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米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普米语(普米语:trhwit mit lhip),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有约20万人使用,分布在中国境内的四川省西南部和云南省西北部。
普米族的自称在西普米语中为 pʰᶼəŋ⁵⁵mi⁵¹, 在中普米语中为pʰʵiŋ⁵⁵mi⁵¹,在北普米语中为 pʰᶼɔŋ⁵⁵mə⁵¹,其它方言中为 ʈʰʷi⁵⁵mə⁵¹ 和 pʰəɪ⁵⁵mi⁵¹.[3][4]
使用普米语的人多数兼通藏语康巴方言、摩梭语、纳西语、彝语、白语、傈僳语、汉语等一些邻近民族的语言。[5]
普米族历史上有文字,但均已失传,有研究者认为书写南语的文字,以及书写党项语的文字,都是普米族的古代文字。近代,宁蒗的普米族曾经使用过一种以藏文为基础拼写的文字韩规文,因标音不够准确,故流传不广。
Remove ads
使用群体
普米语的使用者主要分两个民族,一是普米族,另一则是普米藏族(藏族的一个支系)。
官方地位
在木里土司时代,普米语言曾是木里土司政权的官方语言,但在官方文书上,则使用藏文作为通行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以后,国家对操持普米语言的这一族群进行识别,居四川一侧的划归藏族,居云南一侧的列为单一民族普米族,现今普米语言是官方承认的普米族的语言。
方言
早期工作一般认为分南北两个方言区,之间不能互通:
- 北普米语:分布在四川省木里、盐源以及九龙等地,云南省宁蒗县的永宁、拉伯以及翠玉等区域,有10万余人使用,大部分归为藏族,为了区别于其他藏族,而称之普米藏族。木里县使用人数最多,约有58000人。
- 南普米语:分布在云南省宁蒗县新营盘乡,丽江市的玉龙县,临沧市的云县,以及怒江州兰坪县等地,有近4万人使用,使用者均为普米族。
Ding (2014)认为有3个方言区:西普米语(兰坪)、中普米语(宁蒗西南、丽江、玉龙和永胜)及北普米语(宁蒗北部及四川)。[6]
陆绍尊(2001)归纳的方言如下。[7]
- 南普米语(2.2万人)
- 北普米语(5.5万人)
Sims (2017)[8]列出普米语下列方言:
- 北普米语
- 中普米语
- 南普米语
Sims (2017)[8]为原始普米语构拟了高调和低调。
记录
书写系统
使用普米语的群体,一部分宗教人士用古藏文抄写普米语经书,比如韩规经,有很大一部分便是用古藏文拼写的,不过音准问题一直受到某些研究者的质疑;另一部分人,则使用多套普米语拼音系统,这些方案均是基于拉丁字母或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进行研发的;还有一部分普米语研究者,则习惯使用国际音标进行普米语记录和书写。
音系
Remove ads
正字法
目前有基于拼音的普米语罗马化方案。
- 单音节
- f – 降调
- v – 高调
- none – 升调
- 多音节
- f – 高调,不扩散
- v – 高调,扩散到下一个音节
- r – 升调
- none – 默认低调
语法
语例
注记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