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 (军阀)
中華民國軍事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1],旧名淑泽、伯坚,字子惠,四川顺庆府广安人,中华民国军事人物,国民革命军将领,川军高级将领。




杨森 | |
---|---|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84年2月20日 (清光绪十年正月二十四日) ![]() |
逝世 | 1977年5月15日![]() | (93岁)
籍贯 | 四川广安 |
国籍 | ![]() ![]() ![]() |
政党 | ![]() |
学历
| |
经历
|
生平
杨森早年有志于学问,入顺庆府联合中学堂学习。后来转而从军,1904年(光绪三十年)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在校期间,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自速成学堂毕业,加入四川的新军第十七镇(朱庆澜任该镇统制)[2][3][4]。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杨森成为川军。二次革命之际,初属革命派,后被滇军黄毓成部俘虏,乃加入滇军。
1915年(民国四年)12月,护国战争爆发,杨森作为蔡锷手下第二梯团赵又新的随从回到了四川[2][3][4]。此后,杨森仍属滇军。
1920年(民国九年)3月,为响应“川人治川”的口号,杨森发表脱离滇军宣言,从而复归川军。此后,他积极参与扫荡四川境内的滇军。
1921年(民国十年)2月,杨森升任川军第二军军长,驻扎重庆[2][3][4]。
后来,杨森和川军的刘湘合力击败南方政府派的熊克武。1923年(民国十二年)8月,吴佩孚任命杨森为中央陆军第十六师师长。9月晋升陆军中将。
1924年(民国十三年)3月,升为陆军上将,5月任命为四川督理。杨森率部驻扎成都,成为川军内最大的势力。然而,刘湘和其他川军指挥官对杨森的反感与日俱增[5][2][3][4]。
1925年(民国十四年)7月,杨森在吴佩孚的支援下开始了四川统一之战。刘湘和其他川军指挥官则结成反杨联盟,同黔军袁祖铭共同攻击杨森。8月,杨森惨败,退出四川,一度依赖吴佩孚。但随后,刘湘同袁祖铭发生对立,杨森和刘湘重新修好,杨森重归四川,和刘湘共同将袁祖铭逐出四川。
1926年10月,随着中国国民党势力扩张,杨森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但是,1928年1月,杨森因庇护吴佩孚而被问罪免职[2][3][4]。
即便如此,杨森仍忠于国民政府。1935年10月中央对川军第一期整军,第二十军步兵及特科共21个团,16800人。1936年2月,杨森升为陆军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杨森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军团长,在上海方面展开军事活动。
1938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1939年10月,兼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2][3][4]。
1945年1月,杨森任贵州省政府主席。1947年7月19日任国民大会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员贵州省选举事务所主任委员[7][8]:8385-8386。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4月,转任重庆市市长及国民大会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员重庆市选举事务所主任委员[9][10]。1949年6月,兼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949年11月10日至12月7日,成立重庆卫戍总总司令部,杨森任总司令;解放军攻占重庆后,杨森为西南军政副长官并兼代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11]。同年12月,中国西南部的国军溃败,杨森撤退台湾。此后,杨森历任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兼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2][3][4]
家庭

杨森兄长是辛亥革命先烈,临终托孤女于杨森。是为杨汉秀。
杨森一生有原配妻子1人、续弦妻1人、妾10人,儿子21个,女儿22个。
- 第一任妻子(元配):张氏,无子女。
- 第二任妻子(续弦):谭正德,又名谭继贞,四川广安人,有长子杨汉忻、次子杨汉烈。
- 三姨太:刘谷芳,云南禄丰人,有子女5人。
- 四姨太:田蘅秋,四川阆中人,有子女7人。
- 五姨太:萧邦琼,四川泸县人,有子女5人。
- 六姨太:陈顺容,又名陈凤英,有子女5人。
- 七姨太:曾桂枝,贵州毕节人,有两个女儿。1929年被杨森杀害。
- 八姨太:汪德芬,四川成都人,有子女4人。
- 九姨太:蔡文娜,四川泸县人,有两个儿子。被杨森杀害。
- 十姨太:郑文如,四川重庆人,有子女2人。
- 十一姨太:胡洁玉,四川广安人,17岁时成为62岁的杨森的夫人,后成为美国核物理学教授,有一个女儿。
- 十二姨太:张灵凤,台湾新竹人,17岁时成为90岁的杨森的夫人,有一个女儿。[13]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