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断层(英语:Changhua Fault)是台湾一条逆断层,位于彰化县东境,紧邻八卦台地的山脚而行。[1][2]因彰化断层受到现代冲积层或山麓堆积物所掩覆,崖状特征未能厘清,地表亦无断层露头之发现,仅由地球物理探勘来推测断层,因此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将其由原本存疑性活动断层改成暂时列为第一类活动断层[1][3]

地理

彰化断层介于大肚溪浊水溪之间,沿八卦台地西缘,由彰化附近的北北西走向,至员林以南约呈南北走向,大致位置在彰化平原与八卦台地交界上,全长约32公里。[2]紧邻县道137号,沿线分布许多聚落与公共设施,为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带。[4]地理学家石再添杨贵三将断层分成三段:经彰化、花坛这一段为北段,命名“彰化断层”;继续往南延伸,经大村、员林这一段为中段,命名“员林断层”;往南经社头田中二水这一段为南段,命名“田中断层”。[5]

彰化断层的形成约于50万年前,受板块运动西移之下,挤压造成大茅埔-双冬断层车笼埔断层台中盆地、彰化断层先后产生。[6]依据石再添与杨贵三指出,在花坛东方的桥仔头有发现断层崖,外观呈直线状,崖高20~50米,而崖高20米以下的断层小崖;在员林东方的刣人坑则有被发现,并且分别存在新旧两个冲积扇面,崖高3~6米。[7][8]在社头附近可见直线状山麓线、三角切面侧丘、山麓线外复合冲积扇。[9]彰化断层浅部上下磐的地层皆为现代冲积层砾岩层,全属于岩性松软的地层。[10]

特性

中央地质调查所与地质学者透过钻井方式,从钻芯取样来研判,断层北段的地层有发现错动,位移了至少一百米,另在地表调查发现有直线状崖,疑似为断层出露于地表的迹象,其中建国科技大学大门正座落于这条线崖之上,除此之外,再往南延伸的中段与南段,其岩层未发现错动,这说明了彰化断层可能是一条隐没在地层里的盲断层。[11][12][13]《彰化断层及其附近构造》研究认为地层发生褶皱现象,推断不属于活动断层,由八卦山背斜的倾动角度与八卦台地两翼地貌分析,断层是受来自东方的构造作用力所致,依照地层的抬升变化去研判,田中地区若持续受应力作用,该断层的活动危险性需要留意。[3]

近况

彰化断层的上一次活动发生在公元1848年12月3日,距今已超过170年尚未有活动迹象,曾在集集大地震发生后,台湾各界舆论著彰化断层发生的可能性,使得彰化地区居民是人心惶惶。[14][15]分别在2003年及2009年,台湾大学中央大学彰化师范大学等多位教授的研究指出,由于彰化断层的能量累积已久,至今未有发生任何断层活动,是目前需要被关注的断层,但因为缺乏周期研究的资料,无法推断出彰化断层的活动周期。[16][17]

在2010年被媒体揭露,报导依中央地质调查所指出:有彰化女中大庆商工花坛国中白沙国小青山国小湳雅国小,尚有彰化基督教医院彰化秀传医院,计有六所学校与两家医院皆位在地震敏感带上。[18]同年,受到彰化断层的经过影响,台湾电力公司计划由南投往彰化方向架设高压电塔,造成彰化居民的群起反对。[19]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