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电器
日本的跨国电子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的跨国电子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7月29日) |
松下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 |
---|---|
Panasonic Holdings Corporation | |
原文名称 |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曾用名 | 松下电器制作所 (1918年至1935年) 松下电器产业 (1935年至2008年) |
公司类型 | 上市公司 |
股票代号 | 东证1部:6752 OTCBB:PCRFY |
ISIN | JP3866800000 |
法人编号 | 5120001158218 |
公司前身 | 松下电器产业 |
成立 | 1918年(大正7年)3月7日(创业) (106年311天) |
创办人 | 松下幸之助 |
代表人物 | 代表取缔役会长:大坪文雄 代表取缔役副会长:松下正幸 代表取缔役社长:津贺一宏 |
总部 | 日本 大阪府门真市大字门真1006番地 |
标语口号 | 松下电器 ideas for life (2004年至2013年) A Better Life,A Better World (2013年至今) |
产业 | 电器 |
产品 | AVC networks, Home appliances, Components and devices, others |
营业额 | ▼ ¥7.343 兆(2017)[1] |
息税前利润 | ▲ ¥276.7 亿(2017)[1] |
净利润 | ▼ ¥149.3 亿(2017)[1] |
总资产 | ▲ ¥5.982 兆(2017)[1] |
资产净值 | ▲ ¥1.571 兆(2017)[1] |
员工人数 | 257,533(2017)[2] |
网站 | Panasonic Global Site |
松下电器,正式全名为Panasonic控股株式会社(日语: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英语:Panasonic Holdings Corporation)是源自日本的跨国电机制造商,也是日本前八大电机企业之一[注 1],总部位于大阪府门真市。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评选排名第110位(2017年)。
公司旧称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于2008年改名,包含生产白色家电与居家用品的“国际牌”(National)在内,品牌于全世界同步改为“Panasonic”。由“Pan”(全部)与“Sonic”(声音)组成,因其最初用于贩售音讯设备[3]。
1918年3月7日,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创立“松下电器制作所”,创业时做的是电灯灯座。1927年,开始生产制造自行车用的车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企业的有些工厂被军队征用,制造日本海军的一些飞机和船舰。1945年日本投降,进入日本盟军占领时期,所有参与军事生产的企业被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关闭,松下公司的资金被冻结,松下幸之助被迫离开公司。1947年,在行政管理主任井植岁男承担了松下公司来作为战争出力的责任而辞职后,松下幸之助重回企业[4](井植岁男之后创办三洋电机)。
1951年,松下幸之助到美国,开创松下电器在美国的市场,最初的产品是电视机。松下幸之助与飞利浦签订技术合作的合约书,再将西方的技术引进并导入到日本,因此让松下电器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有突破成长。目前松下电器的产品线极广,除家电以外,还生产制造各数位电子产品,如DVD播放机、DV数位摄影机、MP3播放机、数码相机、液晶电视、笔记型电脑等,还扩展到电子零件、电工零件(如插座盖板)、半导体等,间接与直接转投资公司有数百家。
2008年末,松下电器与另一电器大厂三洋电机传出并购消息[5]。2008年12月19日,松下电器以每股131日圆斥资8067亿日圆折合90亿美元收购三洋电机大股东高盛、大和证券以及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共同持有的4.3亿张三洋电机特别股,换算后为70.5%三洋电机股权。并购三洋电机后的松下电器,成为日本最大及世界第二大的电机厂商(仅次于通用电气)。
2013年2月7日富士通子公司富士通半导体(Fujitsu Semiconductor)和 Panasonic系统LSI部门来共同正式宣布要将旗下的LSI(大型集成电路)设计以及研发部门与后者合并成立新合资公司。9月27日KKR旗下投资基金全资拥有PHC Holdings以(约合16.7亿美元)1650亿日圆来入股松下医疗(松下电器 Healthcare)项目的八成权益。
2015年12月23日松下公司以15.45亿美元(约合1,854亿日圆)收购美国密苏里州冷藏陈列柜系统制造商Hussmann Corporation。
2014年起松下最大21世纪投资案是与美国特斯拉汽车签订合作协议,作为唯一电动车电池供应商直到至今2020年此地位依然保持,然而特斯拉公司执行长马斯克一些决策引起松下极大不满,双方2018年起逐渐交恶,2019年6月财报会议管理层遭到了许多股东的批判,由于特斯拉电动车的销量和交付量不及预期,松下股价在近一年半的时间内大跌近50%。[6]
其为了特斯拉电动车的电池于7年前开始进行大笔资本支出建造内华达州生产线Gigafactory 1,初期投资就接近50亿美元但回收利润堪虑引发资金运转风险达到边缘,同时马斯克身边人透漏其对于Model S车系的电池品质非常不满一度还在工厂内试行制造电池,但由于专业门槛过高而放弃继续采购松下但埋下与松下执行长津贺一宏的私怨。[7]之后为了尽快降低电动车售价马斯克全力取得上海自贸区的审批合作后获准建立上海大工厂,也称特斯拉“超级工厂”但为了成本最低化需要松下跟随前往当地厂房直接内置生产线并厂,双方就此发生激烈分歧,2019年11月22日津贺一宏明确表示没有前往加入超级工厂计划,同时发言“不管是使用中国厂商生产的电池,还是使用我们的合作工厂Gigafactory 1的电池,决定权都在特斯拉手上”几乎直接表达若马斯克有不满大可以去采购中方国产电池,不必再来下单。[6]
同时日经新闻曾2019年4月透露,松下正在冻结对内华达工厂Gigafactory 1的扩张投资,原本马斯克要求扩张50%产能但似乎已经受阻,而彭博社报导[6]LG化学和宁德时代已经收到特斯拉对于电池的询价,在商议之中。
由于松下半导体业务持续亏损,2019年11月28日松下将该业务出售给台湾的新唐科技[8]。协议约定,新唐科技将以现金2.5亿美元收购松下半导体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松下电器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Ltd., PSCS),预计将于2020年6月完成交割,但要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
松下电器的产品曾经有多个品牌,如National、Panasonic、Technics等。在1980年代及之前,通常使用National品牌。1990年代初起,白色家电、电动刮胡刀及碳性电池使用National品牌;碱性电池、一般影音及办公室电器用品使用Panasonic品牌;专业音响产品和电子琴使用Technics品牌。
由于松下电器内部长期发现“一公司多品牌名称”的情况,已经对该集团之产品之全球市场占有率造成影响,为求品牌的一致性及认同感和全球市场布局方面的考量,日本总部于2008年1月10日加开临时董事会讨论。2008年10月起,董事会决定公司日文简称由“松下电器”更名为片假名“パナソニック”(Panasonic)[9],公司日文全名亦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更名为“パナソニック株式會社”。同时尚在日本国内使用的“ナショナル”(National)商标在2009年渐进性废止,届时全球统一使用“Panasonic”品牌及商标。由于此一决策具有“去松下化”的成分存在,故此一决策在草拟时,社长大坪文雄曾征询过董事会里松下家族代表的意见,而松下家族代表回应不反对此一决策。
由于松下电器早于2003年起于日本以及大中华地区以外的所有商品,统一以“Panasonic”品牌出售,尚于北美低价视听设备市场使用的Quasar品牌,已经处于自然淘汰状态,而在公司更名后尚在日本国境内使用的“National”亦已经于2009年起停用[10];至于KDK、Technics等品牌的存续与否等问题,日本总部当时并未提出相关措施及做出任何回应。Lumix等Panasonic子品牌则不受影响。2015年,松下电器重推Technics品牌,KDK则供予一些海外地区使用。
至于大中华地区方面,松下电器表示,由于其在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公司名称只能使用中文登记,且“松下电器”已经广为人知,因此做为全球市场唯一的例外,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将继续沿用“松下电器”做为公司注册名称[11],品牌使用上则仍然多采用“Panasonic”名称。至于香港及澳门地区,总代理信兴集团创办人蒙民伟当年提议使用的中文名称“乐声牌”,但至今除了家电产品仍然保留“乐声牌”称号之外,其余文仪电子器材、影音产品等,已经完全跟随日本总公司指引,统一使用“Panasonic”名称。
以前的社章使用过“M矢”与“三松叶”(有“坚忍不拔”、“生成发展”和“协力一致”三种含义),现则直接使用松下电器英文作为社章。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