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日本歷史上的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京市(日语:東京市/とうきょうし〔とうきやうし〕 Tōkyō shi */?)是大日本帝国东京府东部的一个市。1889年5月1日,东京市依据《市制》成立,并随即成为东京府府治。东京市的范围在后来不断扩大,并在1932年并入了共82个町村。东京市的辖区范围在1936年再并入2个村后,即相当于现今的东京都区部(东京23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对经济活动和地方自治的管制加剧,并决定在东京实行都制,因此东京市与其所属的东京府在1943年在《东京都制》下被废除,同时在东京府的基础上设置东京都。
东京市 東京市/とうきょうし Tōkyō shi | |
---|---|
日本东京府(关东地方)的市 | |
坐标:35°40′36″N 139°45′53″E | |
国家 | 日本东京府(关东地方) |
人口 | |
• 1940年10月1日 | 6,778,804 |
• 行政中心 | 〒东京府东京市麹町区有乐町2丁目 |
• 依《东京都制》设立东京都 | 1943年7月1日 |
今属于 | 东京都区部 |
全国地方公共团体编号:撤销时尚未使用 邻近自治体:北多摩郡保谷町、武藏野町、三鹰町、神代村、狛江村 千叶县:市川市、松户市、东葛饰郡浦安町、南行德町、行德町 埼玉县:川口市、北葛饰郡户崎村、八木乡村、南埼玉郡潮止村、八幡村、北足立郡谷冢町、户田町、美笹村、大和町、朝霞町、片山村 神奈川县:川崎市 邻近行政区为1943年6月30日之状态。 |
东京市徽启用于1889年,其外观意为太阳发出六道光芒,象征东京是日本的中心,并祈求东京的发展[1]。东京都在1943年取代东京府之后,继承使用了东京市徽,而非东京府徽[2]。1889年5月1日,东京市依据《市制》成立[3]。由于东京市在1898年10月1日根据《市制中追加法律》与京都市、大阪市两市一同失去原《市制》所赋予的特例制度,并重新改制为实行一般制度的市[4],每年的10月1日被认定为东京市的“成立日”,而在东京都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也随之成为东京都民之日[1]。1926年,东京市制定《东京市歌》,由山田耕筰作曲、高田耕甫作词,于1947年《东京都歌》制定后废止[5]。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宣布将江户改名为东京,江户城改作为皇居使用,实质迁都东京[6]:308。1868年9月3日,东京府正式成立[6]:307。东京府最初的管辖地区仅相当于江户的町人地[7],而占江户面积约60%的武家地在当时几乎是荒废状态[6]:313。对此新政府在决定将武家屋敷开垦为桑田或茶田以换取外汇(但这些农田大多因收成欠佳而在后来改为农场)[8]:62,并将部分规模较大的屋敷改建为政府办公场所或军用地。现在的赤坂离宫、新宿御苑、明治神宫等大规模绿地也曾是武家屋敷[6]:313-314。1871年废藩置县后,日本政府设立了新的东京府。在经过数次合并后。1873年时的东京府辖区范围基本接近现东京都区部的范围[9]。
1868年东京开市后,明治政府曾在筑地设置外国人居留地,但并未有太多外国人入住这里[6]:314。同年明治政府开始着手在银座地区修建西洋风格的炼瓦建筑街区,象征文明开化[6]:314-315。这也意味着东京市容近代化及日本产业革命的开始。1877年,明治政府在上野公园举办第一届内国劝业博览会,展示当时最新的产业技术,吸引45万人参观[6]:315-316。同时各政府部门在武家屋敷土地上开始设立官营工场及研究所(如海军省的石川岛造船所),令东京开始工业化进程[6]:316。1888年,东京府公布了《东京市区改正条例》,开始进行市区改正,以巴黎改造为仿效对象,对东京市容进行全面改造。其重点内容包括设立公园、扩宽道路、改善上水道、铺设有轨电车。但由于预算限制,实际达成的市区改正内容比计划要少得多[8]:86-87。
187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郡区町村编制法》、《府县会规则》、《地方税规则》三部法律,合称“地方三新法”。东京府因此进行政区调整,将府税纳税额较多的地区设“区”,而农村地区设“郡”,共设有15区6郡[10]。日本在1888年实施市制后,东京市在翌年5月1日成立,其范围相当于东京府的15区[3]。1898年10月1日,东京市根据《市制中追加法律》与京都市、大阪市两市一同失去原《市制》所赋予的特例制度,并重新改制为实行一般制度的市[4]。
东京的都市规模在二战前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频发的交通事故、大火等都市问题也逐渐凸显。1923年9月1日,相模湾海底发生关东大地震,导致东京府内有约10万人死亡或失踪,住宅密集的下町地区的烧毁率达44%,城市机能陷入瘫痪[6]:328。震后翌日,前东京市长后藤新平就任内务大臣,并设立帝都复兴院。他提出了耗资11亿日元的《东京复兴计划》(实际因预算限制而减少至6亿日元),在东京导入土地区划整理等现代都市计划手法,对东京进行全面的都市改造[6]:329-330。关东大地震也成为东京人口郊外化的契机。大量灾民在震后搬迁至郊外居住。在1920年至1925年,和东京市人口减少相对,与东京市接壤的六郡在五年内人口几乎翻番。而连接东京市中心和郊外的铁路网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6]:330。这也带动连接都心和郊外的交通节点新宿、涩谷两地的发展[11]:13。
在东京市区范围扩大的同时,市中心和郊外由不同行政区管辖的弊端也逐渐凸显。1932年,东京市合并了接壤5郡的82个町村,辖区范围大幅扩大[12]。这时的东京市管辖有35区,人口超过580万人,成为当时世界仅次于纽约的人口第二多城市[6]:330。1936年,北多摩郡砧村、千岁村划入世田谷区。至此东京市的辖区范围和现在东京都区部的范围相同[12]。在1930年代,东京市先后完成了羽田飞行场(今东京国际机场)、筑地中央批发市场等大型工程,都市机能得到提升[6]:332。
东京市亦曾为194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预定举办地点。由于1940年是皇纪2600年(神武天皇登基2600周年纪念),而东京市方面也意欲通过举办奥运会向外界展现日本已在关东大震灾下恢复过来,东京市遂于1932年正式向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申办1940年的夏季奥运会,当时其他申办同届夏季奥运会的城市包括意大利罗马与芬兰赫尔辛基。后来,东京市与赫尔辛基成功进入预选,而东京市又以37票对26票击败赫尔辛基,成功申办1940年的夏季奥运会。然而,大日本体育协会(日本当时的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在1938年7月因日本对华战事持续而表示无法举办奥运会,并正式放弃夏季奥运会与预定于北海道札幌市举办的194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13]
经过1932年的市辖区范围大幅扩张后,东京市的人口和负担的府税额均占东京都的九成以上,导致东京府和东京市之间的关系出现显著变化,两者权责分担不明确之处众多,引发二重行政的问题[6]:33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对经济活动和地方自治的管制加剧。1943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了《东京都制》,并于同年7月1日实施。该制度废除了东京府和东京市,设立了东京都[14]。
东京市的人口自设市以来即有统计。日本内阁统计局在1911年出版的《日本帝国人口静态统计》即记载了东京市自1889年设市至1908年的人口数据。1889年,东京市有人口1,389,684人;1898年,东京市有人口1,440,121人;1908年,东京市有人口2,186,079人[15]。日本后来自1920年起每5年进行一次国势调查(人口普查)。在首次国势调查时,东京市有人口2,173,201人[16]。随着1932年东京市辖区范围大幅扩张,东京市的人口也大幅增加至超过580万人,成为当时世界仅次于纽约的人口第二多城市[6]:330-331,而到了1940年的国势调查时,东京市的人口已增加至6,778,804人[16]。
江户有15%的土地是寺社领,和町人地面积相当,可见宗教势力在江户有重要地位[8]:42。和神道教相比,佛教在江户的影响力要大得多。禅宗、天台宗、净土宗、真言宗在江户的寺院面积之差在伯仲之间,是江户影响力较大的佛教宗派[8]:43。宽永寺、增上寺、浅草寺是江户面积最大的三座寺院。由于寺社领在江户时代不必纳税,因此不少寺院境内或附近地区商业发达,成为娱乐、文化和观光的中心[8]:44-53。但在明治维新时期,由于政府的废佛毁释政策,佛教势力遭到打压,宽永寺、增上寺等大型寺庙都有部分境内土地改划为公园[8]:120-121。同时东京出现了明治神宫、靖国神社、东乡神社、乃木神社等众多和皇室、军人有关的神社[8]:84-85。
在1878年,东京府内设有15区6郡,当中的15区为麹町区、神田区、日本桥区、京桥区、芝区、麻布区、赤坂区、四谷区、牛込区、小石川区、本乡区、下谷区、浅草区、本所区、深川区[10]。1889年5月1日,东京市成立,并管辖原东京府内的15区[17]。1920年4月21日,丰多摩郡内藤新宿町划入四谷区[18]。1932年10月1日,东京府的5郡82町村并入东京市[12],并形成新的20区(列举如下)[18][19]。1936年10月1日,原属北多摩郡的砧村与千岁村划入世田谷区[12][18]。
原所属郡 | 原所属町村 | 所属东京市的区 | 原所属郡 | 原所属町村 | 所属东京市的区 |
---|---|---|---|---|---|
荏原郡 | 品川町 | 品川区 | 北丰岛郡 | 王子町 | 王子区 |
大井町 | 岩渊町 | ||||
大崎町 | 板桥町 | 板桥区 | |||
荏原町 | 荏原区 | 上板桥村 | |||
目黑町 | 目黑区 | 志村 | |||
碑衾町 | 赤冢村 | ||||
大森町 | 大森区 | 练马町 | |||
入新井町 | 上练马村 | ||||
马込町 | 中新井村 | ||||
池上町 | 石神井村 | ||||
东调布町 | 大泉村 | ||||
蒲田町 | 蒲田区 | 南足立郡 | 千住町 | 足立区 | |
矢口町 | 梅岛町 | ||||
六乡町 | 西新井町 | ||||
羽田町 | 江北村 | ||||
世田谷町 | 世田谷区 | 舍人村 | |||
驹泽町 | 伊兴村 | ||||
松泽村 | 渊江村 | ||||
玉川村 | 东渊江村 | ||||
丰多摩郡 | 涩谷町 | 涩谷区 | 花畑村 | ||
千駄谷町 | 绫濑村 | ||||
代代幡町 | 南葛饰郡 | 寺岛町 | 向岛区 | ||
淀桥町 | 淀桥区 | 吾嬬町 | |||
大久保町 | 隅田町 | ||||
户冢町 | 龟户町 | 城东区 | |||
落合町 | 大岛町 | ||||
中野町 | 中野区 | 砂町 | |||
野方町 | 本田町 | 葛饰区 | |||
杉并町 | 杉并区 | 奥户町 | |||
和田堀町 | 南绫濑町 | ||||
井荻町 | 龟青村 | ||||
高井户町 | 新宿町 | ||||
北丰岛郡 | 巢鸭町 | 丰岛区 | 金町 | ||
西巢鸭町 | 水元村 | ||||
长崎町 | 小松川町 | 江户川区 | |||
高田町 | 松江町 | ||||
泷野川町 | 泷野川区 | 瑞江村 | |||
南千住町 | 荒川区 | 葛西村 | |||
三河岛町 | 鹿本村 | ||||
日暮里町 | 篠崎村 | ||||
尾久町 | 小岩町 |
东京市在设立时,与京都市、大阪市两市一样并不实行一般市制,而是实行特例制度,其中市长的职务由市所属的府的府知事兼任,而市助役的职务则由府书记官兼任[17]。在1898年,相关特例制度遭废止,东京市重新改制为实行一般制度的市,市长与市助役的职务不再由府知事与府书记官兼任[4],东京市役所也随即于东京府厅内开设[17]。东京市会是东京市的地方议会,共设180个议席,议员由各区分别选出。在1942年东京市会议员选举中,共有1,053,102人投票,其中投票人数最少的区是麹町区,仅7,812人投票,而投票人数最多的区是荒川区,有多达60,332人投票[20]。东京市会自1926年10月29日起开始自行选出东京市长,首任经互选选出的东京市长为西久保弘道,他以51票当选东京市长[21]。
在东京市内,东京方言可以分为主要在城西山手地区使用的山手方言,以及主要通行于城东下町地区的江户方言[22]:5-7。和其他关东方言相比,东京方言受到更多近畿地方方言的影响,并且存在元音的无声化现象[22]:8-9。
自出生至死去的大部分人生都主要在东京度过的著名作家有夏目漱石、樋口一叶、芥川龙之介等人。夏目漱石出生在牛込区马场下横町,曾在东京帝国大学担任英文学讲师。他的名作之一《三四郎》即以东京为舞台[23]。樋口一叶是日本近代第一位职业女性作家,她在文京区的故居现仍得到保存[24]。芥川龙之介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在学生时期就开始创作。他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其代表作《罗生门》被选入日本国语教材[25]。
上野是东京的一大博物馆中心,帝室博物馆、东京科学博物馆、东京府美术馆等均位于上野地区[26],其中帝室博物馆是日本最古老的博物馆[27]。
1908年11月,东京市立日比谷图书馆启用。图书馆当时馆藏25000本书籍,其馆舍由三桥四郎设计,属新艺术运动风格,由鹿岛组兴建[28]。馆内的图书需要先付费才能阅读[29]。1923年9月1日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使阅读室受到破坏,而图书馆在同年11月1日起恢复开放。1927年,图书馆的书籍馆藏量达到10万本[29]。图书馆馆舍于1938年10月起进行装修,并于翌年3月完成[30]。
东京帝国大学创立于1877年,是日本第一所近代大学,也是日本的最高学府[31]。日本人诺贝尔奖得主中,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与和平奖得主佐藤荣作都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32]。东京工业大学亦是东京顶级的大型国立大学,主校区位于目黑区大冈山,是日本最顶级的理工科大学[33]。由大隈重信创建的早稻田大学[34]和由福泽谕吉创建的庆应义塾大学[35]合称“早庆”,被认为是东京私立大学的双璧。上智大学、明治大学、立教大学、中央大学、法政大学等亦是东京代表性的私立大学[36]。自关东大地震后,东京都心的大学开始出现向多摩地域转移的现象[11]:254-255。
神田祭、山王祭、深川祭有“江户三大祭”之称,前两者又并称为“天下祭”[37]。神田祭是神田明神的祭礼,原本在9月举办,但从1892年开始为避开台风而改在每年5月中旬举行。神田祭也是江户三大祭中规模最大的祭礼,和京都的祇园祭、大阪的天神祭并列为日本三大祭[38]。山王祭是日枝神社的祭礼,每两年在6月举办一次[39]。深川祭是富冈八幡宫的祭礼,在每年8月15日前后举办,又有“泼水祭”的别称[40]。浅草神社的三社祭在每年5月举行,是东京另一大型祭礼活动[41]。
江户和竿是起源于18世纪,采用柱子生产的钓竿,主要在城东的下谷区、浅草区、葛饰区、荒川区生产[42]。江户切子和江户硝子都是东京的玻璃特产品,主要产地在本所区、向岛区、深川区、城东区、江户川区[43][44]。
江户时代的东京形成了和以大阪为中心的上方料理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在调味上偏好浓口酱油[45],并广泛使用清汤[46]。鳗鱼蒲烧、江户前寿司、天妇罗、荞麦面是当时的江户四大料理,现在仍是日本料理的代表菜肴[47]。同时因民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识字率的提高,当时的江户已经出现大量食谱书籍[48]。在江户时代,渔民多在日本桥附近出售鲜鱼,形成了鱼河岸文化[11]:186。关东大地震后,东京府设立了多家大型批发市场,其中主要销售水产品的筑地市场不仅有“东京的厨房”之称,亦是重要的观光景点[11]:186。
东京铁路的历史开始于1872年新桥(后来的汐留)至横滨(现樱木町)的铁路[11]:230。多摩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则是开业于1889年的新宿至立川的中央线[11]:229。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爆发民营铁路热潮,多摩地区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青梅铁道等私营铁路公司[11]:230。关东大地震后的郊外化进展更加速了多摩地区铁路网的成型,并同时成为通勤铁路高速化的契机[11]:231。
东京市内的地铁由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运营[49],其中1927年开通的上野至浅草段是东亚第一条地铁[50]。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的前身为东京地下铁道与东京高速铁道,两间公司在1941年7月4日合并前分别运营上野至浅草的地铁与上野至涩谷的地铁,而两条地铁路线于1939年9月16日已实施跨线路运行[49]。
在江户时代,江户中心运河网密布,水运在江户的交通及物流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11]:177-179。邮政局在1875年开设了东京和伊豆群岛之间的命令航路。1891年,东京湾汽船开设了东京和伊豆群岛之间的自由航路[11]:47-48。东京和小笠原群岛之间的定期航路开始于1876年,但在1942年受太平洋战争影响而暂停[11]:48-49。
东京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太田道灌在1457年开辟的江户凑。1880年,东京府开始进行筑港调查,开始东京港的近代化进程。关东大地震后,因陆上交通中断而导致救援物资只能从海上搬运,令东京港的重要性凸显,东京府也因此对东京港进行大幅扩建,使大型船得以停靠东京港,并在1941年成为国际贸易港。[51]
民航方面,开业于1931年、现通称“羽田机场”的东京国际机场是东京市最主要的民航机场,当时名为“东京飞行场”。[11]:20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