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海军舰船等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护卫舰(英语:frigate,台湾作巡防舰),是指在北约标准下,在近岸海区与其他兵力合同或单独地执行歼灭敌方轻型舰船,或在远洋为大型攻击舰船担负警戒和护卫任务的水面舰艇。北约标准中,巡防舰是比轻型护卫舰大一倍的舰船。
巡防舰是绿水海军中属于近岸战斗用途的最大船舰,或蓝水海军远洋分派守卫任务的中型舰艇,海军舰艇分类中是次于驱逐舰的级别。
在任务角色上,护卫舰最初是为船团护卫而设计,避免运输船舰遭到潜水艇、潜艇的袭扰,因此特别强调反潜作战能力,如今也成为一般中等国家的海军作战主力。虽然常见于近岸,但为对付海盗,也会航行远洋。此外,在美国海军以航空母舰为主的舰队中,护卫舰也担任舰队最外围的防御工作,包括拦截来袭的威胁(多为飞行物,如导弹、飞机、直升机、无人航空载具),以及各种救援任务。
港台媒体及中华民国海军将“Frigate”译为“巡防舰”[1]。与此同时,对于“Corvette”而言,中华民国参照《新编国军简明美华军语辞典》的正式军事译名,将“Corvette”称为“小型护卫舰”或“海防巡逻舰”[2]。不过中华民国海军近来则将“Corvette”译称为“轻型巡防舰”[3]。
中国大陆媒体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将“Frigate”译为“护卫舰”,把“Corvette”译为“轻型护卫舰”。[4]
海峡两岸的两种翻译方式发生了冲突,因而被一些人所误解混淆。
日本海上自卫队因受二战历史因素限制,所有主力作战列舰艇与部分两栖作战列舰艇一律命名为“护卫舰”,以强调其防卫性武力的定位,其中舷号“DDG”(导弹护卫舰)、“DD”(通用护卫舰)、“DE”(护航护卫舰)等舰时常为人混淆,又通常“DE”因吨位及作战能力关系(2020年代接替“DE”的最上级护卫舰为“FFM”)被广泛认为与此处所指“Frigate”较为相近。
苏联海军的舰艇分级当中,凡是吨位小于驱逐舰,大于巡逻艇的所有舰艇,一律都称为巡逻舰(Сторожевые корабли),等同涵盖了传统上Frigate与Corvette所属的高低配置舰级,这是与其他国家海军不同的地方。
法国海军并无驱逐舰(Destroyer)此分类,而是分为一等护卫舰与二等护卫舰,前者舷号为D开头,通常等同于驱逐舰,而二等护卫舰使用F开头舷号,则通常此处所指“Frigate”。[5][6]
巡防舰一词最原始的语源不明。可考的语源是意大利文fregata,相当于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中的fragata,演变成法文的frégate,英文的frigate。[7][8]它是中世纪地中海上的一种帆桨兼用的快船galleass的别称,并成为16至17世纪出现的快速帆船的称呼。
英国海军的第一艘frigate是1645年下水的、380吨的“康斯坦·沃里克”号,它的船体模仿法国的敦刻尔克私掠船。1677年,英国海军大臣塞缪尔·皮普斯开始依据风帆舰所搭载的火炮数量划分等级,订出六个等级:
帆船等级 | 炮甲板层数 | 装炮数量 |
---|---|---|
一等舰 | 三层 | 100门以上 |
二等舰 | 三层 | 84-100门 |
三等舰 | 二层至三层 | 64-84门 |
四等舰 | 二层 | 50-64门 |
五等舰 | 单层 | 32-50门 |
六等舰 | 单层 | 32门以下 |
当时舰船的火炮排列在两舷,在海战中双方帆船排成单纵队,用舷侧的火炮轰击对方。从一等到四等舰就是担任这种任务的战列舰(ships of the line)。如特拉法加海战中,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霍雷肖·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就是一艘造价10万英镑的一等舰。由于造价昂贵,英国舰队中的一等舰不多,而数量最多的主力舰还是74门炮的三等舰,其造价约6万英镑。而造价2.6万英镑的四等舰主要担任英国海外巡航分舰队的旗舰。攻击力不够的五等、六等舰不能在战列中决战,但它们轻捷快速,主要从事袭击敌方运输线,侦察监视,情报或命令的传送,护送商船和要急送等任务,被称为frigate。此时的frigate,被译为巡航舰或快速舰相对准确些。
典型护卫舰因其在拿破仑战争中的作用而闻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下半叶法国的发展。1740年法国建造的美狄亚号通常被认为是第一艘典型护卫舰。典型设计是横帆,所有主炮都安装在一个连续的上层甲板上,下层甲板过去被称为“火炮甲板”,现在不安装任何武器,而是作为船员住所,位于吃水线以下。下层甲板不装火炮可以降低船体上部的高度,从而提高适航性。
1778年,英国海军部引进了第一艘更大的“重型护卫舰”,主炮是26门或28门18磅弹长管炮,副炮安装在尾甲板和前舱。英国制造了更大的38门、36门主炮的护卫舰,以及可以被视为“经济版”的32门主炮设计。法国第一艘18磅弹炮护卫舰于1781年开工,18磅炮护卫舰最终成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标准护卫舰。
卡伦公司于1778年推出一种短炮管的铸铁滑膛炮,称为短管炮。短管炮重量轻,装填速度快,与传统长管炮相比需要的操作人员更少,缺点是射程较短,准确度不如长管炮。英国与美国的护卫舰很快加上短管炮。法国等国后来也采用。
第一艘配备24磅弹长管炮的“超重型护卫舰”是由造船师查普曼的弗雷德里克·亨里克于1782年为瑞典海军建造。瑞典由于缺乏战列舰,想要在紧急情况下将超重型护卫舰用在战线上。1790年代,法国也建造了少量超重型护卫舰,例如强大号。
1797年,美国海军最初的六艘主力舰中,有三艘被定级为44门炮护卫舰,在作战时可在两层甲板上携带56至60门24磅弹长管炮,加上32磅或42磅弹短管炮。这些超重型护卫舰重约1,500吨,装备精良,经常被认为相当于战列舰。英国海军在1812年战争遭受一系列损失后,下令英国护卫舰(通常最多38门炮)除非有2:1以上的数量优势,不然不要与美国的超重型护卫舰交战。
19世纪采取了蒸汽机动力的舰船,最初是19世纪三十年代的明轮船在甲板上布置火炮,称为“明轮巡防舰”(paddle frigates)。19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使用螺旋桨的蒸汽巡防舰。
1859年出现了装甲防护的巡防舰,此时“装甲巡防舰”(armoured frigate)是指帆船时代设计布局,单层炮甲板的铁甲舰。
1875年,“frigate”这词逐渐淡出使用。
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德国企图用大量的潜水艇来封锁英国的海上补给线,使其无法获得美国的军用物资接济,而英国则是要尽可能突破此一封锁,当时德国潜艇时常袭击往来于英美间的船只,任何的军舰、民船一律击沉,以此来断绝英国可能的海上外援,然英国也为了保护运送军用物资的船只而派出随行的驱逐舰,护航的英国驱逐舰一旦发现德国潜艇便会展开攻击,或至少驱赶潜艇,避免运送物资的船团受袭,以顺利将物资运抵。
但是英国并没有够多的驱逐舰来护卫大量的运输船团,且驱逐舰的武装火力强大,用来对付潜艇似乎也大材小用,所以英国决定开发一种各项规格设计都较驱逐舰简易的军舰,且能专精于对付潜艇及船团护卫任务,此即是护卫舰的由来。战时英国建造了151艘河级护卫舰,26艘湾级护卫舰。
1975年,为了和北约各国沟通方便,美国海军也改分级为护卫舰(frigate, 舰船类别代号FF)。
一般而言现代化的护卫舰,其标准排水量多在1,600吨以上,以下多为导弹艇和护卫舰,现代化的护卫舰主流多在3,000吨以上,5,000吨以下,5,000吨以上则多为驱逐舰。不过这并没有具体明确的界定,也有许多现代化的驱逐舰吨位在4,000吨的量级,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许多驱逐舰仅有2,000多吨。阿根廷海军的布朗海军上将级吨位仅3,600吨左右,但阿根廷海军归类为驱逐舰,类似的还有巴基斯坦海军的塔里克级驱逐舰;冷战时期英国皇家海军的22型护卫舰吨位已与皇家海军同期的42型驱逐舰相当;二十一世纪欧洲各国的新世代防空护卫舰,其吨位与火力均可达驱逐舰的范畴,如同平台建造的阿尔瓦罗·巴赞级护卫舰和霍巴特级驱逐舰、加拿大水面作战列舰和26型护卫舰,英国26型护卫舰排水量已经达到8,000吨,超过了现役的45型驱逐舰;俄罗斯海军的萨波什尼科夫元帅号驱逐舰改装后也被称为护卫舰;德国海军未来的F126型护卫舰,排水量已达万吨。
欧洲
亚洲
非洲
美洲
大洋洲: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