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已冻结的省级行政单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建省 (中華民國)map

福建省,简称“”,为中华民国虚级化省份,目前实际管辖金门县(金门岛、烈屿乌坵等)与连江县马祖列岛莒光东引等),因此常被称为“金马地区”。行政院在这里设有金马联合服务中心协助两县政务推动,整合相关部会派驻金马地区之机关现有资源。[1]

事实速览 福建省 简称:闽, 国家 ...
福建省
简称:闽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从上至下、由左至右:金门延平郡王祠、清金门镇总兵署邱良功母节孝坊马祖天后宫、马祖南竿妈祖巨神像、金门风狮爷、马祖南竿八八坑道
Thumb
福建省政府徽
Thumb  中华民国福建省的位置
坐标:24°25′N 118°19′E
国家中华民国
设立1912年
省会
下级区划2
政府
 • 行政机构福建省政府(1927年—2018年)
 • 政府主席首任:杨树庄
末任:张景森福建省政府主席列表)
面积
 • 总计180.4560 平方公里(69.6745 平方英里)
人口(2025年3月)
 • 总计155,158人
 • 密度859.81人/平方公里(2,226.9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户政资料代码09000
毗邻省市隔海与台湾省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相邻(未实际管治的大陆地区省份不列)
地方语言闽南语金门话闽东语马祖话莆仙语乌坵话
关闭

中华民国福建省原继承清朝福建省疆域。第二次国共内战后期,中华民国国军败于解放军。鉴于形势,福建省政府自1949年8月随国军从福州市迁驻金门。朝鲜战争爆发后,解放军曾多次进攻该地而未捷,而国军亦无力反攻大陆,进而形成福建由两政治实体割据一方的格局。福建省成为目前唯一两岸分治的省份,概念上为“大陆福建”与“金马福建”,前者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质统治,设立福建省人民政府;后者由中华民国实质统治,仍设福建省政府至2018年并持续保留名衔。

1956年7月因为实施战地军政指挥,福建省政府精简化并迁至台湾省台北县新店镇(今新北市新店区),1992年11月7日金马地区战地政务终止,1996年1月15日迁回金门办公,省政府维持原精简化之编制,不设省议会。2018年底,行政院宣布省级机关去任务化,原福建省政府所有组织与业务由行政院金马联合服务中心承接[2][3]。福建省政府去任务化后已经无任何行政组织或实体办公场所,实质上解散,仅保留省府名称和省主席职称。

金门西距厦门岛不到10公里,东距台湾岛277公里。中华民国政府于2001年元旦起实施金马小三通,金马地区开始展开与大陆小规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邮。2018年起,中国大陆向金门供水。

历史沿革

国府迁台前

战地政务

民国44年(1955年)1月20日,福建省政府金门正式恢复建制,并于马祖设立闽东北行政公署,管辖连江长乐罗源3县之政务。7月,闽东北行政公署改制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45年(1956年)7月16日,国防部为适应战时需要,统一战地军政指挥,实施金门、马祖地区“战地政务实验办法”,令省政府移驻台湾省台北县新店镇办公,并予以虚级化,负责研究有关“收复福建地区之重建计划方案及对大陆福建地区广播、闽侨联系、人才储备与不属战地政务之一般省政工作”[4],同时撤销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并将莆田县乌坵暂归金门县管辖,罗源县所属东引岛西引岛长乐县所属东莒岛西莒岛等岛划归连江县管辖。

民国47年(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对驻守金门之国军发动榴弹炮突击,共射击47.5万发炮弹,陆军金门防卫司令部(金防部)司令陆军上将胡琏要求国军死守金门,并得到美国海军护航,维持金门补给线。其后中华民国陆军获得八英寸口径榴弹炮,反击位于厦门的解放军。后来解放军放弃封锁,宣布改采“单打双不打”的方针,逐渐减少攻势。期间除民国54年(1965年)间偶发的东引海战东山海战乌坵海战之外,两岸海空军不断有零星交手。

“金马”(Quemoy and Matsu)一词在196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成为美国政治语言的一部分。两位候选人副总统理查·尼克森麻州联邦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在辩论中都承诺在必要时使用美军来保护台湾免受解放军的进攻,当时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合法政府。在1960年10月7日的第二次辩论中,两人对是否动用美军保护中华民国前沿阵地金门和马祖提出了不同意见。肯尼迪表示,这些岛屿——距中国大陆海岸仅9公里(5.5英里),距台湾170公里(106英里)——战略上无法防御,对台湾的防务亦非不可或缺。尼克森坚称金门和马祖均属“自由地区”,原则上不应向共产党投降[5],1960年10月13日第三次辩论会后,肯尼迪的顾问与时任国务卿赫尔特交谈,表示肯尼迪愿意修改他在金门和马祖问题上的立场,以免给共产党人留下美国不会团结一致反对侵略的印象[6]

民国68年(197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从民国47年(1958年)开始对大金门、小金门、大胆、二胆等岛屿炮击,国共内战大规模军事冲突告一段落。

民国73年(1984年)6月27日上午,驻守金门离岛草屿的中华民国陆军步兵第三一九师第九五五旅第五营第三连为了抓陆军步兵第三一九师第九五五旅第一营第二连逃逸士兵庄辉亮,开炮射击,没击中该士兵,反而击中解放军最前沿的炮阵地角屿一百余发榴炮与迫炮,造成1死2伤;解放军还击,造成国军1死。不到一小时,双方同时停战。此次是两岸间最后一次炮战。事后中华民国国防部宣称炮击原因是“反击大陆水鬼(蛙人)的渗透”,以掩饰实情[7]

民国76年(1987年)3月7日至8日,陆军步兵第一五八师第四七二旅于小金门东岗海滩屠杀19名迷航而无武装的越南难民后毁证灭迹,酿成三七事件(东岗惨案)[8]

民国76年(1987年)7月台湾省戒严令解除后,基于军事考量,八十年四月三十日金门暨马祖防卫令部最高军事指挥官另行依据戒严法第三条[注 1]规定宣布,金、马地区自八十年五月一日零时起临时戒严,金马地区仍实施戒严。同年8月21日,3位金马青年翁明志王长明陈振坚到福建省政府前静坐抗议,揭开了金马反戒严运动的序幕。经历长期的陈情与抗争,民国81年(1992年)11月7日《金门马祖东沙南沙地区安全及辅导条例》开始施行[注 2]

伴随陆军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官叶竞荣中将、陆军马祖防卫司令部司令官金恩庆中将、海军陆战队乌坵守备区指挥部指挥官曾长海少将在11月6日的上午先后宣告金门、马祖、乌坵地区于今天(11月7日)凌晨零时起解除临时戒严,国防部终止金马地区战地政务,解除了金马实施长达43年的戒严令。

回归民主宪政

  • 民国81年(1992年)11月7日,金马地区战地政务终止,实施地方自治,金门、连江县回归民主宪政。派任原国防部指派的金门县长陈水在、连江县长曹常顺为金门县长、连江县长,并将原来两县的咨询代表会,改为临时县议会,代表会长、副会长改为议长、副议长,咨询代表改为临时县议会议员。
  • 民国82年(1993年),金门县长、连江县长也陆续恢复民选。12月,举行金门县、连江县第一届民选县长选举。
  • 民国84年(1995年)1月,举行金门县、连江县第一届民选县议员选举。10月18日,成立“金门国家公园”,成为中华民国第六座国家公园。
  • 民国85年(1996年)1月15日,省政府奉中央政府命令,从台湾省台北县新店市(今新北市新店区)迁回金门县办公。
  • 民国87年(1998年),中华民国政府全面进行省虚级化,福建省政府于法制上成为咨询机关,不再具有地方政府的政治实权。
  • 民国93年(2004年)2月3日,启动金门-厦门航海线,开始“小三通”。
  • 民国96年(2007年)5月21日,省政府原任主席颜忠诚于5月20日随苏贞昌内阁总辞后,新任行政院长张俊雄停止任命福建省主席及省府委员,只由省府第一组组长杨诚玺暂时代理,向精省、政府架构精简化的方向努力。11月21日,任命行政院秘书长陈景峻兼任福建省政府主席,由中央政府官员兼任主席成现行模式,而省府之运作增设专任秘书长负责。
  • 民国101年(2012年)7月7日,连江县当地举行是否开放博弈的公民投票,结果为通过。
  • 民国102年(2013年)9月6日,中华民国国防部拟定于明年6月将国军撤守大、二胆,移交金门县政府管理发展观光的需求,由警政署海巡署负责治安与守备任务。但有关立委表态反对,认为为了开放岛上观光将国军全数撤走,“这个政治效应、政治意涵很强”,不赞成全撤。在立委力争下,国防部决定继续派兵驻守。[9]
  • 民国106年(2017年)1月17日,行政院设立行政院金马联合服务中心,服务金门县连江县二县。
  • 民国108年(2019年)1月1日,福建省政府实质上裁撤,不再编列员额与预算[2][10][11]行政院金马联合服务中心承接原福建省政府所有员额与业务。[2]

地理

管辖范围

Thumb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福建省
Thumb
亚新地学社1936年《袖珍中华全图》的福建省地图

自民国38年(1949年)以后,中华民国福建省实际管辖范围仅包含马祖列岛(原分属罗源县连江县长乐县,现皆由连江县管辖)、金门群岛金门县)及乌坵屿莆田县,现由金门县代管),土地面积仅180.4560平方公里。

特殊生态

金门县

连江县

人口

民国38年(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撤出大陆时,不少福建人口随之迁移出省。

据中华民国内政部户政司于民国79年(1990年)台闽地区户口及住宅普查报告,台闽地区籍贯为福建省的人数为41万4163人,占非台湾省籍269万4917人口当中的15.37%,为非台湾省籍中比例最高;其中金马地区4万9656人,占福建省籍人口的11.99%[12]

中华民国福建省现有管辖范围境内的居民几乎全为汉人,分为金门岛烈屿闽南人连江县闽东人、连江县北竿乡桥仔村、塘岐村的少数闽南人(“下南兄”)以及乌坵莆仙人三种。人口以闽南人占为多数,超过八万人,而闽东人则有约一万人,居于劣势的莆仙人仅约500人。

行政区划

行政区域变迁

  • 民国38年(1949年)11月,金门县政府被撤销,改依金门各驻军辖区划分为金东、金西、烈屿三区,各设民政处管辖地方行政,三个民政处下共辖城厢、金城、金盘、沧湖、碧湖、金沙、烈屿、古宁、琼浦等九个区公所。
  • 民国39年(1950年)3月,金东、金西、烈屿三区民政处合并改设为“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辖区除金门外,兼辖福建以南中华民国政府控制之岛屿。12月15日,马祖列岛成立“马祖行政公署”,以岛为单位,分设南竿、北竿、白肯、东涌、四礵、岱山、西津、浮鹰等八区,每区设区公所。
  • 民国40年(1951年),金门军管区划设金城、金宁、金湖、金沙、金山、烈屿等六个区,各区由区公所治理。
  • 民国41年(1952年)放弃马祖行政公署的四礵、岱山、西津、浮鹰4区,余下4区则依原县恢复建制。
  • 民国42年(1953年)2月,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撤销,恢复金门县政府建制,并将原来的六区改制为乡镇,同时代管莆田县的乌坵乡。3月,南竿北竿两区改为,并以该2乡恢复连江县建制,8月改马祖行政公署为“闽东北行政公署”,9月白肯区划分为白肯镇及东肯乡,并恢复长乐县建制,由闽东北行政公署就近督导连江、长乐、罗源3县之政务。
  • 民国43年(1954年)3月,改东涌区为乡建制,并于其上恢复罗源县建制。
  • 民国44年(1955年)1月20日,福建省政府于金门正式恢复建制。7月,闽东北行政公署改制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民国45年(1956年)6月,中华民国政府决定在福建省金马地区实施战地政务,由金门、马祖两地“防卫司令部”下设“政务委员会”负责地方行政,7月16日,“金门防卫司令部政务委员会”及“马祖地区防卫部政务委员会”成立,实施军政一元化体系,原有的各县政府权力虚化。撤销福建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并将莆田县乌坵暂归金门县管辖,罗源县所属东引岛西引岛及长乐县所属东莒西莒等岛划归连江县管辖。
  • 民国48年(1959年),金门县增设金琼乡,金湖乡改制金湖镇。
  • 民国54年(1965年),金门县撤置金山乡及金琼乡。
  • 民国58年(1969年)1月,金门防卫司令部政务委员会改名为“金门战地政务委员会”,直属国防部,并将部分业务移交金门县政府掌理,军方逐渐淡出地方行政体系。
  • 民国60年(1971年),西犬、东犬改名为西莒、东莒,并合并为莒光乡
  • 民国77年(1988年)7月,行政院公布《中华民国各省(市)县(市)行政区域代码》,为各省县市编定代码,该法规于民国94年(2005年)10月停用。
  • 民国81年(1992年)11月7日,金马地区终止战地政务,金门县政府及连江县政府恢复实际治理权。

实际统治区域

福建省为中华民国一级行政区,全省原划分为67县、2市,民国38年(1949年)战后,仅辖金门县、连江县两县,实际管辖范围包括马祖列岛金门群岛乌坵屿

更多信息 实际统治区详情, 福建省实际管辖区域行政区划 ...
实际统治区详情
福建省实际管辖区域行政区划 No. 区划名称 辖属区域 政府所在 面积(km²) 人口
Thumb
1 连江县 4乡 南竿乡 28.8000 13,747
2 金门县 3镇3乡 金城镇 151.6560 141,411
注:连江县(马祖)辖有4南竿乡北竿乡莒光乡东引乡),其辖属岛屿为马祖列岛(包含南竿岛北竿岛大坵岛小坵岛亮岛高登岛东引岛莒光列岛)。

金门县辖有3金城镇金湖镇金沙镇)、3金宁乡烈屿乡及1954年起由金门县代管原属莆田县乌坵乡),其辖属岛屿为金门群岛(包含金门岛小金门东碇岛大胆岛二胆岛三胆岛四胆岛五胆岛)及乌坵屿(包含大坵屿小坵屿)。

关闭
更多信息 金马地区详情, 代码 ...
金马地区详情
代码 县市局 驻地 北洋时期 沿革
09006 长乐县 太平桥(吴航镇,今长乐区驻地吴航街道 闽海道 民国42(1953)年8月,马祖行政公署改为闽东北行政公署,并管辖连江、长乐两县,长乐县政府移设于白肯区,同年9月,白肯区划为“白肯镇”、“东肯乡”、“东涌乡”,民国45(1956)年7月,第一行政督察区(闽东北行政公署)及长乐县裁撤,两乡镇改隶连江县,并改名“东犬乡”、“西犬乡”。
09007 连江县 敖江镇(今连江县驻地凤城镇 闽海道
09008 罗源县 凤山镇(今罗源县驻地凤山镇 闽海道 民国43(1954)年,东涌岛改属罗源县管辖,罗源县政府驻东涌乡,民国45(1956)年,罗源县政府撤销,东涌岛改属连江县管辖,并更名东引岛,设东引乡公所。
09020 金门县 珠浦镇(今金门县驻地金城镇 厦门道 民国3年(1914年)7月析思明县(今厦门)大小金门岛屿置[13]。民国4年(1915年)1月县公署正式成立[14]。以金门岛得名。民国43年(1954年)代管莆田县乌坵。
09021 莆田县 城厢镇(今莆田市城厢区 厦门道 清代为兴化府附郭莆田县,民国元年(1912年)10月前废府留县。民国43年(1954年)撤销莆田县,由金门县代管乌坵乡。
关闭

行政区划年表

更多信息 西元, 民国纪元 ...
福建省行政区划年表
说明:“?”表示不能确定其发生年份或月份,故放于最有可能的一年内,详见注释
西元 民国纪元 行政公署 行政区划变更
1950年 民国39年 2
1952年 民国41年
  • 马祖行政公署余下4区则依原县恢复建制(?月)
1953年 民国42年 4 1
  • 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撤销,恢复金门县政府建制,同时代管莆田乌坵(2月)
  • 南竿北竿二乡恢复连江县建制(3月)
  • 马祖行政公署改闽东北行政公署(8月)
  • 白肯恢复长乐县建制(9月)
1954年 民国43年 5
  • 东涌恢复罗源县建制(3月)
1955年 民国44年 4
  • 省政府于金门正式恢复建制(1月)
  • 闽东北行政公署改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8月)
1956年 民国45年 2
  • 政府决定在金马地区实施战地政务(6月)
  • 福建省政府虚级化并迁至台湾省台北县新店镇办公(7月)
  • 撤销福建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7月)
  • 莆田县属乌坵岛划入金门县(7月)
  • 罗源属东引、西引两岛及长乐属东莒、西莒两岛划入连江(7月)
1992年 民国81年
  • 金马地区终止战地政务(11月)
  • 金门、连江二县政府恢复实际治理权(11月)
2017年 民国106年
2019年 民国108年
  • 福建省政府实质上裁撤,不再编列员额与预算,由行政院金马联合服务中心承接原福建省政府所有员额与业务(1月)
关闭

政治

省会

民国38年(1949年)8月,福建省政府随着中华民国国军,从福州市迁至金门县。民国45年(1956年)7月因为金马地区实施战地军政指挥,福建省政府虚级化并迁至台湾省台北县新店市北新路二段228巷2号办公,至民国81年(1992年)11月7日因金马地区战地政务终止,于民国85年(1996年)1月15日迁回金门县金城镇民权路34号办公。民国107年(2018年)年底,福建省政府去任务化后已经无任何行政组织或实体办公场所。

省政首长

民国16年(1927年)4月27日,国民政府委任福建省政府官员,并于7月3日由设立福建省政府。政府首长为“福建省政府主席”。

省政组织

Thumb
民国85年(1996年)至民国107年(2018年)的福建省政府大楼,现为行政院金马联合服务中心大楼。

民国38年(1949年),解放军占据福建大部,福建省政府撤往沿海岛屿,10月由军方全面接管,直至民国44年(1955年)1月20日才在金门正式恢复建制。民国45年(1956年)7月,因为金马地区实施战地军政指挥,福建省政府虚级化,下设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人事室、会计室及政风室,并迁至台湾办公,专司研究福建省政设计,不理政务。民国85年(1996年)省政府迁回金门县办公,但乃维持原精简化之编制,不设置省咨议会;在新北新店则留有“福建省政府台北办事处”,负责协助处理省府在台相关业务及活动。

民国107年(2018年)6月28日,行政院决定自民国108年(2019年)起将福建省政府去任务化,不再编列员额与预算,仅保留宪法中省府名称及省主席职位[10][11]。原福建省政府所有行政组织与业务由行政院金马联合服务中心承接。[2][3]福建省政府台北办事处则改为“金门县政府台北服务处”及“连江县政府台北服务处”。[15]

司法机关

福建高等法院金门分院,原名“福建高等法院厦门分院”,1990年7月1日,奉行政院核定更名“福建高等法院金门分院”,是福建省第二审的司法机关,属于普通法院之上诉法院,于连江县设有“连江巡回法庭”,主要业务为审理及裁决金门连江二个地方法院第一审民事、刑事上诉及抗告案件[16]福建高等检察署金门检察分署,原名“福建高等法院厦门分院检察处”,1990年7月1日,奉行政院核定更名“福建高等法院金门分院检察署”,2018年5月25日再更名“福建高等检察署金门检察分署”,是福建省的高等检察机关,办理金门、连江二个地方检察署提起上诉之刑事案件等[17]

文化

语言

除了官话外,闽南人使用与台湾岛澎湖群岛相同之闽南话,惟某些细节仍有小差异,但可以相通;闽东人使用闽东话,当地又称平话或是直接称马祖话、福州话。人数最少的莆仙人则使用莆仙话,当地称为乌坵话,并融入当地战地文化。

目前惟乌坵并无学校,所以缺乏乡土语言教学。

饮食

教育

由于中华民国政府对于大陆地区学籍之认可有限制,金马地区学生多赴台湾就读大学,极少部分选择至厦门求学。

国立金门技术学院在民国99年(2010年)8月1日升格为国立金门大学,成为金马地区第一所高等学府。金门县期望在未来,将金门打造成大学岛,并邀台湾岛上20多所大学,前来设分校。除铭传大学设有金门校区外,国立高雄大学亦于同年6月1日成立金门校区,目前只提供EMBA班。连江县的最高学府为民国108年于北竿乡坂里村设立的国立台湾海洋大学马祖校区,过往并有铭传大学设立的硕士在职专班,及国立金门大学设立的马祖分班。

大专院校

高中职

交通

海运

连江县马祖)主要港口有南竿乡福澳港及马祖港、北竿乡白沙港、东引乡中柱港、莒光乡青帆港(西莒)及猛澳港(东莒)。

  • 马祖岛际
    • 福澳港-北竿乡白沙港、东引乡中柱港、莒光乡青帆港(西莒)及猛澳港(东莒)。
  • 马祖-台湾岛
    • 福澳港、中柱港-基隆港,有台马轮、合富快轮及台马之星。
  • 马祖-中国大陆
    • 南竿乡福澳港-福州市马尾港。
    • 北竿乡白沙港-福州市黄岐港。

金门县主要港口有料罗港区及水头港区(大金门)、九宫港区(小金门)。

  • 金门岛际
    • 水头商港-烈屿乡九宫码头(小金门)。
  • 金门-台湾岛
    • 料罗码头与高雄港码头间有金门快轮固定航班。
  • 金门-中国大陆

空运

Thumb
金门尚义机场航站大厅

金门有一座军民合用机场金门机场,马祖有两座民用机场马祖南竿机场马祖北竿机场[18]民用部分管辖单位为中华民国交通部民用航空局[18]军用部分管辖单位为中华民国空军金门县连江县马祖)二地之间无直飞航班。现金门机场可飞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澎湖等地,南竿机场可飞台北、台中等地;北竿机场可飞台北。主要营运的航空业者是立荣华信等二家航空公司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