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指与自己相同父母的平辈亲属,即兄、弟、姐、妹。在汉语亲属系统中,同胞中比自己年长者,男性称,女性称,较年幼者,男性称,女性称;但在其他文化中有时不依年记或性别作区分。一个人的兄弟姐妹和父母组成他的核心家庭。延伸家庭的许多平辈,在汉语中也是以兄弟姐妹加上描述亲疏远近的词称呼,例如表姐、堂弟、族兄等。没有亲属关系的人若年龄相近,有时也可能用兄弟姐妹来称呼,尤其是用来表示结拜关系、尊敬、或是友好。

海地的一对兄弟。
朝鲜战争期间,一名姐姐背着她的弟弟。

兄弟姐妹间的情感关系会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父母养育方式、排行、性格等等。许多文化期待兄弟姐妹要互相扶持。在大多数文化中,兄弟姐妹在同一个家庭中一起长大,会建立坚固的情感连结。同时,兄弟姐妹也时常争斗,并竞争家中的资源,包括遗产。大多数文化禁止兄弟姐妹结婚,韦斯特马克效应也造成兄弟姐妹通常不会喜欢上彼此。因为这些复杂的关系,兄弟姐妹是许多艺术作品的主题。

在遗传学上,兄弟姐妹之间的基因有一半会因共同的遗传来源而相同(identical by descent),同卵双生者完全相同,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兄弟姐妹则有四分之一相同[1]。在法律上,所有的兄弟姐妹,包括双胞胎、同父异母、领养等等,皆视为二等亲[2]

语源

哥哥

有些语言的哥哥兼指父亲与兄长。例如上古汉语的“兄”没有父亲的意思,但最晚在唐朝,兼指父亲与兄长的阿尔泰语系鲜卑语的*aqa/*akan借入了中古汉语,读作“阿哥”/“阿干”并在口语取代了“兄”,“阿哥”丢了“阿”字成为今天通用用的“哥”。“哥”字最早出现于唐朝皇室的口中,那一方面是因为皇室的话值得记载,另一方面是因为李唐皇室母系鲜卑人。至于其他阿尔泰语系鄂温克语aka“父母之弟”;蒙古语aqa“兄”;古突厥语aqa“兄”;雅库特语aXa < aqa“父”;黑鞑靼语aXa < aqa“长者,族长”。[3]

称谓

汉语亲属系统

汉语亲属系统中,兄弟姐妹指的是跟自己相同父母的人。中国古代把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称为“异母”兄弟姐妹,同母异父的称为“外”兄弟姐妹;如果因收养再婚,在同一核心家庭中形成没有血缘关系的平辈继亲,称为“继”兄弟姐妹。 现代常常不再作此区分,直接称为兄弟姐妹。延伸家庭的平辈在冠上“”、“”、“族”、“再从”等修饰词后,也同样依据性别和年龄关系区分兄弟姐妹,例如在有共同祖父、同一宗族的平辈中,同宗的较年长女性称为“堂姐”,不同宗的较年幼男性称为“表弟”。在有些地区,堂亲的称呼可能不必加上“堂”字。

当家中平辈人数较多,同样性别和长幼关系的人不只一位时(例如宋美龄两位姐姐),通常加上排行来区分,并且男女分开算,例如八个兄弟姐妹之间可能如此称呼彼此:

More information 被称呼者, 长男 ...
被称呼者
长男 长女 次女 次男 三女 三男 么男 幺女
说话者 长男
大妹 二妹 二弟 三妹 三弟 小弟 小妹
长女 大哥
二妹 二弟 三妹 三弟 小弟 小妹
次女 大哥 大姐
二弟 三妹 三弟 小弟 小妹
次男 大哥 大姐 二姐
三妹 三弟 小弟 小妹
三女 大哥 大姐 二姐 二哥
三弟 小弟 小妹
三男 大哥 大姐 二姐 二哥 三姐
小弟 小妹
么男 大哥 大姐 二姐 二哥 三姐 三哥
小妹
幺女 大哥 大姐 二姐 二哥 三姐 三哥 四哥
Close

其他亲属系统

Thumb
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区分的六大亲属系统,黄色部分为兄弟姐妹。在左中的苏丹型和左下的爱斯基摩型中,兄弟姐妹只包括核心家庭成员,汉语也是如此。右边为伊罗奎型、克鲁型、以及欧马哈型,将平行从表也视为兄弟姐妹。左上为夏威夷型,将所有堂亲和表亲都视为兄弟姐妹。

许多文化对核心家庭的平辈称呼并不区分年龄,只区分性别,包括大多欧洲语言,例如英语中兄弟都称为 brother,姐妹都称为 sister,平常不会加上 older/younger 等形容词表示年龄长幼。除了不分年龄,也有些文化不分性别,例如弟弟、妹妹在越南语中都称为“俺(em)”,在韩语中都可称为“同生(동생 dongsaeng)”。

有些文化对兄弟姐妹的定义也包括一部分的平辈表亲和堂亲,例如伊罗奎型、克鲁型、以及欧马哈型的亲属系统中,叔、伯、姨的孩子也都称为兄弟姐妹,不和亲父母的兄弟姐妹区分。夏威夷型的亲属系统进一步将舅和姑的孩子也都称为兄弟姐妹,也就是说所有堂亲和表亲也都视为兄弟姐妹。中国古代也有大排行 (自曾祖父算)、中排行(自祖父算)、小排行的区别。 兄弟姐妹除了用来描述血亲,有些文化中也包括某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常见的例子是平辈的姻亲,例如伴侣的兄弟姐妹(大伯、小叔、大小姑、大小舅、大小姨)以及兄弟姐妹的伴侣(嫂嫂、弟媳、姐夫、妹夫)在许多语言中也被称作一种兄弟姐妹,例如在英语中,伴侣的兄弟姐妹以及兄弟姐妹的伴侣都称为“法律上的兄弟姐妹”,例如妻子的姐妹和姐妹的妻子都称为 sister-in-law,日语则称为“义务上的兄弟姐妹”(义理の……)。在西亚的一些民族中,同一乳母的人称为“同乳兄弟姐妹”,就如同亲生兄弟姐妹一样,不可结婚,此传统也被写入《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的同乳禁婚令

人称

汉语会以兄弟姐妹作为第二人称,也就是说,会当面叫自己的家人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在古时候,以及现代较正式的文书中,也可能作为第一人称,例如写信给姐姐时,可能自称为“弟”或“妹”。东亚其他语言如日语、韩语、越南语也都有这类用法。

在欧洲语言里较少见这种用法,当面对话时更常直接称呼平辈家人的名字,只有跟别人提到自己的家人时才会使用亲属词汇。

用在家庭之外

在许多文化中,没有血亲或姻亲关系的人仍可结拜为干亲,互称为“义”或“干”兄弟姐妹,或是经由干父母而建立此关系。在中国古代,义结金兰的兄弟姐妹就有如亲生兄弟姐妹。在现代此仪式已简化,有时只是关系好的两人同意如此互称,但没有特别的权利义务。在北欧、北非、东南欧、菲律宾等地也都有类似文化。较知名的例子包括《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蒙古人成吉思汗札木合北欧神话中的洛基奥丁、英国殖民官卢吉曾非洲殖民地的许多部落领导人建立这种关系。

传统汉文化中另一个让无血缘者建立关系的方式是拜师。因为师徒如父子,同门的平辈也会以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互称。这个词汇在现代伸延到没有拜师关系的学校同学之间,有些地方则更常称呼为学长、学弟、学姐、学妹,例如台湾。

在现代社会还有其他一些组织中也常用兄弟姐妹互称,以此凝聚关系 。在黑社会中,地位较高者常尊称为“大哥”,其他人则称为“小弟”,人们以“兄弟”一词代指在黑社会中活动的人。在军队以及一些宗教组织里,也常用“弟兄姐妹”称呼,在这里,为了避开“兄弟”的黑社会意涵,会将“兄弟”二字反过来称为“弟兄”。另外,美国大学校园的学生组织 fraternity 和 sorority 翻成中文时称为兄弟会与姐妹会

除了上述制度能让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建立类似兄弟姐妹的关系,在许多文化中,关系好的人也会“称兄道弟”,或以“好姐妹”称呼彼此,或是把兄弟姐妹当作一般人之间的称呼,用来指年龄相近的人。在汉语里一种用法是在对方的名字后面加上兄、弟、姐、妹来避免直呼姓名,形成绰号,例如小燕姐瓜哥。又因为谦虚,有时年记比自己小的人也可能称呼为兄或姐。在现代还有另一层考量是用较年轻的称谓来称赞对方的外貌,对长一辈的人仍称姐或兄,对年记可能比自己大的人仍称为妹或弟。在有些中文地区常用“小姐”称呼女性,但在另外一些地区,小姐多指在特种行业工作的女性,在这个词里“姊”字不通用[4]

文化意义

Thumb
画家扬·马泰伊科笔下的四名兄弟姐妹,这是他的子女。(1879年)
Thumb
英国文学家勃朗特三姐妹画像。(约1835年)

核心家庭可能是普世文化通则,在大多数文化中是生育和经济生产的基本单位,在传统社会中可能向上组成宗族、部落、民族和国家,即使在工业化的市场导向社会也仍承担重要的功能。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往往比朋友、同事等关系更深刻。也因此有“情同手足”这样的词汇,用兄弟姐妹的关系来描述没有亲属关系的人。

艺术作品

因为兄弟姐妹是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且一直到近代少子化以前,大多数人都有兄弟姐妹,所以兄弟姐妹是艺术作品中的常见主题。

各地的神话、民俗故事中都有描述兄弟姐妹的复杂关系。例如北欧神话索尔巴德尔、和霍德尔是兄弟。在圣经古兰经的故事中,该隐与亚伯因为嫉妒出手谋杀兄弟,以扫因为继承权的问题嫉妒孪生弟弟雅各,雅各在利亚拉结姐妹之间三角恋罗马神话中,罗马的奠基人罗穆卢斯与瑞摩斯是一对孪生兄弟,之后为了争夺罗马的控制权,罗穆斯杀死了瑞摩斯。在儿童文学中常出现兄弟姐妹的互动,例如在《灰姑娘》和《哈利波特》,兄弟姐妹让主角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三只小猪》则描写兄弟间因为努力程度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结局。

在近代作品中,《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建立刘备阵营的核心人物之间的同盟关系。《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诸多兄弟姐妹间的情感关系更是故事的主轴。莎士比亚的许多作品中也有兄弟姐妹阋墙的情节,包括《李尔王》、《驯悍记》、《理查三世》和《皆大欢喜》等。

即使到今天,兄弟姐妹关系仍是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例如台湾电视剧《兄弟姐妹》、日本漫画《家有女友》、美国电影《汉娜姐妹》。奇幻背景的《冰与火之歌》中,兄弟姐妹间的互助、竞争或爱恋关系是推动剧情的重要因素。在连续剧中,常出现的情节是两名兄弟姐妹爱上同一人形成三角关系,或恋人发现是彼此之间其实是失散的兄弟姐妹。

经济活动

因为有类似的成长环境,有不少兄弟姐妹从事相同的行业,例如英国文学家勃朗特三姐妹、马来西亚羽球员西迪兄弟。在传统的家族企业中,兄弟姐妹有机会一起继承同一份事业。

因为对彼此信任,兄弟姐妹常是事业上的伙伴,例如美国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导演华卓斯基姐妹木匠兄妹乐团朗兹塔兄弟帮,法国发明家卢米埃兄弟、日本音乐组合吉田兄弟、台湾的兄弟饭店(衍生出兄弟象中信兄弟)。

另外也有些商业品牌名称单纯取兄弟姐妹的意象作商业用途,例如兄弟工业、幼儿节目YOYO家族中的人物名称、以及包装零食产品名称薯条三兄弟、张君雅小妹妹等等。

社会期待

社会依据兄弟姐妹的性别和排行给于不同的期待。例如较年长的兄姐常成为弟妹的楷模,弟妹向兄姐学习并监督兄姐的行为。

汉文化是父系社会,男性的地位普遍高于女性,并且给年长者较大权利。长男被期望要继承父亲的事业,尤其是正妻生的嫡长子。兄长需要照顾弟妹,弟妹则需要尊重和服从兄长。

在现代西方国家进行的研究显示父母的性别期望会影响兄弟姐妹间的互动。例如 1999 年 HcHale 等人的纵向研究显示若父亲有传统性别观念,兄妹或姐弟也会在家中依传统性别角色分工,而在兄弟间弟弟会做比较多家务(但母亲的态度没有影响,且无法排除教育等共变因) [5]。2004 年 Croft 等人的研究发现母亲通常认为自己分到的家务和照顾工作较多,而孩童若被问到以后想当爸爸还是妈妈,他们大多比较想成为相同性别的角色,但也有一定比例保持中立,而这比例也一样取决于父亲对传统性别角色的立场[6]

继承权

各地文化及法律对于兄弟姐妹该如何继承遗产有许多不同观点。乍看之下,平分最公平,但为了最大化利益,有些会指数成长的资源,例如牲畜,可能不应该平分;而且并非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平分,例如皇室身份、爵位、房舍、车辆、妻妾、奴隶。

一般来说,父系社会由男性继承,母系社会由女性继承,但不能直接继承的性别仍可能透过其他方式分得一部分家产,例如嫁妆。继承权缩限至一个性别之后,接下来可能采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后者可再细分长子继承制幼子继承制诸子均分制、并可能考虑嫡庶之别。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别伤了皇城内的和气,这些规定常常成为法律。例如欧洲的萨利克法禁止女性继承土地和王位,东亚许多国家曾将长子继承制入法。现代大多国家的法律倾向规定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由所有兄弟姐妹应均分,不分性别和排行,但各家庭仍可自立遗嘱决定怎么分,许多地方也仍流行传男不传女或由长子继承。

在古代英美法系中,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往往有不同的继承权,如果父母没有留下遗嘱,异父母的兄弟姐妹会继承不同比例的遗产,现代大多地区已经去除此法律[7],但美国佛罗里达州仍规定非相同父母的只能继承一半[8]

继承权问题有时会造成严重的冲突,21世记较有名的例子是王永庆遗产分配之争,长子王文洋的友人汪笨湖在各大庙口以《樱花空笑梦》歌仔戏操作舆论[9],另一例子是何鸿燊家族分产纠纷事件;两例都是大量的遗产在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间造成分配问题,引发法律官司。在古代的知名例子是唐朝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发动政变,杀害自己的长兄储君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之后得以继承帝位[10]

婚配

Thumb
各国对成年人兄弟姐妹合意性交的法律规范。注意:一、各国对兄弟姐妹的定义并不一致;二、有些国家未禁止同性乱伦,或另有法律禁止;三、允许性交不一定允许登记结婚。
  合法
  相同性别合法,不同性别为有期徒刑
  不同性别合法,相同性别为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
  可判无期徒刑
  最高死刑

性交

Thumb
圣经故事中,暗嫩强奸他玛,两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兄弟姐妹间的性行为通常视为一种乱伦,在大多数文化中是禁止的,并且在许多国家有近亲性行为相关的法律,兄弟姐妹若发生性行为可能受到刑罚,包括在一些国家为死刑。近年来有些欧洲国家取消了乱伦罪,但仍不允许兄弟姐妹结婚。

近亲相奸罪日语近親相姦罪是法律上认定的乱伦罪,存在于英国德国瑞士波兰美国加拿大挪威瑞典台湾香港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利比里亚澳洲新西兰智利等地,但是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意大利土耳其以色列俄罗斯中国大陆澳门韩国日本泰国菲律宾印度科特迪瓦巴西阿根廷等地的法律则允许成年人或高于最低合法性行为年龄的人之间合意的近亲性行为,至于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或低于合法年龄者间的近亲性行为,则多以性虐待之名认定为违法。

人类学家爱德华·韦斯特马克发现兄弟姐妹之间对彼此往往感觉不到性吸引力,称为韦斯特马克效应。此现象不止存在于亲生兄弟姐妹间,也会出现在没有血缘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之间,甚至年龄相近的男女只要单纯生活在一起就会产生此现象,例如在童养媳以及以色列的基布兹社群中都有观察到,显示此现象并非单纯出自禁止乱伦的文化,更可能有生物学基础。[11][12]

通婚

世界上大多数的文化中都禁止兄妹或姐弟结婚,并且大部分国家也以法律明文禁止,但瑞典允许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妹或姐弟结婚(不过需要瑞典政府的特别批准)。在允许同性结婚的国家,有时也以法律禁止兄弟或姐妹通婚,例如台湾英国法国瑞士希腊澳洲新西兰加拿大美国智利阿根廷等国家,但德国荷兰瑞典则允许兄弟或姐妹通婚。然而,如果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则不一定,例如日本香港德国瑞士允许养子和养父母的亲生女儿结婚,但台湾中国大陆韩国英国法国则不允许,汉文化有些地方曾流行童养媳将女抱男,中华民国司法院在1950年代曾因此作出多次释宪允许收养的兄妹或姐弟结婚[13]

“是否允许婚配”和“是否称为兄弟姐妹”之间有一定的交互影响,不能结婚的平辈在许多文化中被通称为兄弟姐妹。有表亲通婚的文化时常会区分平行从表与交错从表,交错表亲(姑或舅的子女)可以结婚,会被称为表亲,而平行表亲(叔、伯、姨的子女)不能结婚,常被称为兄弟姐妹。汉文化的堂亲也是如此,堂亲不能通婚,常被视同亲兄弟姐妹,有些地方也直接称呼为兄弟姐妹;而表亲传统上可以通婚,就总是被称为表兄弟姐妹。

共夫或共妻

虽然兄弟姐妹不能和对方结婚,但有些文化允许兄弟姐妹和同一对象结婚,从而进入同一个家庭。例如有些文化有姐妹共夫制(sororal polygyny),一名男性可以同时或先后和一对姐妹结婚。在藏族尼泊尔等地则有兄弟共妻制(fraternal polyandry),一名女性的几名丈夫之间是兄弟关系。另外还有不少文化有收继婚,男性过世后他的兄弟应该迎娶守寡的嫂嫂或弟媳,例如蒙古人满人都有此习俗。

生物学观点

兄弟姐妹在亲属选择理论上,是合作利他行为的重要对象。但同时,兄弟姐妹也需要竞争父母的资源。

因为人类的基因为双套,父母的每个基因是随机二选一遗传给后代,在兄弟姐妹之间,两人会从父母遗传到同一个基因的几率为 1/2,此几率称为亲缘系数双胞胎若是异卵双生此几率也相同,而同卵双生则是100%[14]。在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之间,此几率则为 1/4[15]

有些情况会造成上述数字更高,例如父母之间本来就是血亲,或是同父异母的两个母亲为血亲(同母异父同理)[16]。除此之外,若看的是所有基因的亲缘系数,同样性别的兄弟姐妹亲缘系数也会略高于前述数值,因为姐妹必然都遗传到父亲的同一条X染色体;兄弟必然都遗传到父亲的同一条Y染色体

在现代生物学及心理学中,先天或后天的争论有部分可以透过兄弟姐妹来研究。兄弟姐妹的遗传差异因为前述各种原因所有所不同,但成长环境却类似(尤其是同样年龄的双胞胎),所以科学家可以利用双胞胎研究来判断一群人的性状差异有多少比例是源自遗传差异;如果某个性状在异卵双胞胎之间之间的差异大于同卵双胞胎,或是被分开养大的双胞胎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则可以推论这个性状受到遗传影响。[17]

其他生物

Thumb
一窝穴鸮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等词也可用来指其他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兄弟姐妹间的合作与竞争是演化生物学的一大研究主题。

许多动物的兄弟姐妹会合作;同一窝的工蚁工蜂常常都是姐妹关系,这是生物学对真社会性现象的主要解释之一。

在有些动物中,兄弟姐妹间可能发生强烈的直接攻击,甚至杀死兄弟姐妹,这种现象常发生在牛背鹭橙嘴蓝脸鲣鸟斑鬣狗[18][19]。有些动物的幼胎会在子宫中吃掉兄弟姐妹,包括火蝾螈[20]鼠鲨目的鲨鱼[21]。因为许多动物的兄弟姐妹可能是同母异父,这些行为可以视为性择中雄性竞争的延伸[22]

排行与身心发展

Thumb
排行较长的兄姐往往需照顾他们的弟妹。

排行指的是兄弟姐妹之间出生的顺序,在汉文化中通常依年记由大开始依序排到年记小的。

排行似乎与许多身心表现有相关,排行较前的人有较高的智商、身高和体重,但是其背后是否有因果关系仍不明朗[23][24][25]。也有不少专业的心理学研究或是业余的轶事宣称分析不同排行对人格的影响。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长子和长女比较保守并追求较大的目标,排行中间的擅长协调,排行最小的比较外向、有人格魅力。在台湾,则有所谓的“老二哲学”,强调不与人争第一的处事态度[26]

先天与后天的争论也影响人们对此研究的观点;出生序影响的是后天环境,而非遗传,因此基因决定论者倾向认为排行不会影响个体发展[27]

虽然些的观点由来已久,科学研究也进行了百余年,但至今仍没有决定性的结论。主要的问题是排行在各家庭中可能儿童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诸如家庭大小、年龄差、父母教育方式、性别、社经背景等等全都是干扰因子,不但要排除假相关非常不容易,因果关系也很难建立[28]。例如:兄弟姐妹越多的家庭通,常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所以社会上排行第十的人比排行第一的人更可能来自较穷困的家庭;而在偏好男性的社会中,因为生女孩的家庭可能为了得到男孩而继续生,而生男孩的家庭则不会这样想,所以平均来说男性的排行可能比女性更后面。除此之外,各文化看待排行的方式以及提供的成长环境都不同,因此不易找出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普世通则。基于这些原因,目前认为任何对出生序和性格、智商等方面影响的研究都欠缺可信度,有些科学家更将之视为伪科学。[29][25]

研究史

Thumb
新生儿他的两名哥哥。

在较早期的研究中主要强调传统西方家庭体制对不同排行的期望。1874年法兰西斯·高尔顿指出许多成功的作曲家和科学家都是长子,他提出以下三个解释:长子继承制让长子有资源可以进修;长子承担更多义务,更倾向被父母当作同伴;在资源有限的家庭中通常优先把资源分给长子[30] 。1927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则解释长子是家中的领导者,服膺于制度和阶级,重视追求目标和维护体制;次子像是家中的外人,既不是领导著也不是吸引关注的新生儿,因此努力建构独立的身份、强调和兄弟姐妹的差异;而幼子则自知年龄经验不如兄长,又因年幼受宠,所以擅长用花言巧语引人注目[29]

在1970年代社会生物学演化心理学流行后,不少学者改由生物学角度来探究,例如认为生育对母体造成一定程度的耗损,使排行较小的人在胚胎发育时得到较少资源,或是排行较高的人前几年不用和弟弟妹妹竞争,后几年即使需要竞争,他们也因为多了至少一年的发育时间,竞争能力较高。1975年罗伯特·扎荣茨英语Robert Zajonc认为长子主要因三个知识环境的优势而发展出较高的智识能力:长子在前几年不用和弟弟妹妹瓜分父母的关注;长子接触更多成人的言语,而较晚出生的弟弟妹妹会接触到哥哥姐姐较不成熟的语言;年长者常向弟弟妹妹解释事情,因而训练认知和语言能力[31]。1981年 Blake 提出类似的观点,认为随着孩子出生,越来越多人一起瓜分父母有限的资源,因此排行较前的哥哥和姐姐会比较成功[30]

现代的学术综述文章大多找不出统计上有意义的影响,或只找出非常微弱的影响[32][33]发展心理学朱迪斯·里奇·哈里斯认为,在个别家庭内,排行或许对人格有影响,但是一旦在出了特定家庭之后,无法在家庭之间进行比较[34]

亲情

Thumb
英国画家Joseph Clark笔下的一对姐弟(约1926年)。

兄弟姐妹间的情感连结称为亲情、友爱、兄弟姐妹之爱等等,他们视彼此为伙伴,互相帮助,给予物质和精神支持。兄弟姐妹和彼此互动的时间往往比和父母互动的时间更长,他们之间的情感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父母态度、排行、性格等等[35]。在传统社会,亲情常常是义务,例如在印度的兄妹节(Raksha Bandhan英语Raksha Bandhan,或译姐弟节),女性会编一只手环给他们的兄弟,象征兄妹或姐弟的坚固关系[36]。但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社会渐渐允许兄弟姐妹间自行决定彼此的关系,父母也只是鼓励孩子们互相支持。

幼童时期

年长者常在母亲怀孕期间得知弟弟妹妹的存在,这有助于孩子的心态调适,建立较正向的关系[37]。及早建立兄弟姐妹间的互动也有助于弟弟妹妹的心智发展[38]。哥哥或姐姐甚至会对幼儿改用较简单的说话方式,就如同父母常用的“婴儿语英语baby talk[39]茱蒂丝·邓恩英语Judith Dunn的研究显示幼童在一岁半时就可以理解家里的规则,该如何友善对待兄弟姐妹[35]

心理学的依附理论除了用来解释幼童和父母的关系,也可以用来分析兄弟姐妹的关系。幼童可能和哥哥或姐姐间形成正向的情感[40],尤其若缺乏其他成人照顾时,幼童容易依赖哥哥和姐姐来得到安全感[41]。在现代社会,儿童到一定年龄后会开始上学,有年龄差的兄弟姐妹可能因此减少接触的机会;另一方面,弟弟妹妹在开始上学时遇到的困难可以向哥哥和姐姐求助[42][43]

有些研究显示兄弟姐妹间的情感连结对社交能力有助益,且即使在有双方有冲突的情况下也仍然可以有强烈的情感连结,并仍然对社交能力有助益。事实上,兄弟姐妹间的情感连结和对立冲突并非完全互斥,其影响也不会抵消。[44]

青少年

当兄弟姐妹进入青少年时期,虽然仍会维持亲情,但也常会增添冲突和疏离感[45][46][47]。在西方社会的研究显示,相较于兄弟或姐妹,兄妹和姐弟间的亲情通常下降得更多[48]

兄弟姐妹对彼此的影响类似同侪,并可能弥补缺少朋友造成的负面影响、帮助建立自信[49][50]。在进入青年后,因为更注重相近年龄者,亲情的强度会再次提高,但另一方面,兄弟姐妹也可能专注于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变得疏远[51]

当然,兄弟姐妹的关系有有好有坏,造成的影响也有好有坏[52][53][54][55][56]。例如哥哥和姐姐可能教导弟弟妹妹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也可能鼓励不安全的性行为[57][49];建全良好的互动有助于亲社会行为[58],冲突则可能导致反社会行为[59]

成人

在许多文化中,成年的兄弟姐妹会分居,并且会发展出各自的职业、兴趣、恋爱关系。但即使不再保持共同的生活经验,兄弟姐妹往往保持亲情到一直到老年[60]。在西方工业化社会,兄弟姐妹间的社会功能类似好友,年龄近似,双方的地位平等[60]。另一方面,兄弟姐妹间有时能谈论比较私密的话题[61]

居住地的距离似乎是维系关系主要的影响因子,能时常见面的兄弟姐妹较容易维持关系,另外女性似乎也比较擅长维系关系[62]。见面以及各种远距离通讯方式是维系情感的重要方式[63],成年兄弟姐妹之间常见的话题包括家族事务以及回忆以前的事[64]。然而,成年人之间的亲情也可能因为各种人生际遇而快速变化,包括受到婚姻、生育、搬家、亲友过世等因素而增减[65][66]

对立

较劲

Thumb
暴力的兄弟冲突。
Thumb
约书亚·雷诺兹的画作《Lady Cockburn and Her Three Eldest Sons》,图中可见三名兄弟争取母亲的关注(1773~1775年)。

兄弟姐妹的较劲往往在弟妹一出生就开始了;即使兄弟姐妹之间有亲情,许多时候他们还是会时常斗嘴或做出不友善的举动[67]。哥哥和姐姐对新生儿有侵略性的反应是很常见的,父母注意避免偏心可以减缓此现象[68][69][70]。父母如果在婴儿出生前就开始教导哥哥和姐姐,也有助于建立较正面的互动[71]

幼童在一岁时就可以感觉到父母的差别对待,三岁时已经可以理解复杂的社会规约,会比较自己和兄弟姐妹的相对关系[35]。兄弟姐妹间的较劲可能维持整个童年,往往带给父母不少压力[72][73]。在西方社会的研究显示,兄弟姐妹的年龄较相近、性别相同、或是较聪明时,似乎更容易彼此较劲[74]。一些心理学理论认为儿童为了定义自己的独立身份或是为了竞争父母的注意力而竞争。当觉得父母给于不平等的对待、家中的压力较大、或家里允许打架解决冲突时,更容易形成较劲[73][72]弗洛依德的过时理论用恋母情结来解释较劲,认为兄弟是在争夺母亲的注意,姐妹是在争夺父亲的注意[75]

兄弟姐妹在青少年时期发生争斗的原因和儿童时期相同,但是不管在心智还是体格上他们都更能伤害彼此。青春期的身心发展和人际关系变化也增加压力,更容易造成更强烈的打斗[76]。有研究发现兄弟姐妹较劲在 10~15 岁达到最高峰[77][78]。较劲也可能维持到成年,在一些研究中,三分之一的成人称和兄弟姐妹的关系是较劲或疏离,但随时间过去关系通常慢慢好转[35]

嫉妒

嫉妒不是单一情感,而是包括恐惧、愤怒、难过和焦虑等感受;是因为三个人的互动所造成的复杂情感[79]

孩子对父母的依附直接造成嫉妒。Volling的研究将孩童的反应分为四类:约60%的孩童是“有限探索型”,会仔细观察父母和弟弟妹妹的互动,可能正面地加入互动,较少出现负面行为。约30%的孩童是“靠近-回避型”,仍会观察父母和弟弟妹妹的互动,但较少靠近,他们对新的情境更不安,更依赖父母提供安全感。约6%的孩童是“焦虑-紧贴型”,对父母和弟弟妹妹的互动有强烈地兴趣,希望就近接触父母,有时会打扰父母和弟弟妹妹的互动。约3%的孩童是“破坏型”,不太能控制负面情绪,对弟弟妹妹可能产生有侵略性的行为[79]

孩童对于自己能不能影响人际关系的观点会影响他们的对兄弟姐妹的嫉妒程度和反应。如果认为自己有办法改变父母的态度,他们可能积极和父母或兄弟姐妹互动,以期能改善关系;并且嫉妒的情感会较强、维持较久,因为他们更常思考怎么改现前状。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无法改变情况,则比较容易放下嫉妒的感情,在行为上则可能采取回避。[80]

三至五岁的孩童对新生儿特别容易焦虑,可能出现行为退步或侵略性。年长的小孩因为比较成熟,所以比较能控制嫉妒等负面情感[79]。研究也发现小孩对于兄弟姐妹和母亲的关系比和父亲的关系更容易嫉妒[79]。对于此现象,可能的解释是母亲比较常照护孩子,而父亲比较常处罚孩子[79]。另外,父母间关系良好的家庭,兄弟姐妹间也较为和平,这可能是因为这些父母可以向孩子示范如何沟通和如何应对冲突[79]

冲突

兄弟姐妹间冲突的起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认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例如觉得父母或老师偏心,二是认为对方侵犯自己的私领域,例如认为对方“超线”占据自己的空间[81]

在西方国家对白人做的研究显示兄弟姐妹间的冲突可能造成焦虑、忧郁,影响自信和学业表现,而且亲情无法抵消此影响[44],并可能引起其他不良行为如抽烟、翘课[82] 。因为觉得被侵犯而引发的冲突容易造成低自信,因为觉得不公平的冲突容易造成忧郁,并可能引发更多冲突[81]

长期影响

研究显示长期来说,有没有兄弟姐妹并不会影响人格和社交能力,独生子女在社会化的过程也不会拥有任何优势或劣势[83]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