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金须茅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根草(学名:Chrysopogon zizanioides),又名培地茅、岩兰草、优尸罗草、忧尸罗草、乌施罗草、嗢尸罗草(梵语:उषीर,罗马化:uṣīra)、茅根香(佛经意译),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次大陆与中南半岛[1],经人工栽种,目前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与澳洲热带与亚热带地区[2][3]。
香根草![]()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
演化支: | 鸭跖草类植物 Commelinids |
目: | 禾本目 Poales |
科: | 禾本科 Poaceae |
属: | 金须茅属 Chrysopogon |
种: | 香根草 C. zizanioides
|
二名法 | |
Chrysopogon zizanioides (L.) Roberty
| |
异名 | |
|
香根草耐暑、耐涝,可度过寒冬,分蘖丛生,生长快速,茎梗直立有节,抽穗成熟一般高达1.5米(4.9英尺),叶子对生、长窄且硬,圆锥花穗顶生、花紫色,不易结籽,须根系繁盛呈网状向下生长,生长于矮树林区,却相对显得十分高大,一般深达2米(6.6英尺)至3米(9.8英尺),有香气[4]。香根草目前主要被种植作为侵蚀控制,也会将其根部提炼成香根草油(Vetiver Oil),作为精油或香水的原料,而南亚传统上会作为草药使用[5]。
香根草特殊的深长网状根系、耐涝耐旱、能适应劣土、以及不易大量繁植等特性,受到联合国注意,发展香根草对控制侵蚀的应用,1987年世界银行发行了一本由约翰·葛林菲尔德(John C. Greenfield)领导编撰的《香根草-对抗侵蚀的绿篱》(Vetiver Grass-The Hedge againts Erosion)[12]手册,以科学的方法,详细记述葛林菲尔德自1956年开始以香根草作为水土保持的研究[13],此手册引为香根草被广泛应用于侵蚀控制的开端。
一般岩兰草萃取精油,以水蒸馏法粹取较多,但因为得油率较低,售价较为高昂。 现今经由粹取法发展较为进步,也可以使用超临界粹取法,唯成本较高不敷使用。
项目 | 可受度 | 单位 |
气候 | ||
温度 | -22 - 55 | °C |
年降水量 | 200 - 6,000 | mm |
干旱 | 15 | 月 |
淹没 | 6 | 月 |
土壤 | ||
酸碱值 | 3.3 - 12.5 | pH |
氮肥 | 300 | kg/ha DAP |
磷肥 | 300 | kg/ha DAP |
碱度 | 48% | 钠(Na)交换 |
盐化电导率 | 47.5 | mS/cm |
铝饱和度 | 68% - 87% | |
镁含量 | 2,400 | mg/kg |
砷含量 | 100 - 250 | mg/kg |
镉含量 | 20 | mg/kg |
铬含量 | 200 - 600 | mg/kg |
铜含量 | 100 | mg/kg |
汞含量 | > 6 | mg/kg |
锰含量 | > 578 | mg/kg |
镍含量 | 50 - 100 | mg/kg |
铅含量 | > 1,500 | mg/kg |
硒含量 | > 74 | mg/kg |
锌含量 | > 750 | mg/kg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