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慎,亦称息慎、稷慎,中国史书中对夏代及商代生活在黑水(今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一带部族的称呼,说通古斯语。肃慎与东胡和濊貊一同被称为东北三大古老部族,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被古代文献记载的部族之一。[1]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9月23日) |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 | ||||||||||||||
---|---|---|---|---|---|---|---|---|---|---|---|---|---|---|
中国东北史前史 | ||||||||||||||
燕国 | (辽西郡) | 箕子朝鲜 | 东胡 | 肃慎 | 濊貊 | |||||||||
(辽东郡) | ||||||||||||||
秦朝 | (辽西郡) | |||||||||||||
(辽东郡) | ||||||||||||||
西汉 | (辽西郡) | 卫满朝鲜 | 匈奴 | |||||||||||
(辽东郡) | ||||||||||||||
(汉四郡) | 扶余国 | 沃沮 | 高句丽 | |||||||||||
东汉 | (辽西郡) | 乌桓 | 鲜卑 | 挹娄 | ||||||||||
(辽东郡) | ||||||||||||||
(玄菟郡) | ||||||||||||||
曹魏 | (昌黎郡) | (公孙度) | ||||||||||||
(辽东郡) | ||||||||||||||
(玄菟郡) | ||||||||||||||
西晋 | (平州) | |||||||||||||
慕容部 | 宇文部 | |||||||||||||
前燕 | (平州) | |||||||||||||
前秦 | (平州) | |||||||||||||
后燕 | (平州) | |||||||||||||
北燕 | ||||||||||||||
北魏 | (营州) | 柔然 | 契丹 | 库莫奚 | 室韦 | 勿吉 | ||||||||
东魏 | (营州) | |||||||||||||
北齐 | (营州) | |||||||||||||
北周 | (营州) | |||||||||||||
隋朝 | (柳城郡) | 突厥 | 靺鞨 | |||||||||||
(燕郡) | ||||||||||||||
(辽西郡) | ||||||||||||||
唐朝 | (营州) | (松漠都督府) | (饶乐都督府) | (室韦都督府) | (黑水都督府) | 渤海国 (渤海都督府) |
(安东都护府) | |||||||
辽朝 | (上京道) (中京道) (东京道) |
女真 | 东丹国 | |||||||||||
定安国 | ||||||||||||||
(东京道) | ||||||||||||||
金朝 | (东京路) | (上京路) | ||||||||||||
东辽 | 大真国 | |||||||||||||
元朝 | (辽阳行省) | |||||||||||||
明朝 | (辽东都司) | (奴尔干都司) | ||||||||||||
建州女真 | 海西女真 | 野人女真 | ||||||||||||
清朝 | (东三省:东三省总督·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盛京将军) | |||||||||||||
(满洲地区) | 帝俄外满洲 | |||||||||||||
中华民国 (奉系军阀) |
远东共和国 | |||||||||||||
苏联远东 | ||||||||||||||
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 满洲国 | ||||||||||||||
苏联占领下的满洲 | ||||||||||||||
中华民国 东九省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东北地区 |
俄罗斯联邦远东 | |||||||||||||
注 | 政区、政权大部在今东北三省者用粗体。 | |||||||||||||
参见 |
肃慎名称的演变
中国古籍中把肃慎领地称为“肃慎国”,与中国中原王朝有往来。学者认为秦、汉时期直到南北朝时期的挹娄、勿吉、隋朝及唐朝时的靺鞨、渤海国,以及女真等民族与肃慎有所渊源。
中国古籍中对于“肃慎”的记载与解释
- 先秦文献中的《尚书·序》、《逸周书》、《大戴礼记》的《少闲》篇以及《五帝德》篇、《竹书纪年》、《左传》、《国语》、《山海经》等都有所著录。两汉时期的文献《史记》、《淮南子》的《墬形训》和《原道篇》、《说苑》的《辨物篇》也有片断的记载。
- 《尚书》:“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王俾荣伯贿肃慎之命。”
- 《左传·鲁昭公九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解释:周王朝声称肃慎、燕与亳,都是属于其管辖的北方领土。
- 《国语》卷二:“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侯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名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分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 解释:周武王时期,肃慎曾向周进贡楛矢与石砮,表示友好与臣服。周成王讨伐东夷胜利后,肃慎也进行了朝贡。[1]
- 《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
-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解释:不咸山,汉代称为盖马大山,隋唐称徒太山,太白山,即今长白山。
- 《通典》中有:“挹娄即古肃慎,其国在不咸山北。”
- 《史记·孔子世家》:“……有隼集于陈廷而死,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有咫。陈泯公使使问仲尼。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肃慎矢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展亲;分异姓以远方职,使无忘服。故分陈以肃慎矢。’试求之故府,果得之。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于是孔子去陈。”
- 《史记·五帝本纪》:“(虞帝)南抚交趾,……北山戎、发、息慎。” 郑玄注:“息慎,或谓之 ,东北夷。”
- 《汉书·武帝本纪》元光元年诏:“周之成康,刑错不用,德及鸟兽,教通四海,海外肃窅(慎)北发渠搜,氐羌徕服。”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且齐东陼钜海,……邪与肃慎为邻。……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隃限,越海为田。” 郭璞注:“肃慎,国名,在海外也。” 颜师古注:“邪读为左,斜,谓东北接也。”
- 《后汉书·挹娄传》:“挹娄,古肃愼之国也,在扶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及。”
- 《晋书·四夷传》:“……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
- 《隋书·靺鞨传》:“靺鞨在高丽之北,邑落俱有酋长,不相总一。凡有七种,其一号栗(粟)末部,……,其七曰白水(山)部,在栗(粟)末东南,胜兵并不过三千,而黑水部尤为劲健。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即古之肃愼氏也。”
- 《新唐书·渤海传》:“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 解释:上京龙泉府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1]
- 《旧唐书·靺鞨传》:“靺鞨,盖肃愼之地,后魏谓之勿吉,在京师东北六千余里。东至于海,西接突厥,南界高丽,或臣于突厥。”
- 《辞海》的解释:“古肃慎地,汉为夫余地,唐为渤海地,辽为上京、东京道,金为上京、咸平路,元属辽阳行中书省,明为女真地,领于奴儿干都司,清初为吉林将军辖区”。
关于肃慎的考古发现
关于“肃慎”在民族学上的讨论
肃慎名称的来源与含义,在民族史的研究中是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有的认为女真是肃慎的转音[2]。
近来有少数学者(如徐松石著《日本民族渊源》)认为,实质上的通古斯民族此时尚在蒙古高原东北部,尚未从其他阿尔泰民族的共同始祖民族(群体)[需要解释]中分化出来。
勿吉与肃慎、挹娄是同种异族,婚丧习俗不同,而不是同一民族不同时代不同称呼[来源请求]。[原创研究?]
透过古音来看,肃慎的上古发音应为“*/siwk-[d]i[n]-s/”,与女真的/dʒuʃən/ /ʐuʂən/ /ʑuʃən/等发音不甚相近。又考察到中原群体在周民族东迁以前,民族成分中大部分体质与今楚科奇地区极为相似[来源请求],由此可推论,楚科奇所属的古亚洲民族在秦汉,乃至周前应该都居于中原北部及黑龙江流域以南,包括吉利雅克、科里亚克、尼夫赫及伊捷缅尔族。后来,由于周民族东迁所带动的移民潮将原阿尔泰民族带往蒙古高原东北部,自此,原通古斯族便不断往东迁移,同时也将古亚洲族切开,并且往其他方向移动,如楚科奇进入亚洲环境恶劣的最东隅。而原本居于长白山北边的古亚洲民族则进入朝鲜半岛,并与半岛南方的南岛人逐渐通婚,形成今日之朝鲜族(见凌纯声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如上述情况,认为[谁?]肃慎所指可能为今日的楚科奇(Chukchee)。 而挹娄则指吉利雅克。[原创研究?][来源请求]
真正的通古斯[需要解释]应是勿吉、靺鞨,该名称被认为与今日之乌德海(Udege)族之族名同源,而该族又处于南北通古斯之交界,以“勿吉”一名的古音/mudged/ /vudged/ 及“靺鞨”/modged/(唐初本写作靺羯/mò jié/,后改作靺鞨。故本应读作/mò jié/,而非今日之官方读音/mò hé/)来看,通古斯民族应于隋唐前迁徙至今日的黑龙江流域并且定居,并自此开始分化出南北通古斯(见胡增益著“鄂伦春语研究”)。[原创研究?]
朝鲜金日成大学教授李趾麟在《古朝鲜研究》一书中主张,龙山文化的创造者为居住在黄海沿岸至朝鲜半岛一带的古民族鸟夷。鸟夷与濊貊族融合后,成为朝鲜族与肃慎的先祖。
日语文献中,“肃慎”训读做みしはせ(Mishihase)或あしはせ(Ashihase)。据《日本书纪》记载,肃慎人曾在钦明天皇时期抵达佐渡国。660年,日本将军阿倍比罗夫应当地居民请求,打败了北海道肃慎人。[3]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日本史籍中的肃慎人与中国史籍中的应是同一批,[4]:21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日本人是据中国文献记载给原住民命名的,日本肃慎人可能是尼夫赫人,并影响了该地区后来几个民族,如勿吉、挹娄、靺鞨、女真、满族、赫哲族等等。[5]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