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头城开成寺城隍庙,是位于台湾宜兰县头城镇新建里的观音寺兼城隍庙,主祀观音菩萨、安溪城隍,配祀吴沙,并在农历七月三十会举行抢孤活动。
相传此寺观音神像是嘉庆元年(1796年)吴沙率先民开垦时携带而来,于今福德坑溪铁路桥下附近草建茅庐恭奉[1][2]。嘉庆二年(1797年)建庙[3],称为“佛祖庙”[1][2][4]。翌年,吴沙逝去,民众在嘉庆四年(1799年)于此寺右侧建吴沙祠,数年后又建左殿奉大众爷,称“大众爷庙”[2]。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福德坑溪水暴涨,拾获一尊被视为安溪城隍[a]的神像,遂迎奉至佛祖庙同祀[1][2]。
咸丰八年(1858年),头围县丞王兆鸿在乌石港前建立昭绩碑,同时将乡勇骨骸收集,在寺旁建立开兰英灵祠[b],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举办祭典[5]。
同治三年(1864年)佛祖庙与开兰英灵祠同遭洪水毁去,翌年于现址重建并更名为“开成寺”[1]。同治五年(1866年)获赠“慈云普被”匾[2][4]。同治十一年(1872年)开成寺左侧建昭德祠,附祀杨廷理、吴沙、赖柯基、许天送、林汉中、张德明、何长兴、赵隆盛、柯有成、吴翼飞、黄君佐、林朝瑞等禄位[1]。该年获赠“法雨培兰”匾[2][4]。
1903年,新建将军庙乩童说城隍爷盼信众能为祂另外建庙,于是仕绅林赞武、林振立、吴石成、吴瑞、吴成坤、李秀、邹旺、黄枝元、陈两等人筹募,但工程耽搁,直到1920年正月初六,头城城隍庙才于开成寺邻地落成晋座[1]。因福德坑溪兴建了堤防,原先紧邻福德坑溪河道的凤莱市集改到开成寺暨城隍庙前广场[6]。
1989年,头城开成寺、头城城隍庙管委会决定合并两庙[2][7]。该年10月拆除旧庙[1],庙方增购260余坪土地让建坪达660坪[2]。1994年4月末,两庙放置于临时铁皮屋的百年历史神像遭窃,其中城隍庙损失董排爷两尊、七爷八爷各一尊、文武判各一尊、城隍夫人二尊和注生娘娘一尊,而开城寺损失观音菩萨一尊[8]。
1998年10月14日10点30分,举行落成典礼,县府主秘陈源发、民政局长陈木水、省渔会理事长郑美兰、该庙重建委员会主委邱金鱼、管理委员会主委庄锡财,以及吴沙第八代孙吴德旺等人等人出席[7]。
庙方的城隍爷神像有儿女陪祀,为1976年龙年时信徒所赠,儿子就有七位,因有人认为不能重男轻女,又加塑了三位女儿神像[9]。
陪祀城隍爷的六房科神像据传是头城的罗阿忠所雕制[10]。2005年10月21日,任教于大叶大学的李奕兴见到后,评价这六尊神像,打破1比4的神像制作比例,以真人身长缩小雕刻,表情、仪态细腻,在台湾非常少见[11]。
属于此城隍庙系统下之神尪[c]会在2007年兰阳博物馆统计时,有十七个,共拥有二十六尊大神尪[13]。迎春时,庙方的神尪会参与绕境,由两尊小鬼开路,青爷、白爷紧接在后[14]。
头城的宗教盛事有头城大拜拜[d]跟头城抢孤[2]。而所谓的“头城抢孤”,实际上是属于头城开成寺中元祭典的一个最后活动[15][16]。
开成寺举行中元普渡用意与头城开垦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嘉庆年间,吴沙率众开垦头围时造成众多伤亡,加上伤亡者大多只身来此开垦,殁后无后代祭祀,地方人士有感于此而举办[15]。
以合称为“四大柱”、“顶四柱”的主会、主醮、主坛、主普这四职务主要筹办醮局各事项首要职务,各一人担任。主会,为醮坛之总监督;主醮,督导道士,负责祭仪者;主坛,负责办理醮坛之建设与拆除;主普,为普度负责人,办理普施赈济者。四大柱下又设副会首、协会首、都会首、赞会首等,称为“四小柱”、“下四柱”,作为辅助执行。[15]
在斗首方面,有头城镇的二十四个里、及礁溪乡的白云、玉石二村的代表担任。1991年复办抢孤活动,增设斗灯首、进宝首、百福首、民安首、利通首、国泰首、招财首与合会首。原先有水官首,但无承接单位,故予以删除。其中,百福首为原武陵庄二十九角会炉主负责担任、合会首由是镇内摊贩组成的新益社[e]炉主担任、瑞祥首为镇内肉商、铺炉主担任。[15]
过去都在头城寺前为醮局与抢孤的会场,但2004年后改于乌石港举行,开成寺改设主普醮坛一座[15]。除主普设在开成寺外,其余主会、主醮、主坛此三大柱首的醮坛,分别设在武营里的武营土地公庙前、城南里的南门福德祠后方路、新建里的新建将军庙前[18]。
农历七月初一,于会场地举行设破土典礼,再用竹子作搭棚,将孤棚与饭棚[f]分别搭设于醮坛前方不远处的左方、右方,孤棚后方设戏台一座。醮坛前方还竖立灯篙,以召请神灵与孤魂。三清坛要与三清坛相对。大士爷、寒林院、同归所、金山、银山、经衣山等纸糊,置于醮坛两侧的坚固遮蔽帐棚中。[15]
醮局从日治到2000年间皆由佛门担任,后因地方信众倡议,于神前掷筊后换改由正一派道士主持[15]。
顺序 | 时间 | 仪式名 | 内容 |
---|---|---|---|
1 | 农历七月廿七 下午7点 |
焚香起功 拜发表章 |
经由功曹使者呈送文书表章,通告三界醮典开始,启请神灵降临鉴醮。醮典开始后所有人员需茹素持斋,直到第三日的叩答三界、答谢神恩。 |
2 | 农历七月廿八 上午 |
启请诸神 礼坛朝真 |
醮典第一天一早,先进行启请仪式,恭迎三清降临共赴醮坛,由高功道长请九凤破秽大将军及众神降临坛场,并于坛前焚化称为“九凤破秽牒”的牒文,借助后再依序启请三界神灵降临醮坛。此过程为醮典每早首要仪式,第二日、三日称“重白启圣”,仪式相同。 |
3 | 安奉大士 召请孤魂 |
将纸糊的大士爷开光,并连同寒林院、同归所等纸糊安置于醮坛旁帐棚下,以供斗首信众祭拜。 | |
4 | 敬发天地榜文 | 张贴写有各斗首、称为“龙张凤篆”的红纸,及上写建醮为赈济孤魂之事的黄纸。 | |
5 | 投庙献敬 | 道长至祭典区域内各大公庙、各斗首家中,向祀奉之神尊禀告致意醮事开始。 | |
6 | 请水净坛 | 道长率领斗首于三界坛中,请水神、江神河伯、及四海龙神降临,宣读请水牒文,然后将牒文在坛前水桶焚化,再自水桶中取水于坛场内外逐一洒净。 | |
7 | 安奉灶君 | 安奉九天云厨、监斋使者降临,让祭品得以清净。 | |
8 | 农历七月廿八 下午 |
三官妙经 | 道长礼诵《三官妙经》,宣说鬼魂皈依礼敬三官以求超生。 |
9 | 北斗真经 | 道长礼诵《北斗真经》,以北斗星君名号忏悔消灾。 | |
10 | 星辰宝忏 | 道长礼诵《星辰宝忏》,为斗首信众向紫微及诸天星辰表达忏悔之意,以此祈求解除灾厄,并使众信善人等元辰光彩。 | |
11 | 三元宝忏 | 道长礼诵《三元宝忏》,藉诚心自揭忏罪以得救赎。 | |
12 | 祝灯延寿 | 道长至斗首安奉的斗灯前,以火照耀所有斗灯,借此以为各斗首信众延寿。 | |
13 | 敕水禁坛 扫退氛秽 |
道长手持五雷令,依序模拟青龙、朱雀、白虎、玄武等四灵,然后对以北管《秦琼倒铜旗》的武戏动作对五方施以结界。 | |
14 | 农历七月廿九 上午 |
早启重白 | 再启请神灵降临鉴醮。 |
15 | 早朝演教 礼坛朝真 |
谒度人三十二天上帝,大致分为上香请神、入意、入户、上五老香、发炉、请九御、献供、飞罡进表、转诵《度人经》、复炉、上五老香、出户、谢师圣、下坛。 | |
16 | 午朝行道 玉枢宝经 |
谒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分为上香请神、入意、宣牒、入户、上五老香、发炉、请九御、献供、召四灵、封艮方、飞罡进表、转诵《玉枢经》、复炉、上五老香、出户、谢师圣、下坛。 | |
17 | 农历七月廿九 下午 |
晚朝演教 北斗真经 |
谒中天大圣北斗九皇星君,分为上香请神、入意、入户、上五老香、发炉、请九御、献供、飞罡进表、转诵《北斗经》、复炉、上五老香、出户、谢师圣、下坛。 |
18 | 解冤释结 | 两位道长立于三界桌两旁,一位宣说世人能犯下的罪行,另一位带领信众向解冤赦罪天尊忏罪。另有一位道士带信众绕行坛场,并于三界桌前烧化《解运经》在水桶上,对桶投币祈福。 | |
91 | 燃放水灯 | 道长带信众到竹安溪出海口,在海水退潮时放水灯[g],邀请水中孤魂上岸参与隔日下午的普度施食。 | |
20 | 开启延香 满坛异香 |
两位道长祝香,动作称为“三进宫”。 | |
21 | 农历七月三十 上午 |
叩答三界 答谢神恩 |
即民俗所称的“拜天公”,道长依序迎请三界众神及地方公庙神祇,于三界众神前宣读疏文,禀告本次醮典捐输者姓名,以求降福,并以牲礼祭品酬谢神恩。此仪式后即可解禁茹素。 |
22 | 宿朝入醮 宣科祭酒 |
醮典的最后朝科为宿朝,但不像其他朝科有转颂经典的仪式,朝谒天曹泰皇万福真君,旨在启请作为醮典功果之证明,由道长代呈醮主及斗首祈愿。 | |
23 | 农历七月三十 下午 |
洪文夹赞 | 道长两人以对答合韵方式演诵《玉枢经》,向斗首信众宣扬道法。 |
24 | 祭拜吴沙公 | 普迎请吴沙于坛内进行祭祀,并由祭典协会理事长代表上香。 | |
25 | 犒兵赏将 | 以牲礼祭品叩谢醮坛中护坛官将。 | |
26 | 皇鼓齐挂 座棚闹乐 |
又称“闹作棚”,在作棚上吹奏北管营造热闹气氛。随即将大士爷与相关纸糊,由皮鼓、唢呐带队前往安放处,称“大士出巡”。 | |
27 | 请师登座 巡案净孤 |
祭典协会理事长恭请主法道长登台主持普施,随即由主普带道团至大士爷前,召请五方孤魂,再由主普带领道团及各首士巡普度场以及饭棚、孤棚处。 | |
28 | 登台赈济 普施幽灵 |
戴五老冠的道长登坛,代表东宫慈父太乙救苦天尊,以奏板架桥,表示引度孤魂至此接受赈济,随后于救苦台上宣《十伤符》,以救济因十伤而亡的孤魂,再配合咒法、口诀等,将祭品逐一向四周抛掷,表施食赈孤之意。 | |
29 | 进包仔香 | 道长唱念二十四首《刀兵偈》,每唱念一首则于包仔上插上一炷香,共计二十四首。唱诵后再读孤魂牒,读毕将牒文与招魂幡绕插于包仔香上,在于牒文中放入花米,作最后的施食,再将包仔香交给理事长祭典协会理事长。由理事长手持包仔香向老大公行礼祭拜,并将包仔香放于孤棚上后,又将孤棚上五牲转向,代表普度到此结束。包仔香进后,再由道长念口诀遣散孤魂,最后再将金纸与大士爷等普度所用纸糊物品予以焚化。 | |
30 | 敕符谢坛 | 道士手持白鸡与白鸭,以白鸡冠血取极阳之意,再以白鸭取其同音“押”之意,押退神煞并敕符令。 | |
31 | 叩谢灯篙 奉送圣驾 |
敕符后由手持七星剑的道士来至灯篙处,降下灯篙上所有旗帜灯号,并朝阳竿与阴竿灯篙各砍三下,代表已完成召请神灵的任务。之后,道士于三清坛前逐一奉送神灵回銮。 | |
32 | 锺馗押孤 | 此仪式意义在于虽醮典已结束,担心仍有孤魂滞留于孤棚,因而由锺馗驱赶孤魂,使抢孤得以顺利进行。戏台上准备北斗星君与南斗星君斗灯,并在两斗中间设置西秦王爷祖师斗。由扮演锺馗者手持草席打戏台四方,以白鸡血敕符令,并以铁钉将活白鸡钉於戏台上,再以白鸭作押送孤魂回归。以锺馗演员向四方撒完塩米,在戏台前将放塩米的磁碗摔破为表演结束。 最后,抢孤开始。 |
早期,头城庆元宫前原有码头,大坑里的船家可提供帆船桅杆作为搭设孤棚之用,造成头城抢孤的孤棚都比其他地方高大。再加上因头城在宜兰历史发展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及吴沙的拓垦,造就了头城特有的抢孤结构和样态。[16]
有宜兰传说故事是杨士芳年少时,从宜兰徒步赶到头城看抢孤,当快走头城时,因草鞋打脚,索性藏在路边田野的林投树下,准备回程时寻回再穿。后,有一群野鬼经过,见一小鬼就地蹲在该树下不肯走,就对小鬼催促为何不去抢食。林投树下的小鬼却郑重说,土地公临时交付任务,负责看管一位官老爷的鞋子。后来林投树下,便是杨士芳的墓地。[19]
关于清治时期头城抢孤的活动样貌,在《噶玛兰志略》和《噶玛兰厅志》均缺乏明确的记载。直到日治时期,其记载、报导及研究等就陆陆续地展现出来。如1935年9月8日《台湾日日新报》的报导特别以“全岛唯一”为标题,之后1936年增田福太郎、与1937年铃木清一郎[h]也前来观察、记录。在日治时期,已具有观光、休闲及游乐的性质,如台北宜兰铁路会加开临时列车,日本警察也会出来指挥交通,专卖品零售业者也搭上相关的商业广告活动。然而,随着皇民化运动,该活动被压制。[16]
战后,1946年,首任乡长卢缵祥倡议复办抢孤[15]。该年农历七月三十日深夜的抢孤,发生一死一伤[i],次年加装安全网却仍传出意外,镇长黄竹旺因而停办[20]。1949年代表会持续办理抢孤筹备时,台北县政府宜兰区署命令停止抢孤[15]。
1991年,强调文化立县的宜兰县长游锡堃,为纪念吴沙开垦宜兰195周年,举行了噶玛兰人返乡寻根活动等活动,并决定复办头城抢孤[21]。1991年开始复办三年[j]后停办,1996年再复办一次后又停办七年,直到2004年复办[2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