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法国哲学家(1712-1778)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让-雅克·卢梭(法语:Jean-Jacques Rousseau,法语发音:[ʒɑ̃ ʒak ʁuso];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是启蒙时代的法国与日内瓦哲学家、政治理论家、文学家和音乐家,出身于当时还是独立国家的日内瓦。
卢梭所著的论文《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俗是否有益》及《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对哲学发展极其重要;其《社会契约论》中所论述的人民主权及民主政治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可见于近代的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以至现代的政治、哲学还有教育思想[18]。他认为不论是传统和现代的公民社会,都一样始于私人财产。
卢梭的小说作品《爱弥儿》(Émile)是一篇关于全人公民教育的哲学论文,对康德影响甚大。其言情小说《新爱洛伊斯》对前浪漫主义(pre-romanticism)[19]及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发展十分重要[20]。不过,一些知名学者认为卢梭虽然预示了浪漫主义的诞生,但是其“现代文学姿态”其实早已“超越了感伤的浪漫主义”,而其崭新的语言观甚至“一直延续到了超现实主义那里”[21]。
卢梭的自传体作品《忏悔录》是现代自传的开端,而其文章《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也说明了十八世纪的一个“感性时代”(Age of Sensibility)运动,其特征是更加注重主体性及自我反省,对现代写作也有所影响。卢梭对于个体自由、本真自我和主体性存在等问题的强调为现代的存在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11][22]。
卢梭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以及人类社会和语言起源等问题的研究不仅开创了“历史社会学”[23],深刻影响了后世的社会学[1]和人类学[2],并且被认为预言了二十世纪的结构主义原理[12][13],甚至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先驱[17]。
卢梭同时亦精通作曲和乐理,他发明了简谱,并作有七部歌剧以及若干其他形式的作品。其风格与克里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及卡尔·飞利浦·爱马努埃尔·巴哈属于同一时期,融合了后巴洛克及古典时期的特征。其著名作品有单幕歌剧《乡村中的占卜师》,其中一首为后来被贝多芬改编为独立曲目的《Non, Colette n'est point trompeuse》[24]。
卢梭出生在日内瓦,当时是一个信奉新教的城市邦。自1536年起,日内瓦属于加尔文主义的休京诺派。卢梭以前五代的祖先Didier是书商,因印制了新教的书籍,逃避天主教的迫害,在1549年来到日内瓦,并且成为酒商[25]。
卢梭的家庭是日内瓦有投票权的中产阶级,卢梭以他的家庭为傲,他一生当中,通常以以下的方式签名“让·雅克·卢梭,日内瓦公民”(Jean Jacques Rousseau, Citizen of Geneva)[26]。
卢梭的家族后来以制表业为主,父亲艾萨克·卢梭和他的祖父、兄弟都投身于制表业,不过中间一度以教授舞蹈为生[25]。
卢梭的母亲苏珊娜·贝尔纳·卢梭(Suzanne Bernard Rousseau)出身于上流社会,由叔叔塞缪尔·贝尔纳抚养长大,塞缪尔·贝尔纳是新教的牧师,在苏珊娜的父亲在1695年过世后,塞缪尔照顾贝尔纳长大[25]。苏珊娜在31岁嫁以撒·卢梭,而以撒的姊妹在八年前和苏珊娜的兄弟结婚,在婚前以撒的姊妹就已怀孕,因此受到教廷的批评。卢梭在幼年时就被灌输有关他家中成年人情形的童话故事,年轻恋人的爱受到族长的反对,而后来显出了他们的忠贞,最后爱情克服了一刻,他们的婚姻结合了二个家庭。卢梭从来不知道真相[25]。
卢梭出生于1712年的6月28日,后来他写道:“我出生时几近死亡,很少人认为有希望把我救活。”[25]。卢梭在1712年7月4日在天主教堂中受洗[25],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九天就因为产褥热而过世,卢梭描述为:“我的第一个不幸。”[25]
年轻的卢梭去法国谋求发展,成为一位自命高雅的乡下贵妇人沃伦夫人府中的仆人。他成为这位夫人的干儿子兼情人,学会了上流社会的礼仪,并改信天主教,在修道院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又重返新教)。
1742年,卢梭搬到巴黎。在巴黎这个开放、崇尚自由的大都市里,卢梭结识了狄德罗及孔狄亚克等许多著名思想家、学者,他们对卢梭产生很大的影响[18]。
应德尼·狄德罗之邀,卢梭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方面的内容,在狄德罗的鼓励下,1749年10月卢梭以论文《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俗是否有益》参加第戎学院征文,获得名次,这使其在法国名声大振,随后第戎学院再次征文,卢梭再次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一文应征,虽未入选,但确立了他的名声[18]。
1756年至1762年间,卢梭隐居在巴黎近郊,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1762)等书[18]。
1745年,卢梭在巴黎时,与泰蕾兹·勒瓦瑟相识。后者成为他的情妇,并为他生了5个小孩。卢梭建议“为了泰蕾兹的名声”,将小孩都送到育幼院去。
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作家中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包括德尼·狄德罗和让·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与其他人出现严重的不合,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指出剧院是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导致他和伏尔泰反目,成了终生的仇敌。此外,由于卢梭和百科全书派人士后来意见不合,使得《爱弥儿》一书出版,法国及整个欧洲掀起一片反卢梭浪潮,从此卢梭开始逃亡生活[18]。
卢梭有意捍卫信仰,但他非常地沮丧。他一度有些希望,但他发现他的言论会受到审查。在被迫逃亡可能被捕的情形下,他靠着卢森堡公爵及狄康德亲王的协助下,逃到了受普鲁士保护的纳沙泰尔(今瑞士纳沙泰尔)。他的保护者协助他的逃亡,让他被禁的书以其他著作的名义,配上假的书名及封面,在法国出版。他在莫蒂埃城中寻得基思男爵的保护,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地方代表,也是开明专制的拥护者。卢梭在莫蒂埃写了《科西嘉岛制宪意见书》。
卢梭在莫蒂埃的住处在1765年9月6日被丢掷石头,因此卢梭和休谟到英国避难,休谟在史丹佛郡的Wootton,朋友的乡间别墅居住。卢梭和女友戴莱斯·雷瓦索都不懂英文,也没有结交朋友。卢梭的情绪不太稳定,心理健康大幅的下降,开始出现偏执的幻想,认为休谟和其他人反对他,休谟在给朋友的信中提及“他显然是疯了。”[27]。
卢梭在1770年以前禁止进入法国,但他在1767年曾用假名进入法国。1768年时他和女佣兼情妇泰蕾兹·勒瓦瑟结婚,之前他一直称泰蕾兹·勒瓦瑟为他的“管家”。泰蕾兹·勒瓦瑟不识字,但厨艺很好,这是他们共同的兴趣之一。
1770年时卢梭和泰蕾兹·勒瓦瑟允许进入法国,但不允许出版著作。卢梭的《忏悔录》是在他死后四年才部分出版。在他死后他的作品才陆续出版。
1772年时卢梭受邀为波兰立陶宛的新宪法提供建议,因此他写了《论波兰政府》这也是他最后的政治作品。他在1776年完成了《对话录:作为让-雅克的审判者的卢梭》,开始写作《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他除了写作外,也复制音乐,研究植物学。
卢梭一生跌宕起伏,经历过无上荣誉,在饭馆端过盘子,也当过使馆随员。最后隐姓埋名居住在一个村子的茅屋里。因此卢梭除了是一个受宠的天才外,还是一位经历每一个社会阶层,从每一个社会层面观察社会的社会评论家。
虽然卢梭是名人,但他的心理健康已让他无法享受他的名望。一天早晨在巴黎东北边的埃尔芒翁维尔,René de Girardin的别墅散步时,因中风而死,享年66岁。
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指出,一切知识的根源都是邪恶。天文学源于迷信,辩论术源于仇恨,几何学源于贪心,物理学源于虚荣,艺术源于奢侈,法律学源于不公义,历史源于暴虐,乃至伦理学亦源于自大[28]。
对于知识与道德的关系,对于卢梭而言,拥有知识令人变得虚伪。卢梭认为,自从拥有知识以来,人就变得彬彬有礼,习惯对其他人有礼貌,而导致缺乏美德的人,表面上亦看似拥有美德。这样不单止令到所有人都因为遵从礼仪,而不敢展示出真正的自己,亦令到人难以真正认清其他人的真面目。真诚的友谊,真正的敬意,亦因人心难测而不复存在,而怀疑、恐惧、冷酷、戒备、憎恨、背叛,就一直隐藏在礼仪背后[28]。
卢梭亦以苏格拉底之观点,指出拥有知识会令人变得自大。卢梭同意,苏格拉底称赞无知,鄙视知识,而追求美德。卢梭亦指出,拥有知识会令人损失时间,并且无可弥补。除损失时间外,卢梭认为,拥有知识亦会令人因重视金钱,而不重视美德,反而会以金钱数量,计算人的存在价值。这样,至少三十个穷人方可以与一个富人有相同之价值。另外,卢梭指出,拥有知识之后,人就不再问其他人是不是正直,但会问其他人有没有才能,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因而只取决于拥有知识,而忽视其他美德[28]。
卢梭认为,拥有知识是坏事,所以人不应该追求知识:
“如果其等(指人类后代)读到你,则你将不会令其等不确定,今日我等所讨论之问题。除非其等比我等更加愚蠢,否则其等将会举手向天,痛苦说出:‘全能之神,手掌握人类之心灵,请将我等从我等祖先之知识与致死之艺术中,拯救出来,请赐回我等无知、无罪与贫穷。唯有此等特征,方可以为我等带来幸福……’”[29]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人的一切不幸都是源于过多的欲望。一个幸福的人是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
卢梭崇尚情感,认为情感高于理性,他认为理性会败坏人类道德,使人变得冷漠[30]。
卢梭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及教育学家,他思想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旗帜和处于革命中各国资产阶级的福音,其中‘人民主权’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思想是他思想的精华和基本原则;《社会契约论》则是卢梭民主政治思想的集中表现。卢梭认为,人类最初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在这个时间,不存在私有制和不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无法得到公正的解决,国家是因订立契约而产生。人民是制订契约的主体,由此他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国家主权不能分割,也不能转让。一切主权的表现和运用必须表现人民的意志,法律是“公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能高于法律[18]。同样,法律保护每个人的劳动所得不受侵犯。
在哲学领域,卢梭于18世纪50年代发表的两篇论文,确定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中,卢梭指出:“自然界中很少有不平等的现象,当今流行的不平等现象是人类在求生存和进步的过程中,人为逐渐衍生成的[18]。
卢梭的《爱弥儿》是教育哲学上划时代的伟大作品,美国学者艾伦·布鲁姆将其视作为堪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媲美的教育作品,而且卢梭在写作形式上进行了创新,首创教育小说的形式阐发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哲学与政治哲学相继融贯一体,《爱弥儿》里卢梭提出了三种教育,一种是自然的教育,一种是事物的教育,一种是人的教育。卢梭认为好的教育者必须要根据人的自然本性施加教育,力图使这三种教育相对和谐而不相冲突。
卢梭的教育思想明显受到柏拉图、蒙田、约翰·洛克等人的影响,但他开创了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传统并进一步影响到后世的思想家诸如康德、杜威。
描述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契约论》也许是卢梭最为人知的著作(卢梭本人最为欣赏的著作却是《爱弥儿》),其中开头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31]。这本书于1762年出版,当时无人问津,但后来成为了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与他早期作品相反,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兽性状态,好人是因为社会的出现才有的。自然状态下,常有个人能力无法应付的境况,必须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愿意联合起来。[32]人们联合在一起,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形成了社会。社会的契约是人们对成员的社会地位的协议。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