市10所国中小营养午餐[5][6][7]。
- 2013年6月7日,桂冠食品首度委托禹昌公司代工粽子,被查出有过期一年前制作的粽混杂在内。[8]。
- 2013年6月7日,市售豆干传出以工业级色素“皂黄”(Metanil yellow)染色,北检由北市与新北市卫生局陪同,前往北市“益良食品行”、“豪亿面行”与新北市“尤协丰豆干行”稽查,查获“益良食品行”18件违规产品。但益良对是否贩售工业色素供食品商制作豆干,仅不断表示“我们没有”、“不清楚”。[9]
- 2013年6月8日,新北市卫生局抽验市售萝卜干40件,22件检出防腐剂苯甲酸[10]
- 2013年6月11日,台北和高雄分别发现钓虾和烤鸡店使用清洗锅炉用工业盐当成食用盐,有致死性。[11]
- 2013年6月25日,台北市卫生局宣布,他们在5月从市面抽验30件鸡蛋样本,发现8件样本中竟验出残留的动物用抗生素。在大卖场、百货超市、便利商店、杂货店等地点抽查30件鸡蛋样本,结果未检出沙门氏杆菌,却有8件鸡蛋样本检出残留的动物用抗生素,其中7件更同时检出两种以上抗生素,不合格率达26.7%。验出残留动物用抗生素的鸡蛋中,一件检出三甲氧芐氨嘧啶(0.01ppm),一件检出氟甲磺氯霉素(0.001ppm)及三甲氧芐氨嘧啶(0.05ppm),另外六件鸡蛋样本分别检出甲磺氯霉素及氟甲磺氯霉素。当局追查8家不合格的鸡蛋源头厂商,有6家在彰化,云林县和新北市各有一家。
台湾食用油工厂大统长基食品厂股份有限公司,称为西班牙进口的橄榄油涉嫌成分不明,以外国非初榨的“橄榄残渣油”混合低成本葵花油(从葵花籽中提取)及精炼棉籽油(棉花籽提取)混充再加入铜叶绿素染色以对外号称100%纯高级橄榄油贩售。酱油部分则采用盐酸化学酱油冒充古法酿制酱油,花生油是化学调味并无花生冒充纯正花生油,大统还有生产米酒和水果酒也是造假用香料混合食用酒精直接贩售。彰化地检署16日跟彰化卫生局、财政部中区国税局彰化县分局,搜查大统油,查扣相关账册作侦办,罚款2800万新台币暂扣押18亿财产。
循线追查后发现,台湾多数泡面油包含有微量来路不明重金属,唯业者辩称含量不高不致危害程度。另发现味全集团(为顶新集团子公司)旗下油品是直接和大统进货后换包装或分装贩售,所以也卷入风暴,但味全辩称自己也是全然不知的受害者决定提告大统[13]但检方发现大统油品成本不合理的低,味全高层长期在业界经营有知情嫌疑,魏应充以1000万交保候传。
之后事件发展追查铜叶绿素添加情形,发现泰山、福寿、福懋、五木拉面、理想、南侨、统一、乖乖....等厂商加入食品染色。
11月20日,商业周刊专题报导宣称,许多台湾市售牛乳产品含有抗生素、雌激素、抗忧郁剂等非法添加药物。
其后农委会委托中央畜产会国家级实验室进行用药检测,于11月25日发表检验结果指出该报导中的所有产品及其它加验的市售乳品全部合格,并对商业周刊的检测方式与过程提出质疑。后来的调查则显示报导引用数据内容失真[14]。
受影响之产品
已确认厂商自行回收之产品
- 义美小泡芙
- 统一布丁100g(4710088430915)、统一布丁180g(4710088430755)、瑞穗蛋卷冰淇淋95g(4710088490193)、冰恋巧克力双旋冰淇淋100g(4710088061836)、以及为 COLD STONE (酷圣石冰淇淋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代工,针对量贩超市通路所开发的3款杯装冰品爱恋巧克力320g(4710088062819)、爱恋巧克力92g(4710088062772)、摩卡马卡龙100g(4710088062802)。
- 光代冷藏食品公司,依蕾特布丁奶酪。
- 统一的豆花、爱之味,寒天等产品。
- 富丽有机糙米。
- 富味乡的24款调和油品。
- 所有大统旗下油品和食品、酒类与进货大统后换标签出售的他牌产品。
- 泰山、福寿、福懋、五木拉面、理想、南侨、统一、乖乖、味全旗下若干产品。
参见
文内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