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战国大名(日语:せんごくだいみょう)指日本战国时代一元化支配数郡至数国领域的大名。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20年7月20日) |
概要
用来指称战国时代的地域权力,古来除了“战国大名”以外,有“分国大名”、“领国大名”、“战国诸侯”等各种称呼。但是,1953年以来,“战国大名”一词逐渐普及[1]。
“战国大名”的定义直到现在仍然暧昧不明,但是大致上来说,和室町时代的守护大名相比,战国大名和室町将军等中央权力的差异在于:不论守护公权的有无,在国内拥有独自统一的权力。另外,强化有力国众等被官、家臣的统制,构成家中(家臣团),确立在领国内课征军役的系统(例如贯高制)。
最初的战国大名是后北条家,是战国时代的嚆矢,也是天下统一之际最后的战国大名。
战国大名一览
包含是否是战国大名或国众争论的家族。
(播磨、但马、因幡、美作、备前、备中、备后、安艺、伯耆、隐岐、出云、石见、周防、长门、赞岐、阿波、淡路、土佐、伊予)
其他势力
- 杂贺众
- 伊贺惣国一揆
- 本间众
- 摂津众
- 堺众等
脚注
参考文献
关连文献
关连项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