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无想定(梵语:asaṃjñi samāpatti,巴利语:asaññā samāpatti),又译无想三摩钵底,古印度宗教修行禅定的境界之一,在此境界中,去除了心的思想及认知活动,使五蕴中的想停止。佛教相信,修行无想定,可得生色界无想天,与灭尽定合称二无心定,佛教将它列为心不相应行法之一。
在五蕴中,心的认知与思维等作用,称为想(Saṃjñā),其主要作用为认知到外界事物有不同的相[1][2]。想(Saṃjñā),加上否定词头a-,为无想,以无想进入等至( samāpatti),称为无想定。
修行禅定,最初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与无所有定,因为想的作用还在,皆称为有想定。经由禅定修行,观‘想’如病如痈如箭,以作意远离想,使‘想’停止,进入的这个三昧境界,称为无想定[3][4]。因为在定中,心与心所法皆不活动,与灭尽定合称二无心定[5]。
无想定源起于外道沙门,修行无想定的果报,在过世后可投生无想天[6]。这个修行法被佛教吸收,进一步使受与想都停止,称为灭受想定,或灭尽定[7]。释迦牟尼于老年时曾以无想定来减缓疾病,延长寿命[8]。
佛教认为,无想定为外道追求的最高定境,但不是佛教圣者追求的最高目标,因为无想定非真解脱[9]。生无想天被佛家认为是八难之一。因寿命虽约有五百劫,但障于见佛闻法。许多外道修到一念不生,进入禅定之中,以为就是解脱。修定境的众生,后世多生于此天。终日在一念不生的定境中。有无法修行佛法的障难。
印顺法师认为,佛教论师在部派佛教时期由无相心三昧进一步细分出非想非非想处定,灭尽定,无想有情与无想定等。根据出定时的差异,区分出灭尽定与无想定的不同。无想定分化出来的时间较晚[10]。
由于“想”和“相”古字通假,因此三三昧中的“无相解脱门”有时会被译为“无想解脱门”、“无想定”。学者杨郁文认为三解脱门中的无相(animitta)为观色等五蕴无常乃至空,与无想天定境之“无想”(asaṃjñi)、无所觉知不同[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