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首龙(属名:Pendraig,在中古威尔士语意为“首领蜥蜴”,或译首领龙、酋长龙)是种在英国南威尔士发现的基础兽脚类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并成为英国已知最古老的恐龙之一。身长仅1米。化石于20世纪中叶就已发现,但长期雪藏于博物馆而一度遗失,直到最近被重新寻获,并于2021年命名、发表为模式种米氏首龙(Pendraig milnerae),种名纪念古生物学家安琪拉·米尔纳。[1][2][3]
历史
1952年在南威尔士的泉水谷采石场发现了许多化石,其中包括一种小型兽脚类遗骸。1983年戴安·沃伦纳(Diane Warrener)在一篇论文中描述这些化石,并将其分类至传统上定义为小型兽脚类的虚骨龙类中。2000年奥利佛·劳赫特(Oliver Rauhut)重新描述了化石并归入合踝龙未命名种,与大殁龙、原美颌龙近缘。2010年彼得·高尔顿将其归入腔骨龙。2018年的记载声称化石已遗失。但其实是与一些鳄鱼骨头保存于同一个盒子中,直到最近由安琪拉·米尔纳和苏珊娜·梅德曼重新找出来。[1][2][3]
2021年史蒂芬·史皮克曼(Stephan N.F. Spiekman)等人命名、描述了模式种米氏首龙(Pendraig milnerae)。属名由中古威尔士语的pen(首领、酋长之意)加上draig(龙)组成,代指乌瑟王(亚瑟王的父亲)。种名则致敬安琪拉·米尔纳,她于发表前几个月去世。[1][2][3]
正模标本NHMUK PV R 37596出土于三叠纪沉积层较古老的裂隙填充中,年代可能介于诺利期(2亿1470万年前)至瑞替期(2亿130万年前)之间。是个缺乏头骨的部分骨骼,包含两个后部脊椎、四个荐椎、骨盆、右髂骨、左股骨。其他归入标本有NHMUK PV R 37596:一个中部或后部脊椎;NHMUK PV R 37597:一个左坐骨。最后那个标本曾于1983年被描述过,但后来米尔纳再也没能从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中找出来。当时描述的其他部位也是同样情况,包含指骨、爪子及可能的跖骨。2021年指出这些骨头已经无从确认其归属。正模标本个体的年龄未知,缺乏任何显示成熟状态的明显特征。[1]
描述
首龙是很小的动物,身长估计只有1米。[1]
鉴定特征(包括某些自衍征)有:髂骨前片顶缘大幅前倾,后片顶缘突然下弯,使侧视后底点构成65度锐角;脊椎放射突出形式不同于任何其他已知早期新兽脚类,缺乏复杂的下椎弓突-下椎弓凹辅助关节、神经棘前部的加宽。[1]
独特特征组合(特征本身并不独特):后部脊椎椎体大幅加长,比前部高度长2.6倍;耻骨有个孔穿透;坐骨有发育良好的板状轴前缘,但下侧缺乏形成U或V形凹的后点;股骨第四转子突出至轴宽的一半。[1]
分类
2021年研究将首龙分类在腔骨龙超科,比盘古盗龙进阶,与卢西亚诺猎龙、鲍威尔猎龙、卡岩塔合踝龙+腔骨龙科的演化支,一同构成关系未解决的多分支,如下图所示:[1]
腔骨龙超科 Coelophysoidea |
| ||||||||||||||||||||||||
古生态学
诺利期的英国南部,即首龙生活的地区,是一系列由古老石灰岩构成的岛屿,形成折曲地形并被挤压向上。[4]首龙可能与原始鳄形超目陆鳄、基础蜥脚形亚目泉水谷龙共存。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