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昆虫的一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纺足目(学名:Embioptera)是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的一类渐变态昆虫[1]。因该目昆虫的前足跗节能分泌丝线,故又通称足丝蚁、丝蚁[2]。其学名Embioptera源于希腊文ἔμβιος(活的),和πτερὀν(翅),或谓其能快速前后翻飞的翅膀。纺足目估算有1500多种[1],截至2022年只描述了400余现生种,分为13科88属[3];化石已发表9科14属16种[2]。
足丝蚁成群生活,以苔藓、地衣等有机碎屑为食,它们能用其丝腺分泌非常细的丝,在树皮、石墙上构筑成通道(称为丝廊)并居住于其中。
所有纺足目的形态都非常相似,尽管它们的颜色和体型确实有所不同[4]。尤其是雌性成虫,即使在科级阶元也难以在分类学上加以区分[5]。
纺足目头部通常呈椭圆形,没有单眼,只有复眼[2]。雄性复眼通常较小,但是一些夜间出没及躯体部分褪色的种群,其雄性复眼则较膨大;雌性及若虫的复眼则非常小[6]。 触角呈线状,有11-32节不等的鞭节;部分种群的触角末尾会有褪色[6];雄性触角上会有刚毛[3]。口器为咀嚼式,雌性成虫与若虫的颚通常较为粗壮且左右不对称;雄性成虫的颚形态更多样化,在交配时会通过颚抓住雌性[3]。
纺足目有9节较为修长的腹节,约与头部加胸部等长;腹节背部有10块背板,腹面则有9块腹板;第十块背板在不同科具有不同的形态,有的完全纵向分裂,有的近乎完全分裂,有的几乎不分裂[2]。
纺足目大部分群居生活,没有攻击性[3]。雌性成虫对卵和若虫有抚育行为,例如将很多虫卵缝合在丝廊中;或将部分卵埋在咀嚼树皮形成的凹槽中;有些还会将卵守护在身边防止寄生昆虫寄生[7][2]。大多数种类的雌性成虫在保护自己的卵时会表现出极强的领土意识和攻击性,当捕食者靠近时会发出多种不同的振动信号,吓退捕食者[8]。当卵孵化后,纺足目的雌性成虫会分泌大量的丝保护若虫[2]。
通常有翅的雄性成虫寿命较短,在最后两个龄期即不再进食[6];深色类群的雄性成虫会在白天扩散,浅色的则一般会在夜晚扩散,找到雌性成虫交配后即死亡[2]。
纺足目包括以下的科: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