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樂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箜篌(拼音:kōng hóu,注音:ㄎㄨㄥ ㄏㄡˊ),是一种拨弦乐器。汉武帝令乐人侯调始造空侯。[1]《风俗通》、《通典》则说是侯调所作。因为制器的人姓侯,而其声坎坎,所以叫坎侯。[2]
分卧式和竖式两种。卧箜篌平放横弹似朝鲜玄琴,又称箜篌玄琴,是公元前111年产生于汉代的乐器。
竖头箜篌,又名胡箜篌,约在汉灵帝时由西域传入。[3][4]箜篌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5根弦,最多的25根弦,[5]竖头箜篌经过隋唐至明时期数代的的发展和改进,配合本土的音乐文化习惯,创造出了唐箜篌,明箜篌等新式箜篌。在龟兹石窟的壁画中,直项琵琶与竖箜篌常配组出现在佛说法图、涅般图、因缘故事和伎乐天人的供养图中。
唐代以后的箜篌专指竖箜篌。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箜篌与琵琶、五弦、筝合称隋唐俗乐中的丝弦。明代燕乐制度中箜篌直长4尺8寸,并柄上雕龙头,20弦。[6]
日本奈良县正仓院保存有唐代漆竖箜篌残件,有槽、颈、脚柱、响板、梁等部分,据残件与相关图像,音箱当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下方横木供系弦之用。
自唐以后,演奏箜篌的人越来越少。明清之后,逐渐失传。1930年代有箜篌复制工作,1959年,北京乐器研究所研制明代的箜篌。
1980年中国研发了新型改良箜篌——现代箜篌,结合西方的竖琴、古筝、琵琶、古琴等乐器所形成的新式箜篌。主要特征为双排琴弦,琴弦间为形似琵琶的梨形共鸣箱,带有古筝和中国部分传统民族乐器特有的琴码,外形和大小与竖琴相似,指法结合竖琴指法、古琴指法、古筝指法和琵琶指法等,因而可以做到揉、压、颤音、滑音、泛音、摇指等[7]。
隋唐九部乐中箜篌分三种:[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