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樟脑磺内酰胺(英语:Camphorsultam)又称降冰片烷磺内酰胺(英语:bornanesultam)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在不对称有机合成中常作为手性助剂来调控产物对映体选择性。其外型异构体 (1R)-(+)-樟脑磺内酰胺和(1S)-(-)-樟脑磺内酰胺均有市售。
樟脑磺内酰胺 | |
---|---|
IUPAC名 2,10-樟脑磺内酰胺 2,10-Camphorsultam | |
系统名 (1S,5R,7R)-10,10-Dimethyl-3-thia-4-azatricyclo[5.2.1.01,5]decane 3,3-dioxide | |
别名 | 降冰片烷磺内酰胺、奥波尔策磺内酰胺 |
识别 | |
CAS号 | 108448-77-7 [1] [PubChem] |
PubChem | 719751 |
ChemSpider | 628224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DPJYJNYYDJOJNO-NRPADANIBE |
性质 | |
化学式 | C10H17NO2S |
摩尔质量 | 215.31 g·mol−1 |
外观 | 白色晶体 |
密度 | 1.287 g/cm3 |
熔点 | 181 - 183 °C(271 K) |
沸点 | 325 °C(598 K) |
折光度n D |
1.567 |
危险性 | |
主要危害 | 对呼吸道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樟脑磺内酰胺常由樟脑内磺酰亚胺还原得到。该法最初采用雷尼镍催化加氢还原,[2],但现如今已经被氢化铝锂还原法取代.[3]。还原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即使理论上内型和外形非对映体均可能产生,但实际受制于甲基的空间位阻效应,还原产物只有外形体[2]。
奥地利化学家沃尔夫冈·奥波尔策(Wolfgang Oppolzer)以及其同事首次开发了氢化铝锂还原法制备樟脑磺内酰胺,并首次将其运用到不对称合成中,因此樟脑磺内酰胺有时又被称为奥波尔策磺内酰胺(Oppolzer's sultam)[4][5]。
基于分子中的N原子可以进行取代得到系列衍生物,加之手性分子骨架构象难以变化的刚性结构,使得樟脑磺内酰胺是一种很好的手性助剂,在有机合成中可调控产物立体构型。比如大环酯肽抗生素Manzacidin B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就用到了樟脑磺内酰胺[6]。此外,樟脑磺内酰胺作为手性助剂在迈克尔反应[7]、克莱森重排[8]和环加成反应[9]中均能得到很高的产物立体选择性,这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反应并生成特定所需产物。如果反应底物配有两种手性助剂,其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立体选择性[10]。
基于该特点,樟脑磺内酰胺可作为“手性探针”分子来确定化合物的绝对构型[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