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燒烤食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烧味(粤语:siu1 mei2,英语:siu mei)是中国粤菜中的一种烧烤食品。在酒楼或中式餐馆,以至华人地区的快餐店均有提供此类食物。烧味常会配合饭出售,称为烧味饭,也会配合米粉、河粉、面等其它主食出售。烧味源于顺德,顺德人厨艺了得,随着顺德人移居省城广州,顺德人将家乡菜的烹饪技术和菜式,包括烧味,带到广州。[1][2]清末民初,随着岭南人,包括顺德人和广州人,移居香港,包括烧味等的顺德菜,在香港开始流行。[3][4][5] 很快香港也发展出自己风味的烧味,叫港式烧味,而源于顺得的烧味就称为广式烧味。[6] 除了广东,烧味也流行于澳门、台湾、欧美、东南亚等地,而且他们也发展出自己的特色。[7]
烧味有时被称为烧腊,但两者其实有别。香港的“烧腊店”,除售卖烧味外,秋冬两季也会兼售腊味。但广东与港澳地区之外的地方大多没有特别区分两者。
在广东及香港地区,烧味制品常与卤水制品同店销售,后者称为卤味。
传统烧味通常包括白斩鸡(也称为白切鸡)、豉油鸡、叉烧、烧肉、乳猪、烧鸭、烧鹅等。
叉烧是中国广东烧味的一种,将猪肉以叉子放在火上烧熟而成,故名。烧烤叉烧时会在表面涂上红色的叉烧酱,故叉烧是红色的。叉烧酱的其他主要材料尚有生抽、蒜蓉、麦芽糖、南乳、五香粉、酒等。好的叉烧应该肉质软嫩多汁、色泽鲜明、香味四溢。叉烧通常选用脢头(猪肩)肉制作,当中又以肥、瘦肉均衡为上佳,称之为“半肥瘦”。以叉烧做的其他菜色包括有:叉烧饭、叉烧包、叉烧酥等等。
品种:
烧乳猪(亦称烤乳猪)是传统食品的一种。制法是将二至六个星期大,仍未断奶的乳猪宰杀后,以炉火烧烤而成。世界不同的饮食文化中都有烧乳猪这种菜色。中国在西周时相信便已有食用烧猪。当时八珍之一的“炮豚”相信便是指烧猪。在西方,古罗马的传统菜谱中亦有烧乳猪一项。现今的中国菜中以粤菜的烧乳猪最广为流传;而在西方国家中,葡萄牙及西班牙俱以烧乳猪为特色菜。
主要菜式:
烧猪是广东传统食品的一种。制法与另一广东烧味烧乳猪基本一样,不同的是采用已成长的猪,而非乳猪来烧烤。烧猪以肋骨部最为肥美可口。平常在广东烧味中的烧肉,即是烧猪的肋骨部分,亦称之为烧腩,作为被再度烹调的食材则称为火腩(例如“冬瓜炆火腩”)。烧猪的其他多骨部分如头、肘等可以用作淆汤或煮粥等。
烧肉以皮脆肉嫩为上品。烧猪可以重十到二十公斤,烧肉无论是脂肪及肉均较多而厚。而烧乳猪一般只重五至六公斤,除了一层脆皮以外,只有很少的脂肪和肉,而且骨软可吃。烧乳猪的每斤价格亦比烧肉高很多;多数售卖烧味的店铺平常都会有烧肉出售,但乳猪却不一定经常供应,通常需事先预订。
烧鸭是烧味的一种,是把填满调味料的鸭,挂进炭炉里用木炭高温烧烤出来的菜式,以皮脆有光泽,皮汁多而不带腥味为上品,通常配以酱汁食用。烧鸭的做法与烧鹅大致相同,但肉质和分量则不及后者。然而由于烧鸭成本较低,故成为了烧鹅的代替品。
烧鹅是烧味的一种,是把填满调味料的鹅,挂进炭炉里用木炭高温烧烤出来的菜式,以皮脆有光泽,皮汁多而不带腥味为上品,通常配以甜酸酱汁食用。香港的烧鹅在制法上无甚分别,但由于成本等原因,在商品说明条例生效前一些香港食肆的烧鹅其实是以鸭代替鹅,但仍然称为烧鹅,而现在把烧鸭称为烧鹅则触犯商品说明条例,可被香港海关检控。 香港以烧鹅驰名的食肆,包括中环镛记及新界深井一带多家烧鹅酒家。
主要菜式:
有机构在2011年6月至7月间所做的调查显示香港人酷爱烧味,平均每4天便进食1次。在1706名受访者中,近八成人每周均会进食最少1次或以上烧味,逾一半人更每周食2次或以上,以每次进食的分量为100克推算,港人每年便进食了6.6万吨烧味。[8][9]
烧味店的卫生状况一直为人诟病,由于大部分烧味店位处街市或路边,其周边的环境不甚清洁。加上,一般烧味都是挂在店内展示,增加暴露于空气接触病菌的风险。[10]而店铺东主亦经常一边斩切烧味,一边交收现金,途中鲜有清洁双手,亦增加食物安全风险。[10][11]
2012年,连锁式快餐店大家乐被揭发在运送烧味的过程中,没有妥善包装及封密容器,更摆放于流动厕所、垃圾桶及污水旁边。[12]2014年,旺角有烧腊店被发现在满布垃圾杂物及污水的后巷,煮食及存放生肉。[13]
烧味在近年来引起香港社会关于健康问题的广泛讨论。由于烧味多数采用炭烤烧制而成,可能含有过量致癌物质,食环署更是奉劝市民少食烧味以防吸收过多致癌物质[14]。而一些食材,比如叉烧的酱汁亦被认为是多脂食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