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颂苑(英语:Tin Chung Court)为香港房屋委员会建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区天水围新市镇第31区,由兴业建筑师有限公司(第1期与房屋署总建筑师江焯勋合作;短桩案揭发后改由房屋署总建筑师(1))、以及关善明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于1993年6月立项,1994年纳入“加快发展项目”,1996年动工,1999-2001年落成,属第20期甲及第21期甲出售居屋,及可租可买计划(第1期)的居屋屋苑之一,共有15幢楼宇,6,080个单位,乃全港第二大居屋屋苑,仅次于天盛苑,首次推出时售价为417,600 - 1,108,100港元。

事实速览 天颂苑 Tin Chung Court, 概要 ...
天颂苑
Tin Chung Court
Thumb
天颂苑西北面
概要
类型居者有其屋计划
地点香港元朗区
地址天水围天荣路3号[1]
坐标22°27′39″N 113°59′57″E
托建方 香港房屋委员会
入伙年份1999年
2001年
2008年
技术细节
座数15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6,080
单套面积39至60 m2
420至650 sq ft 平方英尺(ft²)
地图
Thumb
关闭
Thumb
天颂苑西南面
Thumb
天颂苑雕塑
Thumb
天颂苑休憩空间
Thumb
屋苑广场及服务设施大楼
Thumb
有盖行人通道
Thumb
儿童游乐场
Thumb
位于T Town天台的排球场
Thumb
位于T Town天台的篮球场

屋苑资料

天颂苑内设有多项设施,包括多层停车场、T Town、露天剧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及儿童游乐场。屋苑内的服务设施大楼楼高4层,设有一间幼稚园、托儿所及屋苑管理处。天颂苑内设有有盖行人通道连接各座楼宇,住宅大堂则采用双大堂式设计,贯通2座住宅大厦。

楼宇

更多信息 楼宇名称(座号)[2][3], 楼宇类型[4] ...
楼宇名称(座号)[2][3] 楼宇类型[4] 落成年份[5] 层数[4] 每层伙数 [2] 每座单位数目(伙)[2] 建筑师 承建商 采用升降机的产品 期数
颂亭阁(A座/第10座)[注 1] 康和一型第二款 1999年 40 8 320 关善明建筑师事务所 瑞安建业[6] 英国通用电气-捷运
(载重量为900公斤,载客量为12人)
2
颂台阁(B座/第9座)[注 1]
颂流阁(C座/第8座)[注 1]
颂水阁(D座/第7座)[注 1]
颂碧阁(E座/第11座)
颂海阁(F座/第6座) 康和一型第一款 2001年 房屋署总建筑师(1)、
兴业建筑师有限公司
耀荣建筑[注 2] 1
颂映阁(G座/第5座)
颂月阁(H座/第4座)[注 3]
颂恩阁(J座/第3座)[注 3]
颂波阁(K座/第2座)[注 4] 2008年
颂浩阁(L座/第1座)[注 4] 东芝公司
(在短桩复修工程后改用)
(载重量为900公斤,载客量为12人)
颂泽阁(M座/第15座)[注 5][注 6] 和谐一型第七款
(第三代半)
1999年 16 640 中国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 迅达
(载重量为1000公斤,载客量为13人)
3
颂琴阁(N座/第14座)[注 5][注 6]
颂棋阁(O座/第13座)[注 5][注 7][7]
颂画阁(P座/第12座)[注 5][注 7][7]
关闭

斜体 为牵涉短桩丑闻的楼宇,当中K及L座经复修后已于2013至2014年间出售,是香港最后两幢出售入伙的康和式居屋。

屋苑相片集

设施

商场

学校

幼稚园

小学

中学

知名居民

邻近

公共屋邨

居屋屋苑

私人屋苑

公园

交通

更多信息 交通路线列表 ...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巴士
关闭

区议会议席分布

更多信息 年度/范围, 2000-2003 ...
年度/范围 2000-2003 2004-2007 2008-2011 2012-2015 2016-2019 2020-2023
颂波阁及颂浩阁 尚未正式落成
颂华选区
颂华选区
颂海阁、颂映阁、颂月阁、颂恩阁、颂泽阁及颂琴阁
嘉湖南选区
颂华选区
颂亭阁、颂台阁、颂流阁、颂水阁、颂碧阁、颂棋阁及颂画阁
颂柏选区
关闭

事件及争议

短桩案

天颂苑的地基工程,最初是由投标价较低的建新工程有限公司所承办。在1996年9月12日动工,1997年7月6日完成。1999年6月,英国通用电气-捷运工程团队进场,在准备安装升降机时发现机槽并不笔直。而项目的顾问建筑师于升降机工程开始后2个月,即1999年8月发现地面有不平均沉降,令大厦倾斜。逾300名准业主担心单位不安全,不少人拒绝收楼,接近9成买家取消契约。9月24日,房委会决定花1.89亿元,聘请工程师把H、K和L座进行加固工程,L座另外作修复工程[9]。后来解除了原工程监督的合约,由房署职员接手[10]。地基承办商亦在同年11月于房委会认可名册上除名。[11]

及后,廉政公署在2001年2月先后控告7人,包括房屋署委任建筑工程顾问公司的五名驻地盘员工,即一名结构工程师、一名驻地盘工程师、一名助理工程监督及两名工程管工。调查发现承建商员工以欺骗手法,涉嫌篡改屋苑其中两幢住宅楼宇的桩柱设计,误导建筑工程顾问公司。[12]2003年经审讯后,只有两名品质控制工程师及助理工程监督被判串谋讹骗罪成判监7年。两人上诉得直,案件原发还高院重审,惟2人最后选择认罪,于高院同被判囚4年8个月,短桩事件成为回归10年公屋工程最大丑闻,但部分工程监督却仍在房署工作,缠绕多年的短桩案司法程序亦告一段落。

天水围天颂苑L及K座短桩案,房屋署要用1亿5千万港元进行加固工程,及1亿元进行修复工程,才可以达致可供出售的标准。预计2009年两幢问题楼宇可以完成修葺并重售。[13]房屋署于2007年销售曾出现结构问题的剩余居屋单位时提供额外20年结构安全保证,作为吸引市民购买曾出现结构问题的楼宇,但最后因市民反对而临时抽起,更一度拟改作政府宿舍。最后,短桩楼宇保留作居屋,于2013至2014年期间出售,同样提供20年结构安全保证直至2033年为止。

管理费争议

短桩案及上盖工程“烂尾”令天颂苑一期K及L座无法出售,而F、G、H及J座亦延迟一年才入伙,致使天颂苑公共位置的管理费一直只由已经出售的单位的业主承担,但相关的业主认为有关的管理费需由房署共同承担,因此指责房署拖欠管理费连同利息7千多万港元,并入禀追讨。在最后一期出售剩余居屋货尾单位计划前,房署表示愿意提出1千多万和解,但天颂苑的业主拒绝,致使天颂苑颂波阁及颂浩阁,以及其他四座回购单位要到2013年才透过出售剩余居屋单位第7期发售,成为复建新居屋正式展开前最后一批出售的居屋,亦是首个按同年生效的《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规定发售的居屋项目。而由于此官司的影响,购入上述单位的业主需要缴付上述房署拖欠费用,而屋苑亦因而一直无法成立业主立案法团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