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阪神间现代主义(阪神間モダニズム/はんしんかんモダニズム hanshinkan modanizumu),指1900年代到1930年代期间(主要是从大正到昭和初期[1][2])在日本所谓“阪神间”(泛指“大阪市与神户市之间”)[1]这一地域发展孕育的近代艺术、文化、生活样式等。“阪神间”这一地域概念并无明确的定义,对其范围有众多观点[1]。
1990年代以来,阪急沿线都市研究会主编的《生活样式与都市文化 阪神间现代主义的光与影》(1994年)、《“阪神间现代主义”展》[3]等成为研究这一概念的契机,构成了日本地方乡土史和地域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一概念主要包括从日本明治维新后经过大正、昭和初期直到日本战败为止的77年时间里,关西地区近代化过程中的黎明期的文化现象。这与日本的“战后复兴期”及高度经济成长期、泡沫经济时期等战后时代虽有明显的区分,但对战后直至现代的日本国民生活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历史概念也对促进关西大型私营铁道公司及不动产开发企业的旅游促进及打造地域品牌起到了一定作用。自2017年2月起,阪神电气铁道公司与沿线的神户市、芦屋市、西宫市共同策划推出了“阪神K・A・N现代主义”观光营销活动(三个字母正好是三个城市的罗马字首字母)[2][4][5][6]。
19世纪末的大阪在日本是超越东京的全国第一大商业都市(即大大阪时代)[7]。当时的神户也已发展成为东亚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
当时的近畿地区也模仿美国,纷纷建设城际铁路。以阪神电气铁道本线(1905年开业)为起源,先后有箕面有马电气轨道(之后的阪急宝冢本线、1910年开业)、阪神急行电铁神户本线(1920年开业)等电车线路陆续开通,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神户和北摄近郊的农村地带的城市化进程。得益于发达的交通,风景秀丽的六甲山南麓的铁路沿线的阪神间就成为了优质宜居的郊外住宅用地。因此这一地区的城市化及文化发展,也可以归功于关西私铁投入的巨额资本。
首先,明治时期阪神一带的富商都选在原住吉村[注釈 1] 一带建造宅邸,因此这一带成为全日本富豪人数最多的地区[8][9]。
此后进入大正年间,新兴的实业家与当时新生的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精英阶层也都选择这一带为居住地,因此带动了当地的文化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从而更加吸引艺术文化界名人的入住。与此同时,从19世纪末开始,在六甲山上以及周边环境优美的山麓开发建设了一大批面向布尔乔亚富裕阶层的文化、教育、社交场所,包括别墅、酒店、娱乐设施等,更促使这一带成为西洋式的休闲度假胜地。
在这样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当地培养出了深受西洋文化影响的近现代生活模式。值得一提的是,直至今日,这一带仍然是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级住宅区。
在日本首都圈,也有如田园都市公司(东急的前身)开发的田园调布等东京近郊的高级住宅区,那里也可以看到阪神间现代主义的影响。
阪神间的居民中除了当地的富裕阶层外,还有很多知名的艺术家和实业家。尤其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东京一带迁居至此的艺术家更增添了这一带的人气。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