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手喙龙属(属名:Pterorhynchus)意为“翼状口鼻部”,指的是它们高大的头冠。翼手喙龙是翼龙目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中国内蒙古道虎沟组地层,地质年代为晚侏罗纪[1]。
翼手喙龙属 化石时期:
| |
---|---|
翼手喙龙的骨骼复原图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目: | †翼龙目 Pterosauria |
演化支: | †长爪翼龙类 Macronychoptera |
演化支: | †新翼龙类 Novialoidea |
演化支: | †短四跖骨类 Breviquartossa |
演化支: | †翼手龙形态类 Pterodactylomorpha |
演化支: | †单窗孔类 Monofenestrata |
属: | †翼手喙龙属 Pterorhynchus Czerkas & Ji, 2002 |
模式种 | |
沃氏翼手喙龙 Pterorhynchus wellnhoferi Czerkas & Ji, 2002
|
翼手喙龙的正模标本(编号CAGS02-IG-gausa-2/M 608)发现于赤峰市的道虎沟组。季强认为这化石来自于燕辽生物群的海房沟组,地质年代为卡洛维阶。吕君昌在2007年提出这些化石发自于年代较晚的髫髻山组。
在2002年,季强、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将这些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沃氏翼手喙龙(P. wellnhoferi)。属名在古希腊文意为“有翼的口鼻部”,意指头部顶端的高而扁头冠;种名则是以德国翼龙类学家彼得·沃尔赫费尔(Peter Wellnhofer)为名。
正模标本是一个天然状态的接近完整骨骸,上有覆盖物的痕迹。这些覆盖物包含翼膜压痕、类似毛的结构物、喙嘴翼龙科的尾巴末端尾标、以及头冠,头冠包含了骨质基部与大型角质延伸物;在缺乏头冠的喙嘴翼龙科中,翼手喙龙具有头冠是相当独特的。头冠基部骨头连接者角质组织形成的头冠,形成陡峭的头冠前缘;头冠中段呈圆形,之后曲线下降。头冠的长度,相当于头颅骨的后2/3长度。头冠上有数十个平行棱脊,可加强其结构。头冠基部可发现垂直模式结构,被认为生前对应者某些颜色模式。研究人员提出头冠具有气动性功能,这也是其属名来源的参考。研究人员提出毛发结构相当于羽毛的演化第二阶段,也显示翼龙类的毛、恐龙的羽毛是同源演化的结果。模式个体的头颅骨长度为11.8公分(4.65吋),翼展约85公分(33.46吋)[2]。
季强等人将翼手喙龙归类于喙嘴翼龙科。大卫·安文(David Unwin)的近期著作《The Pterosaurs: From Deep Time》则认为翼手喙龙生存于白垩纪[3],但这是根据旧资料而来。安文也提出翼手喙龙属于掘颌龙亚科[4]。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