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为澳门历史系列之一 澳门历史年表 早期历史 澳门殖民地时期 鸦片战争前 完全占据及扩张时期 1931年澳门 1936年澳门 1945年澳门 葡方开发时期 葡萄牙革命后 澳门回归过渡期 澳门政权移交 澳门特别行政区历史 2000年澳门 2012年澳门 2013年澳门 2014年澳门 2015年澳门 2016年澳门 2017年澳门 2018年澳门 2019年澳门 2020年澳门 2021年澳门 2022年澳门 2023年澳门 2024年澳门 澳门教育史 澳门规划史 澳门经济史 澳门军事史 澳门航空史 澳门巴士史 澳门铁路史 澳门法定古迹 澳门历史建筑 另请参看:香港历史 中国历史 台湾历史 葡萄牙历史 其他澳门主题 文化和人口 - 教育 - 经济 地理 - 历史 - 政治和政府澳门主题 查论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 澳门属南海郡番禺县。 420年, 澳门属东晋新会郡封乐县地 590年,隋朝废新会郡改属宝安县地。澳门属宝安县地。 757年,唐废宝安县,澳门改为东莞县辖。 1152年,南宋设立香山县。 1277年,南宋军民与元军在十字门古海道对垒,遇台风袭击,端宗赵昰和张世杰等率领军民在澳门妈阁山和路氹商地扎寨。从此澳门逐渐有人定居。 1488年,妈阁庙建成。 1513年,葡萄牙人欧维士抵达华南沿岸。 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渍贡物为理由,请求在澳门上岸,获准后建立固定居民点。 1557年,明朝政府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自此葡萄牙展开对澳门长达442年的殖民统治。 1583年,设立市政厅。 1594年,成立圣保禄学院。 1608年,明朝政府制定《条议制澳十则》以管治在澳门居住的葡萄牙人。 1616年,葡萄牙委派卡洛告出任首位澳督,惟并无就任。7年后改为指派马士加路也,终出任澳门首位总督。 1654年,布加路出掌第11任澳督,至1664年止,任期长达9年零11个月,是史上在位最长总督。 1749年,清朝政府制定了治澳法令《澳夷善后事宜条议》十二条,要求葡方严格遵守。 1792年,发生打斗命案,一名外籍水手遭华人围攻,水手杀害3名华人,当局逮捕水手并移交中国清廷审理,判处及执行死刑。[1] 1809年,风灾造成约100人死亡。[1] 1835年,风灾再次造成约100人死亡。同年,天主之母教堂第3次发生大火,最后烧剩教堂的前壁,亦即澳门现今著名地标“大三巴牌坊”。[1] 1840年,爆发关闸之战,6死30余伤。[1]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于澳门望厦村签订。 1845年,葡萄牙女王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抢占关闸,委派总督,驱逐清政府在澳门官吏。《中法黄埔条约》于澳门交换批准。 1848年,强烈台风罕有地登陆澳门,大量船只沉没,近百间房屋损毁,百余人丧生。[1] 1849年,澳督亚马留在当地肆行殖民扩张政策,强迫村民搬迁祖坟又拆毁房屋以修建马路,终激起民愤,年中与副官到关闸附近打鸟遭到伏击,龙田村村民沈志亮等人的袭击获得了成功,斩去亚马留的右肩和头颅,副官负伤逃走。后来葡萄牙政府要求清政府交出杀死亚马留总督的犯人,沈志亮为保村民性命而向清政府挺身自首,然而清政府在葡萄牙政府压力下将其处死。 大爆炸将桅杆弹上半空 1850年,举行活动庆祝葡萄牙国王费南度二世寿辰期间发生意外,凌晨停泊在氹仔的玛丽亚二世号巡洋舰呜放礼炮时突然爆炸,酿成231死约90生还[1],死者包括190名葡籍水手[1]、葡籍船长及40名在船上观礼的中国人[1],创下澳门史上最多人死亡的爆炸或火灾事件,事后调查认为爆炸是由一名失去理智的人进行报复所致,为纪念这一爆炸惨案,氹仔建有纪念碑供人凭吊。同年,官也接替去年于任内遇弑身亡的亚马留,出任第81任澳督,惟仅上任两个月即染上霍乱[2],同样于任内逝世。 1851年,占领氹仔岛。 1856年,中区发生澳门史上面积最大的火灾,共焚毁1,300间华人商铺及民房,酿成约100人罹难。[3] 1858年,爆发霍乱疫潮,36人丧生,其中平民22名,士兵14名。[1] 1860年代,兰桂楼发生大火,烧死30余名华工,为澳门史上第七多人死亡的火灾或爆炸,毗邻街道因此命名为“烂鬼楼巷”。 1862年,再度爆发霍乱疫潮,规模扩大,共356人感染,当中夺去85命。[1] 1864年,占领路环岛。 1870年,葡萄牙国王路易斯一世颁布法令,决定将废除死刑的法律延伸至海外属地,包括澳门。葡萄牙是欧洲首个取缔死刑的国家。[4] 1871年,强台风吹袭澳门,荷兰船罗琳娜·玛丽亚号与一艘俄罗斯船在路环附近沉没,荷兰船水手7死9伤,俄国船上22人则全部获救。[1] 风灾揉躏后,南湾海边房屋满目疮痍,堤岸尽毁 1874年,澳门遭受史上最严重之风灾袭击,雷电引发了多处火灾,无数建筑物焚毁,包括大量政府与私人楼宇,2,000艘渔船、货船沉没,多人被烧死、堕海溺毙、被杂物击中死亡或遭倒塌之楼房压死,酿成5,000人罹难,其中澳门半岛有3,600人丧生、氹仔死1,000人、路环400人毙命,损失达200万银元,史称甲戌风灾。同年,开往澳门的英国船斯巴达克轮在驶近澳门时被海盗行劫,杀死约10人及掠去财物后逃去,生还船员将船驶至澳门,澳门警方大力搜捕凶徒,最后20人被捕获并执行死刑。同年,发生龙舟翻沉事故,船上12人全数溺毙。[1] 1887年,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将澳门规定为葡萄牙“永居管理”之地。 1888年,500多人染上霍乱,当中30余人身亡,包括一名消防督察殉职。[5] 1891年,宝云兄弟于1891年在澳门举行飞行表演,成为澳门航空史的始祖。[6] 1892年,经过连续2日大雨,巨型龙卷风从横琴舵尾岛形成,掠过马骝洲,直扑澳门妈阁及内港,渔场半毁,屋顶被毁,掀翻舢舨及木船,约100人死亡,参见内港龙卷风灾。[1] 1895年,首次爆发鼠疫,共1,200名华人死亡[7],为澳门史上最多人死亡的瘟疫。 1898年,鼠疫再次夺去多人性命,共594人死亡[7]。 1900年,鼠疫第三次夺去多人性命,共500人死亡[7]。 1906年,丙午风灾夺去约1,000人性命[8],为澳门第二多人死亡风灾。同年,华人染疫,172人病殁[1]。 1907年,鼠疫第四次夺去多人性命,共1,100人死亡[7]。 1908年,霍乱致15死。[9] 1909年,鼠疫第五次夺去多人性命,共400人死亡[7]。同年,风暴袭澳,3人死亡。[1] 1910年,发生路环惨案。7月初,18名新宁县学童在路环被海盗绑架,乡民禀告两广总督袁树勋,袁因路环属澳葡政府管辖,不能派兵前往缉拿。7月中澳督马葵士派遣两支部队进攻,由于海盗顽抗,葡兵被击毙数人,炮台亦被占领。澳督闻讯后增派一炮兵部队共106人支援,惟仍不敌匪徒,死伤多人。随后调集水陆各军全力进攻,路环各村民因被海盗挟持,致被炮击引致死伤。7月18日晚,大批海盗在暴风雨下乘船逃走,多人遇海难丧生。7月19日,葡军全面包围路环九澳并登陆,纵火焚烧九澳村,村民数百家家毁人亡。有一艘逃难的村民船,被葡军追逐击沉,船上38人全部丧生。葡军最后救出18名人质,另有40余名海盗被生擒。9月,治安警察局审理案件,判处8名海盗流放非洲做苦力28年。路环惨案发生后,中国人民因不满葡方除击毙海盗外亦误杀村民,纷纷要求政府废除条约收回澳门。清政府鉴于群众强烈要求,派驻法国大使刘式训赴里斯本,再次提出划界谈判问题,但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1912年,严重瘟疫持续4个月,酿成723人丧生。[1] 1913年,暴风雨蹂躏妈阁及沙梨头,船艇及建筑物被毁,多人溺毙,死亡人数介乎50至100人。[10] 1916年,霍乱致32死。[9] 1918年,全球性流感传到澳门,270人染病,当中120人死亡。[1] 1919年,自由车在5月15日提供服务,为澳门巴士服务的始祖。 1922年,白眼塘发生严重警民冲突事件,近万名市民和工人包围警署,通宵声援及要求释放3个涉嫌早前殴打一名调戏中国妇女之非洲籍葡国士兵而被捕的工人,但遭警方拒绝。清晨时份,警方要求在场民众散开以便警署换班,惟遭民众拒绝,致使军警向在场民工开枪镇压,导致70死130多人受伤,史称捷成事件以纪念在捷成戏院旧址发生的枪杀惨案。 1923年,台风吹袭澳门,在澳门以北20公里内掠过,最低气压936.3百帕,最高阵风时速200公里,吹塌房屋百多间,造成400余人丧生[11],是澳门第三严重风灾,史称癸亥风灾。 1924年,路环发生企图越押事件,多名囚犯在获分配填海工作时发动叛乱,并抢走保安员配枪,企图乘搭接应小艇逃脱,交火时1名中士军人、1名监狱保安及4名囚犯死亡,当局其后增派炮艇控制场面,最终并无囚犯成功逃脱。[12] 1925年,台山电光炮厂发生爆炸大火,酿成约150死300余伤[1],成为澳门史上第二多人死亡的火灾或爆炸及最多人死亡的炮竹厂事故。同年,发生打斗命案,3人丧生[13]。 1926年9月,丙寅风灾,100余死。同年7月,另一热带气旋袭澳,3人死亡。 1927年,爆发严重霍乱,共409人感染,当中320人死亡[14],死亡率高达78%。8月,台风夺4命[15]。同年,大炮台鸣炮庆祝葡萄牙国庆期间,炮身突然爆炸,死3人[16]。 1928年,氹仔益隆炮竹厂发生猛烈爆炸及大火,造成6死多人受伤,整个氹仔旧城区的建筑物窗户全被震碎。[1] 1929年,大炮台发生澳门史上唯一一次兵变。[17][18] 1920年代末,氹仔广兴泰炮竹厂首次发生大火灾,导致40余人丧生[19]。 1930年,氹仔广兴泰炮竹厂再次发生大火灾,造成39死8伤[19]。同年7月,热浪袭澳,7月2及6日均创下澳门史上最酷热一天[20],气温达摄氏38.9度。 1930年代初,氹仔广兴泰炮竹厂第三次发生大火灾,酿成50余死约150伤[21],成为该厂史上死亡人数最高及澳门第二多人死亡的炮竹厂事故。 爆炸将附近房屋外墙炸毁 1931年,辛未风灾,100余死[22]。同年,二龙喉政府火药库发生爆炸[1],造成21死84伤[23]。同年,台山华德炮竹厂发生大火,造成11死3伤[24]。草堆街绸缎店倒塌,7死2伤[25]。 1932年,爆发脑膜炎疫潮,共360余人染病,当中约90人丧生[26]。同年,高楼里住宅大火致3死2伤[27]。 1933年,澳门电台葡文频道成立。7月22日,香港与澳门之间开办商业飞行。 1934年,氹仔谦源炮竹厂发生爆炸大火,造成7死20余伤。 1936年,氹仔光远炮竹厂发生爆炸大火,酿成47死约150伤惨剧。同年,台山谦源炮竹厂发生大火,8死3伤。同年,氹仔广兴泰炮竹厂发生爆炸,6死1伤。十号风球高悬,数人于南湾溺毙[28]。 风灾导致市内店铺倒塌 1937年,丁丑风灾导致21死2伤[29]。 1938年,水坑尾街一间洋服店发生大火,造成7死4伤。 1939年,营地大街发生澳门史上非天灾因素的最严重塌楼惨剧,三座3至4层高之楼房因日久失修,在凌晨时份突然倒塌,酿成27死20伤。 1942年,由于战乱导致大量外地人口涌至避难,且海上交通又被驻香港日军严密封锁,外地粮食无法运到澳门,终使人口暴增至30多万的澳门爆发史上最严重的大饥荒,死亡人数高达16,608[1],成为澳门历来最多人死亡的单一事件,最高记录一日饿死400人[1],澳葡政府将收殓的尸体集中到青洲收容所,后以拖船运往氹仔东北面海边,并挖开数个深坑进行埋葬,史称“万人坑”[1]。2月发生严重寒潮,最低气温为摄氏2.8度,冻毙203人[30]。同年,水字巷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6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31]。同年,发生水机坠毁塔石街民居事故,3死[32][33]5伤。 1943年,香港日军军用船屋岛丸号在澳门海域发生爆炸,16人丧生[1],包括8名日军及8个中国人。翌月,日本商社船公益丸号亦在同一地点爆炸,9死8伤[1],死者全为中国人,伤者则是8名获救之日本乘客,日方怀疑敌军使用飞机预先投下的水雷造成,要求澳督戴思乐关注并取缔中国式帆船,惟澳督感到困惑,不能确定肇事原因。同年,海边新街发生枪战,3人死亡[34],包括两名警员殉职[34]。同年,青洲一艘小艇在狂风暴雨下沉没,3人溺毙[35]。 1944年,吉庆巷洗衣店大火,4人丧生。 1945年1月,美军得知澳葡政府准备将新口岸飞机库部分燃料售予日本后,遂发动对“二战中立地”澳门的大型轰炸,遇袭地点包括港湾设施、船舶、澳门电台、飞机库、炮台、煤油库及市区民居,造成1死5伤[36]。2月,美机于逸园及青洲投掷炸弹数枚,复以机枪射击停泊内港的葡萄牙号轮,共造成1死4伤。4月,广州飞翔号客轮运送食米在外港码头附近被一盟军飞机击沉,19名乘客遇难[1]。6月,4架美机意图袭击停泊在青洲附近海面之葡国商轮“马士弼”号,向青洲附近投掷炸弹3枚,2枚落在地面爆炸,1死2伤;同日,又有数架美机来袭,目标为路环岛,投掷炸弹完毕后又以机枪扫射,结果仅4名市民受伤,而当日的两次轰炸共造成7万澳门元之损失。7月,美军再度施袭,导致几名平民伤亡,且对澳门济贫院造成严重损毁。10月,行走于广州及澳门之间的广源渡客轮深夜途经澳门新口岸外港时撞石翻侧沉没[1],船上大多数人来不及逃生,酿成约300人罹难[37],成为澳门史上最严重的海难。11月,关闸附近一个火药罐爆炸,4死3伤[38]。 1946年,台风英格瑞正面袭澳,数人死6伤[39][40][41]。青洲一间火油公司大火夺5命。同年,氹仔益隆炮竹厂发生爆炸,3死3伤。 1948年,1月底受西伯利亚严重寒流影响,连续3日最低气温罕有地跌至摄氏零度以下[42],其中1月26日更创下澳门史上最严寒一天,气温仅为负1.8度。2月1日,澳门正式开启专营公共巴士服务。7月16日,澳门小姐号民航客机被骑劫,于澳门附近九洲洋失事坠海,造成26死1伤,成为全球历史上首宗商用客机劫机案。 1951年,暴雨成灾,酿成15人丧生,包括志围山体滑坡致6尸7命及氹仔鸡颈渔船因风浪沉没致9死2获救。[43] 1952年,首次官铸澳门圆,总额为九千圆。 1954年,举办首届格兰披治大赛车,随后每年主办,成为澳门盛事之一。同年,氹仔光远炮竹厂再次发生大爆炸,造成10死20余伤。同年,氹仔广兴泰炮竹厂再次发生爆炸,6死1伤。 1955年,青洲木屋区发生大火,3死5伤。 1956年,氹仔益隆炮竹厂发生爆炸,3人死亡[44]。 1957年,2月11日极强寒流袭澳,市区录得低温仅摄氏0.3度,为1948年1月以来最低,1人冻毙[45][46]。同年,台风姬罗莉亚正面登陆澳门,造成3死5伤[47],当中一名警员殉职[47]。 1958年,十月初五街发生大火,5人死亡。同年发生连环仇杀枪击案,3死1伤[48]。 1959年,氹仔谦源炮竹厂再次发生爆炸大火,3人死亡。 1961年,葡萄牙确定澳门为旅游区,并特准设赌,从此澳门成为东南亚主要博彩地。同年,氹仔宝昇炮竹厂发生爆炸,3死7伤。 1962年,志围发生塌屋事件,8人死亡。 1963年,具百余年历史的如意巷两幢3层高旧木楼因日久失修在凌晨时份突告倒塌,6死70伤。同年,建筑中南湾万胜戏院发生严重工业意外,大银幕顶重约20吨混凝土横梁倒塌,3死8伤。 1964年,台风露比在澳门以北10公里处掠过,最高阵风达时速211公里、瞬时最低气压954.6百帕、雨量215.3毫米,有1人丧生。 1966年,一艘由广州开往海南岛载满电石粉的木帆船,驶至外港码头北基堤时遇上大风浪撞向石壆,海水涌入船只遇上电石粉随即发生爆炸及大火,酿成8死7伤。同年文革漫延至澳门,一二三事件中,澳葡出动军队镇压,8死212伤。次年一月,广东停止粮食及食水输澳。澳葡政府最终投降,向左派认错,并曾准备离开澳门。澳门当局开始成为“跛脚鸭”政府,澳门处于半解放状态。 1969年,首条连接氹仔岛及路环岛的路氹连贯公路落成通车。 1972年,在中国政府建议下,联合国大会从非自治领土名单中删去香港和澳门。 1974年,10月5日首条连接澳门及离岛的跨海大桥嘉乐庇总督大桥通车,取代原有渡轮服务并同时及单一次官铸了贰拾圆银币以作流通纪念。 1975年,最后一批葡萄牙驻军撤离澳门。同年12月,寒流袭澳,气温急降至摄氏2.4度,为1947年后澳门12月最低纪录,3男1女在低温下丧命。[49] 1976年,颁布《澳门组织章程》。 1978年,应联合国要求,在澳门九澳为越南难民设立临时收容营 1979年,林茂塘木屋区大火,灾民数千人。 1980年,妈阁街杂货店大火,5人死亡。 1981年,6名中国非法入境者潜入氹仔益隆炮竹厂吸烟,引致炮房爆炸,全部当场炸死。同年,东亚大学落成,是澳门首所研究型大学的大学。 1982年,葡萄牙修政宪法,规定澳门为葡萄牙管理下的中国领土。 1983年,1月,首家本地电视台澳门广播电视公司成立,并于翌年5月13日正式启播。9月,台风爱伦正面吹袭澳门,内港大量住家渔艇翻沉,酿成19死[50]3伤[51],是1937年丁丑风灾以来最多人死亡风灾。 1984年,黑沙环合时工业大厦二期发生重大火灾,5层高工厦烧至倒塌,酿成5死7伤。 灭门肢解案发生前的八仙饭店 1985年,发生轰动一时的八仙饭店灭门案,疑凶黄志恒涉嫌杀害澳门八仙饭店东主一家9口及1名员工,碎尸后抛进大海,部分残肢浮上水面使案件揭发,惟无法辨认身份,他亦牵涉12年前在香港杀死一人。1986年,失踪者亲人致函警方要求介入,经重新检验后证实其中一只残肢指纹与一位失踪者吻合,司警遂监视黄志恒,同年黄欲进入中国内地即被司警拘捕及落案起诉,惟还押等候审讯期间畏罪自杀身亡。 1986年,新胜街木楼大火,3人死亡。同年,卫生局证实首宗艾滋病感染个案,患者是一名北欧女游客。截至2012年12月[52],当局共证实508宗感染个案,其中73人已病发。 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中葡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同年,氹仔码头附近发生海难,一艘越南难民船沉没,5人溺毙[53]。 1988年,林茂塘一艘全新虾艇在船厂下水时翻沉,3名香港渔民包括母子及侄女溺毙[54]。 1989年,4月22日,新华社澳门分社设灵堂供各界千余人悼念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病逝,随后北京悼念胡的学生、工人、市民与知识分子演化为占据天安门广场以争取当局民主化。5月19日,北京民运因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颁布戒严令以致形势急转直下,5月20日澳门气象台悬挂第二高的九号风球,各界1万人冒着狂风暴雨大游行反对北京戒严。随后的游行人数于5月22日为5万人、23日达到10万人、28日有5万人[55]。6月4日凌晨在北京和平进行中的民主化集会被中国政府派出解放军武力镇压,死伤者介乎数百至数千人之间,澳门高达20万名市民上街游行抗议血腥镇压[4],创下当地史上最多人游行集会的记录,以当年澳门人口43万计算,即每10人便有4.7人上街示威。同年,澳门治安警察局以“龙的行动”为名,登记并批准万多名黑市内地居民成为正式居民。 1990年,1月23日,施拿地马路木楼大火,造成6死10伤[56]。3月29日,澳门政府为45000无证人士进行登记,莲峰球场人群挤倒堆压,造成百余人受伤;翌日,逾千警员不满薪酬调整幅度,在澳督府前请愿请愿者围殴立法议员何思谦,并驱逐记者,全体记者离场抗议,警方就事件道歉。8月3日,关闸彩虹苑发生连环凶杀案,3人死亡[57]。11月21日,港澳直升机启航。 1992年,10月4日,新马路京都夜总会大火致2死1伤[58],其中夜总会看更攀窗待援达40分钟,终因现场地理环境所限导致消防救援不果而松手堕毙,事件经香港无线新闻全程拍摄[59],引起社会强烈回响。同年,地球物理暨气象台参照香港天文台建立暴雨警告信号,分红及黑色两种,代表其中一个观测站在2小时内已录得50毫米或3小时内已录得100毫米的雨量,及有可能持续降雨,而黑雨的另一发出要求为2小时内会有潮涨出现。 1993年,1月29日,葡京侧炮竹燃放区鸣枪事件,警察区长与司警冲突鸣枪,3人受伤。2月28日,澳门男子腰缠3个手榴弹傍晚经拱北闯关事败,引爆手榴弹伤5关员3旅客,拱北口岸一度封关两个多小时。 1994年,港澳高速双体船“港轮二号”在外港友谊大桥航道撞沉舢舨,3人溺毙。[4] 1995年,澳门国际机场正式落成,并开始商业飞行。 1996年,寒流袭澳,冻毙8人。[4] 1997年,南湾大马路培道小学前发生枪杀案,摩托车杀手追截私家车连轰近十枪,私家车上3男子遭当场击毙。同年7月1日,澳门各地庆祝其邻市的香港回归祖国。[4] 10月1日,澳门首条缆索系统松山缆车落成。 1998年,4名澳门培正中学女学生在北京参与学校旅行团期间遇车祸,被困车内烧死[60]。同年,黑沙环填海区对开海面蛇船与水警快艇追逐碰撞,蛇船翻沉,3死6伤。[4] 1999年,年中何厚铧当选为首任行政长官,年底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开始运作。 2000年,澳门大赛车首次发生赛车失控冲入赛道以外的一般道路,造成1死3伤。[61]古图成为首位夺得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三级方程式赛事冠军的澳门车手。同年,澳门有线电视启播。 2001年,澳门旅游塔落成,是全球同类建筑第十高。 2002年,特区政府首次与珠海市租赁国有土地,用作兴建关闸新边检大楼及配套设施,租赁年期50年。 2003年,马里二手杂货店大火,3死1伤,是澳门于2000年代最多人死亡火灾。同年,澳门只录得1宗SARS确诊个案。政府正式开放赌权,自此起澳门经济高速发展并转型为与博彩旅游业主的较单一经济。 2004年,首间美资赌场金沙开幕。同年,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修订暴雨警告信号,由以往两级制合并为一级,而且并无颜色之分,预测两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约50毫米时即可发出。 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同年,首次主办大型运动会东亚运,东道主澳门队夺得11面金牌,在9个参赛地区中排名第5,翌年审计署公布审计报吿揭发东亚运工程严重超支,引起各界关注。 2006年,揭发澳门历来最大宗贪污案,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及数名涉案人士被捕,2008年欧被判囚27年,罚款24万澳门元,2012年被加刑至29年。 2007年,澳门经济虽然发达,但不少社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2006年与2007年游行引发警民冲突。 2008年,时任行政长官何厚铧推出现金分享计划。 2009年,6月18日澳门确诊首宗人类猪流感外地传入个案,并在9月1日累积个案突破1000宗,9月2日更出现首宗死亡个案。 2010年,贾瑞于广州亚运武术男子套路刀术棍术全能项目表现出色,为澳门夺得史上首枚亚运金牌。[62] 2011年,8月1日澳门巴士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新模式,并首次引进外资巴士公司。 2012年,一艘渔船在嘉乐庇大桥附近海域与一艘货船相撞后下沉,3人丧生。[63] 2013年,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正式交由澳门特区政府接管,并依照澳门法律管辖,租赁年期为36年。同时,澳门首条澳门大学河底隧道落成。 2014年,政府推出备受争议的《候任、现任及离任行政长官及主要官员的保障制度草案》,触发两万人上街游行及七千人包围立法会大楼,成为自1989年六四事件后澳门最多人游行示威的一次,最终特首崔世安撤回具争议法案[64](详见:澳门反离保运动)。同年发生自1990年以来最惨烈火灾,沙栏仔街一间时装店地铺起火,酿成4人丧生。[65] 2015年,中央明确澳门管辖水域管理范围,面积为85平方公里,并调整部分边界纳入澳门管理。 2016年,1月23日受寒流袭澳影响,澳门录得半世纪以来最低气温摄氏1.6度,并首次出现落霰天气现象。 2017年,8月22日下午受台风天鸽前沿下沉气流影响[66],外港客运码头录得高温达摄氏38.9度[66],平了1930年7月澳门半岛最高温纪录[66],离岛监测站(路环九澳)更测出摄氏39.0度[66]。8月23日上午,天鸽靠近珠江口前急剧增强并采取较接近澳门路径,结果酿成自1964年台风露比后、53年以来的重大风灾[67],引致广泛破坏。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悬挂自1999年后、澳门回归及长达18年以来的首次十号风球,更录得自1952年气象局成立以来的最低气压、最高风速及阵风,分别为945百帕斯卡[68](打破台风露比于1964年的纪录)、132公里每小时[68](打破台风贝姬于1993年的124km/h纪录)及217.4公里每小时[68](打破台风露比于1964年的纪录),并触发大型风暴潮,海水严重倒灌入内港,多处街道水深超过1.5米[68],康公庙一带录得水位达1.62米[68],而由于水位最高时曾经停电导致记录仪器失效,气象局事后估算水浸最严重的位置更达2.38米高[69],创下纪录,较1993年台风贝姬袭澳时估算第2高的约1.58米还多出约0.8米[69]。全澳共有6,500辆车被浸坏[70],多人被困地铺或地库停车场溺毙,连同其他风暴下的意外事故共造成10死244伤[71],是1983年台风爱伦以来最多人死亡风灾。全澳受珠海供电因风故障影响而停电、继而停水、停上网、停电话,黑沙环豪宅寰宇天下多幅玻璃窗不敌飓风风力破裂尽碎,当局共收到876宗事故报告[72]。气象局局长冯瑞权因预报严重失准而自行申请提早退休[67],全澳政府机构为风灾死难者降半旗志哀[67],行政长官崔世安为应灾不力致歉[67],并首次请求解放军驻澳部队出动救灾[67],澳门基金会拨资13.5亿澳门币赈灾[67],总经济损失达125.45亿澳门元[73]。 多个地库停车场传出灾情,图中的社屋快达楼地底停车场被洪水没顶至入口处,一名青年被救出后证实死亡多处路面发生塌树,阻塞交通全市停电导致交通灯失灵大量垃圾堆积多条街道上,清洁工人未能及时处理,臭气熏天解放军驻澳部队出动救灾,搬走满街积压如山的垃圾及杂物风灾过后,市内大部分粮食被抢购一空 2018年,9月16日上午受台风山竹吹袭,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于同日上午11时正发出十号风球,是继去年台风天鸽后再度发出十号风球[74]。政府指示全澳赌场于15日晚上11时后停止营业,直至17日早上8时才恢复营业,是回归以来首次赌场因台风而停止营业[75][76]。气象局在十号风球期间发出黑色风暴潮警告,多处低洼地区出现水浸[77][78][79]。风暴过后,政府各部门以及民间团体均派人员到各区协助清理,民政总署设立五十个临时垃圾收集点[80][81]。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兴建历时7年10个月、耗资101-102亿澳门元[82]的澳门轻轨氹仔线正式通车 2019年,澳门首个轨道交通系统轻轨氹仔线正式通车。[83] 2020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澳门亦录得46宗确诊个案,更史无前例关闭全部赌场15日[84]及禁止海外游客来澳[85]。同时,为抵抗疫情,政府实施口罩实名制管制措施,是全球最先实行相关政策的地区。同年,路氹城银河综合度假村第三期酒店建筑地盘发生严重工业意外,内地工人于升降机槽工作台清走杂物期间,工作台筑棚突然倒塌,酿成3死4伤[86]。同年,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再度修订暴雨警告信号,由以往一级制扩展至三级,并再次以颜色区分,分为黄、红及黑色暴雨警告,分别表示预测澳门广泛地区一小时降雨量将达或已达到约20、50及80毫米[87],且预料雨势持续即会发出。年底全面实施最低工资,除家佣及残疾雇员外的所有工种之时薪及月薪分别不能低于32及6,656澳门元[88],约3,100名本地雇员和20,000名外雇受惠[88],最低工资水平每两年检讨一次。 2021年,轻轨氹仔线因全线更换高压电缆,全线暂停服务,争取180日内完成。[89] 2023年:“澳车北上”计划正式启动[90]。1月8日起,澳门恢复与中国大陆、香港及国际正常通关[91],港澳陆路及海上跨境交通恢复恒常化服务[92][93]。 参考资料 [1]《澳門編年史》第三至第五卷.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9年. ISBN 978-7-218-06327-0.(简体中文) [2]官也街. 澳门民政总署. 2014年1月2日 [2016年3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9日).(繁体中文) [3]雜報. 遐迩贯珍. 1856年2月. 缺少或|url=为空 (帮助)(繁体中文) [4]附件一:澳門大事記. 澳门基金会. 1999年 [2012-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7).(繁体中文) [5]澳門的疫症與廟宇 #一、1888年的霍亂疫症與包公廟 (PDF).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2003年7月15日 [2016年3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年4月15日).(繁体中文) [6]澳门民航局. 圖片庫.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7][www.safp.gov.mo/safptc/download/WCM_003299 《澳門衛生史試編》第1283頁] 请检查|url=值 (帮助). 行政公职局. 2005年.(繁体中文) [8]施梅士. 《澳門與颱風(Macau e os Tufões)》. 1985年.(葡萄牙文) [9][www.safp.gov.mo/safptc/download/WCM_003299 《澳門衛生史試編》第1279頁] 请检查|url=值 (帮助). 行政公职局. 2005年.(繁体中文) [10](待查). 民生报. 1913年6月9日.(繁体中文) [11]颱風. 澳门基金会.(繁体中文) [12]CONVICT INSURRECTION. A MACAO SENSATION. ARMED GUARD OVERPOWERED. SIX KILLED IN FIGHTING.. 士蔑报第1页. 1924年12月15日.(英文) [13]MACAO CLASH. BETWEEN PICKETS AND FARMERS. THREE KILLED.. 士蔑报第1页. 1925年9月14日.(英文) [14][www.safp.gov.mo/safptc/download/WCM_003299 《澳門衛生史試編》第1276頁] 请检查|url=值 (帮助). 行政公职局. 2005年.(繁体中文) [15]颶風過後調查三誌. 华字日报第二张第三页. 1927年8月24日.(繁体中文) [16]澳門鳴炮失事之慘劇 死三人及一畜. 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三页. 1927年12月2日.(繁体中文) [17]存档副本. [2019-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18]存档副本. [2019-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4). [19]澳門炮竹廠被焚三誌. 华字日报第二张第二页. 1930年3月10日.(繁体中文) [20]澳門百年氣候資訊頁:最高氣溫(1930年).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16-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2). [21]廣興泰炮竹廠 又告火警. 工商晚报第三版. 1933年3月20日.(繁体中文) [22]澳門風災餘聞 斃人在百名以上. 华字日报. 1931年4月24日: 第三张第二页.(繁体中文) [23]澳門浩劫 死二十一 傷八十四. 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三页. 1931年8月17日.(繁体中文) [24]澳門青洲 華德爆竹廠大火 焚斃女工十餘名 尚有三名危在旦夕. 工商晚报第三版. 1931年11月30日.(繁体中文) [25]澳門發生塌樓慘劇 七人生葬二人受傷. 工商晚报. 1931年9月17日: 第三版.(繁体中文) [26]澳門發生腦膜炎症 死亡之人數 平均約四分一. 工商晚报第三版. 1932年4月3日.(繁体中文) [27]澳門大火傷斃數命. 工商晚报第三版. 1932年7月11日.(繁体中文) [28]港澳風災續紀 濠江覆舟亦溺斃數榜人 跑狗場一掃而空損失萬餘元 馬路沙梨頭等街塌屋多間. 华字日报第弍张第肆页. 1936年8月19日.(繁体中文) [29]MACAO TYPHOON DAMAGE. MANY LIVES LOST ON SHORE. FISHING FLEETS SUFFER. 士蔑报第四页. 1937年9月4日.(英文) [30]天氣嚴寒 貧民悽苦 兩日來凍斃者達二百人以上. 华侨报第叁版. 1942年2月17日.(繁体中文) [31]賤價購魚腸歸而佐膳 六人中毒四人斃命 水字巷五十五號發生一宗空前慘劇. 华侨报第叁版. 1942年3月1日.(繁体中文) [32]葡機失事墜下焚燬 機師二人重傷殉職. 华侨报第叁版. 1942年6月27日.(繁体中文) [33]飛機失事地點 昨日再挖出一女屍. 华侨报第叁版. 1942年6月28日.(繁体中文) [34]海邊新街等處 昨日凌晨 突聞槍聲卜卜 事後發覺西安輪不知去向. 西南日报第四版. 1943年8月20日.(繁体中文) [35]前日狂風暴雨 小舟覆沉 艇婦三人溺斃. 华侨报第叁版. 1943年9月6日.(繁体中文) [36]盟機分批飛入領空 澳門昨日四次遭襲 機庫中彈電台電廠均受損失 市區安全攻擊目標一死五傷. 华侨报第壹版. 1945年1月17日.(繁体中文) [37]國慶日澳門海口發生慘劇 廣源省澳渡沉沒 搭客三百餘人失救葬身魚腹 澳記者祖國訪問團多人罹難. 华侨日报第叁页. 1945年10月14日.(繁体中文) [38]關閘附近 炸彈傷人 四童斃命三人受傷. 华侨报第叁版. 1945年11月5日.(繁体中文) [39]本澳居民談風變色 風姨肆虐澳境 損失達百萬元 屋宇局部傾塌四十餘間 兩間全倒壓斃男女二人. 市民日报. 1946年7月20日.(繁体中文) [40]颶風肆虐 損失續誌 電線損壞十份之九 電話不通亦過半數 *海面執獲浮屍數具. 华侨报. 1946年7月21日.(繁体中文) [41]陸上情形 颶風猛烈施威 摧毀房屋物資. 世界日报第一版. 1946年7月19日.(繁体中文) [42]澳門百年氣候資訊頁:最低氣溫(1948年).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16-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2). [43]暴風雨中 漁舟傾覆 九人葬身魚腹. 华侨日报第一张第四页. 1951年4月26日.(繁体中文) [44]澳門氹仔爆竹工場 發生離奇爆炸 炮竹自由工會主任及理事慘死 另一身份不明神秘男子被炸斃. 工商日报第五页. 1956年10月3日.(繁体中文) [45]澳門到達冰點 山麓結薄冰市面更冷清 港客去澳前天只有千餘. 大公报第四版. 1957年2月13日.(繁体中文) [46]澳門山頂 發現冰塊. 工商日报第五页. 1957年2月12日.(繁体中文) [47]澳門災情嚴重 男女死傷共計八人 三處缺堤地穴崩陷 交通停頓水深逾尺. 工商日报第五页. 1957年9月24日.(繁体中文) [48]澳門昨午三十分鐘內連續發生 三死一傷仇殺案血案 發生地點為工匠巷快艇頭街爛鬼樓 周少明黃川陳權均慘死廖耀為流彈擊傷. 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二页. 1958年3月16日.(繁体中文) [49]澳門下跌至二點四度三男一女被凍斃. 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一页. 1975年12月15日.(繁体中文) [50]澳門颱風知多D. 澳门时报. 2018年5月20日 [2020年5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9日). [51]【澳門街】天災亦人禍 澳殤. 正报. 2017年9月4日. [52]澳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愛滋病病毒)/愛滋病感染情況季度統計資料(二○一二年十月至十二月份) (PDF). 澳门卫生局. 2013年1月 [2013-04-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7).(繁体中文) [53]澳門深夜截獲擬給補給品後拖離 越南難民船突下沉 五童兩溺斃三失踪. 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二页. 1987年7月28日.(繁体中文) [54]澳門林茂塘發生慘劇 新船下水覆沉 艙內三人溺斃 本港漁民痛失妻兒侄女. 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二页. 1988年4月3日.(繁体中文) [55]澳門五萬餘人上街 草委及議員等發言支持學運. 大公报第一版. 1989年5月29日.(繁体中文) [56]祝融肆虐近十年屢奪人命. 澳门日报. 1990年1月24日.(繁体中文) [57]澳門關閘揭發三屍倫常兇案 男子半夜斬妻兒 投案自承殺三人 家庭慘劇疑涉桃色糾紛疑兇被扣留. 华侨日报第4版. 1990年8月4日.(繁体中文) [58]澳門夜總會冲天大火災兩死一傷 市民目睹職員攀窗待救墮樓慘況 群情洶湧指責救人無方·消防官稱難以接近現場. 星岛日报第一版. 1992年10月5日. [59]新聞報導. 无线新闻. 1992年10月4日.(粤语) [60]《晚間新聞》. 无线新闻. 1998年12月30日 [2016年9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5日).(繁体中文) [61]東望洋大賽熱身賽意外釀一死三傷慘劇 戰車狂衝出跑道撞死內地遊客. 华侨报头版. 2000年11月20日.(繁体中文) [62]賈瑞打出澳門第一金. 太阳报. 2010年11月15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2月27日).(繁体中文) [63]澳門撞船三名失蹤工人證實遇難. 商业电台. 2012年9月23日 [2012年9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6日).(繁体中文) [64]千名澳門人集會 求撤回「離保法」. 头条日报. 2012年5月28日 [2014年8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9月3日).(繁体中文) [65]司警暫沒證據顯示沙欄仔4人死亡火警涉刑事. 澳门电台. 2014年11月12日 [2014-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5).(繁体中文) [66]攝氏39度1930年以來最高. 澳广视新闻. 2017年8月22日 [2017年10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6日).(繁体中文) [67]特首向居民致歉 政府下半旗誌哀 澳基會13.5億賑災. 澳门日报. 2017年8月25日 [2017年10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25日).(繁体中文) [68]颱風天鴿報告 (PDF).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17年8月底 [2017-10-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9-03).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繁体中文) [69]風暴潮影響澳門期間,本澳之最高潮水高度及最高水浸高度.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17年 [2018-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5).(繁体中文) [70]澳門亂象:拖8個月才交換新車法案 議員轟涵蓋面窄. 东方日报 (香港). 2018年4月4日 [2018年6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6月12日).(繁体中文) [71]“天鴿”襲澳增至 10人遇難. 澳门电台. 2017年8月25日 [2017年10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25日).(繁体中文) [72]四人魂斷水浸停車場 社會質疑隱瞞失蹤人數 馬耀權:非常重視每條人命. 澳门日报. 2017年8月27日: A3版 [2017年10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17日).(繁体中文) [73]澳門消息:風災經濟損失估算又多10.7億 增至125億. 东方日报 (香港). 2018年2月22日 [2018年6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6月12日).(繁体中文) [74]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現時熱帶氣旋信號. http://www.smg.gov.mo/.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1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7). [75]全澳娛樂場將於今晚11時起暫停所有博彩活動. 澳门新闻局. 2018-09-15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7). [76]本澳各娛樂場今早8時恢復運作.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2018-09-17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7). [77]【山竹直擊】有片!內港水位超過1.5米. 力报. 2018-09-16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6). [78]"山竹"來勢洶洶 澳門全城變澤國. 澳亚卫视. 2018-09-16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6). [79]吕凝敏、鲁嘉裕、劳显亮、罗君豪. "山竹"來勢洶洶 澳門全城變澤國. 香港01. 2018-09-16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6). [80]民防消息:清障隊伍逾1200人組成. 澳门新闻局. 2018-09-17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7). [81]民署動員人力及設備跟進善後工作. 澳门新闻局. 2018-09-17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7). [82]輕軌日載客量料約2萬人次 羅立文:終於等到今日. 澳门电台. 2019年12月10日 [2019年12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12日).(繁体中文) [83]輕軌將於下周二正式開通. 澳广视新闻. 2019年12月6日 [2019年12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7日).(繁体中文) [84]41間娛樂場所凌晨起停運15日. 澳广视新闻. 2020年2月5日 [2020年3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3月25日).(繁体中文) [85]本澳今起實施新入境措施 港客入境數字大跌逾9成. 澳门电台. 2020年3月25日 [2020年3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3月25日).(繁体中文) [86]銀河地盤棚架倒塌3死4傷. 澳广视新闻. 2020年3月24日 [2020年3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3月25日).(繁体中文) [87]暴雨信號黃紅黑三級制9月實施. 澳广视新闻. 2020年6月1日 [2020年6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9日).(繁体中文) [88]最低時薪32元 兩萬三人受惠. 力报. 2020年4月17日 [2020年11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0日).(繁体中文) [89]輕軌氹仔線全線高壓電纜更換 爭取180天完成. 澳广视. 2021年10月15日. [90]“澳車北上”首日廿六車預約通關. 澳门日报. 2023-01-02. [91]1日8日起全面放寬通關! 內地與港澳最新入境措施一次看. 力报. 2023-01-05 [2023-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5). [92]氹仔往返上環航線週日起復運. TDM 澳广视新闻. 2023-01-05 [2023-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5). [93]免核檢通關首日約四萬客湧至 遊客重臨•小城復生. 正报. 2023-01-09 [202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9). 参见 澳门历史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