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爪龙(属名:Stenonychosaurus,意为“纤细爪子的蜥蜴”)是一属伤齿龙科的兽脚类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化石出土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层、可能还有双麦迪逊层。本属经历过极复杂的研究历史。模式种兼唯一种不等细爪龙(S. inequalis)于1932年由查尔斯·斯腾伯格根据来自恐龙公园层的一只脚、手部碎片以及一些尾椎的标本而描述、命名。1969年戴尔·罗素描述了来自同地点更完整的细爪龙骨骼,并为日后著名的还原比例模型及虚构的恐龙后代――恐人(Dinosauroid)奠定了科学基础。[1]1980年代对脚部和脑壳的研究使得细爪龙广为人知。1987年菲力·柯里将其重新归类至原本依照可疑零碎标本而建立的伤齿龙属,其后很长一段时间细爪龙都普遍被视为伤齿龙的异名。[2][3][4]直到2017年伊凡斯等人的研究才又将两者分开,细爪龙恢复为独立的属,而伤齿龙则沦为疑名。[5]同年柯里等人的研究亦同意此观点。[6]
细爪龙属 | |
---|---|
细爪龙骨骼复原图,遗失部位参考近缘物种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兽脚亚目 Theropoda |
科: | †伤齿龙科 Troodontidae |
亚科: | †伤齿龙亚科 Troodontinae |
属: | †细爪龙属 Stenonychosaurus Sternberg, 1932 |
模式种 | |
†不等细爪龙 Stenonychosaurus inequalis Sternberg, 1932
| |
异名 | |
|
发现历史
最早被归入伤齿龙、不是只有牙齿的标本,是于1928年由查尔斯·斯腾伯格在亚伯达省恐龙公园层所发现。其中一个于1932年由斯腾伯格命名为不等细爪龙(Stenonychosaurus inequalis),正模标本(编号CMN 8539)是不完整的个体,主要包含六节尾椎、手部骨骼与近乎完整的右脚骨骼。其中,如今已知其右脚第二趾加大的趾爪是早期近鸟类的典型特征。斯腾伯格最初将细爪龙分类至虚骨龙科[7]。第二个标本是部分下颌骨,于1932年由查尔斯·惠特尼·吉尔摩命名为一个蜥蜴的新种大多齿龙(Polyodontosaurus grandis)。后来于1951年斯腾伯格认为伟大多齿龙可能是伤齿龙的异名,并鉴于细爪龙有着“非常奇特的脚部”而伤齿龙有着“特别不寻常的牙齿”,推测两者可能近缘。但碍于已知材料的稀缺,当时并没有其他化石可供比较以支持这一论点。
除了正模标本,一些头骨碎片标本也被鉴定为不等细爪龙,包含 UALVP 52611(一个几乎完整的头盖骨)与 TMP 1986.036.0457(一个部分脑壳)。
1969年,戴尔·罗素描述了同样来自恐龙公园、更完整的细爪龙骨骼。后来著名的1:1还原大小细爪龙雕像、以及衍生出的科幻产物—恐龙若未灭绝将演化出来的类人类—恐人(dinosauroid)的科学理论基础,正是源自此研究。[1]
描述
古生物学
古生态学
延伸阅读
- 伤齿龙类研究历史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