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国在塔克拉玛干(位于塔里木盆地之内)沙漠西缘,是古伊朗人建立的绿洲王国,是北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点,它所在的区域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称为西域,目前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疏勒国首都设于喀什[1],喀什的水源来自一条同名的河流。喀什人如同邻国于阗王国的人,使用塞语(也称东部塞语),这种语言是东伊朗语中的一种[2]。疏勒国虽然从公元7世纪起是中国唐朝的附庸,但在8世纪后期被吐蕃征服,最终在新疆突厥化和伊斯兰化时期被喀喇汗国并入。
历史
最早提及疏勒是在西汉(约公元前120年)时,汉人因探索西部边界所撰写的文字记载[3]。公元127年,疏勒开始向东汉朝贡[3]。168年,一位名为和得的人把当时由汉朝册封的统治者(名字不详)杀害,汉朝对疏勒宣战,于170年攻桢中城,未成,而以退兵告终[3]。
到公元220年东汉结束时,疏勒已征服桢中、莎车、竭石、佉沙[4]、西夜、和依耐等城邦[3]。公元5世纪,疏勒成为古突厥的附庸国。后因古突厥败于唐朝,疏勒国在公元630年脱离古突厥独立[3]。632年,疏勒国在唐太宗征讨西域诸国后,与各被征服的绿洲国家尊唐为宗主国[5]。一些资料指出,虽然这些绿洲国家有附庸国的名义,但唐朝是宽松的宗主国[6][7][8],疏勒在约公元640年到约790年之间,受安西大都护府管辖[9]。公元649年至670年间是唐安西四镇之一[10]。
公元670年,疏勒被吐蕃征服。公元673年,疏勒王国自称为唐的附庸[11],但直到692年才完全归顺[12]。
据称,倭马亚王朝的屈底波·伊本·穆斯林曾在715年袭击过喀什[13][14]。属于东突厥的喀喇汗国在新疆突厥化和伊斯兰化过程中把喀什并吞。根据《突厥语大词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说法,在喀什周围某些地区的人仍使用一些非突厥语,例如坎恰基语(Kanchaki)和粟特语[15]。一般认为坎恰基语属于说塞语的族群[16][17],塔里木盆地在11世纪结束之前在语言上已完全突厥语化[18]。
经济
疏勒国在北部丝绸之路之上,贸易主要透过东方的玉门关[19]和西方跨越帕米尔高原[20]进行。
北部丝绸之路过喀什之后,往东行分为两条,一条走塔里木盆地北部路线,从喀什经过阿克苏、龟兹、库尔勒,然后通过铁门关、焉耆、交河、吐鲁番、高昌、和哈密,到达瓜州(位于今日甘肃的酒泉)。另一条走塔里木盆地南部路线,从喀什,过莎车、喀格勒克、固玛、和田、木尕拉、尼雅、且末、若羌、米兰、敦煌,再到瓜州。
疏勒国君主列表
疏勒国(公元70年到788年)
参见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