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民奉公会,是台湾在日本时代末期为配合皇民化运动,于1941年(昭和16年)4月19日所成立的组织。
该会以全岛居民为对象的属地组织[1]:171,在“台日一家”、“内台一家”的口号下贯彻“皇民精神”,以对应紧迫的国际局势,其性质相当于日本内地的大政翼赞会[1]:177-180。根据学者许雪姬的推测,后终于1945年6月17日,唯独留下国民义勇队之组织(后改编为国民义勇战斗队)。[1]:181-183
组织概要
皇民奉公会,是台湾在日本时代末期为配合皇民化运动所发起的。1941年1月台湾总督府在局部长会议中决定组织名称,并由军、官、民三方面担任皇民奉公会的准备委员,于同年4月19日于总督府举行成立大会。成立大会中决定皇民奉公会的运动要项、规约与实践纲要,台湾皇民奉公会正式宣告成立。[2]
该会对象包含在台日本人的全岛居民[1]:171,在“台日一家”、“内台一家”的理念下贯彻“皇民精神”以对应紧迫的国际局势,其性质相当于日本内地的大政翼赞会[1]:177-180。
其组织可分为中央本部、地方组织、外围团体,三个部分。奉公会的总裁由台湾总督长谷川清担任,中央总部设于台湾总督府,设有部长一名。部长由总务长官担任,奉行总裁的命令。总部底下设有事务局、营运委员会、中央实践协力会议、地方事务局联络会议等。[3]
地方上,各级地方官兼任奉公会地方组织之首长,如,各州支部、各厅支部、市郡分会、街庄分会、部落会、奉公班;再加上既有的保甲制度,以及外围团体,如:以年龄层分区的奉公青年团、少年团、壮年团;以职业区分的海洋训练队[4]、台湾宣传美术奉公团等旗下组织。[3]
根据学者许雪姬的推测,台湾皇民奉公会应是随着日本国内大政翼赞会的解散(1945年6月13日)及为了取悦台湾本岛人以凝聚向心力,后终于1945年6月17日,唯独留下国民义勇队之组织(后改编为国民义勇战斗队)。[1]:181-183
结束日本统治后,紧接而来的是陈仪主政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简称长官公署),其主要任务为行政组织的接收与重建工作的推展。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长官公署对于曾参与皇民奉公会组织之经历视为非法行为,担任公职者一经查举予以免职。为了有效控管,长官公署档案中有专卷“调查曾任皇民奉公会工作者”,记述各单位查举曾任皇民奉公会组织人员及处理情形。至1947年228事件结束后,行政长官陈仪多次指出皇民奉公会人员是背后的煽动者,因此特别制发“台湾省各县市不良份子及流氓调查表”暨“台湾省各县市过去皇民奉公会职员及其他日本御用绅士调查表”造册控管。因此,战后台湾本岛人才被大量排除在公部门之外,使政府顺理成章的大量举任“外省人”。[5]
工作内容
皇民奉公会的工作内容是多面的,大致上可分为三种:(一)由上而下,加强官方的资讯传递及统领,(二)加强战时所需的精神、劳力(含征兵)、物资及经费等等之劝献,(三)重建战时职场上的新规范,以提高作业效率。[1]:180-181
另外,为传达战时的各种规范,皇民奉公会的宣传活动有两种方式,(一)发行印刷物,例如发行机关刊物《新建设》杂志,以同化政策为主轴,并广邀读者投稿以加强宣传效果。[6](二)指导者至各处进行实体宣导的活动。[1]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