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西域古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3年9月21日) |
将“龟兹”标为“qiū cí”,源自自玄奘《大唐西域记》的记录:‘屈支,旧曰兹’法云注曰:‘又音丘慈’。不过,这是指在唐朝,‘龟兹’的读音与唐人对‘丘慈’的读音相同,并不代表‘龟兹’二字在唐代的发音就是现代发音的“qiū cí”。读作guī zī反而接近唐人对‘丘慈’(闽南语:khu-tsû)的读音。[1]
“龟兹”(kutsi, kuci)作为西域“库车国”的汉代音译,《出三藏记集》作‘拘夷’,《梵语杂名》作‘归兹’,《大唐西域记》作‘屈支’,《新唐书》作‘丘兹’或‘屈兹’,《元史》作‘库彻’,今日作‘库车’。[1]
第一音节的“龟、拘、归、屈”等,若参照保留原本见组(软颚音)发音的南方汉语,如闽南话及客家话等,大致为 ku、khu 一类的发音;而第二音节的“兹、夷、支、车”等,声母基本上为ts-,主要区别在元音部分。复旦大学学者周振鹤认为,其中的联系在于有无附带尾音-a的差异。[2]
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北枕天山,南临大漠,西与疏勒接,东与焉耆为邻,相当于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部分地区。在极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丝绸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重镇,宗教、文化、经济等极为发达,此外尚有冶铁业,名闻遐迩,西域许多国家的铁器多仰给于龟兹。[3]
龟兹(前72-788)
名 | 在位时间 | 即位年 |
---|---|---|
绛宾 | (36) | 己酉 前72 |
丞德 | (52) | 乙酉 前36 |
弘 | (30) | 丙子 16 |
则罗 | (4) | 甲午 46 |
身毒 | (23) | 庚戌 50 |
建 | (3) | 癸酉 73 |
尤利多 | (16) | 丙子 76 |
白霸 | (19) | 辛卯 91 |
白英 | (17) | 庚戌 110-127 |
白? | (58) | 壬寅 222 |
白山 | (46) | 庚子 280 |
龙会 | (23) | 丙戌 326 |
白纯 | (33) | 己酉 349 |
白震 | (55) | 壬午 382 |
白? | (38) | 丁丑 437 |
白? | (28) | 乙卯 475 |
尼瑞摩珠那胜 | (40) | 辛丑 521 |
托提卡 | (19) | 壬午 562 |
苏尼咥 | (34) | 辛丑 581 |
苏伐勃𫘝 | (3) | 乙亥 615 |
苏伐叠 | (29) | 戊寅 618 |
诃黎布失毕 | (1) | 丁未 647 |
叶护 | (2) | 戊申 648 |
诃黎布失毕 | (9) | 庚戌 650 |
素稽 | (19) | 己未 659 |
延繇拔 | (30) | 戊寅 678 |
白莫苾 | (11) | 戊申 708 |
白孝节 | (12) | 己未 719 |
白环 | (57) | 辛未 731 |
龟兹语属于印欧语系中颚音类语言的吐火罗语方言,用印度的婆罗米文书写。由于在语言学分类学上吐火罗语与其近邻—印欧语的主要东方分支咝音类语言的印度-伊朗语的距离较远,反而与分布于欧洲的颚音类语言的拉丁一凯尔特语与日尔曼语有较近的关系,故它在印欧语分类学的研究中占有举世公认的重要地位。这使得龟兹成为古印欧语在东方分布最远点的标志地名之一。
公元初年前后,印度佛教经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安息(今伊朗东北部)、大月氏(今阿姆河流域),并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传入龟兹。龟兹佛教以小乘为主,兼及大乘。公元3世纪中叶,龟兹佛教进入全盛时期,《晋书·四夷传》载:“龟兹国西去洛阳八千二百八十里,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西晋以后,龟兹的佛教已经相当普及。唐贞观元年(627年)著名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经,在《大唐西域记》纪述屈支国(即龟兹)的佛教:“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取则印度。”在当地,玄奘与龟兹国师木叉麹多辩经,大获全胜。
佛教很可能是最初由龟兹传入中国的。法国汉学家列维在《所谓吐火罗语B即龟兹语考》一文中指出据中国最早的2世纪佛经译本中的佛教用语如“沙门”、“沙弥”不能对比梵文的sramana、sramenera,但与龟兹语的samane、sanmir很近,由此断定中国2世纪佛经必定是从原始的龟兹语翻译而来,龟兹语作为佛经传入中国的谋介,大约在公元一世纪。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如龟兹国师鸠摩罗什于401年到长安,组织译场翻译佛经。来自龟兹的高僧还有龟兹王世子帛延、帛尸梨蜜、帛法炬、佛图澄、莲华精进等。
龟兹的佛教石窟是中国佛教石窟中开凿最早的,包括六个主要石窟群: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玛扎伯哈石窟、托乎拉克艾肯石窟。其中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中建造最早的,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有编号的洞窟达 236个。龟兹石窟在伊斯兰教征服西域后被埋没于荒沙蔓草之中近千年,直至被后人所发现。
根据历史学家向达考证,龟兹琵琶七调起源于印度北宗音乐。龟兹乐娑陀力(宫声)来自印度北宗音乐的Shadja,般赡调(羽声)来自印度北宗音乐的Panchama调。龟兹音乐传入中国,在唐代演变成为唐代佛曲。
据郑樵《通志》,龟兹乐曲有二十,万岁、藏钩、、七夕相逢、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投壶、舞席、同心髻、泛龙舟、斗鸡子、斗百草、善善还旧宫、长乐花、十二时、摩尼解、婆伽儿舞、小天舞、圣明乐、疏勒盐等。
唐杜佑《通典》:“龟兹乐,工人皂丝布头巾、绯丝布袍、锦袖、绯布。舞四人,红抹额、绯白、双乌皮靴。乐用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笙一、横笛一、箫一、筚篥一、答腊鼓一、腰鼓一、羯鼓一、毛员鼓一(今亡)、鸡娄鼓一、铜钹二、贝一”[4]。“龟兹乐者,起自吕光破龟兹,因得其声。吕氏亡,其乐分散,后魏平中原,复获之。有曹婆罗门,受龟兹琵琶于商人,代传其业,至于孙妙达,尤为北齐文宣所重,常自击胡鼓和之”[4]
除音律外,《隋书》记载了名为《小天》及《疏勒盐》的舞曲;《旧唐书》则记有舞者四人,红摸额,绯祅,白布裤,帑乌皮鞋的跳舞装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