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臺灣作家(1918-200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海音(1918年4月28日—2001年12月1日),本名林含英,中华民国文学作家、编辑,苗栗头份人,出生于日本大阪,4岁前居住在母亲故乡台北厅板桥街(今新北市板桥区),后迁居北京至成年。曾任北平世界日报记者、编辑,后随中华民国政府播迁来台后跟着回到台湾,之后曾任国语日报编辑、联合报副刊主编,主要成就有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终身成就奖和第二届扶轮社文学奖。
林海音致力于发掘优秀的写作人才,并鼓励停笔多年的日治时期作家重新写作,同时也曾受聘于省教育厅及国立编译馆编辑儿童读物与编写小学国语教科书,于语文教育上贡献许多。林海音的成名作为小说《城南旧事》,另有创作散文、儿童文学等。她也在1967年创立《纯文学》月刊,隔年创立纯文学出版社,堪称台湾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在2001年因病逝世于台北。四十余年来,林海音与其作家丈夫何凡(夏承楹)从事编辑、写作、出版三项工作,从未间断,对台湾现代文学的推展,深具影响。
1918年农历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绢笠町(现:西天満2丁目[1]),原名林含英,乳名英子。就读北京厂甸附小、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因喜欢美国作家露意莎·梅·奥尔柯特的小说《小妇人》,所以以书中老四的名字“Amy”作为自己的英文名字[2]。
父亲林焕文为台湾苗栗县头份客家望族,于总督府国语学校毕业后在新竹新埔公学校任教(在此期间客家作家吴浊流正好在此校就读国小亦为其学生),一年后应板桥林家之聘北上,并在当地娶黄爱珍为妻。1917年偕妻子离开台北赴日本大阪经商,林海音出生后不久,因父亲事业没有发展、积蓄所剩无几,因而回到台湾,但旋即又举家迁往北京南城居住。
1925年进入厂甸小学就读。1931年,父亲在林海音13岁时病逝于东单三条的日华同仁医院,剩下她与母亲一起照顾四位妹妹秀英、燕珠、燕瑛、燕玢和两位弟弟[3]。初三的时候,北京国立艺专戏剧系的同学排演小仲马的《茶花女》,并邀请林海音饰演茶花女的女仆纳宁娜[3]。在春明女子中学就读时,喜欢上文学。中学毕业后投考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求学期间积极参与排球队。林海音因运动而结识了当时《世界日报》的编辑,其中一位名叫夏承楹(笔名何凡)的人吸引了英子,他是北海溜冰场有名的花样滑冰健将[3]。
1935年,林海音进入《世界日报》工作,负责采访文教及妇女新闻,与夏承楹共用一个办公桌。两人的感情在工作中油然而生,后于北平协和医院礼堂结婚。婚后搬进位于永光寺街一号的夏家,和四十多口大家庭上下相处融洽。夫妻俩育有一子夏烈(夏祖焯)和三女夏祖美、夏祖丽、夏祖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林海音与家人搬到南长街三十八号。1948年,从南苑机场上飞机回到台湾,离开住了二十六年的北京[3]。
1949年5月,林海音开始担任国语日报编辑。同年12月主编国语日报周末版(至1955年10月)。1953年11月受聘为联合报副刊主编。1956年担任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世新大学前身)教师。1957年11月担任《文星》杂志的文学编辑(至1961年10月)。1964年受聘于台湾省教育厅儿童读物编辑小组,担任第一任文学编辑,从此将笔头拓展至儿童文学。1964年4月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访美四个月。1967年1月创办纯文学月刊并担任发行人及主编,隔年成立纯文学出版社。1970年加入国立编辑馆国小国语课编审委员会,主稿一、二年级之国语课本(至1996年)。
1998年,林海音于80岁高龄获颁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终生成就奖”。隔年获颁五四奖“文学贡献奖”。2000年5月由中国文艺协会颁赠“荣誉文艺奖章”。晚年为糖尿病、脑中风、肺炎所苦,2001年12月1日11时46分因器官衰竭辞世于台北振兴医院,终年83岁。
林海音在1948年返台,并在1949年进入了《国语日报》担任编辑,而后在1953年转到了《联合报》,主编联合副刊。作家锺肇政发现联合副刊渐渐不像以前只为了宣传,反而多了许多文学气息[3]。此外,还搜集了许多本省籍作家的作品,而他的作品《鲁冰花》便是第一个被连载在报纸上的台湾作家的长篇小说[4]。
战后许多作家努力开始用华语写作,但文笔仍不够通顺,林海音身为联合副刊的主编,也会替他们修改不通顺的文字才将文章刊登出来。后来因为王凤池的“船长事件”,林海音解除了十年来联合副刊主编的生涯[3]。
在从事编辑期间,林海音创作了许多的文学作品。她在1950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爸爸不在家》、1953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树》、1959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晓云》等。林海音虽然是记者出身,但编辑工作已渐不能满足,她说:“我觉得把自己主观的看法置身于外,而专为客观的新闻写作,已经不能满足我的写作欲望,这欲望便是我要发挥我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或感受,因此才使我由新闻写作进入文艺写作,以至今日。”[5]林海音相当钦佩前辈作家凌叔华,并以她的写作理念来自我期勉[5]。
纯文学这个概念最先由林海音提出,提倡不含政治及商业目的地创作文学[6]。她于1967年创办《纯文学月刊》,并在隔年成立纯文学出版社,培育无数青年作家。她的名言是:“有人得意,看背影就可以知道;有人失意,听脚步声就可以知道。”[7]
她的创作范围极广,包含了小说、散文、广播、儿童文学、杂文和文学评 论等。而她作品笔下的主角多为她所见闻的旧时代封建女性及她身边的人。虽然所写的故事剧情多半较为伤感,却真实刻画出社会的现实及对人性的描写。[8]
1963年4月23日[9],《联合报》副刊曾刊登一首题为《故事》的诗,内容叙述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生活陷于困境之中,台湾警备总司令部认为这是影射蒋中正和中国国民党,把诗的作者署名“风迟”(被当局认为是“讽刺”的谐音,本名王凤池)因“叛乱嫌疑”收押,交付台湾仁爱教育实验所感化,共坐了3年又5个月的牢。林海音也因此请辞离开《联合报》。[3]
《故事》 作者:风迟(本名王凤池)
从前有一个愚昧的船长
因为他的无知,
以致于迷航海上
船只漂流到一个孤独的小岛
岁月幽幽,一去就是十年的时光
他在岛上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富孀
由于她的妩媚和谎言,致使他迷惘
她说要使他的船更新,人更壮,然后启航
而年复一年,所得到的只是免于饥饿的口粮
她曾经表示要与他结成同命鸳鸯
并给他大量的珍珠玛瑙和宝藏
而他的须发已白,水手老去
他却始终无知于宝藏就在他自己的故乡
可惜这故事是如此的残缺不全
以致我无法告诉你那以后的情况
投诉内容提到:《故事》中写的“愚昧的船长”为影射蒋中正,“飘流到一个孤独的小岛”明指台湾,“美丽的富孀”暗指当局接受美援,“她的狐媚”是说美国用美丽的谎言欺骗当局……,然而林海音长期的编辑生涯给她养成的不是政治嗅觉而是艺术触觉,她不善于直接往政治上联想,不习惯于去调查作者的政治背景[10]。
钟肇政说,林氏“很明显的是个自由派”[3]。林海音编发稿件的出发点不是文学与政治的同构关系,而是作家与自由的亲和。这种自由主义思想是对抗当局政治干预文艺的一种武器,也反映出匪谍事件及政府介入对文坛的影响及冲击。因为她过去未有过“通匪”的前科,且是文坛有极高知名度的女作家,当局让她“在和平的会谈下辞去职务”了事。
对这次事件的说法:
这次的事情,使我真正体验到的是:“吞下眼泪”是什么滋味!我是喜欢笑的女人,但是喜欢笑的人,大半也喜欢哭,我不例外,我像一只受了委曲的鸟,本应当大哭一场的,但硬是把眼泪吞下去了。——林海音
在那个时代,这种事可大可小,能平安解决就很好了。我们能做的事很多,不做这件事,可以做那件事。——何凡(林海音丈夫)
林海音在担任联合副刊的编辑时挖掘了不少意外文坛珍珠,现在鼎立在文坛中的翘楚们即是她当时慧眼所提拔的,她培育人才的勇气与胆识成就台湾文学的根基,同时也给予了新人作家鼓励,使他们继续为台湾文学这条道路努力前进。许多作家们的第一篇作品,例如七等生〈失业、扑克、炸鱿鱼〉、郑清文〈寂寞的心〉、黄春明〈城仔下车〉、林怀民〈儿歌〉等,都是由林海音主编《联副》时所发表的。[3]
黄春明曾说:“从小,我在人群、团体里找不到一个位置,直到服兵役时开始向《联合报》副刊投稿,第一篇作品〈城仔下车〉就受到素昧平生的林海音主编的肯定,仿佛也给了我的人生一个定位。”[11]
郑清文第一篇作品是1958年3月发表在《联副》,他认为,当一个人的思想和文字都还没有成熟时候,“忽然有人肯定了你正在摸索的路,你便有足够的勇气走下去。”[3]
林海音重视自战前日语转换至战后汉语书写的作家,林海音鼓励他们重拾彩笔,如锺理和、锺肇政、廖清秀、陈火泉、施翠峰等。而她则耐心修改她们不太顺畅的文字,予以刊登。林海音在主编《联副》时,不仅广辟各种文学专栏,大量刊载文学作品,更具开明风范广纳各路作家,也为台湾文学的建构立下功绩。像是协助锺理和《雨》、《笠山农场》能够出版,锺肇政《鲁冰花》这部长篇小说也是受到林海音的赏识,让他开始迈向作家之路。
锺肇政说:“《联副》......篇幅是那么小,除了一个方块与一写一译的两个连载之外,一篇小说只能有三千来字长,……我们相约拼命地向她投稿,收获还算很丰硕,与编者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书信往返,经常不断。”[3]
林海音于五〇年代担任联合报副刊主编期间,发掘了锺肇政、锺理和、黄春明、七等生等作家,没有她的赏识与提携,这些作家或许无从开启写作之路,后人也就无法见证上述作家今日在文坛的巨作。
林海音早年极力推广少儿文学──参加何凡主持的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编译计划、担任由台湾省国民学校教师研习会举行的“儿童读物写作班”讲师、“儿童文学研习会”讲师、1964年担任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儿童读物编辑小组文学主编。[14]
林海音极具重视教育意义与明确目标来写儿少故事书,并且使用小孩子的口吻来叙述一个故事的发展,她是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站在他们的眼界来看这个世界,也是林海音的目的,这样会使孩子们更能容易进入故事中且学到东西。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