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盐源县

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的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盐源县
Remove ads

27°34′N 101°27′E

事实速览 盐源县 彝语北部方言:ꋂꂿꑤ, 国家 ...

盐源县彝语北部方言ꋂꂿꑤ ce mo xiep)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位于凉山州西南部、雅砻江下游,邻接云南省,居民有彝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苗族藏族傈僳族等。

境内多山,森林茂密,县城大部位于盐源盆地内。著名旅游景点、川滇交界处的泸沽湖的三分之二即位于盐源县,有307省道经过县治盐井镇,并通往泸沽湖镇和泸沽湖与云南省泸沽湖沿岸的环湖公路连接,西昌至泸沽湖为258km,攀枝花至泸沽湖为220km,丽江至泸沽湖为230km,目前由四川方向前往泸沽湖的游客正在逐步增多。

Remove ads

名称含义

盐源县盛产盐,名称中的“盐”便来源于此,清代《盐源县志》对“盐”一词解释道“盐之云者,于食货重富民之政。”,而“源”则指雅砻江金沙江[2]

彝文全称“策莫尔库”(彝语北部方言ꋂꂿꇓꈓ罗马化:Cemo Lurkur),同为“有人最早看见出盐的地方或集镇”之意[3]

历史沿革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定筰县,属越巂郡,为都尉治,在郡之上设十三刺史部(监察区),属益州刺史部三国刘宋仍曰定筰。南齐废。南梁大同三年(537年)置巂州北周天和三年(568年)置定筰镇,属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年)改西宁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巂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越巂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巂州,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昆明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越巂郡,唐乾元元年(758年)改巂州,唐末入南诏香城郡,属会川都督府。大理国时废,属善巨郡,名贺头甸。

元初为落兰部,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盐井千户,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闰盐州,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置闰盐县,立柏兴府(柏林山多松柏,翠色参天),属云南等处行中书省罗罗斯宣慰司。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属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柏兴州,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柏兴千户所,属右军都督府四川都指挥使司建昌卫,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属右军都督府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周四里,有门四曰崇仁、正义、广礼、顺智,领千户所一:打冲河中左千户所卫东北,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长官司一:马剌长官司卫南,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清康熙元年(1662年)属建昌监理厅,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盐源县,属宁远府[4][5][6][7][8][9]。全县除交通集镇外,均为土司领地,分属“五所四司三码头”[10]

  • 五所:左所土千户、中所土千户、右所土千户、前所土百户、后所土百户
  • 四司:木里安抚司、瓜别安抚司、马喇副长官司、古柏树巡城兵马司
  • 三码头:禄马六槽、阿撒、荜苴芦

1952年盐源县城由卫城盐井[11][12]同时原木里土司领地划出成立木里藏族自治区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盐源县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17个、5个、1个民族乡[13]

盐井街道、​卫城镇、​梅雨镇、​白乌镇、​树河镇、​黄草镇、​平川镇、​泸沽湖镇、​官地镇、​梅子坪镇、​润盐镇、​长柏镇、​甲米镇、​棉桠镇、​盐塘镇、​金河镇、​龙塘镇、​兴隆镇、​藤桥乡、​田湾乡、​右所乡、​沃底乡、​大坡蒙古族乡和​洼里乡

气候

更多信息 盐源县气象数据(1981-2010), 月份 ...
Remove ads

交通

特产

盐源苹果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卫城镇、双河乡、大河乡、盐井镇、干海乡、下海乡、梅雨镇、棉桠乡、白乌镇九个乡镇。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