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地區電影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电影,又称港产片,是华人电影的先驱者,“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香港电影”,港产片多年来风靡全球,成为华人文化的一大标记。相较于中国大陆电影、新加坡电影和台湾电影,香港电影的质素和数量已经有在长时间累积下来的实力及口碑[3]。
本条目为 香港人口及文化系列之一 |
其他香港系列
|
多年来,香港电影广为华人熟悉,香港电影金像奖亦为华人电影的一大指标。香港一直以来都是大中华地区的电影殿堂,被誉为与印度宝莱坞、美国好莱坞、日本东京、尼日利亚瑙莱坞齐名的全球五大电影生产基地、出口基地[4]。1980年代的港产片无论在产量、票房,还是质量与艺术性上均创作出了惊人的奇迹,形成了庞大的电影工业,电影总产值超越亚洲电影强国印度的宝莱坞,跃居世界第二位[5],仅次于拥有全球市场的美国好莱坞,香港更为亚洲第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和电影出口基地,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华人娱乐码头及华人梦工场。
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早期在政治及经济上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华民国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成为华人世界(包括海外华人社会)以至东亚电影的制作基地。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全球第2大电影工业基地和电影出口地区。即使在1990年代后期开始的危机,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权,香港电影仍然保持着自身魅力,继续在世界电影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早于20世纪初香港已有电影院,早期集中在中环一带,后来慢慢扩展到市区各地。早年的戏院规模很大,拥有逾千座位。不过现时的戏院已变成迷你型,由两间至数间容纳百多人的迷你戏院组成,方便同时播放不同的电影,不少更融入为大型商场娱乐设施的一部分。此外,香港电影金像奖为香港电影业的一大盛事。
香港最早的电影放映,可追溯至1897年,莫里斯萨维特教授(Maurice Charvet)从旧金山来港,在大会堂举办放映会,同年起多部商业电影在港放映。1901年,香港首家电影院“喜来园”开业。《偷烧鸭》《庄子试妻》为香港最早制作的一批本土电影。1923年,黎民伟及兄长成立了香港第一间全资制作公司——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1925年,拍摄的首部故事长片《胭脂》在香港公映,叫好叫座,为香港商业电影发展奠定基础。
1935年,香港停止默片生产,正式进入有声电影时代,粤语片产量迅速增加。抗日战争及国共内战后,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在政治及经济上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华民国有更多的自由,于是发展成为华人世界以至东亚电影的制作基地。
战后,1950年代和1960年代,香港电影业双线发展:粤语电影(粤语片)和国语电影(国语片)。粤语片有任剑辉及白雪仙(简称“任白”)是当时顶级红星。任剑辉擅长反串生角配合白雪仙的旦角,她们合作拍了超过50出电影,包括《紫钗记》(1959年)成为恒久不衰的经典。此外,还有关德兴、石坚的《黄飞鸿》系列,以及曹达华、于素秋的《如来神掌》系列等等。国语片以邵氏兄弟及电懋公司为主。电懋以富有摩登气息的都市小品见长,邵氏则仿照美国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斥资兴建邵氏影城,两大公司竞争渐趋白热化。1964年,电懋的始创人兼首脑陆运涛死于空难,使得邵氏兄弟得到行内较领先的位置。电懋易名为国泰后于1970年终止电影制作。
1970年,采用独立制片人制度的嘉禾公司成立,因起用李小龙拍摄系列功夫片而声名鹊起,李小龙亦成为香港首位蜚声国际的知名电影巨星。其后,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三兄弟的港式地道喜剧和洪金宝、成龙的动作喜剧迅速接棒,成为当时香港电影的金漆招牌。1970年代末,众多具有学院经验的年轻导演晋身电影界,拍摄出不同于传统、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电影,形成“香港电影新浪潮”。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是香港电影的全盛时期,明星演员涌入影坛,题材百花齐放,票房记录不断刷新,影响力达到空前高峰。这个年代的港产片无论在产量、票房,还是在质量与艺术性上均达到空前盛世,形成了庞大的电影工业,电影总产值超越亚洲电影强国印度的宝莱坞,跃居世界第二位[6],仅次于拥有全球市场的美国好莱坞,香港成为亚洲第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和电影出口基地,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嘉禾和新成立的新艺城、德宝成为影坛三大势力。新艺城的最佳拍档系列、嘉禾的警察故事系列、德宝的福星系列创造了港式动作喜剧的热潮,《英雄本色系列》、《龙虎风云》的走红,使警匪片成为日后港产片的重要分支。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徐克的武侠电影系列、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系列大放异彩,备受影迷追捧。王家卫的艺术电影扬名海外,屡获国际影展殊荣。
经历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的黄金盛世时期,于1990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业由盛转衰,而且一直未能完全复苏。由于1997年主权移交临近,各界对香港的前途充满担忧,台湾资金撤走,同时香港人也大量移民[7],导致电影业人才流失[8],因此香港电影业一落千丈,收入减少了一半。1990年代后期,港产片制作数字从1990年代初的每年超过200部,到90年代后期下降了超过一半。与此同时,香港本地巨星也逐渐不在香港发展,而是向好莱坞进军.如吴宇森和成龙等。2003年后,香港与内地签订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不少香港电影工作者返回内地,以中港合拍片模式,拍摄制作电影,不过由于要面对内地国家广电总局的意识形态审查和删剪,传统香港电影中天马行空的创意大大受限。
香港电影为高度商业化、类型化的电影工业体系,曾以快速迎合市场需求、流水作业状态著称,巅峰时期曾有制作周期极短的“七日鲜”一说。
美国电影电影研究者大卫博维尔(David Bordwell)在专著《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中,将香港电影特色形容为“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波德维尔认为香港电影使用了很多电影艺术的技法,比如快速剪接、镜头内的精巧调动等等。他认为这些技艺是香港电影成功的秘诀。相对于剧情缜密和逻辑性,香港电影更注重人物的塑造。很多香港电影剧情的上逻辑性并不十分严密,但电影实在塑造了太过精彩的人物。通过人物来推动故事,表达思想,人物成为故事的灵魂。
早于20世纪初香港已有电影院,早期集中在中环一带,后来才扩展到市区各地。早年的戏院规模很大,拥有逾千座位。惟现时的戏院已变成迷你型,由两间至数间容纳百多人的迷你戏院组成,方便同时播放不同的电影。
年份 | 票房收入(港元) | 参考 |
---|---|---|
2008 | $1,105,673,802 | [9] |
2009 | $1,177,511,548 | [10] |
2010 | $1,339,103,136 | [11] |
2011 | $1,392,170,518 | [12] |
2012 | $1,559,237,866 | [13] |
2013 | $1,625,579,205 | [14] |
2014 | $1,647,105,559 | [15] |
2015 | $1,986,449,621 | [16] |
2016 | $1,947,596,448 | [17] |
2017 | $1,854,055,424 | [18] |
2018 | $1,957,519,527 | [19] |
2019 | $1,923,194,109 | [20] |
2020 | $536,925,187 | [2] |
2021 | $1,208,971,838 | [2] |
香港目前有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以及香港演艺学院有开设电影系,而香港都会大学、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及香港知专设计学院都设有专门的影视制作专业,当中浸大和城大更是全球十大卓越电影学院之一[22],而且专业方向分得很细。这为制作剧集提供了培训人才的保障。
香港的电影分级制度于1988年立法制定,将电影分为三个级别。其中第IIA级、IIB级的分级只属劝喻,没有强制性的法律规限。第Ⅲ级电影则强制禁止18岁以下人士观看。
级别 | 定义 |
---|---|
第I级 | 适合任何年龄人士观看 |
第IIA级 | 儿童不宜 |
第IIB级 | 青少年及儿童不宜 |
第III级 | 只准18岁或以上人士观看 |
香港每年均举行不少的电影节及影展,包括:
电影奖项则有:
还有一个行业展: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